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山东的文化底蕴概括,山东省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2024-11-25 18:46:31 来源:天气频道

山东的文化底蕴概括为四种:
第一种,东夷文化
东夷文化是指东夷人所创造的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
第二种,华夏文明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在古代,首先是周王朝的自称,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即四夷。
第三种,水浒文化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其诞生开始,就逐渐刮起了一阵旋风。如今和西游文化、三国文化、红楼文化一样,形成了水浒文化。
第四种,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孔子故里曲阜就在山东济宁,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亚圣孟子也是济宁人。这两人,一个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一个是发扬者。
文化底蕴,就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

山东省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1、宗教文化。山东省主要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种宗教。佛教和道教在山东有千年以上历史,***教主要自13世纪随*****徙居山东后发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起来的。

2、饮食文化。鲁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

3、戏曲文化。山东是中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

4、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齐鲁国地盘对照至今山东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农、医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

5、方言文化。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资料,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扩展资料

山东省的相关介绍

山东省中部的一座地级市淄博市,位于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古城。在这座城市里,依然能够寻找到齐化的历史遗迹。潍坊市的经济主要是以能源产业为主,尤其是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的发展最为突出。

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济南拥有不计其数的泉眼,一直以来泉水都是济南的一张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所以有“泉城”之称。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也拥有了实力雄厚的经济产业,尤其是纺织业、建材业、化工业是最为突出的产业。

在交通上济南拥有许多知名的路线都在这里交汇,比如津浦铁路、胶济铁路等。这一些对济南的经济发展可是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仅是在2018年上半年,济南市的经济总量为3917亿,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

山东文化遗产有哪些?

山东的文化遗产:

1、曲阜三孔景区

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三孔作为祭祀孔子及孔子后裔生活和安葬的地方,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泰山风景名胜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省唯一的双料世界遗产。

3、齐长城·泰安段

2012年12月,"齐长城文化带"已经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和***一。长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风筝制作技艺国家非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村民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据maigoo小编了解,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被称为风筝的故乡。2006年5月***,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山东大鼓国家非遗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山东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山东大鼓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山东的文化遗产:

1、风筝制作技艺国家非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村民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据maigoo小编了解,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被称为风筝的故乡。2006年5月***,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锡雕国家非遗

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2014年11月,锡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3、山东大鼓国家非遗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山东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山东大鼓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柳子戏国家非遗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2006年5月***,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山东琴书国家非遗

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2006年5月***,山东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