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ala_深圳海运到喀麦隆要多久
港口代码cmdua
港口英文douala
港口中文杜阿拉
国家英文cameroon
国家中文喀麦隆
国家代码cm
所属航线西非线
中文介绍杜阿拉位于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therepublicofcameroon)西海岸的中部的杜阿拉河口,濒临几内亚(guinea)湾的西北侧,是喀麦隆的最大港口,也是西非海运中心之一。它是喀麦隆的最大城市,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被誉为喀麦隆的"经济首都"。现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主要工业有纺织、木材加工、食品、造船、橡胶、水泥、化学、车辆及制造船舶修配等。喀麦隆是西非木材、可可、咖啡、棉花及香蕉的传统出口国,全国森林面积约占国土的40%,当地居民称它为"绿色的金子"。交通运输发达,到恩康桑巴(nkon-gsamba)。公路与国内公路网相接,并可通邻国中非及乍得。港口距国际机场12km,每天有航班飞往欧洲等地。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雾季,每月平均有雾六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3000mm。平均潮高:高潮为2.5m,低潮为0.5m。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20个,岸线长3580m,最大水深13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门吊、装载机、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拖船的功率最大为1471kw,还有直径为203.2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库场面积达44万平方米,水域场地20万平方米。装卸效率:水泥每天装1000吨,香蕉每天装700吨。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8.2万teu。主要出口货物为可可、咖啡、香蕉、棉花、木材及石油等,进口货物主要有机械设备、车辆及消费品等。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经过申请也可安排作业。
深圳海运到喀麦隆要多久
喀麦隆位于非洲中西部,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主要港口为杜阿拉(douala)港,其为喀麦隆最大港口,也是西非海运中心之一。深圳海运到喀麦隆一般需要36-40天,船公司有cma和pil。
中东离喀麦隆杜啊拉市有多远多少公里
10214公里。中东离喀麦隆杜啊拉市有10214公里。杜阿拉(英语、法语:douala)是喀麦隆最大的城市,喀麦隆利托拉省的省会。同时是喀麦隆最大的港口,港口位于西南沿海平原,距大西洋25公里。
喀麦隆是个国家还是港口
国家概述
国名:喀麦隆共和国(therepublicofcameroun,larépubliqueducameroun)
独立日:1月1日(1960年)
国庆日:5月***(197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还象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国徽:为盾徽。盾面由国旗三色构成。中间红色锥形代表喀麦隆火山,这是国家的象征;其中的蓝色图案为喀麦隆国土轮廓;蓝色图案前有一把利剑和一副天平,象征政治平等和团结。盾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五角星,象征喀麦隆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盾徽背后交叉着两把束棒,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大**时期采用的标志之一,是权威的象征。盾徽上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喀麦隆共和国”,下端的绶带上写着“和平、勤劳、祖国”。
民族或部族: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30余个,是一个多部族国家。南部居住的大部分是属于班图族的贝蒂、巴胡因、杜阿拉、巴萨等部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以海洋和内河捕鱼为生。北部的主要居民富拉尼族以放牧为主。西部的主要居民则是巴米累克族和巴蒙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东部居住的主要是巴亚、姆布姆等部族,从事农业和牧业生产。
宗教:约有20%居民信奉***教,***大都是北方的富拉尼族和西部的一些部族;约有35%的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另外45%的居民仍信奉拜物教,主要分布在内地及边远地区。
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但均无文字。
首都:雅温得(yaounde),人口192万。�
国家元首:总统保罗·比亚(paulbiya),1982年11月6日就任,1984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连任。
自然地理
喀麦隆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南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接壤,东邻乍得、中非,西部与尼日利亚交界,北隔乍得湖与尼日尔相望,西南濒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354公里。全境类似三角形,南部宽广,往北逐渐狭窄,乍得湖位于它的顶端。南北最长距离约1232公里,东西约720公里。全国地形复杂,除乍得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西部和中部为平均海拔1500~3000米的高原,成为尼日尔河、刚果河和乍得湖等水系的分水岭。西南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是西非的最高峰,海拔4070米。主要河流有:萨那加河、尼昂河、武里河、洛贡河及贝努埃河。主要湖泊有乍得湖、巴隆比湖、尼奥斯湖。喀麦隆属热带气候,南部温度不超过25℃,气候湿热;北部通常在25℃~34℃之间,气温高且干燥,全国年平均温度为24℃。每年3月到10月为雨季,10月到翌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由北向南渐增,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喀麦隆火山山麓全年降雨量高达1万毫米,是世界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按地理环境特点区分,喀麦隆大致可分为5个自然区:西部山区、沿海森林平原、内陆森林高原、阿达马瓦高原、北部热带草原。
