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区恢复跨省团队旅游-跨省团队游重启

2024-10-20 01:19:01 来源:天气频道

8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下文简称“《指南》”),省(区、市)内无中高风险地区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区、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指南》要求,结合团队旅游涉及范围广、流动性大、链条长等特点,强化关键环节管理,慎终如始做好旅行社疫情防控工作。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做好游客招徕、组织、接待等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原则上不对全行业实行“一刀切”。
《指南》明确,旅行社要对旅游产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承接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团队,不组织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外出旅游。相关区域列为疫情中、高风险等级时,未出发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
《指南》要求,旅行社应当预先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卫生健康部门、定点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并确保导游等服务人员知晓。要加强与合作商、供应商的协调联动,抓住关键环节,注重衔接贯通,特别是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疑似疫情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
旅行社要做好游客信息采集、健康档案、检测登记,要求游客报名时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出示健康码并在出行前再次核验。对没有通过健康码检核的游客要做好解释说明和劝阻工作。要落实体温检测制度,体温异常的游客不允许参加行程,劝导其就医检查并做好登记。
团队旅游行程结束后,旅行社要做好旅游团队档案整理,妥善保管游客和员工的健康信息,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可查询可追踪。

跨省团队游重启 文旅界积极响应

来源:光明日报

7月14日,游客在山西左权县麻田荷园赏荷拍照留念。邢兰富摄/光明图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此消息瞬间“刷屏”,激活了沉寂近半年的文旅业。文旅界人士纷纷表示,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压抑和冻结的旅游消费激活,不仅要针对新消费新需求供给新产品、提高新品质,实现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下功夫,加速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旅游市场逐渐恢复活力

“开工,干起!”重启跨省团队游的通知“一声令下”,文旅行业就快速响应,有的旅行社连夜开会启动运营,有的旅游公司加紧设计赶制复业海报,连消费者也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据携程平台数据统计,通知发布一小时后,平台上的度假、酒店、民航等各个板块搜索量迅速攀升,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暴涨500%,国内游客的暑假旅游意愿被迅速激发。

“停工的日子很不好受,收入少、焦虑多,常常忧心忡忡。闲了半年,很期待回到原来那种忙碌的工作状态,快乐而踏实。”在上海一家旅游公司工作的王冲道出了文旅人的心声。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文旅企业全面停业。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5万亿元,平均一天178亿元,也就是说全行业停滞一天就少收入近200亿元。中青旅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华平说:“最艰难的时刻,企业只发基本工资,勉强维持团队稳定,好在那些日子快过去了,现在终于全面复工,要加快经营。”

“虽然跨省团队游停摆,不少旅行社停工,其实我们并没闲着,一直在做市场调研和准备工作。”洪泰文旅陆游房车董事长杨云岗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旅游产业链还在,消费者对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仍是刚需,疫情更增加了消费者对健康游、品质游的需求。针对房车游的特点,响应国家对长征、长城、大运河、黄河等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将加紧布局房车营地和线路,引导和满足消费者对房车游的需求。

常态化防控下有序恢复经营

文旅部在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时,还发布了《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从行前管理、行程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应急处理、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指导全国旅行社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有序恢复经营。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属地原则,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结合团队旅游涉及范围广、流动性大、链条长等特点,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动态调整。各地将指导旅行社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制定企业经营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应对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从严做好游客招徕、组织、接待等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业界人士表示,现在依然不能放松对疫情的警惕,游客仍然需要保持有效的社交距离、在密集空间佩戴口罩,做好公共用餐使用公筷、分餐制等自我防护措施,仍需要健康码和大数据、体温测量等现有防控举措,不可大意。文旅界人士也担心,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后,还可能遇到当地“土政策”、绿码不互通、异地核酸检测不认可等现实问题,建议提升健康码的通用性,实行全国统一互认的健康码进行有序流动。

