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的介绍
1、马踏飞燕
东汉铜奔马,别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1983年该形象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是甘肃省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铜奔马制作工艺精湛,设计巧妙:一匹骏马昂首嘶鸣、疾足奔驰,三足腾空,一蹄超掠飞鹰,鹰惊而顾盼,动势十足。此马为良马式,集西域马与蒙古马的优势于一身,头大体长,四肢精短,肌肉健壮,同时此马还具有河西走马的秉赋:对侧步。骏马重量着力于足下一点,下设一飞鹰做底盘,力学平衡与艺术美感生动结合。
2、大云寺舍利宝函
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及石函唐代泾川县大云寺出土,为舍利容器共五件:最外层为灰色大理石函(高长宽分别为:42.5×50.5×49.5),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方格,格内刻“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阴文隶书,书法遒劲有力。第二层为铜匣,高12.3厘米。铜匣形同石函。通体鎏金,錾刻忍冬纹,盖顶嵌一银质莲花,十二瓣,莲花中心镶一桃形银珠。盖与身之间背面安装二个银质合页,正面安装三个花瓣形银扣,挂鎏金铜锁钥。第三层银椁,高9.3厘米,长10.7厘米,宽8.4厘米。覆瓦式盖,通体錾刻缠枝忍冬纹,两侧各安装两圆环,底座呈长方形,四面有勾栏平座一周,空间镶嵌菱形花纹。第四层金棺,高6厘米,长7.5厘米,宽6厘米。形同银椁,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莲蒂、莲叶均对称。银椁和金棺下面的垫座及四周贴以五瓣梅为图案的织锦。金棺内有一檀香木小隔板。金棺内置一玻璃瓶,长颈、圆腹、平底、白色透明。内装舍利14粒,形如米粒,质似珍珠,中间有人工所穿的小孔。瓶上盖古铜色丝质小帕。全套作品精巧华丽,光艳夺目,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器制作的高巧水平,也是佛教艺术的珍品。
3、铜车马仪仗队
4、铜牦牛
铜牦牛,元代。高77厘米,长118厘米,重75公斤。为一雄性牦牛的形象,用写实手法选取了牦牛伫立时的姿态。牛首略前倾,双目圆睁,嘴颔半开,身体健硕,四蹄粗壮,双角大而弯曲,丰满的短尾飘然下垂,风格写实、逼真。牦牛,被誉为“雪原之舟”,是藏族所崇拜的灵物,现藏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甘博所藏为仿制品。
铜牦牛与铜奔马,一静一动。
5、东罗马鎏金银盘
1988年秋,甘肃靖远县出土。公元4-6世纪时期,银盘最大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倚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有人认为是狄奥尼索斯神的眷族。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称。即公元4-5世纪,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
此盘即为当时东西方交流的凭证。
6、秦汉医药木简
7、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
8、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
唐代,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坐佛高130厘米。全趺坐,圆髻广颐,长眉细目,嘴唇紧闭,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体态,流畅的衣线,表现出恬静的心境。彩绘虽已斑驳,但不掩盛唐时期佛像圣洁安详的神韵。同窟中的菩萨立像,身姿优雅,气度端正。左侧胁侍菩萨高183厘米。头挽垂环髻,发绺披肩,面庞圆丰,秀目微睁,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体着紧身束带天衣及贴腿长裙,帔巾自肩部横垂两道于膝下,右臂曲举,左臂下垂。右侧胁侍菩萨高180厘米。发髻耸起,余发成3绺垂肩,曲眉丰颐,神情娴静,庄重而不失妩媚。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宽披帛自双肩垂落至腋下,羊肠裙层折贴腿,柔和的线条完全同丰肌秀骨的身姿相应合,影塑技艺已臻完善。
平视坐佛,庄严肃穆,若俯身参拜仰视,则佛隐有浅笑,慈祥和蔼,刻工利用角度差异塑造出佛应当被膜拜的崇高形象。
9、鼎形铜行灯
战国,平凉市庙庄战国秦墓出土,开启高30.2厘米,收合高16.7厘米,口径11.3厘米。收合时,为三足圆鼎,内盛燃灯时所用的油料,盖两侧二鸭首,其宽嘴正好衔住双键,鼎盖便被牢牢扣住。用灯时,将双键支起,可插入鼎盖中心的圆銎中,此时鼎盖即成为灯盏。构造精巧,设计科学,使用方便,封口严密不溢油,为贵族出行时使用的灯。
10、陶器纹饰
11、十二生肖甲骨文
12、陶文化代表
13、西周铜器
14、驿使图
《驿使图》,魏晋时期,1973年嘉峪关出土,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绘图寥寥数笔,画风简洁,刻画出驿使跃马疾驰的画面。图面米色底,黑色轮廓线,马身黄色,几笔红色点缀。画面上,信使“头戴黑帻,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左手持信物”。马首高举,“鼻直而孔张,目大且有神,胸廓颈壮,圆臀细足,筋腱毕露,四蹄腾空”,魏晋河西之良马由此可见。马在疾驰,信使则稳坐马背,反衬出信使业务的熟练。《驿使图》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它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画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驿使手持文书,胯下红鬃烈马四蹄腾空的形象;但是驿使面部中唯独没有画上嘴巴,这是因为驿使讲究的是速度和保密,没有画嘴巴就是说明驿使这份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保密!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驿使图》生动再现了距今1600多年前中国的邮驿情形,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1982年,《驿使图》小型张纪念邮票一枚发行,纪念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5、守墓者
“小拳拳,捶你胸口”
“捶就锤,谁怕谁!”
