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门岩上宿原文及赏析_周末两天想去南靖

2024-11-25 08:31:17 来源:天气频道

命学士讲书诗

登石室饭僧诗

原文: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石门岩上宿翻译:无

字词解释:

①一作《夜宿石门》。诗中写夜宿石门时的所见所闻,并流露出孤高落寞的情绪。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嵊县。

②“朝搴((qiān千)”句:袭用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句意。搴,取。

③歇:衰竭。

④弄:玩。

⑤识:知。

⑥异音:不寻常的声响,指美妙动听的天籁。至听:极为动听。

⑦殊响:与"异音"同义。清越:清澈嘹亮。

⑧妙物:美好的景物。

⑨芳醑(xǔ许):芳香的美酒。伐:赞美。

⑩“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诗中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绪。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晞发,晒干头发。

背景:

谢灵运于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辞去永嘉太守之职,回到始宁的祖居,又营造了一些新的庄园别墅,其一在石门山上(今浙江嵊县境内)。石门别墅地势甚高,茂林修竹,环绕四周,一道山溪,曲折流过,是一个幽深而美丽的居所,很受谢灵运的喜爱。这诗写他夜宿于石门别墅的岩石上,外物与内情相激的特殊感觉。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以刻画景物之精巧见长,此诗却以听觉感受为主;大多好谈老庄玄理,此诗却不发议论,而自有深趣在字里行间;甚至,谢诗常为人批评的辞义繁复、用语奥深的毛病,也不见于此篇中。这是谢灵运的一首风格较为特别的作品。

赏析:

开头四句,便有许多精彩。欲写夜宿,先说朝游,笔调来得舒缓。劈头而下、突兀而起,也是一种写法,但那比较适合激烈冲荡的情绪。像这诗要表达幽深情趣,便需缓缓引入。好似游山先渡水,才觉得味道悠长。但前二句不仅是个入题的铺垫,也是诗情的动因。“朝搴苑中兰”,语出《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恐怕它在霜露中凋残,而采摘把玩,这是隐喻的写法,包涵着珍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的意味。谢灵运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贬出永嘉,辞官暂隐,在于他是很难接受的人生挫折,难免有才智之士不能为世所容的怨艾与自怜,这情绪便在“朝搴苑中兰”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因此乃有暮宿石上、流连光华的举动。倘无前二句,全诗就变单薄了。后二句中,“云际宿”一则略带夸张地写出石门别墅所在之高,又暗用《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待)兮云之际”诗意,透出孤独无侣、似有所待的怅惘。归结到“弄此石上月”,一个高洁多情,极富美感的形象。“石上月”不是天上月,那是流动着的如水如雾的一片,那是轻柔宛曼的乐章。石的清凉,诗人的忧郁,都写在这音乐中了。

将四句诗连贯起来,可以发现一、三句同二、四句,均是松散的隔句对。“朝搴”与“瞑还”对应,时间趋近;“畏彼”与“弄此”对应,方位趋近。你单是读,未必要多想什么,自会觉得有一种风姿、一种韵调轻轻摇曳、回环飘荡而来,恰与月华的流动重合。这四句诗的语言具有相当丰富而又完整统一的功能,是真正的诗歌语言。

接着四句,是对夜景的欣赏。——但又很难说是夜“景”,很难说是“欣赏”。这是用听觉在感受夜,并由感受而渐渐潜入自然的深处。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中四即所闻写景,不以目治,而以耳治,是夜宿神理。”这“神理”指什么,他却没有讲清楚。首先应该说,夜景不是不能用目光观赏,也不是不能写好,古诗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描绘视界中的夜景,非着力不可,人和自然容易处在分离的状态,其效果与此诗所追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先看前二句:鸟的鸣叫声渐渐低落、渐渐稀少,最后成为偶尔一二声的啁啾,于是意识到它们已在林中栖息,夜越来越深;而在沉静之中,时时又传来簌簌的落叶声,于是知道山中又起了夜风。这二句已经很好地写出了山夜的气氛。因为声音是变动着的,时生时消,起伏不定,它比山林沟壑等固定的形体更能体现山夜的情趣,体现万物在根本的虚寂中运化的节律。这也许就是张玉谷所说的“夜宿神理”吧。

