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陵发现之谜_四川境内的古蜀王陵

2024-11-24 14:54:36 来源:天气频道

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东的浅丘地带,埋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地势起伏,山丘连绵,明代时山上古木参天,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山在明代称正觉山,清末改名为紫金山、朱家大梁山。山下低洼地带,有一片占地近千亩的烟波浩渺的湖泊,绿水映衬着青山。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是明代蜀王的安息地。
正觉山是成都正东方向最高的一座小山丘,海拔534米,山形酷似蟠龙,相传是凡人修炼的最好风水宝地。
据《明史·诸王世系》载,明**朱元璋有26子,除太子与皇子楠未封藩外,余24子分封于各省,其中皇11子朱椿封藩于蜀,他是明朝第一代蜀王,称为蜀献王。朱椿子早亡,他自己于永乐二十年死,由长孙朱友堉承袭,是为蜀靖王。蜀靖王死,因为没有子嗣,遂由其弟罗江王友傥继为蜀王,是为僖王。这位僖王年仅26岁就夭亡了。僖王无子嗣,就由他的叔叔保宁王继为蜀王,是为和王。从蜀献王以下直至明灭亡,蜀王共有13位。据《四川通志》记载,蜀献王和靖王都葬在成都北郊天回山,而僖王另外葬在成都东郊的正觉山。后代的蜀怀王、昭王、端王、黔江王、南川王、汶川王等也相继安葬于附近。
由于诸蜀王陵地面建筑无存,长年深埋于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蜀王陵的具体葬地渐渐不知究竟。那么,蜀王陵是怎样被意外发现的?
1978年,成都东郊的一所中学为修建教学楼,将一座宽7米、长约30米的大土堆夷为平地。接着他们往下挖坑,并注水拌和白灰泥,然而发现水直往下漏。工人们再往下深挖,结果看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墓。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详尽考证,发现墓的主人是蜀僖王,因为墓内藏有《大明蜀僖王谱志》,说僖王生前为人“淳厚端淑”,在蜀王位上仅坐了一年零九个月,因“风疾”病发而身亡。
僖王墓是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明代蜀王陵。陵墓地宫完全仿照明初蜀王府的地面建筑,按比例缩小修建到9米深的地下,为一座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式建筑。地宫建筑为三进三重殿四合院规制,按中轴线对称布局。
地下宫殿长31.7米,内空高5.5米,宽为6.7米,从前至后依次为八字墙、大门、前庭、前殿、中庭、正殿、后庭、后殿、寝宫、影壁、端墙。其中前、中、后庭两侧均建有配殿,寝宫前部两侧建左、右耳室,寝宫的中央建有一座长4米、宽2米、高0.6米,雕刻有二龙戏珠和云纹图案的石质棺床,棺床后部是一面镶嵌二龙戏珠彩陶镂空雕塑的绿色琉璃影壁。墓内的主要建筑构件,全部用优质青石雕刻而成。进入地宫前,有石阶数十级,方志碑迎面矗立在地宫前殿,叙述僖王的文治武功。碑上雕刻的五爪祥龙,超过了当时侯王四爪龙的待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说明**对蜀王有着特别的礼遇。
地宫中的仿木石雕花格门、窗,刻工考究,棺室宝顶上遍布缠枝葵菊图、百态牡丹图、祥云莲花图,形神兼备,各具风姿。绿色琉璃瓦、琉璃斗拱、脊兽等物件遍布墓内,完全仿蜀王府的宫廷格局,气势宏伟,华丽一精一美。整座墓室的墙壁、大门、柱子、梁均施朱砂,红墙绿瓦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地宫宝顶正中为一巨大的圆轮形图案,由外、中、内三个同心圆环构成,上涂彩漆,明显为藏式风格。在外环与中环之间,等分为八格,每格刻一莲瓣,瓣中分别刻有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幢和金轮等八种宝物。内环中央部分为梵文装饰图案,藏语称之为“星祥”,其左旁有日、月、明点三个小图形。整个图形构思巧妙,外环与中环间八瓣莲叶之顶恰好形成托放三朵莲花之托盘。僖王陵中的藏式石刻,用藏传佛教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对死者的供奉和祝福,其二是寓意死者已登仙界,永处于佛法庇佑的清净吉祥之境。
**血统的蜀王为何在丧葬中采用藏族的某些习俗?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僖王所处的历史时代与四川在藏汉文化经济交流中的特殊地位有关。明亲王宗室中信奉藏传佛教是比较热烈的,四川邻近藏区,接触藏僧和藏传佛教的机会更多,蜀王信奉藏传佛教不足为奇。学者甚至猜测,从元末以来皇室和帝王修习密法的颇多,这是因为密宗修法中“以妙欲为道”的一些方法很容易被饱食终日、骄奢一一婬一一逸的统治者作为一一婬一一乐的手段。僖王继为蜀王后,自闭于府享乐,因为这既能填补其空虚的心灵,找到思想的寄托,又可满足其一一婬一一乱之需要。僖王只活了26岁,很可能与他生活放荡或者因错修密宗法门有关,至少可以说明僖宗生前对藏传佛教密宗十分偏爱。
1991年,成都至重庆的成渝高速公路在紧张地施工,公路横穿洪河镇白鹤村,在平整一座叫东山的浅土丘时,又一座蜀王陵墓被发现了。考古学家们根据发掘出的文物推断,这是第八代蜀王昭王朱宾瀚的陵墓。朱宾瀚15岁即位,29岁死,政绩比较突出。昭王陵是夫妻合葬墓,地面建筑在明代末年就已经被毁,地宫内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陵墓也是仿蜀王府,墓室分别由前殿、中殿和寝宫等构成,平面为长方梯形。中殿中分隔成两个并行的空间,昭王和他的王妃按男左女右进行安葬。墓室中央一块刻有二龙戏珠的一精一美影壁特别引人注目,由于影壁的龙头酷似人形,据说与朱元璋比较相像,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造型龙国内至今还没有见到过。
昭王陵发掘完成后,为便于参观和考察,当地文物部门将其迁至僖王陵的旁边对外正式开放。
既然已有两个王陵被找到,那么其他蜀王陵是否也在这周围地区?
一般说,古人比较喜欢葬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因而考古专家对僖王陵南侧的一块低洼地产生了兴趣,认为低洼地平面呈龙首状,北面紧邻十陵镇,洼地的周围地势起伏错落有致,洼地的西面还有一凸起的土埂,远看十分像龙脊。翻查史志,低洼地在明代其实就是青龙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渐渐缩小,变成了一片沼泽,直至今天成了耕地。
既然是湖泊,就有可能其他的蜀王陵当时也是埋在湖泊的周围,因此低地周围的土丘值得认真查考。1995年夏天,考古专家先后找到了三座蜀王、两座郡王和三座王妃的陵墓,加上以前发现的两座,当地民间传说的“十陵”名称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
新发现的墓葬有的分布在当年的湖畔,墓前宽阔的神道直插湖内;有的位于湖岸四周的土丘上或土丘后,背山面水;有的距湖有数里之遥,与其他陵墓相呼应。墓主的身份,专家们根据实物与文献给予了详尽考证,大致上作了断定,是否确实当然还得今后发掘才能最后定夺。
静静地躺卧在成都东郊外的明代蜀王陵,至今仍是那么神秘和陌生,一旦开挖,,将引起巨大的轰动。

