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机构分布|怎么用硫磺熏烤烟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
财务审计处教务与科研处
学生工作处
招生就业处
总务处纪监审办公室
工会
团委中医系
中药系
护理系
西医教学部
公共基础部教育技术中心
图书馆中医系是学校最大的教学、医疗与科研单位,担负着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高等医学人才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任务,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专科、本科课程的函授教学任务,承担山东省劳动厅推拿按摩师(初级、中级)培训、鉴定任务。建校48年来,中医系学术文化沉淀深厚,人才辈出,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前位。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医系已形成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中医系现有学校编制在岗教师56人,专职教师32人,在校生30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0人,占教师总数的53%,讲师(及中级)职称17人,占30%;有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1人,高学历人员占专职教师的81%。学科建设:中医系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为基础,学术、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中医系现下设6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1个研究所,1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
《中医基础护理学》、《经络腧穴学》、《医学心理学》等16部国家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任务,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38部,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研和已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
人才培养: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医学类各专业人才13000余名,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范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部分学员在省外、国外就业。我校往届毕业生因其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心理品德优良,深受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单位(机构)的欢迎,为中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有县级以上教学实习医院68所,后期临床教学条件充分。中医系正坚持平和交流,共建和谐氛围;科学思考,寻求最佳途径;规范做事,致力同步双赢的工作理念,实施跳跃式、追赶型的工作策略,求实创新,科学发展,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人性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化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药系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点系部,担负着中药、药学、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的函授教学任务。多年来中药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为目标,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和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中药系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落实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名人战略,中药系业已形成了以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继彪校长等知名学者、教授为
中药系部分职工
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中药系现有教师5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含在读)10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高级实验师3人,副主任中药师2人,“双师型”教师1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数占在编教师总数的42%。
二、专业建设
1.教研室与课程体系设置:中药系下设化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4个综合性教研室,课程体系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储存与养护、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药物制剂工程及车间工艺设计、医药广告实物、商务礼仪、医药文献检索等。
2.专业设置:中药系现设有中药学、医药营销、药学、中药制药技术4个专业。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药系现有设备先进、门类齐全的实验室12个、精密仪器室1个、专业技能实训基地5个,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显微图像显示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学校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款用于购置教学科研设备,极大的改善了中药系教学科研条件,同时我们积极强化实验资源共享,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中药标本馆现有干药材标本1700余种、植物浸液标本1000余份、海洋药物标本400余份,动、植物蜡叶标本近6000份,方剂标本130余首,是全国中医药院校馆藏标本最多的标本馆之一;药用植物园种植有药用植物400余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扩大了对外交流。
中药系现有药用植物野外教学见习基地2处,中药制剂gmp实训基地1处,条件优良的教学实习基地60余所,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医院、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的联系;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体现用人单位在高等专科教育中的作用,让企业专才走上讲台,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
四、科研与论著
中药系共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4项,校级科研课题7项,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13项。在已完成的课题中,3项获全国教育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奖、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山东省卫生科技进步奖、1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武继彪校长取得厅级以上获奖成果12项,取得鉴定成果21项,主持和参与厅级以上计划课题30余项,研发新药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6年分别获得卫生部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中药系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论著共83部,其中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8部,副主编24部,参编24部,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238余篇。其中,《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等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五、人才培养
多年来,中药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2006年由山东省卫生厅、省医务工会组织的“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总成绩名列9个省直单位代表队第1名,27个地市级以上代表队第5名,梁伟玲等同志获“山东省卫生系统职工技术能手”称号。在中药专业27名决赛选手中,我校毕业生占81.5%,在总成绩前六名选手中,我校毕业生占五名。
中药系配合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制药企业、医疗单位等活动,使同学们完善了自我,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引发了大学生们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思索,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带教老师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张伟、刘朋洁等同学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中药服务队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
自建校以来,中药系共培养中药类专业人才12000余名,其中定点为北京市、广东省培养中药专业人才100余名,其他省市的毕业生近1000名。中药系现有在校生1521余名,毕业生人数为415人。
中药系毕业生理论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深受各级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往届毕业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优秀企业家。
新的时期,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中药系全体师生员工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抓住机遇,踏实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振兴高等中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护理专业成立于1987年,经历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于2005年1月建立护理系,担负着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康复等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着山东省劳动保障厅养老护理员(初、中级)的技能培训与鉴定任务。
师资队伍:护理系拥有一支理论和实践能力较高的以中青年为主体朝气蓬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承担护理专业教学任务的学校编制在岗教师36名,专业教师占11名,其中,副教授职称以上17人,讲师13人,硕士及在读研究生11人。学科建设:护理系下设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临床综合(内外妇儿)护理学教研室,拥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场所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承担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常见疾病康复学、临床营养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10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近几年参加编写了13部著作和规划教材,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4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山东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正在进行,参加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门。
人才培养:护理专业分为大专(五年制)、高专(三年制)、高职(三年制)三个不同的办学层次,年招生近500名,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500余人。拥有一批稳定的实习医院,在北京等大城市开辟有实习基地,成为输送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多数就业于山东省,部分学生就业于北京、西安、河南、江苏、深圳等地的医院。护理系积极倡导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从而使我系各届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护理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护理系将进一步加大教学**力度,努力建设和提高师资队伍,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公共基础部,现有专兼职教师35名,承担着学校所有专业的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公共基础部下设四大教研室,分管政治、体育、英语、语文、数学、物理等六个学科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任务。
1、政治教研室
①政治组
负责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法律基础、卫生法规、逻辑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开展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法学学科的建设。
②语文组
负责大学语文、中专语文、医古文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语文学科的建设。
2、体育教研室
负责全校所有班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如两操、太极拳、体育比赛等,进行体育方面的教研、科研活动和体育学科的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省、国家大学生体育运动会。
3、英语教研室
负责大学英语、中专英语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外语学科的建设。另外、负责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具体工作。
4、数理教研室
负责学校所有班级的高等数学、中专数学、大学物理、中专物理、统计与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开展有关教研、科研活动,进行理学学科的建设。学校西医教学部担负着全校所有专业的西医课程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同时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的函授授课任务。伴随学校建校40多年,西医教学部不断发展,已成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和临床的重点部系。
师资力量:西医教学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业已形成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西医教学部现有转兼职教师32名,其中专任教师21名。有副教授18人,高级实验师1人,“双师型”教师2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学位6人,在读研究生3人。
学科建设:西医教学部注重学科和专业,发挥优势互补,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下设药理学教研室、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免疫病理学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设有微生物免疫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外科学实验室、内科诊断学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并不断进行更新,力争达到国家二级实验室标准。可以为其他系部的教学与科研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西医教学部在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教学工作是西医教学部的中心工作。我们采取鼓励考研、外出进修、观摩教学、三级评教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从全面**教学法入手,加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科研工作也是我们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正在进行的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西医教学部教师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其中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6部,副主编19部,协编19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怎么用硫磺熏烤烟?
