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大处公园游记,八大处公园十一开放吗

2024-10-21 17:41:47 来源:天气频道

一个同事下周要离职回家乡发展了,就约他一块出去玩玩,离我们这边比较近一点的景点就是八大处。北京的公园基本上都是需要拿现金买票,有些也可以刷支付宝微信,八大处是我目前知道的可以直接刷公交卡就能进去的公园。
八大处共有八处:第一处长安寺(由于历史原因遭到破坏,暂不对外开放),第二处灵光寺,第三处三山庵,第四处大悲寺,第五处龙泉庵,第六处香界寺,第七处宝珠洞,第八处证果寺。
进入到公园里,先看到的就是‘福满京城,春贺神州’字样的大红门。两边有卖礼品的,有茶舍,有吃的。右边有一打钟祈福的地方,有十二吉祥钟和十二生肖钟,10元钱12个铜钱,老板吆喝着生意。后面是一条河,河里面养了很多红色的鲤鱼,许多人围着栏杆看鱼或者拍照。河里修着一个小亭子,沿河有许多石头。
往前走50步会看到一棵许愿树,许愿树上挂着许多红色的许愿条带。许愿树对面有一藏经阁,藏经阁外面挂着2019年十二生肖运势图,里面有卖佛教礼品的。抬头望山上看去,是一条直通灵光寺的石砌宽路,能看到山上的亭子。
石砌路直通七宝塔的下面,通往七宝塔的上面是石砌的台阶,台阶两边是白色的石砌栏杆,栏杆上面雕刻着许多石狮子,石狮子脚下绑着黄金色彩结。塔的下面有一个黄金大佛,有人正站在大佛面前拍照。我们在通往七宝塔的石砌栏杆旁拍了照片留念。
许多人正在七宝塔前面的香炉烧香,也有跪着拜佛的,也有人围着七宝塔顺时针转圈的。也不懂为什么围绕着七宝塔顺时针转圈,并且要转上三圈。三圈后,都会去二层跪拜一下释迦摩尼佛,然后再围绕着二楼舍利阁转上三圈。
下了七宝塔往右边走,有一归来书苑。书苑前面有许多人在拿着食物喂鸽子,这些鸽子也不怕人,伸着嘴去人的手中吃食物。旁边还有卖吃的,许多人正在吃饭。书苑后面有一水池,池里面养着许多鱼,水池中修着一个水心亭。
下了七宝塔向左边走是通往山上的路,往上走即是三处三山庵。再往上走过了翠微茶社,然后会看到一个福禄葫,有人正扶着葫芦照相。我们拍了照,去往第四处大悲寺。大悲寺山门殿内有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雕像,山门殿后即是大雄宝殿。再往上去就是龙泉庵,庵下有一龙头吐水,注入一个方形水池中。
下一处是香界寺,香界寺是八大处中面积最大的寺院,在一平坦地带,主殿内供着三世佛和十八罗汉。主殿两旁有两个鼓楼,拜完三世佛和十八罗汉。我们出殿先去了拜了右边的菩萨,又去拜了左边的菩萨。
随后去往七处的宝珠洞,宝珠洞是这八大处的最高处。通往宝珠洞的路上,有卖吃的喝的,有骑马的,下山的索道正在此处。通往宝珠洞的路上看到了关帝庙,就进入庙中又拜了拜。再往前走,会看到姻缘盘和财来运转的风车。此时正有人在转姻缘盘,想必是求姻缘的单身人吧。姻缘盘的中间刻着一个红色的“缘”字,上面一处刻着红色的箭头。底座上刻着对应十二生肖的十二地支,围绕着圆盘成半弧刻着十二生肖的雕像。宝珠洞中是观音殿,正有人在烧香磕头。
拜完观音菩萨,我们准备去八处证果寺。这证果寺靠近山下,距离宝珠殿挺远的。看看时间已经快下午四点了,为了省时间我们直接抄小路去的。此处来的人不多,想必是距离七处宝珠殿太远了。这里有大雄宝殿,秘魔崖,招止亭。大雄宝殿门锁着,我们就直接去了秘魔崖拜了拜。出来时,发现大雄宝殿前面的古树竟然都长在石头里面。有一棵古树,我们看了很久也没有看出来它的根在哪里长着,它的下面是一个石门,它就在石门上。
沿着证果寺下去的路,即到山脚下的许愿树处。进入公园时,走右边的路可直接通往证果寺,左边通往二处到七处。
下来后,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多了。这一下午,走了五个多小时,两万多步。长期不锻炼的我们,已经出了一身的臭汗。已经饿了,浑身酸酸的,就径直的奔向回去的公交站牌了。

