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有多少年历史了,《隋仁寿元年青州胜福寺舍利塔下铭》的全文
1、舍利塔在浙江省龙游县城东11公里湖镇下街,始建无考,北宋嘉祐三年(1058)重建。六面七层,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6.4米,基座砖砌,每面宽2.30米,须弥座高1.60米。每层每面有倚柱、佛龛呈壶门状,内置玉佛,底下四层玉佛已盗失。倚柱间用阑额相连,上有砖砌扶壁栱二朵,为四铺作出单杪。腰檐为菱角牙子叠涩组成,檐头挂风铃,顶部塔刹完整。造型精致,为省内宋塔中少见。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舍利塔由栖霞寺后院右边小门出去,首先看到的是舍利塔。这是栖霞胜境主要古迹之一。
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当时为木结构,后毁。现存塔身建于五代十国南唐年间(公元937-975年)。按初建时木结构塔身原样,采用石头榫接方式予以重建。石砌塔高18米,五级八面,壁上有浮雕,刻四天王像及佛教经文。塔基浮雕表现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相图:托胎、诞生、出游、逾城、成道、说法、降魔、人灭。每幅像结构严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衣饰器具雕刻精细入微,富有想象力,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3、舍利塔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380余年,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据《临清州志》记载:“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级,九年成。登者不至绝顶可见泰山高耸玲珑……”。该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各层均为正八角形,每层八面辟门,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刹毁于清代康熙年间地震,现高为53.44米。塔内中心原竖有60米金丝楠木塔心柱,俗称通天柱,毁于本世纪20年代雷火。现已复原八、九两层,供人瞻仰,塔顶为将军盔形,陡峻缓舒,雄浑壮观,为省内仅见。塔内设有旋转青石阶梯,可直登顶层眺望八面风光。宝塔各层内壁镶有若干刻石,铭有建塔经过、捐资人姓名等,第三层内壁嵌有《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石刻,第六层镌有“秀聚中天”、“东延岱岳”和“西引太行”等题句,并嵌有《舍利塔第六层纪造》刻石,记载了当时安徽籍布商汪道济捐资建造第六层宝塔的事迹。舍利塔为山东省重点文物单位,与北京通州燃灯塔、江苏镇江文峰塔、浙江杭州六和塔并称“运河四塔”。《中国名胜大辞典》曾以“临清砖塔”列条载录,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摄制组曾进行了专门拍摄介绍。1991年,临清市****决定对宝塔进行维修。同年,宝塔维修工程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由山东省文物局承修,历时六载,终使舍利塔复现了昔日风采。舍利塔位于临清郊区西北部,距临清宾馆约4公里处,公路直通。4、孝泉舍利塔位于孝泉镇三孝园内,始建于汉代,隋大业初仅存塔基,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安西府人赵文德发愿修塔,修至七层终止,其第赵文礼续修六层,于至正十三年告竣。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481年)僧宝印改置琉璃宝顶,故又称“龙护舍利琉璃宝塔”,该塔建于两层台座之上,为密檐式四方砖塔,外形十三层,高37米,塔檐四角挂有铜铃,塔内有盘旋阶梯可登至十一层,清乾隆、嘉庆、民国年间均作过大型维修,塔前存有清代建成的藏经楼一幢。
孝泉舍利塔是四川省现存唯一的一座元代砖塔,它是研究四川砖塔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佐证。1991年,四川省****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隋仁寿元年青州胜福寺舍利塔下铭》的全文?
