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文化意义是怎样的-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2024-11-24 22:59:02 来源:天气频道

泰山刻石价值极高,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因其篆法圆润,骨气丰多,故称其为“李斯小篆”或“玉箸篆”。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秦泰山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李斯小篆不仅在书体上,而且在书法神韵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宋刘跂《秦篆谱序》中说:“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岱史》中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

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绩。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就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

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我国成为**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由此足见其价值之重大,所以秦泰山石刻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刻。

石刻

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秦始皇及秦二世《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泰山刻石价值极高,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因其篆法圆润,骨气丰多,故称其为“李斯小篆”或“玉箸篆”。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

秦泰山刻石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秦泰山刻石的价值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元赫经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
泰山刻石价值极高,此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因其篆法圆润,骨气丰多,故称其为“李斯小篆”或“玉箸篆”。李斯小篆不仅在书体上,而且在书法神韵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篆、行、真、草都有较大影响。宋刘跂《秦篆谱序》云:“李斯小篆,古今所师。”元郝经《赞泰山刻石》诗云:“拳如钗股直如箸,曲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岱史》云:“秦虽无道,然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清宋思仁《泰山述记》云:“夫李斯小篆为八分之祖,斯不义不足论,而碑实为可宝,能继周之石鼓鼎铭,为汉金石刻之前步焉。”鲁迅先生对其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煜认为,李斯篆书的泰山刻石,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对发展我国的历史文化也有莫大功绩。“没有统一的文字,就没有统一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李斯倡导的“书同文”被秦始皇采纳,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创造了小篆体,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使中国成为**统一的大一统天下。由此足见其价值之重大,它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刻。

李斯的泰山刻石有什么价值?

李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秦代书家。开始时跟随荀卿学**王术,后来到秦国,当了客卿。秦始皇平定天下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他制定郡县制,下令禁书,并将仓颉籀变为小篆,后世称他为“小篆之祖”。李斯佐秦灭六国,后为赵高构陷,被腰斩于成阳。著有《仓颉》七篇,已佚。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在山东泰安岱庙,现仅存10字。“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它的书法是秦统一后标准的小篆书体,作者是秦相李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原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胜过三皇五帝,开始大规模的巡行,并在泰山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封禅活动,泰山刻石就是封禅泰山时为宣扬秦始皇功德而撰写的石刻文字。后半部分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宽狭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石的刻辞都是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为典型秦小篆,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风,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字形工整瘦长,笔画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了秦代书法艺术风格。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显得板滞。但是“泰山刻石”却没有这种毛病,它在对称中蕴含着飘逸秀美,如仙子临风,仪态万方。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但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均匀,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唐朝李嗣真《书后品》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泰山刻石”虽遭磨难毁损,但终究留存,而光照千古,李斯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鲁迅认为秦“泰山刻石”“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从出也”。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
根据记载,宋朝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还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146字,漫灭剥蚀了76字。明嘉靖年间,为防止风蚀雨淋,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泰山刻石”也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为之惋惜。到了嘉庆二十年,喜欢舞文弄墨的泰安新知县汪汝弼到任伊始,就四处张贴告示,悬赏寻碑。不久,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在下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一一告知,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探查。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已知十有八九是“泰山刻石”,自然喜出望外,也不怕山高路险,便邀请前任知县蒋因培一同上山,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斯臣去疾昧死臣”等字历历在目,确实是李斯真迹。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放之日,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到了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因年久失修,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塌倒,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将碑移到山下,放置于岱庙道院。光绪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大素十日,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岱庙。现在李斯碑存于岱庙东御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