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风光掠影中台禅寺|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如何理解
中台禅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是南投极为有名的宗教胜地,尤其是禅寺的建筑让人称奇。
中台禅寺开山方丈为惟觉和尚,四川省营山县人,年少接触佛法,30岁剃度出家。先后在台湾宜兰吉祥寺、新竹园明寺、香港大屿山等地闭关。1971年末从香港返回台湾,继续清修。因其德行高深,吸引皈依弟子及供养居士前来求教禅法,名气随之高涨。中台禅寺建成后,其声望更高。2005年5月,惟觉和尚将住持之位移交于弟子见灯和尚。
中台禅寺的修建:1987年,惟觉和尚应大众之请,辟建灵泉寺。开山以来,皈依弟子骤增,原空间不敷使用,惟觉和尚遂筹谋建中台禅寺。1992年成立筹建委,汇集各方信徒善款,终在政府和佛教协会大力支持下,于1994年开始建设,2001年9月落成使用,共花费23亿台币。目前在全台湾有80多家分院,并定期举办神修活动,成为众多佛教信众的信仰中心,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信众络绎不绝。
住持惟觉和尚与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台北101大楼设计者)居士在中台禅寺的建设上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和施工技法,糅合了佛家的顿悟法门与渐修精神以及古代丛林风格,蕴藏佛法的五化内涵,集学术、艺术、宗教、文化、科学于一身,却不失禅宗的风格;在寺内建筑、佛像、壁画、彩绘、雕刻、书法等方面蕴含丰富艺术内涵,呈现出至真、至善、至美、至圣的佛法精神,既艺术,又庄严。
中台禅寺刚落成,便荣获2002年“台湾建筑奖”,2003年“国际灯光设计卓越奖”。
中台禅寺硬件设备相当完善,有禅堂、四天王殿、菩萨殿、三世佛殿、讲堂、知客室、大寮、斋堂供信众参拜、使用。
主要殿堂:四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万佛殿。
主要景观:药师七佛塔、万佛墙。
主要馆藏:中台禅寺图书馆、中台山博物馆。
其他景观:山门、镶金亭台、鹿野园、同源桥等。
我们下午约13:40到达禅寺,14:00进入大殿,14:50离开禅寺。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观了四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寺后院,未能参观地藏殿、万佛殿、药师七佛塔、万佛墙、禅寺图书馆、中台山博物馆等。
自进入四天王殿,便感觉大殿里面宽敞、明亮,宁静。这里禁止吸烟、禁止烧香、禁止喧哗,禅寺工作人员除为参观者指引路径外,还提醒大家轻声交谈,注意行走和上下楼梯安全,更显得这里的温馨和庄严肃穆。的确,你开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融入这里的环境。
下面,我将参观所见展示如下:
中台禅寺外景:
禅寺主殿门前
禅寺正门楹联 右外联为“中台拈花众生微笑灯灯相传传祖意”,左外联为“西天取经高贤说法处处演化化群机”,大殿右内联为“破初关重关牢关等生死三关微见自己本来真面目”,左内联是“静六根六尘六识共十八阴界即证如来法报化三身”。门楣右横额为“般若”,正中横额为“法身”,左横额为“解脱”。
禅寺左右的护门神狮,神狮面前的碑文记载了禅寺修建的历程。
进入大殿,即为四天王殿。
四天王殿 以12米的天王像、挑高13米的空间,门楣配以10余米高的楹联——右联是“是帝释干城威灵合镇四天下”,左联是“为法门外护神光常绕一须弥”,彰显出四大天王护法的威德。
四天王殿为中台禅寺的主体殿堂,“弥勒菩萨”供奉于殿堂中央,弥勒菩萨的背後有身著甲胄、合掌擎剑的“韦驮菩萨”。
弥勒菩萨背後的“韦驮菩萨”
四天王为守护佛法的神明,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神像手中分别拿著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法器。
四大天王像分镇在殿堂四周,神像皆以山西黑花岗雕制,高度约12米,重达100多吨,顶天立地,眼神严肃,令人震撼,使大殿充满强烈的佛法震撼力。
大雄宝殿 位于主体建筑二楼,从四天王殿直上阶梯即可到达,大雄宝殿即是佛教丛林道场中供奉佛像的正殿,**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镇坐于殿堂中央,中台禅寺大雄宝殿整体的空间设计以红、灰为主色,侍立两旁的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代表著修行的精神。
大雄宝殿两侧配殿分别为祖师殿(西侧)和伽蓝殿(东侧)。东侧伽蓝殿,关帝爷当之无愧成为这里的伽蓝神。
西侧祖师殿,供奉着禅宗初祖达摩祖师。
大殿两角摆放有近10米高的瓷雕花瓶,据说是7个艺术大师用麻布,油漆,贝壳等材料,花费几年时间雕塑而成。
正殿旁边是挑高的长廊,长廊靠墙壁塑有金身佛像,配以文字介绍。长廊上方悬挂若干红灯笼,上书“吉祥平安”。
这是禅寺宣传介绍资料台,分别用中文、英文、日文等介绍禅寺的功能区、建筑分布以及佛教理念。禅寺开山方丈惟觉和尚画像悬挂于此。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这是中台禅寺的宗旨,称为“四箴行”,在禅寺里多处可见。
出了禅寺大殿,门口见僧人向参观者发放禅寺资料,宣传佛法。
禅寺周边的墙柱里,镶嵌有铜铸的诸神,是大殿的护卫神吧?
