关于西安之游作文高一合集5篇|西安兵马俑游记2500字
说到西安,想必大家都认识吧,一个具有古老历史的地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安之游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1
我期待已久的西安之旅,终于在2019年暑假实现了!黄河、红色延安、兵马俑我来了!
我们从佳木斯坐了两个小时动车到哈尔滨,然后再坐三十四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西安。
第一天,我们先去黄河的壶口瀑布,那里的黄河惊涛骇浪,壮观的景色可以用一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来形容。有多少古人为我们的母亲河,写下赞美的诗句,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怀。站在黄河边上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脑海里全是人民***为了保卫家乡,挥动大刀长矛与日军激烈战争的场面。
第二天,我们去的是延安。我们参观了---的故居“王家坪”和“枣园”。在王家坪我买了一本书——《延安红故事》。书里写的都是---在延安的生活。当时延安生活很艰苦,---就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全民上下都响应**号召,自己开垦土地,---也不例外。有一次**的警卫员要帮他种田,**不同意说:“我有我的劳动任务,你们也有你们的劳动任务”,这就表明了---把自己当成正常的老百姓,并没有官架子。---在那样艰苦环境下,没有搞一点特殊,还时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
第三天,我们去了秦陵兵马俑,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一共参观了四个兵马俑坑,这里都是当年的陪葬俑,并且都是陶土所造。出土时俑上还有精美的颜色。由于当时技术没有现在这样先进,很快就退色了。在坑内意外发现一个鹿角和青铜剑,这些都给我们研究秦朝时期提供了帮助。这些俑坑也只是秦陵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秘密,要由我们继续探索发现。
西安十三朝古都,我这匆匆几天也只是看到他的一点点,我有机会还会来,好好了解学习西安的民族文化历史。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2
“六朝古都,丰富的人文景色传天下。”此话讲的正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西安。
周末,舅舅和妈妈他们去西安办事,顺便带我去开阔一下眼界。
我们乘着火车,欣赏着沿途已欣赏过好多次的风景,心情非常舒畅,觉得每次的感受都不同,就像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读多遍都有不同的享受一样。
因为在天水转了动车,所以很快就到达西安了,我们准备第二天去游古城。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西安古城墙。在气势宏伟的南门——永宁门进去,迫不及待地登上城墙。城墙上十分宽阔,可以并排行几辆车,但地上的砖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坑坑洼洼。我们来到借自行车的地方挑好车,我和舅舅骑双人自行车,妈妈她们骑单车。
从这里出发,我们穿过西门安定门,跨过北门安远门,越过“旭日东升”东门长乐门,然后回到起点。骑着自行车顺时针走了一圈,近约14公里。我们在城墙上飞驰,听着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心情特别舒畅。
中午,我们去了大雁塔,观看了音乐喷泉。时间一到,喷泉池边的人拥拥挤挤,热闹非凡,都没有我们站脚的地了。音乐声响起,随即而来的便是一个个美丽的场景——远远望去,喷泉慢慢从管孔升起,高高低低,迷迷蒙蒙一片;走近一看,喷泉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随着音乐的变化,它们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跳跃。当优美的舞曲响起时,喷泉就像珍珠泉的泉水,一咕噜一咕噜从喷泉里冒出来。当音乐欢快时,喷泉随着音乐的高低不断变化,这边摆一下,那边扭一下。当音乐非常有力时,喷泉的水柱直飞冲天,足有七八米高。当音乐停止时,水便在空中绽放开了,在“扑哧”一声中像晶莹的珍珠散落下来。我们看得不亦乐乎!
我也很喜欢大唐不夜城,这里的卡通建筑惟妙惟肖,特别好看。有或坐或立正在吟诗的诗人,有欢快跳跃的音符,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吉他钢琴,还有在花草丛中悠闲自在的小动物们。哇,太可爱了,我太喜欢了!
