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设想与思考 浅议新时期“三光荣”精神在地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
顾晓华杨家才赵可录陈杰谭正敏
(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100083)
摘要中国地质图书馆历经百年沧桑,与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地学文献机构,正在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地学文献中心和数字图书信息中心阔步迈进。发展和建设适应时代和任务要求的图书馆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地质图书馆文化建设设想与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所谓“国之魂,文以化之;国之神,文以铸之”。没有了“魂”与“神”,上至国家、民族,下至单位、个人,便缺少了得以良性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党的***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对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把文化的定位和作用推到了新高度,也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作为中国最早的科技专业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历经百年沧桑,与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地学文献机构,正在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地学文献中心和数字图书信息中心阔步迈进。发展和建设适应时代和任务要求的图书馆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传承创新,培育文化强馆新理念
中国地质图书馆创立近百年,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一直以来,图书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融合,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结合,文化以其“润物无声”的独特魅力融入各项工作中,不断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现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要做大做强地学文献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需要培育先进的图书馆文化。
1.1培育理念,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国家地学中心图书馆和行业总书库,肩负着地学文献的收藏、加工和开发工作,并开展相关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向社会提供地学文献信息服务,既是国家地学公益性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地学科技创新、保障地质找矿突破的重要支撑。1925年翁文灏先生提出“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的办馆宗旨传承至今,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训。新中国成立后,老一代图书馆人将传承馆训与弘扬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有机融合,精炼出具有独特内涵的地质图书馆文化,相继推出了“爱馆、敬业、图新、奉献”的图书馆精神,“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2013年在《中国地质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又提出今后的工作目标,即:建设具有系统性、实践性、符合图书馆特点的专业图书馆文化,使全馆职工潜能得到挖掘、热情得到激发、才智得到发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升,塑造一支具有团队整体意识、**创新理念、进取奉献精神的职工队伍;形成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图书馆精神,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文化建设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形式丰富多彩,在国土资源和地质调查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为地学文献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风雨百年、励精图治,图书馆在传承中不断融汇新的时代精神,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着力深化拓展服务模式,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知识服务的组织管理者,大力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在地学文献事业乃至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确定原则,保证健康发展
得力的文化建设必然会促进积极向上的、趋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产生,从而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而正确的原则就是图书馆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好“地学知识宝库,地质文化殿堂”作用的有力保证。图书馆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继承和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等优良传统,紧紧围绕“事业立馆、业务兴馆、文化强馆”的总体发展目标,以构建地学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为抓手,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人文型的专业数字化图书馆,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先进的文化引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各项工作,为服务地质调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与服务理念,不断满足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心工作,贴近职工群众和工作实际,因地因时制宜,确保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实际效果、有陶冶作用、有进步表现。
三是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既突出图书馆的文化特色,又要将图书馆文化与地学文化有机结合;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处室负责人要全力投入,当好排头兵;广大职工要积极参与,当好主力军。形成人人参与、文化传承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2开拓思路,构建文化强馆大格局
图书馆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升物质文化、推进行为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四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融会贯通,不可分割。
2.1提升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显性文化,是为读者服务、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提升物质文化,主要是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和环境,提升图书馆整体形象。其主要内容包括:
(1)统一图书馆馆标、馆歌、徽章等多种标识。
(2)规范图书馆办公设备、办公器具,统一铭牌、宣传标牌、提示牌的装置规格和设置区位,规范各处室简称。
(3)推行办公场所规范管理。在图书馆公共场所、办公室、楼道、会议室等处,悬挂反映图书馆理念的牌匾、图板,并做好图书馆及其产品的宣传,打造图书馆品牌,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4)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建好阅览室、馆史展厅、科普展厅、职工活动中心和书吧等文化场所,充分发挥现有场馆的功能作用。
