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林纪念馆是哪个城市_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的简介

2024-11-28 09:59:39 来源:天气频道

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省福州市)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

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的简介

1839年6月3~25日,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1785~1850)把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200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有力地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严禁鸦片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纪念虎门销烟,纪念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建立了林则徐公园,并设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将林则徐公园和林则徐纪念馆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恢复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馆区面积近4万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前,虎门要塞司令曾在当年销烟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的纪念碑。但无人管理,整个销烟池旧址杂草丛生,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虎门销烟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树起了“林则徐纪念碑”。1972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将“林则徐纪念馆”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把“林则徐纪念碑”改成“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碑”。这无疑是不合建馆的原意。于是,在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了更好地收集、研究鸦片战争历史的文物资料,保护鸦片战争遗址,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再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现在两个馆名,一套班子,一个馆址)。1987年,东莞市****先后从海军部队接管了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并分别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交由该馆管理。随后,1989年把原有的纪念碑拆除,树起了由林则徐铜像与花岗石卧碑像结合的“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
目前,该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面积达50万平方米。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为销毁英美鸦片而挖的,池有两个,据记载:每个池纵横十五丈余尺,池底平铺石板,池边栏桩钉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池岸周围广树栅栏。现在馆区的两个销烟池是1972年在考古挖掘基础上初步复原的,它是当年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历史见证。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一座专门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鸦片战争文物史料和保护有关文物遗址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虎门炮台旧址、沙角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都是十分重要的战争遗迹。
沙角炮台位于珠江口外端之东岸沙角山,它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为英国侵略者所毁,道光二十三年及光绪年间先后重修、扩建。现存的沙角炮台主要由频海台、临高台、捕鱼台等炮台组成。沙角炮台与虎门海口西岸的大角炮台斜峙相对,相隔约4000米,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当年,爱国官兵曾在这里英勇抗击过英国侵略者。1841年1月7日,英军进犯沙角,六百余名官兵英勇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因弹药耗尽,寡不敌众,守将陈连升父子及大部分官兵为国捐躯。沙角白草山麓的节兵义坟,就是部分阵亡官兵的合葬墓。它也成了人们凭吊英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南山炮台、蛇头湾炮台与鹅夷炮台分别位于威远岛武山西南至东南的海边、山腰上,都是鸦片战争前后修建、改建的。它跟与之相对的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了虎门海口的第二道防线。1841年2月26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官兵在此防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在靖远炮台壮烈牺牲。威远岛上诸炮台虽几经战争的破坏,自然的损坏,但部分仍保存较完整。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所管理的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军事研究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良好教材。该馆的主建筑陈列大楼为仿古炮台建筑,在建筑中变体再现了当年使侵略者丧胆的虎门海防炮台工事的建筑符号,具有鲜明的特色。
这座陈列楼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主要为《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分八部分:一、鸦片战争前的形势,二、罪恶的鸦片输入,三、林则徐与广东禁烟,四、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五、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六、沿海各省军民的抗英斗争,七、鸦片战争的结局,八、扑不灭的反侵略烈火。这个基本陈列主要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有关文物资料,揭露当年英国侵略者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概括反映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林则徐等爱国官兵的历史功勋,歌颂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林则徐纪念馆的介绍

蒲城县林则徐纪念馆位于陕西蒲城县城内杈把巷六号,属县城繁华地段。该馆依托“林则徐寓所”(王鼎族弟王益谦家宅),由原县文化馆馆长高起胜及长子高小明个人出资历时五年创建起来的,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庄严肃穆;院落里青砖漫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宜人,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是一座十分精美的清代宦官人家宅第,也是渭北保存最为完整的关中典型的四进室宅院。

林则徐在新疆有哪些遗迹?

1、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革职流放新疆,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悲愤、最艰辛的日子,也是他与新疆各族人民共患难的日子。

他在新疆生活的三年,为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的大局着眼,与各位大臣反复商量,他起草奏折,由布彦泰上奏,决定保留伊犁镇总兵,裁撤西安镇总兵,添置天津。

清政府经过四个月的反复权衡,最后批准了布彦泰的上奏,伊犁镇总兵终于保留,这对巩固受沙俄侵略威胁的西北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林则徐离开新疆后,仍然念念不忘新疆边防。

1850年,林则徐返乡途经长沙时,召后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长谈,谈及西域事务时,林则徐说,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余颇以未竟其事为憾。林则徐与左宗棠的一席谈话,激发了左宗棠经营西北的决心。

2、林公渠。

1844年,为垦复阿齐乌苏土地,林则徐主动捐资承修了清代伊犁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阿齐乌苏渠。据史料记载,阿齐乌苏渠龙口导源工程共费时4个多月,用工十万有余。这条渠现在被称为“林公渠”、“皇渠”、“人民渠”。

从伊犁河北岸蜿蜒西行,载着滚滚的喀什河水,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区域东西长132公里,包括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惠远镇以及兵团三个团场的140多万亩耕地,担负80多万群众的用水安全,是国家级的大型灌区。

喀什河龙口工程是整个渠中最艰难的工程。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伊犁喀什河皇渠龙口遗址被正式确定为新增文物点。

扩展资料:

林则**主要成就

1、放眼世界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2、治理水利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工程。

3、广州禁烟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公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