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浣熊的介绍_台风浣熊的介绍
台风浣熊(英语:typhoonneoguri,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ambo,国际编号:0801,jtwc编号:02w,台湾译作诺古力,港澳译作浣熊)是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一个热带气旋,也是自1949年以来最早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气旋。浣熊于4月13日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以东形成,进入南中国海后迅速增强,16日由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18日强度达到其巅峰并转向北移动,在海南东面海域近距离掠过(中国中央气象台认为在当晚10时半在海南岛文昌市龙楼镇登陆)。浣熊登陆前迅速减弱,最终以强热带风暴的下限强度(每小时90公里)于19日下午登陆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台风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海南、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
台风浣熊的介绍
台风浣熊(英语:typhoonneoguri,国际编号:14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8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florita)为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八个被命名的风暴。“浣熊”(neoguri)之名是由韩国所提供,来自狗浣熊(너구리)的韩语发音。该台风源自于楚克附近的一个低压槽,在其沿着副热带高压脊边缘行进时不断增强,并在琉球诸岛附近达到巅峰,之后逐渐减弱并严重影响了琉球地区。浣熊在其生命史上严重影响日本和其他国家,其中日本尤为严重,受台风和梅雨锋配合产生的暴雨影响,日本全国有5人死亡、67人受伤。浣熊总计在日本和韩国造成至少5226万美元的经济损失。浣熊亦是该年度首个在日本造成人员伤亡的热带气旋。
台风浣熊的台风特点
登陆早
2008年第一号台风“浣熊”将于4月18日-19日在海南三亚-文昌一带沿海地区登陆,给海南和广东东、西部造成严重影响,从历史数据分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在海南登陆的台风是1991年年4月28日登陆在海南陵水的强热带风暴,此次台风登陆,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华南地区最早登陆的一个台风。
发展迅速、移动快
台风自15日在南海南部形成热带低压以后,快速于15日下午转为热带风暴,16日上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6日下午就加强为台风,台风在海南形成和停留时间只有3天时间,并且持续以15公里的时速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大
1991年和1999年登陆的热带气旋强度都小于这一次。而这次“浣熊”将给海南、广东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大雨,局部海域阵风达到13级以上,南海大部分海域阵风达到7-9级,琼州海峡、北部湾海域阵风6-8级。
雨量大
“浣熊”将给广东东部、西部和海南全境带来40-90毫米的降雨,海南南部地区100-150毫米,局部地区达到180毫米。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台风“浣熊”的突然袭击是前所未有的。
“浣熊”超强台风会在哪里登陆
于7月4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5日下午加强为强台风级,6日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台**北市东南方大约11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8.8度、东经130.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40百帕。
预计,“浣熊”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转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55-60米/秒),并逐渐向琉球群岛南部海域靠近。8日白天“浣熊”将移入东海东南部,并将在东海东部北上,强度逐渐减弱。9日以后,“浣熊”将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6日20时至8日20时,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附近海域、浙江北部沿海、长江口区的风力将先后逐渐加大到7-10级,其中东海中东部海域将有11-13级大风,“浣熊”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可达14-17级,阵风可达17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