2.2推进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服务文化,是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是精神风貌、素质修养的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折射。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树立先进、正确的服务观,塑造良好服务形象,创出图书馆服务品牌。其主要内容包括:
(1)抓好职工的行为养成规范,培养热情待人接物的习惯,使其文明程度普遍提高。规范礼仪、仪式和活动服务用语,引导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和自身形象。
(2)制作发放服务手册,印制办公咨询电话、政策问答、常用办事指南等内容。面向读者建立办公服务索引标牌,印上图书馆处室分布、办事流程、办公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
(3)建立服务满意度调查反馈系统,监督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
(4)加强环境建设,推进工作环境的美化、净化和现代化,保持图书馆大楼内外卫生整洁、楼前楼后干净、有序。培养职工节能环保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3规范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体制,也影响着图书馆的管理行为。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导入图书馆文化理念,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服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从而有效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
(1)修订完善图书馆现有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抓好系列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2)制定《图书馆职工手册》,健全融制度文化理念于其中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保密守纪、教育培训、廉洁从业、党群组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
(3)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和管理效益最佳化,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与工作环境,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的效能和水平,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将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内部行政管理制度中,使工作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内化为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形成具有图书馆特色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
2.4培育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对图书馆精神、价值观、管理理念以及标语口号和对外宣传用语的确定,并使之成为规范职工行为的信念和准则。培育精神文化,主要是挖掘和弘扬图书馆精神内涵,形成全馆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
(1)挖掘形成图书馆精神内涵,总结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价值观和理念,规范精神文化用语,印制《图书馆职工文明手册》。
(2)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做重品行、守诚信、讲操守的模范。树立先进典型,评选文明处室、文明职工。加强对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法纪教育,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四有”职工队伍,为图书馆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3)抓好图书馆网站、刊物、宣传栏等文化载体建设,形成浓厚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氛围。打造文化精品,建实建强国土资源与地学科普基地,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普文化精品,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4)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为国土资源和地调系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开展文化论坛和文化沙龙等活动,促进地勘行业系统内部的文化交流,提升地质人的文化内涵。
3加强保障,唱响文化强馆主旋律
优秀文化是图书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图书馆员的思想阵地,才能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但是,文化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障体系,统筹部署、分步推进。
3.1分步骤实施,确保工作实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一阶段要广泛进行思想动员,组织全体馆员认真学**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精神和部、局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激发大家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自觉性。按照《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部署,统一思想,不断深化认识,发挥干部职工在文化***的主体作用,为图书馆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全面推进,力求实效。推进精细化管理,规范行为养成,增强图书馆管理效能,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主要完成“三个规范”,抓住“两个重点”,做到“两个争创”,实现“一个目标”。“三个规范”即完成图书馆标识规范、行为规范、理念规范工作,全面优化图书馆形象、品牌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两个重点”即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行为养成。“两个争创”即争创文明处室、争创文明职工。“一个目标”即提升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地学文献事业。
(3)提炼升华,展示形象。对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归纳提炼形成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大力展示图书馆形象与魅力,提升影响力。做好图书馆文化建设成果的总结宣传工作。
(4)健全制度,形成机制。形成图书馆文化管理良性运行机制。健全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形成图书馆文化管理运行机制。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执行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形象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不断发展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2完善保障体系,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积极的文化理念,是凝聚力之基、战斗力之根、发展力之源,是一个单位最重要的软实力。切忌“一阵风”,更不能流于形式、醉心活动图热闹,要确保文化建设工作实效性,使其切实成为图书馆事业大力发展的思想保障和支撑。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图书馆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按照分管职责落实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化建设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工作。通过统筹协调、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形成全馆上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格局。
