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哪些地方有上元节灯会-长安十二时辰中上元节大灯楼真的存在吗

2024-11-24 15:56:08 来源:天气频道

1、秦淮灯会

2、秀山花灯

3、全丰花灯

4、自贡灯会

5、前门上元灯会

6、上海豫园元宵灯会

7、成都灯会

8、南安英都镇拔拔灯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

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隋炀帝时期,每逢正月国都洛阳宫城正门端门举办灯会,端门灯火盛极一时。

长安十二时辰中上元节大灯楼真的存在吗?

根据古代的一些资料记载,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上元节中出现的大灯楼的确是存在的。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吗?豆瓣评分8.6,我没看过,故事的背景是唐朝天宝三载的上元节前夕,在圣上取消了”宵禁”,百姓们准备看花灯的夜晚,狼卫得听到了消息,准备去长安搞点事情,长安城陷入了困境之中,这时候一群厉害的人物一起合作逮捕狼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在唐朝之前就有一个制度“宵禁”,这个制度就是在晚上是禁止进入长安城的,在唐朝这种制度依旧存在。当然,在上元节的时候,有三天时间没有宵禁,这就是“放夜”,在唐朝老百姓们都非常期盼过节的这几天,毕竟晚上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很好奇的,家家户户都期盼着过上梦寐以求的“夜生活”。

《长安十二时辰》中在兴庆宫里一个很高的灯楼,这座灯楼有几十米高,在屏幕上也是出现了的,这让观众们十分惊叹,看出来制作组的用心良苦,但是大家也产生怀疑,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能造出来这么高的楼吗?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巅峰时期,在《朝野佥载》中就有记载,说是唐玄宗时期长安的上元节时有一座很高的巨型灯楼出现;还有《明皇杂录》中,说唐朝的一位灯匠毛顺,他建造了一个很高的巨型灯楼。

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在唐朝这座几十米高的灯楼的确是存在的,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的智慧,让人佩服!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各地习俗:

1、北京市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这个节日的一大原因。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

2、河北省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

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3、安徽省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每逢元宵佳节,最让孩子们动心的还是“挑灯笼”。

各种花灯早在几天前就纷纷“抢早”上市,造型各异的花灯将府城镇夜晚装点一新。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在凤阳农村,留心的孩子都会早早有意识地收集、准备着一些废旧扫帚、刷把,以备元宵节撂火把。

4、山西省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农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

5、山东省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等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

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元宵节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说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 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节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千百年来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这天晚上,游玩观灯的百姓不计其数。大家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3.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南宋以后增加的一项元宵节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

  4.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5.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

  6.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7. 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晚,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8.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9.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