下午我们去了大唐芙蓉园,那里真是美极了!我们坐着观光车,到达了第一个地点——紫云楼。我看了它的介绍,知道了紫云楼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在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之际,观望院外万民游曲江之盛况,与民同乐。了解完毕,我来到了紫云楼上,在这里正好可以看见整个芙蓉湖,芙蓉湖中有两三个“小岛”,“小岛”中间有一排喷泉,晚上将在这儿播放水幕电影。
我们在凤鸣九天剧院观看了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这是一场充满梦幻与诗意的大唐盛典,给人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共分为六幕:“梦幻霓裳”、“梦邀秦王”、“梦浴华清”、“梦萦西域”、“梦游曲江”和“梦回大唐”。一幕幕变幻莫测、美轮美奂的表演,让人如痴如醉!这部剧演绎了穿越时空的奇妙,大家的思绪跟随着那梦幻的霓裳仙子们缓缓升腾飞翔,飞向那久远的盛唐……精彩绝伦的演出让我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大唐盛世那绚丽又神秘的另样美。
沉浸在这种.种美好的享受中,我在心底情不自禁喊出:西安真美!西安是首歌!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3
每年的暑假,我们全家人都会一起出游,既放松心情,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们去过青岛,感受了大海的壮观,去过上海感受了都市的繁华,去过东北,感受了长白山的秀美……而今年的暑假,我们去到了历史古城——西安,感受到了古城的厚重之美。
去西安之前,我了解到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一到西安我就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城墙,城墙高大雄伟,用一块块青砖堆砌起来,我用双手抚触它,不禁感叹: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情况下,秦始皇是怎样动用人力把它建起来的呢?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一座座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融为一体的城市尽收眼底。
之后我们去了大唐不夜城,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世、中国第一位女**武则天,都可以让我们领略一二。在此,我还想到了唐代不得不说的大诗人,满腹才华的李白、贾岛、杜甫、李商隐、贺知章,并吟诵起了他们的千古名句。
最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他们已经有所残缺,甚至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依然可以想象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指挥千军万马时的威风凛凛。
城墙、不夜城、博物馆无不透露和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厚重之美!要想体验大唐之繁华,美丽古城等你来。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4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这首诗中的长安是古代秦,汉,唐等十二多个王朝的都城,也就是我们口中的首都,那长安与我今天要讲的西安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吧,它们的关系可大了,因为今天的西安就是以前的长安。
有人说先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真实记载。是啊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西安有秦兵马俑,有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历史悠久的半坡遗迹……这里还是“九一八”事件的发生地。
西安有这么多历史遗迹,而使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了。我们先来到了秦兵马俑博物馆,那里摆放着两辆古代的战车,它们都是秦王当年的陪葬品。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可是那里除了凸起的土丘和满地的兵马俑碎片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我看了感到十分奇怪:这有什么好看的?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不开挖兵马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兵马俑。
然后我们来到了最为宏伟壮观的一号坑,只见坑内的兵马俑井然有序的排列成环形方阵。这些兵俑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是方形脸,有的是国字型脸……它们的做工十分精细,从头发丝到眼珠子,从衣服的皱纹到鞋底的花纹个个精细的令人无法挑剔。
我看的吃惊极了:当年的工匠竟然如此厉害,要知道就连现代工匠都未必能刻到这种境界啊!
通过壮观的兵马俑,我看了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威风凛凛;通过美丽的西安,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独特魅力。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5
它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都说到埃及不看金字塔就不算到埃及,到中国不看它就不算到中国。
它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色名片,它就是秦兵马俑!
真是太震撼了!在这有两个足球场般大的一号坑中,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前三排射俑,他们整齐的排列在队伍前头,除此之外还有重装甲兵、骑兵、步兵、战车等。仔细看去,他们有的微皱眉头,仿佛在担心即将到来的战场;有的虎目圆睁,虎视眈眈的盯着前方的敌人;有的嘴角微微扬起,带着微笑望着敌人。但大部分都是给人一种恐惧感。当你拿起手机,放大,放大,再放大,你就会发现这些兵马俑的头发都是束在右边,而且他们都是单眼皮的,没有一个俑是双眼皮的。这里面有很多的秘密有待我们去细细地思考。
我们的学习继续,接下来是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们先后看到了,皇后之玺、唐三彩、汉俑、牛尊、金饼、唐俑、唐壁画、青瓷提梁倒灌壶……从殷商到宋朝,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陶器到瓷器到青铜器再到玉器和铁器。一个个转折,见证着这个没有句号的故事,五千年智慧的光芒闪耀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先辈的鲜血。在这片大地上继续书写着历史的辉煌!
在历史的熏陶下,不知不觉我就喜欢上了西安这个城市,我陶醉在了这个十三朝古都中,我也开始依恋在这儿。可时间总是这样——不知不觉的就从你紧握的双手中的那一丝缝隙中流逝。
回想这四天,从黄帝陵到延安,到黄河的壶口瀑布,到小吃街永兴坊,到秦兵马俑博物馆,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一切真的就如放电影一般,眨眼间,我们的西部之旅也即将过半。但是这四天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四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可是我舍不得这四天,我舍不得西安!