(2)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图书馆整体工作计划统筹考虑,重点列出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标准,并明确落实文化建设各项内容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序推进。要围绕中心工作,将其融入图书馆建设的全过程,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广大职工广泛参与,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常抓不懈,抓出实效,发挥文化对工作大局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3)加强协调,形成氛围。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参与文化建设,各处室要切实负起责任,财务部门要积极筹集和统筹安排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改善软、硬件环境,以及购置各类宣传设备,举办各种交流展示等相关活动,确保各项文化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和谐共建、协调一致、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宗旨目标
中国地质图书馆虽然是专业图书馆,但其建设宗旨也应与大型公共图书馆相同。记载历史、传承文明、肩负社会责任,即中国地质图书馆应该从人类历史的视野搜集、保护和传承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与地学相关的文明和文化,推动我国地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建设目标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建设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的目标相一致。
这里叙述的建设宗旨比现实中作为一个组织机构的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实际宗旨要宏大,但唯其宏大才能更近一流。
贯彻这个宗旨,需要图书馆有宽阔的视野和无处不在的社交意识。互联网上的图书馆,应该让每一个环节都有社交属性,有互动的条件,让用户的每一个动作都产生效益。
浅议新时期“三光荣”精神在地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
陈晶
(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100083)
摘要“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长期艰苦实践的结晶,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光荣”对于发扬地质队伍优良传统,推动地勘文化建设,促进地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拥有97年历史的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光荣”精神更是渗透到图书馆的每一个发展脚步中。本文结合新时期地质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简要分析“三光荣”精神在各个环节中的体现。
关键词“三光荣”精神地质图书馆
“三光荣”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为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1991年初,***同志又把“三光荣”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2006年***颁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继承和发扬“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永恒的精神追求。
“三光荣”精神作为地质文化的核心,从人生观、行为模式和价值追求三方面展现了地质人的崇高境界。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趋多元化,地质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此,国土资源部部长***指出:“‘三光荣’精神是我们最大的文化建设,要加以总结、提炼、传承、弘扬,要与时俱进地**创新。”
在工作中总结、提炼、传承、弘扬,与时俱进地**创新“三光荣”精神一直是地质图书馆人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的一项工作准则。
1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其精神实质是奉献,它要求地质找矿工作者热爱地质找矿事业,献身地质找矿工作。
虽然远离地质找矿第一线,远离找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但是地质图书馆人一直以自己的事业为荣,秉承着“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馆训,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图书馆人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在地调院、环境监测总站、国土督察局、地学院校以及大型矿业公司等都留下了图书馆人的身影,宣讲资源与服务、培训数据库使用技巧以、调研需求以及赠送专题服务成果等内容不仅为一线的地勘单位科研人员送去了前沿的技术信息,更为科研人员开通了一条自我提升的知识通道。我们不仅服务地质科研一线人员,我们还服务地质科研管理层与决策层以及广大的地学师生。每当面对读者如饥似渴的眼神、每当听到读者由衷的赞叹、每当送走一个个不远万里来我馆查找资料的读者,我们地质图书馆人是骄傲的,是自豪的,我们的字典里也许缺少新发现矿点、新增储量等这样的字眼,但我们有读者满意的微笑,有科研人员真诚的道谢,有国家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职责,我们以献身地质图书事业为荣。
2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艰苦奋斗为荣,其实质是弘扬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有以下内涵:一是指物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增收节支、反对铺张浪费;二是指在劳动态度上要吃苦耐劳,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三是指在进取精神上要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四是指在品格风貌上要有高尚情操、廉洁奉公、先人后己。
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对图书馆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各单位科研、生产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科研项目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对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的数量逐年增大、对文献信息的科技含量的要求逐年增高、对文献服务的形式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增多。
“以艰苦奋斗为荣”要求地质图书馆人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从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和文献服务快速向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转化,提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学科化、专业化开发的能力。这就要求地质图书馆人充分发扬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精神,吃苦耐劳、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另一方面提升自己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要求图书馆人进一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调研服务过程中不畏条件的艰辛,真正深入到地质工作的一线,深入到有需求的科研人员当中,并在走出去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在服务过程中能过提供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在服务过程中能耐心地解答科研人员的问题,回来后能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并能第一时间解决科研人员日常的学科咨询问题;要求图书馆人有攻坚破难的信心和毅力,有加班加点的无怨无悔,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攻坚阶段**协力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3以找矿立功为荣