重启旅游市场要走新路

期待已久的跨省团队游重启,旅游市场会不会马上迎来报复性、反弹性增长?一些旅游业人士保持谨慎,他们认为,受疫情影响,短期内复工企业必然会面临消费市场不振和管理运行成本加大的双重难题。当前的复工复产不是能惯性走老路,而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走新路,要有创新的理念和举措。

“盛典系列”旅游文化公司董事长林忠益发现,疫情更让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深切体会到健康和快乐的珍贵,康养游、研学游、乡村游将是旅游消费的热点。因此,文旅界要抓住机遇,开发新业态,要谋划推出既能满足“安心住、安心游、安心餐”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养、闲、情、奇”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迎接旅游市场的复苏。

我国旅游业业务主要分为跨境游和国内游,国内游占比80%左右。当前跨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对于加速国内游复苏、支撑旅游业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在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培文看来,当前消费者是否愿意继续跟团游,现有产品是否符合消费需求等问题成为文旅产业新的“大考”。

统一防控尺度标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一大波新疆旅游利好来了

昨天,我区对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在依法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倡导新疆人游新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加快激活旅游消费市场。

一、统一防控尺度标准。做到“三要三不得”,即:要统一政策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出国家、自治区政策规定来确定地方管控措施;要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方可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不得未经批准随意调整;要依法依规动态调整管控措施,不得随意扩大管控范围、提升管控强度和只“管”不“放”、“层层加码”。

二、统一发布防控政策。将“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链接到新疆政务服务平台,方便群众自主查询。各地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和热线电话宣传力度,做好热线接线员政策培训,确保准确掌握、解读防控政策。

三、倡导新疆人游新疆。积极发展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城市休闲游,鼓励新疆人游新疆、本地人游本地、南北疆互游,尤其鼓励疆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地(州、市)之间人员流动,鼓励学校组织学生或家庭亲子开展研学游,支持非中高风险地区且7日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地(州、市)人员自由流动。

四、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待无中高风险后,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该地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鼓励各地出台旅游包机、专列、自驾游专项奖励政策,引导疆外游客来疆消费;援疆部门用好用足援疆政策,做好“引客入疆”工作。

五、提高通行服务效能。各地加快统筹疫情防控的精准化和人性化,提高游客通关过卡便捷感和满意度,优化流程,杜绝随意增设管控卡点、重复检查、刁难滞留游客行为。针对已报备的游客进行前端筛查,设立“快速通道”。凡入疆旅行团或自驾游客及零散游客,由自治区文旅厅督促指导途径地(州、市)全程做好服务。

六、畅通涉疫投诉渠道。各地要建立“五个一”涉疫投诉处理机制,专人专班负责,确保对外公布的防疫热线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各类平台投诉有人管,畅通投诉渠道,协调解决游客出行困难。

七、落实市场主体责任。抓好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科学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员工健康上岗和规范作业。

八、督促整改强化问责。对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不到位的,进行全区通报;对拒不执行自治区疫情防控政策,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即日起,甘肃恢复跨省团队旅游

5月17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即日起恢复跨省旅游业务,有序开放A级景区等文旅经营场所。
《通知》称,即日起,全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要严格按照《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恢复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但不得组团前往有疫情的省份及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开展旅游活动。旅行社招徕游客,要认真核查游客旅居史,无疫情省份来甘绿码人员,落实3+2(3天临时留观、2次核酸检测)措施后,可参加旅游活动;有疫情省份来甘返甘人员,抵达后7日内不得参加旅游活动,7日后持在甘肃省一周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参团旅游,严禁健康码“红黄码”人员参加旅游活动。
《通知》指出,全省A级景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剧院及文化演艺场所要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有序开放,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进入A级景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剧院及文化演艺场所需持7天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A级景区、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剧院及文化演艺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一米线、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做好场所通风消杀、员工健康监测、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严防疫情通过文旅经营活动传播。
以上措施,从5月17日起执行,根据甘肃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