禅寺的环境优雅,院落里盛开木棉花、殿前盛开三角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禅寺前视野开阔,一片绿林,远处山脉起伏,兴许这些构成了禅寺的风水宝地吧。
禅寺旁边是中台山博物馆,这里拥有丰富的佛教收藏品,包含距今1500年前北周的石雕释迦如来。
同源桥 历史上首座铜桥,长9.8米,宽2.2米,重8吨。由大陆艺术家朱炳仁设计。2007年末,由杭州灵隐禅寺赠送给台湾中台禅寺,象征海峡两岸人民和佛界同根同源和平交往,实现“两岸未通桥先通”。
由于我所带设备受限,参观时间较短,没有拍摄到中台禅寺外观全貌。为让大家看到中台禅寺全貌,这里借用网友发布的几张全景图供大家欣赏。衷心感谢这些网友!如有不妥,请网友告知,我立刻删除。
对于没有拍摄到的禅寺其他景观,下面以文字资料形式表述。
地藏殿 供奉着大愿地藏王菩萨,神像以巴西白玉雕刻成,坐于刻著六道图相的莲台,这六道图腾以浮雕呈现,整座背墙恭刻着以喷砂电脑科技所浮雕完成的《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全文共计10000多字,规模为台湾最大。
万佛殿 居中台禅寺16楼,挑高39米的空间,万尊铜铸药师佛及88尊佛,罗列于周围墙面成就金碧辉煌的万佛墙,万佛殿因此得名。大帷幕玻璃与药师七佛塔,更是万佛殿中增益庄严而巍然的精心建构,使得整座殿堂宛如十方诸佛护佑之佛国净土。
药师七佛塔 安立于万佛殿中央,中台禅寺中轴线的中心,透过莲花瓣外型的大帷幕玻璃向内看,整座塔古典庄严清晰可见。七佛塔为传统大木作,以精致工法不含铁钉接榫而成,表现出传统飞檐、斗拱的建筑特色。
中台禅寺整体建筑外观以佛塔的外型,七佛塔建构于禅寺中心,佛塔中有佛塔,形成“塔中塔”的建筑特色。
塔高七层的佛塔,各层分别供奉着铜制药师七佛: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威音王如来、金色无垢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与药师琉璃光如来。
万佛墙 居万佛殿中,由2万尊铜质药师佛,88尊佛圣像镶嵌于墙面所形成佛佛相互辉映,宛如一处金碧辉煌的佛国净土。这些圣象经纯手工打造雕琢,透过过火、冷却、上胶、刻线、锻造、抛光、电镀等精细的制造过程,历时逾2年才完成。
万佛殿两侧v字型开口处,有108尊以玻璃喷砂的佛像,期勉行者当如法修行,断108烦恼障碍,趋向圣流。向上仰望,位于23楼踩空式莲花台的基座下方,有42尊玻璃喷砂佛像,为来访的参礼者揭示十方一切菩萨,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等42阶位的修证次第,成就圣果。
现代技术和工艺的光纤背光和天花 万佛殿中2万多尊铜铸药师佛的背光,即是运用光纤技术提供了安全省电的效果,为**尊赤铜色的药师佛圣像,呈现色彩变化的柔和背光。在夜间,尊尊万佛的光纤背光,与39米上方的光纤天花,柔和的光线,变化的色彩,为光明的万佛殿,呈现佛国净土琉璃宝光,百千万色的庄严富贵。向上抬望万佛殿顶层的天花,一道道沉稳且柔软的光纤微光,正在39米远的上方,畅亮庄严地勾勒出佛国气象。十条放射状的间接照明,在瓣瓣莲花之间,向外放光,代表着十法界层层推演,互融互摄而成;而在中央,是一朵层层相叠的清净莲花,细心观察下,便会发现莲花的中心,是以空心的方法所表现,亦代表了一切表相,终当归于一真法界,不偏不倚,无实无虚。
大帷幕玻璃 万佛殿中,两侧莲花瓣型的大帷幕玻璃,牵引万佛殿内外景致的互动,同时也将万佛殿中沉静庄严的诸佛愿力,向外宣流。高30米,宽16.5米的大帷幕玻璃,由德国专业厂商设计、承制的大帷幕抗拉结构玻璃,是一种无梁柱、无背档的无框架式设计,安全系数极高。白昼时分远观中台禅寺,透过透明洁净的大帷幕玻璃,可清楚看到其中的药师七佛塔;暮色降临,万佛殿光线由内透出,耀明十方。
中台禅寺图书馆 位于主体一楼后方,提供大众深入经藏,研究经教之用。设公共阅览区、杂志区、个人研究室、电脑查询区、转录室、待检书区等多元化、多功能的空间。目前藏书共约三万余册,除收藏佛教经典及图书外,更广集文学、史学、哲学及艺术类等世学书籍。
我对佛学和建筑学都是外行,但感觉中台禅寺与众多寺庙有不同之处,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1、建筑风格独特、建筑用材精良、建筑质量上乘。其建筑现代、时尚兼有欧式风格,禅寺的佛家主题鲜明、设施齐备,店堂内外皆有恢宏壮观之感。
2、运用现代技术、现代工艺、现代建材和现代设施,如光纤背光、玻璃幕墙、中央空调,计算机管理、液晶显示屏展示等。