八大处公园十一开放吗

开放,根据北京八大处公园微信公众号消息,十一假期八大处公园每日限流2万人次,所有游客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实名制预约购票。

八大处公园入口到三处有多远

690米。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麓,三处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两地相距690米,从八大处公园步行预计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三处,途中经过五观堂,柳溪山房。

八大处公园的八大处

“八大处”即:参谋、副官、秘书、政务、军务、军医、军需、军法等八个处。产生背景
尽管相当于司令部的幕僚机构古已有之,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司令部在中国的出现,是自清末编练新军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军队,湘、淮军和八旗、绿营、巡防营等,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营的幕僚一般有文案1员人,委员3人,医生1员人,马医1员人,外加护勇、号兵、长夫若干人组成。营之上的军队单位系临时编组,其幕僚更是临时性质,只是人数略多而已。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的军队幕僚机构,仍旧没有摆脱以往的样式。一直到了1904年前后,一个全新的****体制得以在旧的营垒中孵化诞生,具有现代意义的司令部,才与新的编制一起相伴而出。***所练新军与以往湘军淮军不同,它是完全仿照西方军队的编制体制,由步、骑、炮、工、辎等多个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和这之前的军队主要以营为基本单位、兵种单一以及作战方法简单的情况相比,****增大了,合成程度提高了,兵器有了发展,战术有了变化,指挥难度也随之加大了,单靠指挥官一人加上少数幕僚用简单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指挥已经不可能,因此,在指挥体制上,也有了一次大的飞跃,这就是在部队各级设置了专司指挥的业务机关——司令部门。“八大处”时期
1912年9月军队名称**以后,军队司令部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大约在这前后出台的《禁卫军军师协(此时协已改称旅,但原文如此)司令处人员职掌规则附编制表》中,将禁卫军的军司令处依工作性质分作参谋、副官、秘书、军械、军法、军需、军医等七个处,并就各处职责进行了详细区分,共8条81款,是迄今为止看到的一个最早的最完备的司令部工作条例。后来,在相当于战区的军事机构巡阅使署的司令部中,又分作参谋、副官、秘书、政务、军务、军医、军需、军法等八个处。这就是民国时期经常说到的司令部组成的八大处。
与此同时,作为地方军事机构的将军行署、镇守使署和北洋常备军各师和混成旅中也普遍采用了和禁卫军司令部大致相同的编制,并订有各级各类司令部编制与职责的法规章制。和现代不同的是,不管师也好,军也好,镇守使署也好,将军行署也好,各级司令部均由此八大处组成(也有变动和减编),只是处长的官职因所在部队的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并没有象今天这样股、科,处、部的区分。
在这历经新旧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十年内战,一直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中司令部的编制一直就是这么“八大处”。参谋长的设置也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黄埔建军到北伐战争时期,因学习苏联的编制,在团一级设有司令部和参谋长,十年内战时期,也曾编到旅一级。不过这两种情况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也没能普及,一直到***军队从大陆溃败,都只在师(独立旅、整编旅)以上编有司令部和参谋长。
美军参谋体制移植后的情况
抗战后期,随着美国军援的滚滚而来,美军参谋工作体制也移植到国军中来。按照美军的定义,参谋被分为参谋长、副参谋长、“一般”、“特业”和“其他”等各类。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参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参谋,系指组成司令部的所有人员,包括军医、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参谋长也包括在内。狭义的参谋,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谋。
作为当时中枢机关的国防部,采取的是“六厅八局”制。即作为一般参谋的第一厅(主管人事)、第二厅(主管情报)、第三厅(主管作战)、第四厅(主管补给)、第五厅(主管编制和训练)、第六厅(主管研究和发展)和作为特业参谋的副官局、兵役局、预备干部局、新闻局、预算局、战史局、军法局和宪兵司令部。国防部下面的陆军、海军、空军和联勤等四个司令部,也都编有与此基本一致的厅局。
由此对应下来,各军、师司令部,也分别建立了与此相对应的司令部门,只是简易为四大部门,即属于一般参谋的第一科(负责人事)、第二科(负责情报)、第三科(负责作战)、第四科(负责补给)和属于特业参谋的预算、财务、军医等小组及属于专属参谋的副官小组。在工作关系上,规定特业参谋应接受一般参谋的指导。
从这作为一般参谋的“人事”、“情报”、“作战”和“补给”这四个部门另加特业参谋若干部门的司令部编制体制,便取代了从民初一直沿用下来的“八大处”体制,成为部队各级司令部编成的固定样式。
这一编制,已经完全区别于“八大处”的体制,是旧军队中司令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直到今天,**各级司令部的编制体制,仍以此为蓝本,变动不大。

北京八大处公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