但后二句却是更深入的体验。这二句互文见意,是说:夜中“异音”、“殊响”一起来到耳边,听来都是清亮悠扬的声调。所谓“异音”、“殊响”究竟来自何处?是鸟儿的鸣叫,枯叶的飘落,还是不息的山溪,断续的虫吟?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诗人称那些声音为“异音”、“殊响”的时候,已经不是说声音本身,而是声音引起的人的奇异感觉。正因为这是一种感觉,那些声音也被改变了,放大了,成为“俱清越”的音调。换句话说,在诗人凝神静听山夜中各种声响的时候,那些声响唤起了人心深处的某种幻觉;以这幻觉感受那些声响,它们也变得与平时不同。这样,似乎在人的生命的深处与自然的深处形成某种神秘的沟通。确实,人们对人和自然,都有许多说不清楚的东西,因而常常凭借着神秘的感受力去体验自然。像谢灵运这样敏锐的诗人,他的体验也比常人来得丰富。

按照通常的写法,谢灵运的诗在描摹景物总有一段哲理性的议论。此诗的最后四句收结,却不是如此。他只是感叹:如此美妙的秋夜,却无人能够欣赏,我也就无从向谁夸美这杯中的好酒了。言外之意,是说世人多庸俗,缺乏高逸情趣,难与自己同游。最后两句仍是用《九歌·少司命》诗意。原诗说:“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谢诗中的“美人”,指情意投合的佳侣。“阳阿”,向阳的山阿。诗人说:心中盼望的“美人”终究不会来到,我只是白白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我的头发罢了。这里面其实有双重的内涵:一方面,诗人确实希望有志同道合、情趣相通的朋友与自己共赏这秋夜景色;另一方面,绝景独游,无人为侣,恰恰显示了自己不与凡俗同流的品格,表达出孤独高傲、睥睨一世的心情。以谢灵运的.性格而言,后者是更重要的。

魏晋南朝,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时代。而自我意识加强的必然结果,就是孤独感的产生和强化。于是,投向自然,谋求个人与自然的沟通,又成为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之一。谢灵运这首诗,就是把孤独感,以及孤独中人与自然的感通和追求志同道合者的情绪,构造成美好的意境。尽管他的其它山水诗也有类似的表现,但都比不上这首诗单纯而优美。所以,在诗史上,这也是一首很有意义的作品。它可以说明:诗歌是怎样随着人的感情生活的丰富复杂化而变得丰富复杂起来的。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433年(元嘉十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周末两天想去南靖,有什么好玩的可以推荐

乐土亚热带雨林

南靖县和溪镇的乐土亚热带雨林,位于国道319线及漳龙高速公路附近。面积0.22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为中国现有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世界林业会议定为“珍贵稀有的亚热带雨林”,1954年列为厦门大学科研、教学基地,1963年福建省省长魏金水颁布保护令进行保护。区内生长着1700多种植物、80多种动物。林内植被完整,古木参夭,有珍稀植物10多种,如番荔枝、芸香料等,而最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要数黄杞、橡胶植物花皮肢藤。有人发现如红拷之类的植物,全国除西双版纳外,其他地方却没有踪迹了,便把这片雨林盛誉为我国的“小西双版纳”,这里还有稀有珍贵树种树蕨—一刺沙或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它既是珍贵的孑遗树种,又是很美丽的观赏树,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

