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民的主要成就,朱仁民的介绍

2024-11-25 02:52:37 来源:天气频道

朱仁民1949年出生于画坛大师之家,4岁随外祖父潘天寿学画,14岁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美院附中,却因出身问题被拒于校门外。在随父母下放舟山的岁月里,朱仁民当过渔民、铁匠、教师、救生员,从事过舞台设计等职业。朱仁民先后自学了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学科。1979年,朱仁民的国画作品《在公海上团聚》在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中获奖,并与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王公懿的版画《秋瑾》同时被载入1981年文化部《中国文艺年鉴》。此后,朱仁民的画作又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
潘天寿称赞“仁民真能画”;著名画家陆俨少称朱仁民是“将门虎子,潘老遗风”;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称朱仁民“现实教育机制中很难出现的一种人才,是时代很需要的艺术人才”。
1978年,朱仁民在绘制300米巨幅国画时从脚手架上摔下,医生诊断他“永远无法站立”。此后5年里,朱仁民没有绝望,在“卧榻大学”上苦读,阅读和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与人文自然的关系。5年后,朱仁民奇迹般地站了起来。1986年起,朱仁民开始游历港澳和欧美,在学习、讲学、展览中增长学识,开阔眼界,为开创新学科理论和实践夯实了基础。在新加坡,朱仁民第一次看到人类对被自己破坏了的环境进行修复的实践:修复河口、码头,并第一次接触到景观设计这一学科。朱仁民很快领悟到,这一学科能用艺术的形式修复被破坏了的环境。朱仁民把目光投向创立人类生态修复学这一新学科上。1992年,朱仁民率先把景观设计引入国内,并出任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此后又成立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研究院和专业景观设计公司,开始在中国的河流、沙漠、裸崖中寻找最典型的地貌进行艰苦卓绝的修复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人类生态修复学的心灵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三部分学科构架开始形成。1996年,朱仁民从自己最熟悉的莲花岛开始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理论。莲花岛是著名佛教圣地普陀山边上的一座小岛,酷似**静卧于海面上的观音护卫着海天佛国。而当地将在这个小岛上进行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开发房地产,卧佛奇观将可能永远在地球上消失。朱仁民萌发了在莲花岛进行生态修复实践的念头。他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大海艺术作品——普陀海洋雕塑公园。朱仁民的构想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随即,朱仁民买下了这个荒岛进行开发。耗时15年,投入3000多万元,中国第一座海上大地艺术作品莲花岛禅宗艺术公园诞生了:800米长堤,朱仁民亲手雕刻的花岗岩500罗汉护卫着莲花岛这座卧佛;岛上还建有国际艺术家工作室、纪念日僧慧锷广场等景观。开发完全保留原生态,一棵树都没砍。莲花岛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全国教学示范基地,很快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瑞典哥德堡号帆船造访莲花岛时,全体船员都很激动,他们给朱仁民留言:“您的精神就像一座大山一样立在瑞典人民面前!”
1999年,银川远郊,13000亩荒漠中孤柳顽强地挺立在夕阳下。老柳树传递出的信息和调查结果使朱仁民坚信地下有水。耗时6年,朱仁民创造了人类修复自然的奇迹: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这是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唯一沙地上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引来的几十万只候鸟成为当地奇观,世界湿地保护组织的专家参观这一杰作后无比震撼和激动。
朱仁民的修复生态艺术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先将修复工程绘成中国画,再将中国画转换成建筑、景观、雕塑、园林。他的大地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的想象,工程师的精确,哲学家的深邃”。
至2012年,朱仁民基本完成了十大地貌的生态修复工程,他倡导以艺术拯救生态、拯救人类的初衷得到初步验证。至此,《人类生态修复学》的学科架构已完成,朱仁民发表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脉》《大运河·杭州胜利河古水街景观建筑》等30多篇论文,并完成了各种生态修复文案百余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教学模式:以他创建的人类生态修复教学馆为主体,利用馆内的各类艺术门类进行现场教学,并将各门类的艺术创作实践工坊建在艺术馆周边,供师生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学习探讨。十大修复工程完成后,朱仁民开始向国内外传播他的新学说。
2012年5月,朱仁民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邀请讲授《人类生态修复学》。在一个半月的讲学中,美国pbs电视台向全美现场直播朱仁民的演讲,加州电视台、旧金山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对朱仁民进行跟踪报道。朱仁民和他的新学说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专家学者及加州海岸线生态保护委员会等机构找朱仁民寻求合作。
朱仁民修复生态的大地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也引起联合国基金组织的高度关注,该组织多次派专家前来考察。意大利国家美术家协会**称朱仁民“是这个世界的达芬奇,这是文艺复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多次考察,联合国基金组织决定在意大利维罗纳市专门设立朱仁民艺术馆。2012年11月下旬,朱仁民的作品在意大利布雷西亚市进行了预展,引起当地较大反响,布雷西亚全市的政要和名流到场,当地文化部门的最高**赞誉这一展览是“近年来最隆重和热烈的文化盛宴”。期间,意大利国家美术家协会授予朱仁民“意大利国际美术家协会名誉**”称号,这是意大利首次向世界艺术家颁发的最高艺术荣誉称号。展览期间,朱仁民还为意大利罗马laba艺术学院和布雷西亚市作了《人类生态修复学》的学术报告和讲座。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艺术评论家玛丽娜·比契在意大利《欧华时报》上撰文,就朱仁民在绘画、建筑、雕塑、哲学、禅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国的米开朗基罗”。

