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岩寺的简介 马嘶岩寺的介绍

2024-10-20 03:41:13 来源:天气频道

马嘶岩寺,创于唐朝中期。位于普宁池尾马山东麓。寺宇为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双凤朝凰式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狮山主峰,面临深涧;周围老树参差,古藤高持,穿云蔽日,鸟语花香;寺后千年古榕,冠若巨伞,覆盖主座大雄宝殿屋顶,根部神奇地露凸盘旋,宛若群龙护驾;寺前深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垒起伏,形似僧众聆听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见底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寺左侧有状台骏马巨石,谓之“石马嘶风”;寺右旁有深邃狭谷,清泉于巨石下涓涓流出,源源注入僧厨,革冽清甜,称之为“洗钵流泉”。伫立寺前,远眺前方,大南山望天石似通天梯,小北山铁峰拱绕如屏;近观岩壑之下,后山水库浮光曜金,山青水秀,令人心旷神怡。古往今来,马嘶岩寺沐日月精华,凝山川秀色,幽静清雅,蔚为壮观,是佛圣地与揽胜之处。寺院左侧,有岩如骏马嘶内,庄严雄伟,因而得名“马嘶岩寺”。
马嘶岩寺创建以来,声名远播,香火不绝,吸引着无数游客。

马嘶岩寺(1)

马嘶岩寺的介绍

马嘶岩寺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坐落于池尾马山东麓。始创于唐朝中期。寺宇为主座配左右两侧厢房,双凤朝凰式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背靠狮山主峰,面临深涧;周围老树参差,古藤高持;寺后千年古榕,冠若巨伞;寺前深涧皆若蹲若立的巨石,迭垒起伏,形似僧众聆听佛法;群石下,有深不见底神秘莫测的“无底洞”;寺左侧有状台骏马巨石,谓之“石马嘶风”;寺右旁有深邃狭谷,称之为“洗钵流泉”。寺院左侧,有岩如骏马嘶内,庄严雄伟,因而得名“马嘶岩寺”。马嘶岩寺历史人文丰富,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本地谚传:“灵山拍牒,马山盖印”之故,考据大颠卓锡道场,始于马嘶岩,圆寂潮阳灵山寺,大颠禅风道力,功德不可思议,扬名海内外,始终因缘如此。

马嘶岩寺(2)

马嘶岩寺的历史

扼守广州至潮汕隘要的普宁市池尾镇之马山东麓马嘶岩寺,为唐朝高僧大颠禅师初创道场。据明嘉靖《潮州府志》记载:唐代宗大历年间,曾官居都尉隐逸名士杜竹轩,字均甫,居于潮阳县戎水都古铜寨(即今普宁市池尾马山周围),寨在山谷,与马嘶岩寺相连。又据清乾隆《普宁县志》记载:马嘶岩寺建自唐大颠祖师,有敕赐马山禅寺碑额,寺右有一石室,深三丈,宽一丈。康熙三十六年(1687年)重修,后毁。乾隆六年(1741年)住持僧源正募化重建。
兹考唐朝天宝元年壬午间,大颠十一岁剃染于潮阳名僧西岩惠照禅师,大历元年丙午间师三十六岁,受戒而得法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青原行思禅师和南岳怀让禅师二人的嫡传弟子,湖南南岳衡山石头希迁和尚,法券称之为南华寺曹溪禅宗第四代脉嗣。师于南岳得法,返粤修禅罗浮山瀑布岩,所谓:宴然寂坐,物相不惊,境不转心,心能转境,其性圆湛,无修无证,无念无可,直趋菩提,解脱诸缚,得大无畏,豁然而顿悟物化。行脚云游经池尾马山岩下,见地势生造自然,内有石室,周遭苍翠,嶦上山泉,忽滴忽止,峰转境开,益复轩豁。而观山势荡漾,石奇峭坠。栖息岩中,山鸟而朋,鸣虫泉韵,云天在上,古树茂密,遂筑庵卓锡以居,湛湛寂寂,默默元元,恍然世外,蒲团入定,绝尘忘妄,道岸万分,异迹每每。慨然有遗世之思焉。隐逸名士杜竹轩奇而敬之,继与大颠叩谈佛法,相洽甚欢,遂将粮山施为道场,岩前果树陇亩,复施为常年香油。今僧设祀木匾于殿右,以志不忘。
唐元和十四年,儒家正统韩愈文公因上疏谏阻宪宗**李纯《谏迎佛骨表》,惹怒欲诛未果,继又遭贬潮州刺史。磋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感叹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沿着旧时官道,莅潮赴任。到达池尾分为潮汕二道之十字路口,座下白驹嘶鸣不行,韩愈遂占一卦口吟:“白云崇出岫,绿水抱山流,空见泉开眼,听经石点头。”语毕马停嘶叫,文公下马探询山下农人,告知此间岩下有一僧人于此修禅,公驻马系缰拜靓,今山前歇马亭,寺旁栓马石二处景致然也。
大颠乃南朝陈后主帝裔,随祖莅官来潮,故也熟悉中原官语,文公正愁蛮荒话语不识,无人通译,一见便如他乡知遇,未曾问禅,先叩乡风。言辞致意之余,盛赞大颠“聪明而识道理”,又曰“能外形骸以理自胜”,始过从甚密,后又数书致意互访,儒佛相融,化敌为友,韩愈不久迁职离潮,登门拜候未果恋恋不舍而留衣作别。后来一代儒宗周敦颐为此因缘赋诗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足以资证韩愈后来因大颠对佛教改变态度,此乃佳话不表。考据马嘶岩寺,于今12o0余年之久,为普宁己知最古老佛教岩寺。

马嘶岩寺(3)

马嘶岩的介绍

位于广东省普宁市池尾(原池尾镇)街道西部的马山山腰。清乾隆《普宁县志》载,马嘶岩寺“建自唐大颠初创道场,有敕赐‘马山禅寺’额”。寺右侧有一巨石室,深约7米,宽3米。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后毁。乾隆六年(1741),寺僧源正募化重建。

马嘶岩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