人口:1520万(2001年)。全国约有200多个部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均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历史
在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入侵西非之前,喀麦隆境内已经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国家,并逐渐发展起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经济。16世纪开始,继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贩卖奴隶的欧洲商人先后来到喀麦隆,于是喀麦隆沿海及武里河口,特别是杜阿拉很快成为殖民者掠夺奴隶的中心。17世纪中叶,荷兰人在武里河口建立了一个贸易站。到19世纪初期,杜阿拉、比姆比亚和里奥德雷成了贩卖奴隶的重要港口。在此期间,由于殖民者的挑拨离间,各部落间发生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喀麦隆自然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830年和1870年英、法先后与当地酋长签订协定,于喀麦隆沿岸建立起若干“合法的”贸易站。但是德国殖民者后来居上,抢在英、法之前,于1884年宣布喀麦隆为德国保护国(行政中心设在杜阿拉),并于1902年并吞了喀麦隆全境。德国强占土地的行径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愤慨,1911年、1912年、1913年,杜阿拉人先后奋力反抗,但是在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下均归失败。殖民者掠夺到土地后进行大量开垦,并引进咖啡、可可、橡胶等经济作物品种,建立起种植园。与此同时,德国还采取强迫当地人民服劳役的办法修筑公路、铁路和港口。由于德国殖民者强占大量肥沃的土地,并且以强制手段迫使当地农民进入种植园劳动,同时种植园主还征用了大批家用奴隶,因此,喀麦隆传统的农业遭到严重破坏,而殖民地种植园经济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了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殖民者乘德国战事不利之机,分别派出军队占领喀麦隆。1919年7月10日,英、法签订《米尔纳—西门协定》,瓜分了德国的保护国喀麦隆。战后,国际联盟承认了英、法的占领,喀麦隆便成为英、法的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再次确认喀麦隆为英、法的托管地:占全喀麦隆土地5/6、人口4/5的东喀麦隆为法属托管地;面积占1/6、人口占1/5的西喀麦隆则为英属托管地。喀麦隆法国托管区于1957年5月成立“自治政府”,并根据联合国决议于1960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阿希乔出任总统。喀麦隆英国托管区则于1960年2月11~12日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其北部并入尼日利亚,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并于同年10月1日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制定**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1988年4月总统大选中,比亚总统蝉联。1992年10月总统大选中,比亚总统再次当选连任。
政治
比亚总统执政以来,对内实行“民族复兴”纲领,主张“**化和民族融合”,经济上实行有领导的“自由主义”政策;对外奉行独立、不结盟和广泛国际合作政策。1990年12月,实行多党制。1992年举行多党立法选举和总统选举,比亚再次当选总统,组成以执政党“喀麦隆人民**联盟”为主体的五党联合政府。1996年1月正式颁布**法,并举行市镇选举,人民**联盟获全国2/3市镇席位,***在部分西、北地区获胜。1997年5月17日,喀举行多党**化以来的第二次立法选举。比亚总统领导的“喀麦隆人民**联盟”再次获胜,获得议会总共180个席位中的116席,两个主要***“社会**阵线”和“全国**进步联盟”分获43席和13席。10月12日,喀举行总统选举,人民盟**保罗·比亚以92.57%的选票再次蝉联总统。12月7日,喀组成以人民盟为主、其他政党参与的新政府。1998年1月,执政党人民盟与***社民阵举行第三轮协商对话会议,双方分别提交了《为推进对话、促进和平**的良好行为规范草案》、《对社民阵的建议》和《社民阵促进和平**的建议》。1月19~23日,喀航空公司职工罢工,要求调整公司管理方法和改善职工待遇。罢工导致喀国内、国际航空运输线路全**痪。喀政府随即撤换了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建立专门委员会解决此事并允诺提高职工工资待遇。24日航空公司恢复正常工作。10月社民阵第一副**索雷马纳因公开批评该党**恩迪****,被后者开除出党。
**
现行**于1972年5月***经公民投票通过。1975年5月、1983年11月、1984年1月、1988年3月、1991年4月和1995年12月六次修改。**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有权任免总理和根据总理的建议任命政府其他成员,颁布法律和法令,必要时可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宣布紧急状态。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7年,可连任一届。总统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务。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工作,负责执行法律,行使制定规章权,任命行政官员。
议会
**规定,立法权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行使。目前,参议院尚未成立。国民议会每年召开3次例会,主要讨论和批准国家年度财政预算,审议和通过法律草案。议员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国民议会于1997年5月选出,由七党组成,共有180个席位。其中“人民**联盟”116席;“社会**阵线”43席;“全国**进步联盟”13席;其他议席分属一些小党。国民议会设议长1名、副议长6名。议长:卡瓦耶·耶格·贾布里勒(cavayeyeguiedjibril),系人民盟成员。
司法机构
司法权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各级法庭行使。总统任命法官。最高司法会议协助总统工作。最高法院院长迪邦达·姆埃尔·阿列克西(dipandamouellealexis),总检察长利苏克·阿·穆隆·马丁(rissiuchamoulongmartin)。
政党