朱仁民的介绍

朱仁民,男,别名朱人民,号莲花洋人,1949年生,浙江宁海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教授,浙江大学景观艺术研究院院长,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历时30年,朱仁民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学科“人类生态修复学”,提出“用艺术拯救生态,拯救人类”的新学说。将新理论付诸实施,设计修复了十大生态修复工程,联合国官员称朱仁民是“中国的达芬奇”,意大利美术家协会**称朱仁民创造了“文艺复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艺术表现形式”;联合国基金组织、上海世博会、浙江大学为朱仁民建立个人艺术馆。作品《在公海上团圆》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连环画《青春日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漫画《大师考文凭》获全国职工美展佳作奖。

朱仁民的人物故事

从浙江舟山沈家门渔港往东,临近出海口有个小岛,在普陀山、朱家尖等岛屿包围下,显得极不惹眼。临近一看,却又非比寻常:岛屿浅滩里、长堤上矗立着306尊花岗岩罗汉雕塑,或盘石而立,或把盏向天,或奋力挣扎,或庄或谐,亦喜或悲,而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面东而向,东面便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涨潮时,海水里的罗汉只剩下头、手置于水面,神灵活现;退潮时,身态尽显,个中滋味横生。
岛上两座山坡连体而立,山门面东而开,远观如观音入海,岛上一日两度潮,浪花吮吸礁岸、盐花浸渍卵石。该岛又名“莲花岛”,岛主朱仁民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岛主”,现任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
落魄“岛主”梦
命运总喜欢和人开玩笑。要说朱仁民的海岛情结,就不得不提到他多舛的命运。朱仁民出身于画坛大师之家,外公是赫赫有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舅舅是现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然而朱仁民七岁时却因“出身问题”,随父母迁到舟山岛沈家门,开始了30余年的海岛“放逐生活”。
生活将他抛至天涯海角。他在岛上当过渔民、铁匠、救生员、教师……从张网、出渔、刷漆、打铁、教书到游泳池救生员、舞台设计、美术干部,35年中,他的行踪遍布这片东海之滨。
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朱仁民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打鱼的闲暇,他也会潜心学习素描。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家族传承下来的艺术天赋——他自学的绘画,不仅获得国画大师陆俨少“将门虎子、潘老遗风”的称誉,还获得1979年全国美展的铜奖,与丁绍光、罗中立等人一起被誉为画坛新星。
如果不是此后再一次遭遇“命运的玩笑”,或许他早已在艺术界功成名就。1981年,他正在创作一幅300米×3米的中国画巨作《大道·海天篇》时,竟然从高架上摔下来,造成腰椎损伤,医生当时断言:“你再也站不起来了。”当上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全国水墨运动展开时,他只能躺在普陀山上破败的隐修庵中静养——他每天靠母亲的两个学生轮流送饭。朱仁民躺在床上,每日所见,就是窗外靠近舟山沈家门的那个尚不知名的小岛。生活的苦楚,孤单的心境,让他悟透了很多人生道理。在摔伤4年多后,奇迹发生了,朱仁民又重新站了起来。他光着脚,眼中噙着泪,对着普陀山跪拜,又对着大海叩首。他记得那年是1984年,买岛之梦就此萌生。他决定有生之年在这座曾日日所见的悬水岛上实施自己的艺术构想:将自己对艺术、自然的崇尚合二为一,打造一件大地艺术品,一个艺术之岛。
朱仁民离开普陀山后,四处云游,他先到新加坡,后漂泊至加拿大,又从加拿大到欧洲,坎坷铸就了他的坚毅。
1992年,朱仁民回国,在杭州创办了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当时国内景观设计行业仍是空白,这为他带来了大量财富。1996年,朱仁民在舟山1399个岛屿里,选择了那个沈家门海港边的小岛。那年,他支付了9万元,获得了荒岛的40年的使用权,并把小岛取名为“莲花岛”,自号“莲花洋人”。

