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姜维的陵墓在哪-姜维是哪的人
1、姜维墓有很多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争议,这些墓分别位于四川芦山县、剑阁县、汶川县、江油县及甘肃天水市。
2、芦山姜维墓:在芦山县,不仅有姜维墓,还是著名的“姜城”。芦山县,古称青衣,三国时属汉嘉郡。相传,姜维固守边陲,曾在芦山筑城,屯兵设防,抵御羌人。相传姜维在成都被曹魏乱军杀害后,又遭“五马分尸”剖腹取胆,但见姜维“胆如斗大”,敌军很是惧怕。姜维的部下冒死从成都将姜维的胆抢回芦山,葬于城东的凤凰山上。所以姜维墓又称“胆墓”。墓冢为圆形,四周围条石加以围砌,墓前立有“汉大将军平襄侯姜讳维墓”。
3、甘谷姜维墓: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世传为姜维故里,有姜维衣冠冢。传说姜维兵变被杀后,暴尸原野,魏派专人监视,不得掩葬。随从设法偷得衣冠靴子,背回故里,家乡人民非常悲愤,依南山筑衣冠冢,靴子别葬冢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称。姜维墓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村南将军岭靴子坪上,距县城东5公里,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1997年甘谷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剑阁姜维墓:诸葛设关门,北伐率大兵,江山图一统,姜维守剑门。诸葛病故后,伯约竭忠志,谨遵丞相嘱,全力佐幼主。屯兵营盘嘴,未雨早绸缎缪。居高临下,秣马砺兵,森严壁垒,众志成城。魏将钟会,十万精兵,软硬兼施,屡攻剑门。汉军五千,推进魏营;钟会苦战,赵趄难进,退避三舍,待机而行。副将邓艾,偷渡阻平,裹毯坠崖,直陷锦城。姜维诈降,刺探虚实,东山再起,光复汉室。奸诈钟会,毒计横生,良将伯约,惨死魏营。剑门儿女,缅怀志士,雄关垒墓,永祭将军。墓碑题“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墓亭联云:“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栖剑阁,永昭千代英灵。”姜维墓:汉将姜维死于成都,葬于剑门。墓为圆形,青石勒墙。墓碑高大,刻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字样。常有游人祭祀、缅怀亡灵。
5、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冀城(今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人。是甘肃早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据《三国志蜀书》、《剑阁县续志》等有关史料记载:维少孤、随母居,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义,才智超人,心存汉室,志图统一中原,原为魏中郎将,建兴七年(227年)冬,蜀相诸葛亮取天水关时,维归蜀,亮特器重之。建兴12年(234年),亮病故,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19年春(256年)晋升汉大将军。维续亮志,竭忠尽力,欲恢复中原,再兴汉室。维乃挥师陇西沓中(今文县附近)屯田。次年魏伐蜀,汉中失守,姜维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剑门关),魏将钟会率十万精兵强攻剑门,趔趄难进,向维投书劝降,维坚守不答,列阵守险。11月,魏将邓艾出谋,劝蜀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并召坚守剑门的姜维弃戈降魏。维伪降钟会,伺机恢复。公元264年钟会诬邓艾据蜀谋反,司马昭至长安,命钟会进军成都以槛车囚邓艾。会欲据蜀,问计姜维,姜示意尽杀北来诸将,事泄,北来诸将杀会及维于乱军中。姜维亦被剖腹分尸,享年62岁。姜维逝世后,忠骨埋于四川。
姜维是哪的人?他的墓在哪?
