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陵墓之谜:为何被称为一个金属“浇注”的地下世界呢_天下第一墓是谁的

2024-11-25 17:24:13 来源:天气频道

沉睡了2000多年的18座秦公墓,静卧于陕西雍城(今陕西凤翔县)的南郊笼罩在年代湮远的迷雾之中。

一、“临其穴,惴惴其栗”

公元前621年,号称春秋五霸之一,曾“开地千里,以霸西戎”的秦穆公,在雍城下世了。在阴森、恐怖使人窒息的陵区中,为他而殉葬者排成长长的队伍,有177人之多,其中包括秦国著名的“良臣”子车氏三兄弟。

当时考古队员指着一片片麦田、油菜地、电线杆、村庄说,秦穆公墓一定在这片陵区之内,也许就是西边那座最大的七号墓,它的基室面积比正在发掘的一号墓还大,车马坑又宽又长,时代较一号墓早,只是目前尚无法肯定;至于那位“与晋大战河阳”的秦宣公、送舅舅时赠以“路车乘黄”的秦康公、“令吏初带剑”的秦简公、“伐蜀取南郑”的秦惠公等,他们可能都埋在这里,多数就在已发现的18座秦公墓内。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用三百头牛羊等牺牲品献祭天神,定都雍城。就在前一年,他为哥哥秦武公送丧,“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使这个带有浓厚军事**制色彩的国家,开始了全面向奴隶制的转化。294年后,秦献公下令“止从死”,秦国向另一种社会形态——封建制的过渡出现了兆头;同时,秦献公迁都他乡,秦人辉煌的雍城时代结束。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秦国,奴隶制度从秦穆公之死开始衰落,理由是这时殉葬已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秦公一号大墓墓主人是秦穆公之后的秦公,墓中却发现185个“从死者”,这是“衰落吗?简直是在发展。众多的历史教科书中写道,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春秋时代,“从死”制度即使有,人数也不多,殷时盛行的人殉、人祭之风已完全衰落。秦公大墓及其陵区的累累白骨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真面目并非如此。除在一号大墓中发掘出大量人殉、人牲棺椁外,还有的墓在墓道一侧建起安放殉人的耳室,有的在基外挖了大型人牲祭祀坑,有的把人活活杀死压入墓道,夯进填土,其数量相当众多秦公一号大墓中“从死者”是分等级的,他们或以一棺一椁相安,或以一棺为伴或紧贴墓主四周,或置之墓道,放之基室上层填土;“高贵”者佩以金玉,裹以丝绸;低下者枕以工具。

这么多雄踞一方的诸侯,他们的墓葬中珍藏了多少深刻反映秦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军事、文化业绩的实物资料?这些,目前虽然还是个谜,随着一号大墓的发掘,作为一个重大发现的开端毕竟是出现了。

二、巨大的古代车马博物馆

在陵区内,一座座巨大的车马坑坐落在大墓右前方的深土中。虽未作发掘,经考古队员指点,人们仍能从地面向下看,看出其规模的宏大。

考古队员从离地面15米的地下世界,钻出一块块马骨一件件车马器碎片,探明最大的车马坑长116米,宽25米,占地面积接近7个篮球场大。队员们找到了包括18座秦公墓在内的21座大墓的车马坑,但所藏车马的数字之谜却始终未能揭开。

几年前,他们在陵区附近发掘了一座小型墓葬的车马坑,属春秋时代早期坑长11米,宽3米,排列了三乘车马。有人按此推算,陵区最大的车马坑可容208辆车,833匹马,最小的可容3辆车,12匹马。如此看来,21座车马坑计可容1100多辆车,4400多匹马,不啻于一座巨大的古代车马博物馆!