此时,我们坐上了赶往火车站的车,其实我很想在车上好好的睡一觉,因为疲惫感缠绕全身。但是我睁大眼睛,只为再看西安一眼!脑海里已经浮现强忍眼泪告别导游的画面,走进火车站,然后再也没回头……
西安,我们即将离开你,到青海去,但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四天!我也永远不会忘记这四天在你怀中学**新知识!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
关于西安之游作文高一合集5篇相关文章:
关于善意的作文高一合集5篇
关于描写西安景点的作文范文5篇
关于三峡旅游作文高一合集5篇
关于沙湖一日游作文高一集锦5篇
游记作文5篇
难忘的西安之行作文精选4篇
西安游记作文精选4篇
关于三潭印月的作文高一合集5篇
关于三坊七巷的作文高一合集5篇
关于诺言的作文高一集锦5篇
西安兵马俑游记2500字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在秦始**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马1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一说为宣太后)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门票·开放时间:旺季(3月1日至当年11月底)90元,学生凭证45元;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65元,学生凭证35元。目前二号坑因维修保养关闭,游客可参观一号坑、三号坑及铜车马。建议听导游讲解。馆内中文导游60元/次,听讲人数不限;省钱的话也可以跟在其他游客请的导游后面听,但因馆内不允许使用扩音器,所以听讲人数过多的话效果不好。英语、日语导游90元/次。3月16日—11月14日:8:30—17:***1月15日—3月15日:8:30—17:00交通概况:由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游5(306)路公交至终点站“兵马俑”,全程票价7元。东广场还有914、915路公交开往兵马俑,单程7元。车程1-1.5小时。由临潼区前往,可乘坐101专线、914、915路公车,车程15分钟左右。
参观兵马俑七年级作文
秦兵马俑分为四个坑,分别被称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四号坑。下面是参观兵马俑七年级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游秦始皇陵兵马俑
以前只是在〈中华上下五年〉书中看到过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和图片,可这次不一样了,因为爸爸妈妈要带我看真实版的秦兵马俑,西安!那里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博物馆,世界第八大奇迹。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等都来这里参观过,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来到博物馆门口,导游先带我们参观陈列馆。馆内一个菱形蓝色的图案吸引了我,走近看,原来上面写有“世界文物遗产”的代表标志,很有特色。下几步台阶后,就看见两个壮观巨大的木偶,一个面带微笑的秦兵俑手牵一个小女孩,导游告诉我们,他们曾经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
穿过明亮的陈列馆,导游带我们钻进一个昏暗的小厅,阴暗的光线使得周围的景物更加生动。玻璃柜里四匹骏马正拉着一辆车。马的身子是灰白色,许多黑色斑块点缀在马儿强而有力的长腿上,可以想象它们飞奔起来会有多么的英姿飒爽啊!可为什么只要四匹马呢?原来,争强好胜的秦始皇认为,“四”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驷”是谐音,可以说明自己是个守承诺,将信用的正人君子。
向前走,好多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有盾牌。箭。还有几辆彩绘马车……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所有的文物都是青铜铸。足以证明,我国秦朝时代还是很富有。
出了小厅,我们来到了秦兵马俑博物馆,这里共有三个坑。导游说,这里是一位姓杨的爷爷挖井时偶然发现的。所以这里当地还有个顺口溜:翻身不忘**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
刚进门,一号坑的宏伟气场震住了我。一望无际,每道坑里都站满了秦俑,它们挨挤着,有的头戴冠冕。有的脸布胡须。有的眼神凌厉……个个神态不一,栩栩如生。很难想象古人如何做到这样精雕细画。远处望去,这里的场面雄壮得令我惊讶,**不想离去。
来到二号坑,未出土的秦俑很多,面积不如一号坑大。坑里到处散落着已经出土的秦俑,有的探出了脑袋,有的身子露在外面……导游说,这里曾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挖掘出来的全是破旧不堪的。三号坑和二号有些相似,不过大部分都出土了,那些秦俑站得笔直,个个手持刀枪棍棒,面容严肃。不远处还堆放着一些修复的工具,导游告诉我们,修复一个秦兵俑少需要三年,多需要五年时间。
我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兵马俑?据说秦始皇生来残暴,是个昏君。因此死后也希望不受他人侵略,所以命令大量人制作兵马作为陪葬,好保护他。
参观完秦兵马俑感触很深,希望以后我会再去。
篇二:西安之行——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它是属于西安的5a景区,它让我知道了秦始皇的兵马有那样的庞大与所向披靡,让我们翻开了历史世界的另外一页。
走进了一号坑,虽然我已有所心里准备,但还是对一号坑宏大的场面感到震惊,一号坑是兵马俑4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面积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有8000多个兵马俑,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当地农民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机缘巧合,让我们发现了一号坑的“面目”。据导游介绍,一号坑兵马俑的布置跟当时秦始皇在世时的军队打仗的布阵是一模一样的,这个大型军阵,有精锐的前锋,强大的主力,灵活的侧翼,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可以想象秦始皇当时统一六国的大军是何等的磅礴气势。