[凉州]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姜维墓有很多座,孰真孰假一直存在争议,这些墓分别位于四川芦山县、剑阁县、汶川县、江油县及甘肃天水市。在芦山县,不仅有姜维墓,还是著名的“姜城”。芦山县,古称青衣,三国时属汉嘉郡。相传,姜维固守边陲,曾在芦山筑城,屯兵设防,抵御羌人。相传姜维在成都被曹魏乱军杀害后,又遭“五马分尸”剖腹取胆,但见姜维“胆如斗大”,敌军很是惧怕。姜维的部下冒死从成都将姜维的胆抢回芦山,葬于城东的凤凰山上。所以姜维墓又称“胆墓”。墓冢为圆形,四周围条石加以围砌,墓前立有“汉大将军平襄侯姜讳维墓”。芦山县城北街的县主祠内长期供奉着姜维妹妹的塑像,传说姜维死后其妹来到芦山,带领百姓继续完成其兄未完之事业。芦山县现在仍然保留着为纪念姜维而建的姜庆楼,该楼为歇山式3层建筑,通高14米,外观壮丽,重建于1445年。在姜庆楼北面的姜侯祠内,芦山县博物馆立了**高大的姜维塑像。姜维像落成后,博物馆于1993年搞了一次姜维庙会。那次庙会重点组织了芦山地区特有的傩面具表演。在当地纪念姜维的民间活动中,有一种叫“抱鹅蛋”的游戏很有意思。游戏中由一个人爬在地上,腹下抱有许多石头,他不停旋转躲闪着保护石头。上面的抱石者,以抢得他腹下的石头多者而胜出。据说这是一种羌族古老的娱乐形式,因为姜维是羌人,以此作为纪念。据芦山县博物馆郭凤武馆长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姜维殉难的忌日,这天,芦山人会到姜庆楼去参与祭祀活动。这种活动又叫彩楼会庆坛活动,这一天全城会搭起彩楼48座,并奏鼓乐以纪念姜侯的功绩。
甘肃甘谷发现的蜀汉姜维墓,墓中放的何物引大家称赞?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深知一个事实:刘备虽托孤于诸葛亮,但蜀汉天下能存世四十余年,有一部分功劳在姜维身上。姜维作为一个魏国降将,能将蜀汉天下深安于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姜维为蜀汉绝对称得上鞠躬尽瘁,不计身死。
才智姜维,迫于无奈投降,深受诸葛亮器重,称其“凉山上士”,成蜀汉栋梁之才
姜维,字伯约,魏朝人氏。其实他是个苦命的人,虽然自己出生于官宦之家,但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清贫。
大概因为这样的现状,姜维从小志气很高,在《三国志》中记载,姜维“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义,才智超人。”其实,除了兵书,姜维也喜欢经学,特别是大名家郑玄。
后来,姜维成人,因为自己父亲是战死僵场,所以他受到了魏朝的封赐,作了魏朝中郎。这也不是什么大官,就相当于郡中一名军事管理员。
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当时,正值姜维随着魏朝天水太守马遵以及梁绪、尹赏等人四处视察工作。可让姜维没想到的是,上司马遵竟然不相信自己,乘夜先跑去了上邽。
姜维发现只好追赶马遵。紧赶慢赶还是比马遵晚了一步,人家上邽早接到命令,连门也不肯给他开。姜维没办法,只得改道冀县,没想到冀县竟然也不肯给他开门。
面对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现实,他心一横只好去投降诸葛亮了。这一年姜维27岁,在与诸葛亮回撤蜀中的过程中与母亲失散。但很快他收到了母亲的信,母亲让他想办法快点回到魏朝。
但就如前面说的,姜维有大志,自然不会朝秦慕楚,他这样回复母亲:“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而诸葛亮恰恰看出了姜维的这一志向,因为深为赏识,从而封其为阳亭候。同时,诸葛亮对姜维的赞赏溢于言表,《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就有记载:有一次诸葛亮在给蒋琬的信中说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果然,姜维很快就上升了,被蜀汉后主封为中监军、征西大将军。至此,姜维成为蜀汉重臣,更兼卧龙心属得力之人。
卧龙仙逝,姜维受命,成肩负蜀汉生存重任的大将之一,为卫国以军事遗志为榜样,东征西战
可惜,诸葛亮六出祁山,忧思不得闲,最终命殒五丈原。这一年是公元234年,其临终之际为蜀汉留下三个大将卫国,即:蒋琬、费祎、姜维。
应该说姜维至此成为蜀汉的重要人物,被封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平襄候。此时蒋琬手握蜀中大权,任大司马,他知道诸葛亮对姜维的赏识,于是任命姜维为司马。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姜维多次带兵出征。
姜维有志于蜀汉,又受诸葛亮的影响,自然更加为蜀汉天下不遗余力。公元246年,汶山郡曾经因为少数民族聚集,从而出现了蜀汉统治之权受阻的事情。姜维亲自带兵,软硬兼施,很快就将这股势力给平定了。
后面,姜维带兵多次出陇西,因为他一直遵循着诸葛亮出兵祁山的遗志,认为蜀汉之权不出则亡。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可以看到,姜维时常大举兴兵。
只不过,当时费祎认为姜维此举不妥,更偏向于蜀中休养生息为主。每次姜维要出征,他就不肯给人马,搞得姜维一个大将军每次只能带一万人之内的队伍出征。