三、金属“浇注”的地下世界

当秦公一号大墓那黄中透红的椁木慢悠悠地从土中现身,一名考古队员看到,许多旋涡状木纹中心的“结巴”露出灰蒙蒙的一片,和木质本色不同他拭去木上的炭灰泥土,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木结早已不存,“异物”入其孔中取而代之。

不久,他们从残断椁木中找到完整的“异物”样品,查出异物”的许多特点。“异物”像银子一样洁白、发光;它的硬度比较大,可能是含有锡和铜等成分的合金。

主椁室、侧椁室和人殉棺椁所见之木,几乎都有金属“木结”。其中一根椁木残长四米,匆匆搜索了两个面,就发现十一处金属“木结”。据了解,该墓主椁室侧椁室和所有人殉棺椁,共用长短方木200根以上,如每根平均灌注金属半斤至一斤,整个墓中可灌金属半吨至一吨数量相当可观。

椁木木结为什么要代之以金属?

考古队员认为,可能是为了加固椁木。当然,古人用金属灌注椁木究竟为了什么还是个“谜”。为了搞清注入椁木的金属的成分,样品已送往西安一所大学化验。

2500多年前,中国人就能向木材中浇注金属而不致灼焦,这是一种怎样的技术,又是如何发明这种技术?面积达21平方公里的秦公陵区的地下,共灌注多少这样的金属……这是参观者提出的疑问,恐怕也是研究中外古冶金史者所应深思的课题吧!

四、古老中国的西部艺术

展示在考古队宿营地的秦公大墓发掘的一件件巨型石磬,仿佛把人们带进这首古代《车邻》诗描绘的秦人音乐声中,使人们因对秦人“及时行乐的音乐观有了更深理解而赞叹不已。击之清脆悦耳的石磬,在春秋时代东方各国遗址、墓葬中也有发现,并非稀世之物。然而,秦公大墓石磬却给人以特殊的鼓舞和力量。当考古队员从深深的墓底填土中,抱出那个最大个的石磬残块时,人们顿时感到秦的石磬的非凡重量极大,抱起这残块,小伙子头上渗出汗珠;队员们按磬体各部分所占比例推算,这个石磬原长近一米。“这可是古代的石磬之王!”人群中发出一阵阵惊喜之声。

墓中已发掘出20多个石磬或磬体残块。磬上还发现“百乐威奏,允煌孔乐”等颂“乐”文字。由于历史上大墓被盗掘,劫后所余的发掘工作尚未结束,编钟尚未发现,原“乐队”究竟有多大规模尚不清楚。“和这种巨型石磬相配套的编钟,规模一定相当惊人!”行家惋惜地猜测说。秦公陵区共有多少支这样的“乐队”?这也是个谜。

在清理殉人棺椁的工作中,考古队员惊喜地发现,椁外侧,光洁的黑漆底,托出一幅幅朱红色的绘画。画面上,一群花角短尾的鹿正目不斜视地向前方奔跃;竖耳扬尾的豹子,以贪婪的目光扑向鹿群……那画技之娴熟,用笔之简洁造型之优美,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绘画,显示了我国古代西部艺术的特点,还具有某些草原文化气息,是迄今我国最早的油漆画之一。

美石”、“琼瑰”(不纯的玉或质地高贵的石)和“玉佩”饰件,在秦公一号大墓中时有出土古人用丝绳将许多样式不同的美石、玉器穿在一起,戴之胸前,走起路来叮当有声,以为荣耀。这便是“玉佩”。秦公大墓的“玉佩”附件和各种玉圭玉琮、玉璋、玉璧、玉璜等数量众多计上千件。它们质地高贵,工艺精湛那时,工匠用简洁的几刀,就刻出了讲究仪表、男女饰不同发型的秦人形象。这形象浑厚粗犷,和著名的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艺术风格一致,使人们看到秦汉王朗辉煌的雕塑艺术,曾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时期。

秦公大墓和陵园出土文物上的秦人文字,除为研究墓主人秦人历史提供了依据外,还以书法的卓越而引人注目。石磬文字书法,结构谨严,气势壮阔,朴茂自然,与《石鼓文》互为补充,体现了秦人书法艺术的宏大、浑厚风格。