而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二号坑的兵马俑并没有挖掘出来,所以我们看不到二号坑兵马俑的真貌;希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有一天我能再去西安,看到色彩鲜艳的兵马俑原像,真正体验梦回秦朝的感觉。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别看三号坑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导游还介绍,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等原因未建成。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可不是坑,而是兵马俑。每个兵马俑在出土的时候有着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态,体现了我国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拥有了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给我影响深刻的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唯一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跪射俑,导游给我们做介绍的时候,也非常自豪的说:“跪射俑的侧面像同陕西省的平面地图形状非常像,这不能不说的是一个历史巧合,它就像陕西的图腾一样存在。”……将军俑身材高大,昂首挺胸,有一种尊严不可侵犯的感觉……陶马俑则更加是膘肥体壮,四肢发达,两眼圆瞪,耳朵竖起,好像随时准备冲锋陷阵似的……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之行,使看惯了小桥流水、庭院楼阁的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
篇三:秦兵马俑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古城西安。
西安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因此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秦兵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我们来到了兵马俑。兵马俑在西安临潼出土的。当年有一个叫杨新满的农民,他和村里几个人打机井时发现有非常多的陶片,他把陶片放在车里拉到当地的文化馆,经文化馆修复考证发现是秦朝的陶俑。不久这个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现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蓝球场那么大。里面有许多陶俑被破坏了,当年秦朝的军队被西楚霸王项羽打败了,项羽带了8000人进了地城,破坏了陶俑。现有的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俑坑上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入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军阵,大约有六千多个俑士。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朝的军事强大,是因为有一支勇猛的军队。一号俑坑里,最外围有着三排没有穿战甲的士兵。他们手持弓弩,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敢死队。后面就是一些身穿战甲的俑士们,他们手拿长枪,面容严肃,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发饰都不一样,有“千人千面”之称。
三号坑一看就是一个司令部。这些高级长官们,手持宝剑,威风凛凛的面对面站着,像在商量着军事要事。在坑口有坐着战车的士兵,他们手拿马鞭,驾着战马,精神饱满,只等长官一声令下,冲向部队的最前面……秦朝不但军事强大,武器也很先进,当时使用武器有许多种,如:剑、枪、弓、弩、铍、吴钩、青铜戟、铜矛等等。秦朝的科技更是先进,在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一把宝剑,它被压在一个陶俑头下,当时这把剑被压着很弯曲的样子。可是刚刚把俑头移开,这把宝剑神奇地直了。当专家们把宝剑擦了擦,竟然没有一点锈的痕迹,太神奇了!后来经研究才知道是因为剑的表面被涂上了10——15微米的防锈氧化层,有效地防止了青铜剑的锈蚀。这样的技术美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有了这项专利。
这次看完了秦兵马俑,心中不由的感叹:古代的科技是那么的先进,军事是那么的强大,古人又是这么的聪明,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四:西安游记之兵马俑之行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在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今年暑假,我会爸爸妈妈游览了那里,目睹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宏伟壮观和个性鲜明,让人从中受益匪浅。
博物馆主要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四大展区。
这些兵马俑原本都是彩佣,可是由于我们的技术不够发达,挖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退色了。所以只有三个坑,要我觉得应该不只有8000多个兵马俑,应该有十几万个兵马俑才对;而且听爸爸说有一些兵马俑是紫色的,可是紫色是现在才发现出来的,而且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国已经有了紫色!更牛的是现代发明的铬盐,先是德国发明专利,后来又是美国也发明了电子镀铬技术,不过古代化学镀铬技术,是我国2200年的一个首创奇迹,先是在兵器上取得成功,可是后来青铜兵器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项青铜兵器表面防锈先进技术久而久之也就失传了,这项技术也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两千余年,直到那里的秦剑被发掘出来,才证明这项技术原来在两千多年前都有了。
