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博物馆和古墓有哪些,广富林水下博物馆建筑寓意

2024-11-25 00:59:59 来源:天气频道

中国唯一水下博物馆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古墓为明祖陵。

世界上博物馆很多,但建在水下的只有这一个。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中,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

重庆涪陵的白鹤梁博物馆最神秘的地方就在于,若要到达宝藏腹地,必须坐着近100米的扶梯,沉到40米深的江底,再穿越150米的水平廊道。

相关信息介绍:

明祖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明朝以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为大明玄**,曾祖朱四九为大明恒**,祖父朱初一为大明裕**,朱元璋有强烈的光宗耀祖思想,他动用全国力量不惜代价修建祖陵。

公元1***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以后陆续增修,经过28年,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到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才把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

明祖陵坐落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后来洪泽湖水位上涨,泗州城被湖水淹没时,明祖陵也一起沉入洪泽湖底之中。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建筑寓意

为了突出福林文化的特点。

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入口就是一个巨大的穹顶形建筑,既有新石器时代的木制屋顶的结构,又有现代建筑的设计感。

第一个展厅就是当年最初地下文物的发掘现场,所以从此处是不能拍照的,大致就是田井形的考古方格,有考古人员的蜡像等现场还原。

到这里基本就会理解为什么展馆会做成半露出水面的屋顶造型,具体我后面再集中分享。

整个展览空间均设置在水下。所以进入展馆,参观路线就是逐步深入地下的感觉。很有地宫探秘的感觉。又好像沿着时光隧道,穿越到远古时代。

作为“上海之根,海派之源”,广富林遗址发掘的文物年代,覆盖了从4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两汉时期。不止证明了上海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文化特征

广富林文化,具有河南的龙山文化的很多特征,又吸收了浙江良渚文化的特点。所以考古专家认定创造了广富林文化的这批先民,是由河南南迁到此,受南边的良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看来远在四千多年前上海就是移民城市,到近现代,上海海纳百川地吸引各个地方文化荟萃而成的海派文化,这算是很有意思的传承。

我想问一下中国海底电梯在哪里

重庆。重庆市涪陵区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白鹤梁博物馆就位于滨江路的长江南岸的水面之下。去往水下参观,需要乘坐一段很长的水下电梯到达江底,和海洋世界差不多,只不过海洋世界是观赏的鱼,而白鹤梁博物馆欣赏的是艺术。
更多关于中国海底电梯在哪里,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保护

三峡工程的开建,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梦想。然而,当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陪伴了涪陵人一千多年的白鹤梁题刻也将永远眠于水下40米深处。如何保护好这一“国宝”,成为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考验。
为保护这一世界奇观,来自水工、建筑、航运、文物保护等方面的10多位工程院院士和行业权威,早在1994年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用了近10年时间开展了大量研究论证工作,试图寻找出一种最科学的保护白鹤梁的方式。
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和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威尼斯**》精神,白鹤梁题刻不能移位,不应脱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原地建造“水下博物馆”成为保护和利用的最佳方案。
符合以上原则的两个方案,是天津大学提出的“水下博物馆”方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葛修润教授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原址保护。前者虽然是保护白鹤梁题刻的最为理想方式,但是预计工程投资达到3亿元,几乎相当于三峡文物保护的所有资金。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采用了葛修润院士的“无压容器”方案。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这种方法实际就是给白鹤梁题刻穿上一件由白鹤梁的题刻长约220米,宽约15米,要全部把它保护在“外套”之下难度很大。专家从题刻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决定把保护体的长、宽、高设计为70米、25米和143米,在水下40米的深处罩住白鹤梁中段东区长约55米、宽约18米的区域。这段包括九成以上的精华题刻。其他区域零散的题刻将搬到岸上陈列馆中,少量题刻则由自然淤积掩埋。
白鹤梁的“水下新家”
白鹤梁保护工程是史无前例的。环境特殊、条件复杂,又没有同类工程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工程的技术难度极大。从2003年正式开工,到2006年9月三峡大坝提前蓄水至156米水位,原本两年的水下施工期被压缩为一年,期间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漫长停工期。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举行落成仪式。
现在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给人的是一种“深水奇幻旅程”。
水下博物馆在水下40米处,环境极为特殊。要进入水下博物馆,必须要经过一个和乘飞机类似的安检程序。之后踏上一条长88米的电梯,进入水深40米处。再通过一条约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在迈过一道宽约一米、厚约半米的钢制舱门后,进入到60多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
参观走廊上的一侧有23个半米大小的水下视窗。从视窗望去,石鱼、书刻等都展现在面前,最近的题刻只有一米远,最远的也不过8米左右。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6排共1万多盏节能灯,可以保证游客清晰地看到题刻。
在视窗之外的水中还安装了28个可旋转摄像机,游客通过触摸屏调节可以欣赏到题刻的细致部位,还能通过电脑数据库调集与眼前景观相关的录像资料等。倘若参观者是潜水爱好者,还能到水中和题刻做“亲密接触”。意犹未尽的参观者还可以到岸上博物馆参观从白鹤梁转移上来的题刻。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水下博物馆优良的安全措施,水下博物馆参观丝毫不会受到往来船只的影响,同时自身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证。禁航和禁泊的措施则完全保护着水下保护体周围1万平方米的水域。
2006年,重庆就开始着手准备将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白鹤梁题刻已被列入国家申报预备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