朱仁民的个人荣誉

作品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铜奖、第六届全国美展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全国职工美展银奖、首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奖、日中国际美术交流展大奖、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展银奖。其氏名入遍《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华人艺术家名录》、《当代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完成中国第一个无人岛的建设,买岛第一人。
1、1959年,朱仁民创作了国画《奔马》获全市首届美展一等奖。
2、1972年,朱仁民开始大量创作连环画、插图,发表了《暗礁》、《一条海鲫鱼》、《双龙洞的故事》、《音乐迷杨珂》等上百篇作品。
3、1974年朱仁民以钢笔线描将中国古代艺术造型和西方的人物造型相结合创作了连环画《奔月》,成为连环画界至今未有的独立风格。
4、1977年,朱仁民租用游泳池开始创作300米*3米的中国画水墨巨幅之最《大道·海天篇》,在海岛掀起自我的水墨运动。成为当代水墨运动和行为艺术的排头兵。
5、1979年,朱仁民创作了中国画《在公海上团聚》,获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铜奖;第一次在国家最高级别展馆发出海峡两岸团聚的呼声。1981年的《中国文艺年鉴》记载了这一**后里程碑式画展中刊用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朱仁民的国画《在公海上团聚》,王公懿的版画《秋瑾》。
6、1984年,朱仁民在病瘫中以维也纳分离派和敦煌壁画的风格创作了自传体连环画《青春日记》。又成为连环画中前所未有的探索性风格。
7、1985年,朱仁民创作《大师考文凭》获全国银奖,中国美术报及全国十七家省报相继转载。
8、1987年,朱仁民创作《擒龙王》入选国家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绘画作品展。
9、1988年,朱仁民的国画《坐禅》获“日·中美术交流展”国际大奖。
10、1989年,朱仁民创作《严重警告》呼吁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对真本实学的尊重。作品获国家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
11、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大型画册《朱仁民》。
12、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朱仁民的诗书画册《莲花洋人》。
13、2002年,朱仁民在全国招寻中入选,为**开年大戏《天下粮仓》绘制两幅贯穿全剧的主题绘画《千里饿殍图》、《千里嘉禾图》。
14、2005年,西泠印社出版朱仁民撰写的水墨长卷《千里饿殍图赏析》。
15、2007年,朱仁民创作的水墨手卷《罗汉艺事卷一》及《罗汉扇面》分别以28.7万和8.4万在西泠印社拍卖行成交。
16、2008年,朱仁民创作了15米水墨长卷《大运河·银湖墅河上徒稿》,并将其设计成建筑施工图,营造了杭州胜利河古水街;成为杭州城北最具市气的运河水街。朱仁民将长卷研发成的丝绸制品被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
17、2009年,西泠印社拍卖行成立五周年拍卖,朱仁民创作的水墨手卷《罗汉艺事卷二》以三十一万成交。
18、2010年1月,朱仁民的国画《禅意》在上海增爱基金会慈善拍卖活动中,以十七万成交,《罗汉艺事卷五》《潮从东方来》分别在北京嘉德、瀚海两大拍卖行以26万和22万成交。
19、2010年4月国家文化产业中心等举办的《上海世博朱仁民艺术馆》在黄浦江畔落成。
20、2011年6月浙江大学院士、校长杨卫和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校办主任等领导经十五次调研、考察,正式决定邀请朱仁民为浙江大学正式教授,并启动建设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大楼、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基金和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馆并担任浙江大学景观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潘天寿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如此诚挚隆重的邀请在浙江大学史无前例,朱仁民的大艺术概念、最宽口径的表现方式、社会的责任感和市场实践的大量理论已成为全国各个名校最迫切需求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