鹅仙洞

鹅髻山

鹅仙洞又名仙亭尖,位于南靖县金山镇东建村,海拔877.4米,因山上两峰耸峙入云,峰头巨石状如鹅髻得名。山间古树参天,林密涧深,石阶蜿蜒,飞瀑悬崖,泉流淙淙。有“灵龟神游”、“飞来亭”、“云梯直上”、“朱子讲学处”、“祈梦洞”等景点。峰腰处有建于宋仁宗年间的九鲤飞真寺,供奉九鲤湖仙师、开基筑寺郑光和“范公圣侯”偶像。有书生罗伦在此祈梦和筑道还愿的传说。多处岩崖奇石上留有历代名人墨客的题刻。登鹅髻巅峰,石壁傲兀磷磷,脚下万丈深壑,松涛流云。极目远眺,百里风光尽收眼里,为闽南一大胜景。1989年正式列为漳州市游览区。

裕昌楼景区

裕昌楼景区

圆形的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

石门岩风景区

石门岩

石门岩风景区,位于南靖县船场镇星光村梧宅后山东麓,景区方圆十多公里,拥有三洞十八景。1986年该风景区水帘洞里出土的石锛、尖石器等文物,经鉴定系新石器时代先民穴居洞遗址。唐垂拱年间**光入闽平乱,当地畲民首领柳斜率众踞此险要洞穴、出没山坳林间,与官军对抗的故事,至今在当地民间还广为流传。其后,唐朝高僧禅苑从江西化缘至此,爱其山幽林蔚、洞奇景美,遂结庐于该景区石鹰山,并募资辟洞修径,凿池栽荷,植梅插竹,筑亭建庙,首创石门岩各景点,后人称之为“开山祖师”。

石门岩奇特景观,可谓天造地设。其中有长达400余米的螺旋洞、冬暖夏凉的怀荫洞。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886年)南靖知县孟振玉留下“鹿苑”、“豹隐”等石刻;清淮徐海道副使庄亨阳的父亲吴铎曾作《石门歌》、《石门岩赋》,对石门岩景观尽情描叙。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与隶属龙岩地区的永定交接的书洋、梅林两镇,大多数是客家人,其它乡镇则以闽南人居多。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田螺坑土楼群是南靖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典型,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螺坑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楼还在兴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1930年,步云楼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1936年,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每层26个房间。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福建土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正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靖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在申报“世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靖土楼主要由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下版土楼群(裕昌楼)、塔下村(德远堂)、石桥村(顺裕楼)、上田土楼、下山土楼、翠林楼(最小圆土楼)组成。

树海瀑布

树海瀑布位于福建漳州南靖船场镇下山村境内,宽45米,高21米,气势壮观,胜景天成。瀑布从峡谷上方飞泄入涧,声势夺人,涧下怪石密布,姿态万千;周围方圆数百里树海郁郁葱葱、密密层层,被誉为“华东黄果树”。

南靖住宿

南靖土楼妹和容庄游多多客栈(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其前身为“土楼妹驿站”,2015年9月正式乔迁至承载400余年历史的塔下村,村落里小桥流水,山水绝美,被誉为“闽南周庄”,在这美景下,土楼妹和容庄游多多客栈古朴而有趣味。和容庄由香港设计师精心打造,几百年的土楼在保留大量原土楼风貌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时尚感和舒适感,用竹为原素,并利用了当地的原材料、竹灯、竹娄等;而古时的竹叉,长竹的隔断等都让古朴的土楼变得不一样。。站在客栈三楼,层层连绵起伏的青山尽收眼底,浓浓的绿色给您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会令您无比释怀,一切烦恼九宵云散。塔下村是属于南靖土楼的其中一个景点,当夏季来临时,久违的萤火虫将会与你亲近,春暖花开时节,久闻大名的土楼群在樱花,桃花的掩映下显示不同的美丽;曾经的故事,曾经的祖辈传说在这里得到延续发展,当你走累了,你也可以在这土楼中感受到土楼的风俗特色,让土楼在传说中变得真实。