秦公陵区中,一块块普通板瓦上也雕有漂亮的几何纹图案,一个个巴掌大的小陶罐上也刻有刚劲有力的大篆。

天下第一墓是谁的

我开始觉得是秦始皇的兵马俑,后来看网上说是秦景公墓。。。
秦景公(?~前537年)嬴姓,名石。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石。秦景公是秦桓公的长子,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公然采用了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秦公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凤翔境内,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畸原。秦公一号大墓是目前为止全国已发掘的最大古代墓葬。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在凤翔县城南指挥镇南指挥村发现了总面积5334平方米的秦公一号大墓。这次发掘被海内外称为考古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件。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农民创办的博物馆。

1976年,陕西发现巨型古墓,内有186人陪葬,棺椁级别至今罕见

四十六年前,雍城某村落。

一群人,穿着灰色工作服,手持洛阳铲和刷子,围着一块地,互相沉默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地上蹲着个人,他正认真观察着手里捧起来的土块。这土块,不似周围耕地的散土,用手捏了捏,土块坚硬,不松散,他开口道:“看来我们找到了,下面有东西,再往下挖!”顺着一声令下,众人开始怀着兴奋与期盼已久的心情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发号施令的这个男人,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老田,是位资历深厚的考古学专家

这支队伍也不普通,他们都是当地考古学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此次组成这支队伍,全都是奉了上面的命令,来这附近寻找秦时期古墓的。

想想这大半年,一群人提着工具在雍城附近几条山脉兜兜转转了无数趟。就差没把这几片山的树叶儿给薅秃秃了,别说秦朝古墓,就这周围但凡有个土包包都要被踩平了。

眼瞅着快年底了,这一年的任务算是扑了个空。考古队员们个个都是垂头丧气,今天估计又是要白忙活一场了。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有条小道消息来了。村子里的村民跑来找到老田透露:“我们这村儿附近有块荒地,怪得很。说不定有东西。”老田不以为然,倒杯热水,坐下继续听。

原来这荒地怪得很,周围都是平原,这村儿里家家户户的地里都是能种粮食能长草。可偏偏这块儿,土质坚硬,又难挖。即便是在最近这几年风调雨顺的时节,地里好不容易种上了粮食,也是难以有个好收成。

庄稼人种地不就是为了份好收成嘛?这地方不出粮食,自然也就只有让它荒着了。

听到这儿,老田寻思,你这地不好,那得找农业方面的专家,我这儿可帮不了。可后面再一听,玄乎的事儿来了

原来自那地荒了许久后,又是一天,有村民家里准备修补院子,需要修院墙,这就想着去荒地上弄些土。一大早带着框子工具去,转眼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原来是土太硬,工具没挖几下,就卷边了。好不容易挖出来的土又不好用,干脆就不挖了。这还不是玄乎的,更玄乎的是,这工具挖出来的土啊,它就跟这边儿的不一样。

黄泥土中还隐隐透着血红色。这下子,老田听到这儿,坐不住了,这土质坚硬,还带色,指不定就是地下有东西。

他赶紧带着人按照村民口中说的荒地去了。于是乎便有了开头众人准备开挖的这一幕。

思绪回到这头,老田来地里亲自查看了,发觉这土不是一般农作物的农田土而是实打实的墓土。

随着挖掘的深入,很快层层墓土越往下挖,挖开的土开始变得像村民口中所说的那样,墓土的颜色开始变得带有血红色,看起来着实显得玄乎。人们看得越觉得怪,老田却越兴奋。

凭借着他多年考古研究经验来看,这土不仅是墓土还是非同寻常的古墓所用墓土。

这土有名字,学术里称作:五花夯土。何为五花夯土呢?这里科普下,就是人们用生土和墓内的白膏泥以及木炭灰等物品混合搅拌成不同颜色的人工熟土。再通过用人力一层层对人工熟土进行夯打而成。

这种经过数次夯打后得到的土壤其土质就变得极其坚硬。这种墓土的做法极其复杂,还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当时那个时代情况下,需要用到这种墓土,又能集齐这么多人力。种种迹象都在说明此墓主人不简单,考古队这回怕是遇上个大工程。

果真,不出所料;随着墓土的预估范围测量完成,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眼前这个大工程,着实有点大。根据测量结果显示:这个古墓,不,此刻应该称作地下城。它的总体建筑体整体呈“中”字形,光占地面积预估值就有近五千多个平方!

