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宣教师、长老和执事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如何看待锡安长老会纪要

2024-10-20 05:43:35 来源:天气频道

牧师负责执行圣诫,施行圣礼,发出规劝。宣教师讲解圣经。执事保管信徒的捐款和教会收入,用来发放神职人员薪俸、维修教堂和救济穷人。长老负责监视人们的行为,人称宗教**的警察,又称卡尔文教会为长老会。上述四种人又称“监督”,由信徒投票选举产生。

如何看待锡安长老会纪要?

《锡安长老会纪要》是用第一人称书写,以一个锡安长老的身份在长老会议上向新成员介绍如何掌控世界的具体计划。

书里所谓的阴谋预言,严格说来也不过是古今不易的人性罢了。就个人而言,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伪造或者很大程度上被篡改过的著作。毕竟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很难接受本书这种满满好莱坞电影大反派、大魔王即视感的语言风格。

而且也宁愿相信,犹太人中的大多数,也一定和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都是些普通人,或许有着更强的民族使命感和凝聚力,但不会个个心怀什么统治世界、消灭非犹太人的野望。当然,深受原教旨主义影响的人除外。

长老会(1)

但也不敢断定书中所描述的宏大计划就完全出自于恶意编造和诽谤。或许在极少数犹太人精英当中,的确自认为“上帝的选民”——日耳曼人、俄罗斯人、美国人中的精英不都这么想过并诉诸于文字了吗——并因此怀有热切而强烈的神圣使命感。

在他们看来,正如书中所说,散居在世界各地,看似是犹太人的弱点,其实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只要分散在各国的犹太精英,通过种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统治权,那么犹太人就在实际上统治了世界,犹太人的“王”就成为了真正的“世界之王”。

跨越千年,播撒火种,以蛇吞象,想想都是让人神往的伟大计划啊。回到现实世界,从以色列国的建立到和周边***国家之间持续至今的战争,居住在英美国家的犹太人团体发挥的巨大影响力也不能不让人侧目而视。

所以在犹太人的某些秘密精英团体中,是否的确曾研讨、制订、传承着类似的一个计划,我认为无法断定必有还是必无。而这样的计划在薪火相传(或者付诸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意外因素,被部分地流传出来,也完全可以想象。

得到(制造?)这些内容并公开发表它的人,要么是坚定的反犹主义者,要么是企图从打击犹太人——至少是一部分站在敌对立场的犹太人精英——中获取利益的人。而禁止它出版的政府,多半是不愿意看到这些真假难辨的内容煽动起民众的暴戾情绪,从而引发针对犹太人群体的过激行动。

真正相信和支持这个计划的人(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只会隐藏在暗处,反而不会让人知道他们的态度。

书中随处可见对贵族阶层的嘲讽,对非犹太人的蔑视,以及以新兴资产阶级(指发表该书的时代)口吻的自诩。可以想见,它必然制造的效果就是激起所有非犹太人的愤怒,同时也连带产生对逐渐式微的贵族阶层的同情。

犹太人向来以善于经商闻名,在西方世界的大众文化中总以狡猾反面形象出现,结合当时社会对新兴资产阶级暴富的不平衡心理,很容易让一般阅读者相信的确存在这么一个“犹太佬”征服世界的巨大阴谋。

因此,个人倒更愿意相信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是生活在18或19世纪的一位非常敌视犹太富人的落魄贵族,根据一些听闻到的隐秘传说,加工润饰后形成了这部所谓《锡安长老会纪要》。这就是出品于数百年以前的“高级黑”。

从另一个方面,人们常说,一部作品诞生后,它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往往会超出作者的预料,甚至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部《锡安长老会纪要》也可能有着同样的命运。即使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伪作(或者不完全是),在它问世以后,也有可能会被一些具有异于常人的目标的秘密团体所借鉴乃至全盘接受,从而真的成为指导某些人在现实世界行动的战略计划。必须指出,这并不一定局限于民族意义上的“犹太人”。

无论是否相信书中的阴谋论,通过这本书至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方世界对犹太人由来已久的戒备和反感,对于理解历史上纳粹德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反犹行动根源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值得一阅。

新教的主流教派

宗教**时期产生的三大主流教派主要是指: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这些教派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反对罗马教皇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宣称《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原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强调教徒个人直接与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做中介,由于新教徒对公教的抗议态度,因此被称为protestants。
路德宗(lutherans)是经德国宗教**家马丁·路德(martinluther)**而形成的教派。在信仰问题上,路德宗主张自主自治,反对教会的思想和行政控制,强调“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byfaith)的教义,即人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赎,不被定罪,得称为“义”,全凭内心的真正信仰,而不在于遵行教会规条,故又称“信义宗”。
加尔文宗(calvinists)是由法国宗教**家加尔文(jeancalvin)在瑞士进行的**而形成的教派。该教派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elder)管理教会,因此又称为长老会(presbyterians)。加尔文认为,谁被上帝救赎,谁被弃绝,全由上帝预定,只有上帝的“选民”(chosenpeople)才能得救,并产生信心而称义,只有自律、节俭、辛勤工作才能赢得上帝的恩宠和挑选。这种观点为最初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加尔文宗在荷兰、德国称为“归正会”(reformedchurches,意即经过**而复归正确),在法国称为“胡格诺派”(huguenot),在**兰称为“长老会”,在英格兰称为“清教徒”(puritans,该词源于拉丁文purus,指“清洁”、“纯净”)。
圣公会(anglicans)于宗教**时期形成于英格兰,在英格兰称为thechurchofengland,传入美国后称为episcopalchurch。16世纪早期,英王亨利八世(henryviii)以教皇不准他离婚为理由,实行摆脱教皇控制,夺取教会财产的**。后又通过法案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以英王为最高首领,并以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ofcanterbury)为名义上的**。圣公会只是不再服从教皇管辖,在教义和礼仪上与公教区别不大。
此外新教还有下列一些教派:福音会、清教会、卫斯理宗、卫理公会、循道公会、浸信会、公理会、福音派、布道会、宣道会、灵恩派、五旬节会、神召会、基要派、再洗礼派、门诺会、贵格会等。

长老会(2)

长老派的介绍

英国清教运动中,清教徒中的一派。它反对英国国教的主教制,提出以选举产生的长老来取代国王任命的主教。即由长老组成宗教会议,管理教会,故被称为“长老会”教派。16世纪中叶,在英国国教会内部掀起一场要求国教加尔文化的**,其中的温和派主张取消教阶制,设立长老制,使更多信徒能管理教会。后来这一派发展成为长老派。

长老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