“硫磺熏蒸”自古有之,问题出在过度“打磺”
“在一个封闭的地方,用架子把中药材和硫磺隔开,将硫磺点燃放在架子上的中药材需要密封处理,这样熏制一晚中药材既可以防虫又可以美白”。日前,全国有名的黄芪和白条党参的产地甘肃省陇西县的一些农户违规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的事件被媒体曝光,暗访发现,熏棚外、院子里、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气味无处不在。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中药传统加工方法,由于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残留,对人体产生危害,已经被国家药监局明令禁止使用。但是,记者了解到,硫磺熏蒸在中药加工业内已经是一个“潜规则”,大部分中药材在种植户进行粗加工的时候就已经使用,而一些药商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还要采取硫磺熏蒸的方法,这样就造成了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过高。
“硫磺熏蒸的方法自古有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处理中药材的方式。”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所中药标本馆馆长张继告诉《北京科技报》。
张继介绍说,中草药用硫磺来熏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中草药生产的工序之一,虽然现在一些不法商贩用硫磺熏蒸还能给中药材做到“美白”,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它具有的杀菌和杀螨作用,因为中药材大多数是天然植物或矿物,容易长虫、发霉,存储时间一长,药效也会产生变化。而用硫磺熏制中药材,有利于中药材的存储以及保持药效的稳定。
张继强调,硫磺熏蒸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干燥。一些中药材湿度大,不易保存和使用,用硫磺熏蒸的方法可以很快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比如山药,刚收获的时候,水分非常大,不经过干燥无法加工和入药。而硫磺熏蒸的方式能够很快起到干燥作用。
“虽然硫磺熏蒸的方法一直在使用,但是以前对于硫磺熏蒸的使用范围和硫磺使用数量上都有规定。”张继说,近年来,有些不良商贩一味追求药材的卖相及延长存储时间,使用大量硫磺来熏制中药材。用硫磺过度熏制过的药材,色泽鲜艳好看,由于熏制中需要用到水,还能使药材增重。
比如,用硫磺打湿熏蒸党参后,可以让药材中的含水量可高达20%~30%而不发霉。当归打湿后熏,最高时能使水分增加近70%,**增加了药材的重量。“这种过度使用的做法不仅违背原来的熏制理念,甚至给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据悉,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二氧化硫是对人体有损的物质,长期接触轻者会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头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声门痉挛,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症状,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对肝肾功能也有直接的影响。如空气湿度较大,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会产生亚硫酸使药材变色、变酸,饮片变色、变味。
有专家曾经做过实验,微量熏蒸的当归亚硫酸含量一般为20个ppm(百万分比浓度),对人体影响不大,但此前,检测过量熏蒸的药材时,甚至测出了3000~4000ppm的含量,令人震惊。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硫磺熏蒸在中药行业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俗称“打磺”。
在陇西县当地的路边两旁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吞噬着帐篷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名为“熏硫”的加工工艺在当地非常流行。在当归出售之前,每过几天就要熏上一遍。
每年10月,当归收获后,当地农民就会将中草药清理晾干,再经过初步熏硫、轧扁、切片后,被运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散至各地,最终流入各地的药店和医院
中药——青蒿出在什么地方
中药标本馆>>>清热药>>青蒿
青蒿
herbaartemisiaeannuae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多分枝。茎基部及下部的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浅,两面被短微毛;上部叶小,常一次羽状细裂。头状花序极多数,球形,直径1.5~2mm,有短梗,下垂,总苞球形,苞片2~3层,无毛,小花均为管状,黄色,边缘雌性,中央两性,均能结实。瘦果椭圆形,长约0.7mm,无毛。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采集地]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哪些教授?
1、冯俭,1963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198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1997年获硕士学位,2001~2002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药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处副处长,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2、彭德忠(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男,1965年生,四川省眉山人,中医推拿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推拿学学术带头人,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
3、卢先明,男,1950年生,重庆市城口县人。197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留校工作。博士生导师。曾任学校中药标本中心主任,中药博物馆馆长,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标本馆专委会理事长。
4、杨天鹏,男,(1902~2005),**,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人,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顾问。成都骨科医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5、克明,男,1955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2年毕来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留校在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任教。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及四川省妇科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