这是个怎样的概念呢?

可以想象一下,我国当前为止发现并正在进行考察研究的大型古代墓葬建筑之一的“马王堆一号墓”也只有340个平方,算起来也只算的上是目前这个古墓的十五分之一。

再拿它和财大气粗的海昏侯墓相比较,海昏侯墓也才400多个平方,而眼前这个墓葬可谓是足足大出海昏侯墓的13倍之多!咱们的海昏侯在此刻,完全就只是村里土财主和镇里首富的对比。所以,这确确实实堪称得上是座“古地下城”。

光还只是看占地面积,就如此庞大,众人一下子慌了。赶紧又埋头记录其他数据:这座古地下城从整体看是由一个类似长方形的墓室组成,主墓室的东西两旁又各有分布斜坡墓道用来连接主墓室。

整座墓室长度测量显示近300米,东边的墓道走廊长约156米,西边的墓道也长约85米。而往下看,整个墓室,墓主人还修筑了三层,整体呈现倒“金字塔”,在十余米处还有一个二层平台。整体总深度就有24米。

这要放在现在,就是八九层楼的高度。这座“地下城”直接凭借它这霸气外露的气势,一出现就霸据了我国古代竖穴墓排行榜的榜首。根据观察,“榜首大哥”的修筑年龄是在先秦时期。所以,人们为它命名为“秦公大墓”。

发现了个如此庞大的“榜首大哥”,大家都怀着难掩激动的心情纷纷投入进一步挖掘时,却开始难受了。果然,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人们在墓室和墓道上都发现了有盗洞,细细统计一下,一共有240多处,而“大哥”不愧是“大哥”,在不为世人所知的这么多年间,经历了近三百次盗墓贼的光顾,却还是依然给考古队们留下了近3000多件陪葬品。

其中最珍贵的,便是在墓中出土的铭文石磬

为何说它最珍贵?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也是记录最早的刻有文字的石磬。石磬上有180个字,所刻字体称作籀文,其字形酷似“石鼓文”。人们依据其上文字内容,推断出来了这座建筑的墓主人身份,与此同时这些陪葬品的背后隐藏的故事也被一一揭开。

之前说到人们通过刻着铭文石磐的“身份证”认识了这位墓主人,他就是先秦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

资料中记载他是先秦时期秦国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期间,好战喜奢。曾数次发动与晋国的战争。其弟弟曾一度因为害怕他的猜忌会使得自己丢了性命,就让人装了一马车金银珠宝一路逃到晋国。连他亲弟弟都尚且如此惧怕他,更是侧面反映了秦景公的残暴

为这一说法佐证的还有墓室里让人震惊的是他的殉葬方式——人牲

古代历史中,位高权重者都极其注重自己的身后陪葬事物。多数人都以金银财宝牲畜之类的较多。而这位秦景公,除了金银财宝,铜鼎器械、牲畜,最恐怖的便是采用人牲。

这一殉葬方式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把普通寻常百姓、这些活生生的人当做牲口一样用各种手段杀害在墓地里,陪他一起殉葬。

当老田和所有在场人员看到陪葬室的另一边,堆积如山的尸骨时,犹如走进了人间地狱。

在二层高台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三层的墓室里,有一层堆放的全是这些被当做牲口的受害人尸骨。足足有180多具之多!即便是现在,人们还是无法想象到满地尸体的画面感。