四川境内的古蜀王陵

东周王陵,大唐秦王陵,(明蜀王陵是明**朱元璋嫡孙蜀僖王朱友埙(土旁加熏)(1409—1434)的陵寝。是朱元璋第三代后人。(和朱元璋的具体关系见下文)
成都明蜀王陵是明**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564年,位于距成都4公里处十陵镇正觉山麓前后。这座发掘于1979年,于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蜀王陵是明**朱元璋嫡孙蜀僖王朱友埙(土旁加熏)(1409—1434)的陵寝。
明十陵以明代第三代蜀王僖王陵为中心,围绕其四周及邻近区域已形成最为集中的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墓、怀王墓、惠王陵、昭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等十个陵墓,十陵镇因此而得名。
据墓中出上的圹志记载:蜀僖王朱友埙(1409—1434)系蜀献王朱椿世子朱悦燫的第三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友埙为第三代蜀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册封为罗江王。宣德七年(1432年)因其兄靖王朱友堉(朱悦燫长子)薨,袭封为蜀王。宣德九年因患风疾而死,赐谥僖。《明史》和《华阳县志》都把蜀僖王朱友埙误称为朱友攩,蜀僖王圹志的出土,纠正了《明史》记载中的错误。现已修复对外开放。
十陵中现已发掘了僖王陵、昭王陵两墓。僖王陵于1979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昭王陵中一对仿朱元璋之人头龙为全国之绝。而西陵较王建墓(永陵)更显雄伟,较北京十三陵更为精美,其雕刻之精美,书法之刚劲,地宫之富丽,陵墓之集中,被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宫殿。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蜀王陵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明蜀王陵
明蜀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古有“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的美誉。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十陵街道考古发现了十多座明蜀王家族的墓葬胜迹,以僖王陵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拥有富丽堂皇的地宫建筑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
明蜀王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正觉山麓,以僖王陵为中心散布10余座明代蜀府诸王及王妃墓葬,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明十三陵的著名王陵墓葬群胜迹。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明蜀王陵现在开放吗2022

开放。明蜀王陵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辖区内的十陵市政公园,是明**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有564年,在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项目,调查显示截止到2022年7月13日一直是对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