截至1996年2月,共有125个政党。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喀麦隆人民**联盟(lerassemblementdémocratiquedupeuplecamerounais,缩写为r�d�p�c�)前身是喀麦隆民族联盟,1966年9月1日成立,1985年3月24日改称现名。1990年12月前为惟一合法政党和执政党。该联盟是“群众性的政治组织”,总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严格、讲道德、自由和**以及保证人民充分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自由主义社会”。恪守的信条是“团结、进步、**”。当前的任务是促进全国的团结和统一,发展经济和文化,反对部族主义和宗教特权。1990年6月28~30日,人民盟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修改了**和党徽,将入党年龄从25岁提高到30岁,取消了党的领导机构“全国执行局”。1996年12月17~19日,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将于1997年举行的立法和总统选举制订了行动方针。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有116席。全国**保罗·比亚。***敦巴·约瑟夫·夏尔(dombajoseph-charles)。
2、社会**阵线(socialdemocraticfront,缩写为s�d�f�)1990年3月6日成立。1991年3月1日成为合法政党。现为喀最大激进***,主张恢复联邦制。在西部英语区和巴米累克人中影响颇大。在1996年12月召开的第四届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喀麦隆联邦**草案”。该党在1997年5月举行的立法选举中获得43席。**让·弗吕·恩迪(johnfrundi)。
3、全国**进步联盟(unionnationalepourladémocratieetleprogrès,缩写为u�n�d�p�)1990年5月成立,1991年3月25日被批准为合法政党。党内名人颇多,多系前总统阿希乔部下,在北方***居住地区有较大影响。联盟当前奋斗目标是夺取政权,主张****、**、进步、严肃和平等,实行经济自由化。截至1991年7月,该党已在全国建立248个基层委员会,总部设在雅温得。1992年1月4日召开首届党代会,布巴·贝洛·玛伊加里(boubabellomalgari)当选为联盟**。1994年7月,在政府改组后担任副总理的党的第一副书记穆斯塔法被联盟**派开除出党,该联盟内部**,形成两大派。目前该党在国民议会中占13席,布巴·贝洛·玛伊加里出任工商发展国务部长。
4、喀麦隆人民联盟(uniondespopulationsducameroun,缩写为u�p�c�)成立于1948年,曾为喀独立作出过贡献。因从事反殖民统治斗争,1955年被法国殖民当局取缔。喀独立后于1960年2月25日成为合法政党。1966年9月,前总统阿希乔宣布实行一党制后,该联盟被解散,其领导人大多流亡国外。喀实行多党制后,该联盟即恢复活动,于1991年2月12日取得合法地位。目前有党员10万人。该联盟主张加速国家**变革,鼓励政治自由化,广施**,分散经济管理权,减少国家干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一个在团结和互相补充基础上的社会。1996年9月**为两派,一派以***奥古斯坦·科多克(augustinkodock)为代表,另一派以**恩代·恩图马扎(ndehntumazah)为首。科派在国民议会中占有1个席位。
5、保卫共和**运动(mouvementdémocratiquepourladéfensedelarépublique,缩写为mdr�)1991年10月9日成立,总部设在雅温得,在极北省有一定影响。党的负责人、最高协调委员达柯勒·戴萨拉(dakoledaissala)。�还有民族进步党、喀麦隆**联盟、人民团结党等。1994年10月8日,由社会**阵线等16个***组成“变革同盟阵线”(frontdesalliéspourlechangement)。其共同纲领是建立“重视法制,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改善民众生活,有效和透明地管理国民经济的**政权”。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州,268个区,54个县。
经济
货币名称:非洲法郎(cfafranc)
汇率(1997年):1美元=583.67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7年):4.5%
资源
喀麦隆的矿产资源种类不少,但蕴藏量不很丰富,已查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主要产在北部,蕴藏量在10亿吨以上,品位为40%~43%;铀矿砂,产在北部和东部;金矿,产在贝塔雷—奥亚地区;还有钻石、铜、锌、铅、锰、钼、镍、白钨等;石油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储量估计为1.03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1100亿立方米。森林是喀麦隆一项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2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7%,其中80%可供开采,并且盛产黑檀木、桃花心木等贵重木材;喀麦隆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的3%。喀麦隆具有的土质、气候、地形等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棉花等经济作物和小米、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北部有丰富的草原和水源,因此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饲养牛、羊、猪等牲畜。沿海及河、湖流域还有历史悠久的捕鱼业。
农林牧业
喀麦隆素有“中部非洲粮仓”之称。全国70%以上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8%。9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实施新农业政策,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食品保障达到较高水平,并每年向周边国家出口粮食。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37.2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9%。�喀麦隆农作物可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1970~1991年间,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单一经济作物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独立头20年间,农产品出口值约占全部出口值的70%,1989年占40%。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也占很大比重:1988~1989年占27%,到1992~1993年占据2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