有的尸骨碎裂开来,有的还做成捆绑姿势,应该是被捆绑住,就地处决。而还有些手骨腿骨四肢断裂,头骨分离,有的甚至骨头都还尚未发育完全……

难以想象当时的这个人间地狱,因这个暴君的殉葬方式,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战俘,他们中又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被捆绑住四肢,强行跪压在地,砍下头颅,或是有想逃跑却被一举打断四肢活活疼死,或者直接捆绑活埋在这里。最终长眠于此地,尸骨被**困留在这异国暴君的墓地里。这些为国为家而战的勇士,最终成了异国人充当牲口的祭品。

除了被当做人牲的战俘尸骨外,随着人们的整理一同出现在视线的还有靠近主棺周围排列整整齐齐的72副大而厚实的棺木。这叫做“箱殉”。

这72副棺木底板厚实,宽大,里面躺着的人是秦景公身边受宠爱的妾室,还有身边围绕的近臣。他们因为身份地位较高,所以享有比较厚实宽大的棺木。

而同样也是妾室或者大臣,他们因为在秦景公生前不受宠爱待见,在国葬期间,也没能逃掉被安排殉葬的命运。因为不受宠,他们被放进了准备好了的薄底较窄的棺材。这种在殉葬方式里则被称做“匣殉”。在匣殉里,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没有穿着衣服,只有被一层破草席包裹着的尸体。

这种匣殉的棺材据统计也有庞大的数字,有将近一百副。它们被摆放在箱殉的棺木的后面,像极了生前阶级森严的时候,上尊下卑。

而根据后面的研究报告分析,他们这些人通通都是尸体面相安详,身上没有任何挣扎碰撞的痕迹。仿佛他们很顺从地去陪葬,可是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

最后在头发上检测出了含有大量的汞。很明显看出来,这是他们在生前活着的情况下就被喝下或者是灌下了致命的**。在他们都还没来得及挣扎的时候,就已经毒发身亡

他们是否乐意去殉葬?又是否想着反抗?我们如今已无从得知了。唯一知道的就是,无论是箱殉还是匣殉,他们的尸骨就连在死后也必须按照规矩摆放,他们就像是那些周围的金银首饰、珠宝摆件,还有那些被虐杀死掉的战俘一样,都只是秦景公死后殉葬的一种陪衬。

奢侈国君的最终归宿

经历了前面的陪葬墓,最后当人们发掘到秦景公的主墓室时。在主墓内部,人们发现了据目前为止发掘出的古代殉葬史最早、也是等级最高的顶级葬具——“黄肠题凑”。

关于“黄肠题凑”的记录起源最早只能追述到汉朝时期。根据汉朝留下的记载中所描诉的,在汉代的礼制里面,黄肠题凑、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都是一种只属于帝王皇室中人和极其宠爱的大臣才能享有的最高礼葬方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的至高无上统治与地位阶级的象征。自先秦到西汉时期,其中西汉时期尤为甚行。这是当权者的最高礼葬。

而秦景公在当时不过是个诸侯国国君,就如此给自己的墓室安排帝王天子礼节。可以看出秦景公在位期间,当时的秦国能满足如此条件,着实是有着雄厚财力的。同时也看出了秦景公这个人多数是不受约束,气势嚣张的主。

秦景公的一生好战残忍,又喜奢侈,整个秦公墓室修筑的宽阔宏伟,丰厚多样的陪葬品,曾多次引来贼人光顾。

在打开主棺时,只发现了一段股骨,完整的骸骨已不知在第几波贼人的手下毁坏移位了。或许秦景公到下葬的那一刻,他都从未想到过,即使是修筑的再宏伟的地下城,用再丰厚的陪葬,做再高的礼葬,黄肠题凑终究还是躲不过摸金校尉们的一柄洛阳铲。

秦景公这座占地面积庞大的“地下城”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发掘的最大,发掘过程中用工最多,考察发掘耗时最长的古代墓葬。

由于它是在雍城发现的第一座秦公大墓,所以考古学家们都称它为“秦公一号大墓”。它将在今后为考古学家们研究先秦时期秦人的生活文化做出巨大贡献价值,成为人们研究考证先秦历史的重大依据。

中国第一大古墓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最大的古墓。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5]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