在《资治通鉴》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费祎说姜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但费祎于253年去世了,如此一来,军中大权得落姜维之手,于是他立刻开始了出兵祁山的征伐。只是结果并不理想,导致死伤甚众,百姓们对此颇有怨念。
姜维为平民怨,引咎自贬为后将军,只不过还行大将军之事。就在这个时候,魏朝派了人马来攻,从而造成蜀兵疲备不堪,民生不济。
后主无能而降,姜维计诈降失败,最终死无葬身之地,只留衣冠冢于世,感动后人
“敌攻关不克,野无攻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博之,此殄敌之术也。”姜维虽然智谋不错,而且其技也深得朝廷认可,但奈何此计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不得已,姜维只好再次攻魏。结果可想而知,当年卧龙尚不得出,姜维虽有大志,却也只能徒叹现实不利。姜维在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只好在沓中囤兵不动了。
但让姜维没想到的是,蜀汉后主刘禅身边有个叫黄皓的宦官,一直与姜维不睦。他趁着姜维不在,便开始从中操作起来。
姜维也不傻,他马上上疏刘禅,要求斩杀黄皓。只是后主不听,姜维为避祸,只能在沓中种麦不出。
就在这个时候,魏军又来犯了。其兵分三路:一路阻姜维沓中出兵,一路进攻武都,阻挡姜维退路,最后又派一路直取成都。
黄皓一直都游说后主,说放心吧,魏军过不来。结果导致蜀军被动,贻误了战机,致使魏军一路杀了进来。
此时姜维收到魏军劝降信,姜维并没有回应。魏军因为粮草不继,准备退兵。没想到邓艾之军却出其不意地到达了成都之外,这下后主才知道大势已失,不得已率人投降。
姜维本想利用计中计反败为胜,于是写信给后主:“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可惜他用计不精,竟然被泄漏了出去,结果被魏军杀入,直接死于军中。
魏军对姜维恨之入骨,对他的尸体也不放过,不但分解四肢,还挖心挖肝。据《世说》记载:姜维的胆被挖出,有如斗一般大。当然,这可能是误传,毕竟斗那么大怎么装入身体呢。
原本姜维死无所剩,好在他的部下忠烈有节,偷偷将其战靴收起,于甘肃甘谷为其立下一座衣冠冢。这就是后人发现的姜维墓,其志之坚,其情之哀足以让人唏嘘不已。
姜维虽然兵出不利,卫国终失,但世人对其似乎极为包容。毕竟姜维已经尽力了,要怪只能怪天命如此,就如廖化所评:“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这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当年诸葛孔明都没弄清楚的事,姜维之败不足为奇。只是他一颗忠心,一腔热诚,才是真正让人感慨的。
后人为何要祭奠姜维
因为忠勇可嘉。
姜维以其忠肝义胆为后人所敬仰,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姜侯祠,在北宋又在姜侯祠内建了姜庆楼,又名平襄楼。姜庆楼在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姜庆楼是一座木结构建筑,虽饱经风霜雨雪至今古貌依旧,伟丽犹存。芦山还有姜维墓,称为胆墓。据《三国志·姜维传》称,蜀汉后主刘禅降魏后,姜维欲计杀钟会,还复蜀汉,岂料计谋败露,遂自刎而死。魏兵剖维腹,其胆大如鸡蛋。姜维的旧部和族人将他胆运出成都,埋在姜维城的龙尾山上。现今县城东北角龙尾山顶的金井阁前有一座古墓,碑上面刻着“蜀汉大将军平襄侯姜公讳维墓”。姜维的姐姐也封在芦山,旧时的县主庙就是祭祀她的。因为姜维与芦山的关系,人们称芦山县城为“姜城”。然而芦山为何与姜维有这样深厚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其原因:一是姜维具备智勇双全个人素质,二是他忠实执行了诸葛亮的“和夷”政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姜维是羌人。芦山、天全一带,是古蜀王朝的西南门户和战略要地。驻防于此的将领必然智勇双全。这一带又是古青衣羌国的地域。古青衣羌人十分骁勇善战,在三国时代,蜀汉军中就有青衣羌劲旅征战四方。驻防于此的将领如能与当地人在族别血缘上有亲近关系,必然有利于巩固防地。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其智其勇是出类拔卒的将星,又是羌人,熟悉本民族的人情世俗及心理状态。姜维驻防于此,不但坚固了防地,在军事上有重大的贡献,而且与当地人亲密接触,在当地树立了很高的威望。相传姜维平羌一路大捷后,在芦山今清源乡向阳村安营扎寨(后人称此地为安营坝)。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当地老百姓为欢迎这位大将军,箪食壶浆,东家献一碗,西家献一碗,各色风味的菜摆在姜维面前,共有九大碗。后来人们就用这种形式举行庆典和招待客人,沿袭至今,俗称九大碗。姜维在芦山的作为和成就很好的体现了诸葛亮的“和夷”政策。“和夷”政策贯穿于诸葛亮的政治军事决策之中,最精彩的一笔是“七情孟获”。成都武侯祠中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则是后人对他这种政治智慧的赞扬。在芦山要体现诸葛亮的“和夷”政策非姜维莫属。姜维确实也不负厚望,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因此,姜维与庐山有这样深厚的关系。姜维在驻防汶川时也很好地执行了“和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