以找矿立功为荣是“三光荣”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奋斗目标,地质找矿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地质找矿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因此,多找矿、找好矿,是地勘单位的神圣使命和主要任务,是衡量对地勘工作贡献大小的主要尺度。
图书馆人虽然远离找矿一线,但是我们的工作可以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提供坚强的保障。近年来图书馆努力融入国家地质工作主流程,始终坚持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和根本宗旨。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图书馆人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信息,随着数字化、学科馆员、情报研究和成果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页岩气、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三稀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矿产综合利用、铀矿地质、深部找矿、物化探新技术、航空遥感、地质环境监测、国土规划等几十个课题的开展不仅为找矿一线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情况说明及数据,为科研人员的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的同时,更为他们节省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境外地质矿产图件的服务更为全国多家地调院、煤田地质局及核工业单位提供了境外矿产勘查的第一手资料。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申报项目与奖励提供了支撑,使科研人员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实现找矿的目标。
目前,图书馆的服务已从过去单一地到馆服务形式扩大到网络服务、***服务、学科服务、专题服务、科技查新、情报研究,项目合作、成果管理、支撑服务及主动推送服务等;服务范围从部局直属单位扩展到全国的地勘行业部门;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浅层次向多层次全方位知识服务推进。有效地保障了科研人员的需求。
4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三光荣”精神依然是地质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三大法宝”,是地质图书馆给人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大力弘扬“三光荣”精神(卷首语)[j].浙江国土资源,2011,(9)
张先余.弘扬“三光荣”精神塑造地勘队伍核心价值理念[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
资源建设
在历史观和大视野下,专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可以更加多姿多彩。
任何科学活动都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优秀的科研成果往往伴生出优秀的文化,丰富的科研文献是专业图书馆的骨架,而优秀的文化资料和重要的历史记录却是专业图书馆的灵魂,是其存在于社会的魅力所在。现实中,我们缺少魅力。
资源建设,同样需要线上线下的社交与互动。资源的入藏、加工、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互动,每一位用户都可能成为资源的贡献者。因此,分析各类用户在资源建设方面可能的贡献,有助于图书馆建设适宜的社交模式。
1.学生
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文化属性的单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与互动,是实现宗旨最有效的方法。图书馆可以通过互动、体贴的服务、多种类型的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建立与图书馆的深厚感情,传承地学文化。在校学生,可以通过志愿者或实习生的形式,直接为图书馆做出贡献;学生们一般有着强烈的求知、创新和共享意识,可以主动为图书馆推荐有价值的资源;如果图书馆提供互动的条件,学生们甚至可以参与图书馆数据的初加工;学生们可以评价资源,这些评价为以后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学生也可能是图书馆未来的捐助者,给图书馆实物或资金上的捐助。中国地质图书馆应该借助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为地质大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更深地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科研人员
为地质行业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服务,是当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与他们的互动是专业图书馆能称之为“专业”的根本,他们的社交与互动能够为图书馆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在资源建设方面,他们的推荐、评论和建议最有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地组织,可以让专家们提供专业的地学知识的加工,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社会的平台和专栏。专家们个人的成长、学习、学术观点思想等都是有巨大科学和文化价值的信息,如能保持良好的互动,专家学者们的捐赠也会更丰富,更有专业和文化价值。
3.政府机构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等各级政府机构也是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他们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们可以从政策层面帮助改进科研成果的形成、上交和共享的体制、机制,如能催生出使科普产品可持续产出的制度,也能使重要行业资源入藏图书馆成为制度;另一方面他们的参与可以丰富行业文化方面的资源建设。
4.企业
地质相关行业与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关系比较薄弱,这也是今后中国地质图书馆需要改变的地方,特别是在企业竞争情报分析与合作方面,图书馆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在资源建设方面,企业对图书馆可能的贡献目前主要有交换和捐助。
5.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是专业图书馆的科普服务对象,其参与图书馆互动的过程本身就是贡献的过程。可能的贡献方式也有捐助。
近年来,许多图书馆购买的资源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特色资源可能需要用户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是需要图书馆用自己的优质服务作为交换,因此资源与服务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专业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要考虑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其类型应包括:图书、期刊、报告、ppt、地图、照片、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其他记录等资料。专业图书馆既是专业资源和情报的集散地、加工厂、导航员,也是行业的文化中心。在资源加工的环节,既要考虑资源在科学研究中的学科属性,也要考虑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属性,以及其可能附着的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