3、环境优雅,空气质量好。俗话说:进了庙门,烧香拜佛,添油点灯。这是传统寺庙的习俗,也是其经典景象。但这里只拜佛不烧香,没有传统寺庙的那种香火纷繁的氛围,却少了许多烟雾,显得宁静、卫生、庄严;据说禅师们强调参拜佛祖时心诚则灵,心中有佛,遵从佛教理念,自然求有所应;另方面,不烧香,也是维护禅寺的设施,保证这里空气质量。
4、参观者可以和佛像合影,据说合影愈多,与佛缘分越深。
2015年6月
·本集完毕·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如何理解?
寺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不少的妙言警句颇值得玩味。前些年赴台湾访问时,看到中台禅寺前的一块横匾上写有四句话,觉得有点意思。
这四句话写的是什么呢?即: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中台禅寺前横匾,上书“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对上、对下、对人、对事,这四个方面是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如何面对呢?各人有各人的面对方法。比较妥当的是哪一种呢?笔者以为,中台禅寺前的这四句话,不失为首选。
比如对上与对下,这是人们在生活中都要面对的两个关系。对上,譬如对长辈、对父母、对上级领导等;对下,如对晚辈、对子女、对下属等。如何处理这两种关系呢?很简单――对上以敬,对下以慈。要以恭敬、尊敬的心态对待前辈、父母和上级领导。要以慈祥、礼貌的心态对待晚辈、子女和下属。这样做是有修养、有道德的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上下之间形成一种正常、有序的状态。
再如对人,这是一篇大文章,好多人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苦恼。其实也很简单――对人以和。要以和谐、和睦、友好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人分男女老少,脾气秉性也各有不同,但这些并不妨碍人们之间的友好相处。人是社会的人,只有人们之间友好相处,才能使整个社会呈和谐、祥和之态。
还如对事,人在世间就要做事,惟此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然做事也有个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那就是要对事以真。凡事都要认真去做,不玩虚假,不搞花招,这样就能把事情办成功。即使碰到再难的事情,只要有了这个态度,也能最终取得成效。
以上四条,说起来简单,但切实做到也并非易事。毋庸讳言,时下有些人在处理以上四个关系的时候尚有不少违规表现:对上骄慢,对下无礼,对人粗暴,对事敷衍。凡此种种,都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结果将人缘搞差,把事情办砸。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缺乏必要的学习、教化。有些人自以为读了一些书有了知识,便飘飘然自以为是。其实在待人处事方面,还有许多的知识和规矩他并不懂,反映在行动上便出现了以上那些违规的现象。二是自己要求不严,缺乏自律的精神。这些人对相关道理不可谓不懂,对相关规矩不可谓不知,但就是不按照去做,一味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行事。尤令人不解的是,面对一些善意提醒他们非但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这些人实在应该猛醒。
中台禅寺前的四句话,说的是四个方面,实际上只是两个方面,即待人处事。这两个方面实乃人生道路上的两大课题,每一个人都回避不了。不是这样处理,就是那样面对。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之呢?有鉴于此,社会有关方面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一些人学有所获,尽快改弦易辙,进而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状态。
为什么说中台禅寺了生死
中台禅寺了生死,是让你到寺庙学习佛法,通过修行,了脱生死烦恼,得大解脱。
台湾中台禅寺有几句为世之道是怎么讲的?对上以敬,对下以对对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