16、木舞俑
17、黄羊夹子
traps: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兔子必经之途上放的铁皮捕兔圈;冬天,木棍连远线支竹筛,下放粮食的捕雀器;老鼠夹子,知了包包,蜻蜓捕手等。更想起来了,当年一起嗨过的小伙伴,大哥哥们。睹物怀旧,回忆是最珍贵的宝藏!
18、东汉彩绘木独角兽
19、马背坐垫
贵族的马背坐垫,垫子四角的口袋用来盛放香料以驱赶虻虫,避免主人乘坐期间,马匹受惊发生意外。
同时,可以消除马的异味。兼具安全和舒适。古人富奢不过如此。
20、双佛陀
21、汉代十三盏连枝灯
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为汉代连枝灯中最精美的器物。
灯树高112厘米。灯呈树形,主干分为三段,灯杆为圆碧形和镂空人形图案叶片,上下三段依次套插而成,段与段衔接处各置一十字形架托,犹如灯树之分枝。十字托之横向四出,各立插透雕鸾凤缠枝纹叶片。每只叶片末端撑起一小灯盏,盏边沿插饰叶形火焰。主干最顶端为一大立环,环上饰镂雕骑鹿仙人,仙人高举双臂,擎托最大一盏灯盘。
灯柱主干中部三层十字分枝,每层有盏四只,自下而上依次递小,加上主干顶端的大盏,全树共承灯盏十三枝,故又称十三盏连枝树灯。
22、汉代建筑
23、高僧名人堂
24、甘肃石窟一览表
25、西北甘肃地区古代主要民族
甘肃省博物馆的介绍
一、甘肃省博物馆
地址: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
二、甘肃省博物馆(gansumuseum)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三、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文物涵括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
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历史文物藏品82000余件,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东汉的铜奔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和邮电事业的标志,其中收藏的黄河古象化石,是中国已知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还有发现的亚洲已知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古生物化石标本。馆内收藏有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中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甘肃省博物馆开放时间
甘肃省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开放时间是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
1999年经省政府立项,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馆舍占地108亩,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展厅18个,院内还有文物库房、文物保护实验室等设施,整个展览大楼本着“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2006年12月26日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扩展资料
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一、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同时给您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每天上午限定1200人次参观,下午800人次。
二、请持个人有效证件到发票处领票参观;团体观众必须提前预约。
三、请您按照指定的路线参观。
四、请勿触摸展品。
五、请勿喧哗、玩耍嬉闹。
六、展区内禁止吸烟。
七、展厅内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禁止用三脚架固定拍照。
八、请不要在展区内拨打、接听手机。
九、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须有监护人陪伴参观,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伴参观。
十、请保持馆内环境卫生的整洁,请不要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废弃物。
十一、请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如有损坏须照价赔偿。
十二、所有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前广场,如需停车请到馆内停车场停放。
参考资料来源:甘肃省博物馆官网-参观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甘肃省博物官网-甘博简介
甘肃省博物馆怎么样?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甘肃省博物馆已经成为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底,甘肃省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