进入博物馆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身材魁梧的将军俑,他头戴金冠,身披鱼鳞甲,双肩戴着护肩甲,胸口挂着四个结代表军衔,手握宝剑,脚穿呈长方形的`军靴,昂首挺胸的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好像观察地形,想着歼敌之策,排兵布阵,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让身后的军吏和士兵奋勇拼杀,保护江山。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随着走廊前进,我又看见了跪射俑,他神情专注,两眼盯着前方,右膝着地,左小腿竖起,双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射中敌人要害,这种跪射能在盾牌后面射击,能减少弓手的伤亡。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见了战车俑,战车俑有四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的战马,还有一个驾车老练的驭手,具有特色的是战马的尾巴被扎起来了,这是因为马在撒开四蹄,向前奔跑的时候,尾巴一定会四处摇摆,会影响驭手驾驶战车,从而导致灾难的发生。战车上还有一个遮天大伞,能让驭手不被烈日曝晒,还能防止被雨淋湿,两千多年前的人们真是聪明。
这么多惟妙惟肖,形象各不相同的兵马俑真像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的大军,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英雄气概。
篇五:参观兵马俑
今天小姨带我去兵马俑了,参观兵马俑的人真多啊!虽然是排了好久才进去的呢,但是里面的东西很精彩。我们请了一个导游阿姨讲解兵马俑,导游阿姨就仔仔细细给我们讲解着,我们也认认真真的听着。
里面分为4个博物馆,第一个参观的是资料馆,主要讲的不是兵马俑,而是两辆马车,这是挖出来的,挖出来的是碎的,经过专家8年的修复,终于修好了,可是遗憾的是这两辆马车中有一辆是真的有一辆是假的。然后阿姨又带着我们继续参观,我们看到了古代铜做的水壶,有很多样式的箭,还有套马头的链子,样子很像手链。导游阿姨说这可不是手链,这是专门套马的,放在马的嘴里,如果马不听话,嘴里的东西上的小刺就会扎到马嘴,所以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第二个参观的是兵马俑1号坑,一进去就看见了很多的泥人整齐的站在坑里。出来泥人还有很多的陶瓷碎片,这是为什么啊?阿姨很仔细的给我们讲着,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他是埋在土里的,上面盖着土和木头还有席子;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泥土会塌下去,很多的兵马俑都被压成了碎片,所以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第三个参观的是兵马俑3号坑,我惊奇的发现这个坑和其他的坑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是因为这个坑里铺的有地砖,而且坑很小,里面的兵马俑都是围着墙整齐的站着,我还发现里面有两个人带着马,可是马后面怎么一个车都没有拉呢?原来是这样的:马车是木头做的,经过了很长时间埋在地下,都坏掉了。专家找不到碎片,所以无法将车修好。
第四个参观的是兵马俑2号坑,二号坑里全是土堆,兵马俑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导游阿姨给我们讲:“兵马俑挖出来本来是彩色的,可是一见空气颜色就自然掉落了,所以就没有继续挖掘。”我看见照片上面的彩色兵马俑,他们实在和人太像了,特别逼真。而且那位导游阿姨还说其实过去都没有这些颜色,都是自己配出来的颜色,你看过去的人多么聪明啊!阿姨还说这些兵马俑都是美男子,都留着胡须,而且他们的头发刻的特别细致和真人的头发一样,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长相还有皱纹都不一样,我还看到了几个挖出来损坏比较小的兵马俑,一个是跪射俑,一个是文官,一个是大将军,还有一个是站射俑。我还从阿姨那里听说跪射俑是出土损失较小的,其他的兵马俑出头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博物馆里的兵马俑可真多啊!看完兵马俑我觉得很震撼,过去古代人精雕细刻把兵马俑给雕刻出来,古代人可真是太聪明了。我的妈妈出来还给我买了一套秦兵马俑的明星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兵马俑作文?
你好,很高兴为解答∶
西安游记之兵马俑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我古都西安三日游中的第二天。今天的目的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文明的秦兵马俑。现在,我已准备就绪,那么,let’sgo!
西安市区到临潼只有一百多公里,妈妈开了她同学的车走高速,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我的心中无比激动。买好票,踏进博物馆大门,咦,里面竟只有花花草草,再看地图,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绿化带,博物馆在绿化带正中心哩,看来,我先要踏入这绿色宜人的美丽画卷了。走在花丛中的石子路上,我更期待一睹兵马俑的风采啦……。画卷轴心有一座拱形的巨大的建筑物,上书“兵马俑第一号展厅”的篆体,“妈妈,妈妈,到了,到了!”我欢呼雀跃。我飞奔跃进大厅,脚步嘎然而止,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一列列、一行行的兵马俑,正用他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他们军容严肃、或跪或立、各个手执剑矛弓弩,好像一声令下,他们就张弓搭箭、冲锋陷阵;马俑匹匹毛色光亮、肌肉丰满、身强力壮,似乎想挣脱缰绳扬起四蹄驰骋疆场。我的心在颤动,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而颤动;我的心在呐喊,为眼前那震撼人心的壮观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拥有这伟大的奇迹而自豪,我被眼前这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兵马迷住了。
兵马俑真不愧是世界奇迹,它展现了我们中华5000年的辉煌也表现了我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