冠豸山风景区著名景点有哪些

冠豸山介绍冠豸山历史冠豸山特点寨门寺庙石门湖冠豸山风景区由于形似中国古代的灵兽“豸”而得名,这里不仅有着秀美壮观的自然风景,更由于这里曾是许多历史名人的隐士之地以及游览之地而获名,有着深远悠久的文化传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冠豸山介绍
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是人们对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豸”此处读“zhai寨”)山势的总体描绘,而“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则是冠豸山在全世界客家人心中地位的写照。冠豸山风景区位于福建西部的连城县县城东侧,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称。“豸”为古时灵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是平民百姓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是执法者标榜与警示的“图腾”,是统治者自警的座右铭。旧时执法官之帽称“獬豸冠”,表现了人们对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的期盼。豸的聪灵、刚强、公正、诚信让人们顶礼膜拜。冠豸山因此被称为“正义山”。
冠豸山历史
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就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冠豸山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正面登山的话,登上百余米缓坡后,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干虬劲的百年老松挺立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zhu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实冠豸山在古代苍松遍布,但受清末战乱、“***”毁林炼钢及“**”时期乱伐林木的摧残,冠豸山几乎成为秃山,仅剩这颗老松因为长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幸存。它虬劲的枝干和挺拨的姿态给人以愉悦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数米有一座六柱凉亭,游人可在那里静赏迎客松的风姿。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主要有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云霄岩、九龙湖等五大景区。她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体,“雄、奇、幽、秀”诸特点于一身,处处彰显旖旎的山水风光和璀璨的客家文化。冠豸山因明代名儒黄公甫,在滴珠岩上题刻字径数尺、矢劲铁强的“冠豸”二字而闻名于世。
寨门
冠豸山千峰耸峙,深谷幽泉,形成许多绝壁悬崖,峡谷险道,盛世供游人玩赏,**则可恃险安居。历史上多次战争祸害,人们皆上山躲避。为了防御有力,修筑了不少的关寨,因而形成了寨门这一道准军事防御型的人文景观。冠豸山的寨门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修建主持人为县尹马周卿。明弘治五年(1492)县令关铨重修加固。原设东、西、南、北4座寨门,除南寨门已毁只存遗址外,其余寨门尚完好。
寺庙
冠豸山寺庙有两座,一是灵芝峰下的“灵芝寺”,主要奉祀观音菩萨。一为冠豸前山入口处的“法云寺”,前身为华林寺,建于宋末。
冠豸山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之称的碧水丹山,曾经倾倒不少文人墨客,留下数千篇(首)的诗词歌赋、散文,成为冠豸山珍贵的文学遗产。最令人称道的如李鸿猷的《游冠豸山赋》、童能灵的《冠豸山夕照赋》等篇什,不仅辞彩华丽,情景交融,描述生动,而且对研究昔日冠豸山旧貌亦有参考价值。
石门湖
石门湖位于冠豸山东南,与冠豸山景区紧相毗邻,旧称“石门岩”,为连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门宿云”所在地。20世纪70年代,在此建成长73米的大坝,蓄水量300余万立方米。大坝锁蛟龙,石门蓄翠珠。石门岩变成一个山水相连、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随山蜿蜒,港叉交错;山依水临渊,深谷纵横;碧水青山相映,蒹葭岸柳扶疏;游鱼起舞,白萍红苕相邀;水中孤渚,胜似蓬莱。真有“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那种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荡舟其间,听两岸莺声百啭,看湖中野鸭闲游,抚水底青山,追云边晓日,悠哉游哉

谢灵运《石门岩上宿》的全诗和意思是什么?

  1.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2.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3.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4.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5.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6.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7. 诗中写夜宿石门时的所见所闻,并流露出孤高落寞的情绪。

  8. 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嵊县。

  9. "朝搴(qiān千)"句:袭用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句意。

  10. 搴,取。歇:衰竭。

  11. 弄:玩。识:知。

  12. 异音:不寻常的声响,指美妙动听的天籁。

  13. 至听:极为动听。

  14. 殊响:与"异音"同义。清越:清澈嘹亮。

  15. 妙物:美好的景物。芳醑(xǔ许):芳香的美酒。伐:赞美。

  16. 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17. 诗中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