《隋仁寿元年青州胜福寺舍利塔下铭》全文为:
舍利塔下铭
维大隋仁寿元季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於青州逄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武元**、元明皇后、**、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
敕使大德僧智能、侍者昙辩、侍者善才,敕使羽骑尉**谌。长使邢祖俊、司马李信则、录事参军丘文安、司功参军李俈。孟弼书。
塔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塔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石等建造成的建筑物,后来又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轮处、般涅盘处,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土、石、砖、木等筑成的建筑物。有关造塔的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根据记载,须达**曾求取佛陀的头发等,以之起塔供养。佛陀圆寂则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归起塔供养。我国历代所建的舍利塔极多。据记载,三国时,有僧人感得舍利,孙权令人以铁槌击打而舍利不碎,因此建塔供养,这可能是中国建造舍利塔的开始。隋文帝之时,全国各地建舍利塔的风气极盛,公元601年—602年,隋文帝并诏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动。
塔: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在汉语中,塔(tower)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如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电视塔等,但这一概念与本条目所描述的东方塔(pagoda)并没有太多的关联,请参见塔。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汉代时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
青州全文
《青州舍利塔下铭》全称《隋仁寿元年青州胜福寺舍利塔下铭》(下称《塔铭》),该铭系隋仁寿元年,隋文帝下诏全国三十州起舍利塔时所刊刻。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文物,其书法端庄典雅,也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目前为止,相同内容的《塔铭》,有两种石刻,一为青州市博物馆藏石,一为清末端方所藏。两者孰真孰伪,容下文详辨。
《塔铭》全文为:
舍利塔下铭
维大隋仁寿元季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於青州逄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武元**、元明皇后、**、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
敕使大德僧智能、侍者昙辩、侍者善才,敕使羽骑尉**谌。长使邢祖俊、司马李信则、录事参军丘文安、司功参军李俈。孟弼书。
青州市博物馆藏石及着录
青州市博物馆藏石为两枚,青石质,其中“舍利塔下铭”分两行刻于箓顶石盖上,正文内容则刻于另一块方形石上。这种形式与同时期的墓志刻法完全一致。两块石刻的尺寸均为长、宽83厘米,厚18厘米。
《塔铭》最早着录,见于明成化十二年《重修广福寺记》,碑文中提到:
广福寺在青州城外南十里劈山口口(之中),始建无考,惟旧石志有“大魏武定二年,蒙诏板补齐郡太守刘世明敬造石像,为国王帝主祈福”之说。口口口(又有石)刻记“大隋仁寿元年于青州逄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亦微寓祈祝之意。二刻见存于寺。
以上这段文字提到的第二种石刻,文字内容为“大隋仁寿元年于青州逄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并非《塔铭》全文,“于青州逄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却是完全引用《塔铭》,由此可知,《重修广福寺记》所提及的这块石刻,即《塔铭》,因记载时省略全文,只择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叙述。
此后,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志》载:
仁寿元年十月刻,并额俱正书。碑方广二尺五寸,在益都县城南广福寺。
右刻额题舍利塔下之铭凡二行径三寸,文十一行,行十二字,径一寸八分。有敕使等题名八人,分上下两层,字径一寸。下刻孟弼书三字。段赤亭益都金石记云寺在隋时名胜福寺,内有宋残石幢作广福。其地在隋属临朐,齐乘云汉置临朐县,属齐郡,以县东朐山取名。晋省入昌国县,隋开皇六年改为逢山县,大业初仍改临朐,碑铭曰逢山即临朐也。今隶益都安丘。张杞园谓此碑虽佞佛祝厘之辞,而文颇雅驯,字秾劲饶有古意,非篆非隶,真八分也。新城王阮亭采入居易录,今验此碑,特正书稍兼隶法耳。钱辛楣少詹金石文跋尾载仁寿元年六年十三日立舍利塔诏书可与此刻互证也。
段松苓《益都金石志》载:
右铭及孟弼书三字径二寸,题名差小,额及舍利塔下之铭六字差大,俱隶书。李南涧先生于乾隆甲戌读书僧舍,将铭嵌东屋北壁,额仍在大门内。案寺在隋时。。。。。。王劭撰舍利感应记云青州于胜福寺起塔掘基,深五尺遇磬石,自然成大函,因而用之,及舍利将入瓶内,有光乍上乍下,即谓此塔也。
由此可见,从明成化十二年到清代乾隆十九年,《塔铭》一直存放于青州广福寺。李文藻当时并未新发现,而仅将其移置东屋北壁。
之后《塔铭》的历史,据李森先生《青州隋仁寿元年〈舍利塔下铭〉石刻考鉴》记载:
光绪年间‘(塔铭)几为寻人购去,邑庠生时鸿章等力阻之,幸无恙、’。清末民初邱琮玉《青社琐记》载:此后,塔铭‘遂移(青州)城内’,暂置于旌贤书院。解放前,《舍利塔下铭》石刻被存放在城内民众教育馆。1960年,交由今青州市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