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的景区特点-沟南许地旅游区的地理位置

2024-10-19 04:25:08 来源:天气频道

沟南村有富丽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民居、巧夺天工的嵌瓷,是潮汕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沟南的农家宴闻名远近,狮头鹅、乌鱼以及无公害蔬菜,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包括大门、购物区、展览参观区、田园生态区、民俗活动区以及教育试验区等旅游项目。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1)

沟南许地旅游区的地理位置

沟南许地位于汕头市北郊的月浦街道沟南村,金平区东北角与潮州接壤地带。始建于南宋末期(约1217年)从庵埠往汕头大学方向走,不到一公里就是。从汕头市区乘坐52路公共汽车(原101公共汽车已改路线)便可以直达这里。它背依狮山,囱对韩江。地处潮澄揭三角地带,为华南五岭之入海处。元末始有人居,名紫菔陇,桑浦山倚其北、韩江支流过其南,因为全村都是姓许的,听以称为“沟南许地”。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陇。全村皆姓许,据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元后裔,原姓姜,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公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子孙以国为氏。先祖由中原许国许昌迁徙,至汉代,分南、北两支,唐高宗总章年间,福建和广东之间的地方发生不服从中央命令的“蛮獠啸乱”。唐高宗即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600多名官兵,又任命许天正为副将率将士123名组成一支浩浩荡荡队伍前去征讨。许天正因征讨有功,封为泉、漳团练使,并赠殿前太尉,袭宣威将军。按皇上旨意,陈政、陈元光及许天正与前往参加平乱的将士全部落户于漳州、泉州及潮州一带。许天正初驻南诏(即今福建诏安),后又居泉州。许天正的后裔现遍布福建、广东各地、他们都奉许天正为开基祖。许天正第十一代裔孙许烈,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从诏安迁居潮州,建屋于韩山旁。许烈便是许氏在潮州的开基祖宗。许烈也是“潮州八贤”许申的父亲。后其孙许珏又为北宋英宗德安郡主驸马,许烈的第十世裔孙许兆基生有四个儿子。许兆基去世后,他的第四子许弘烈便迁出潮州城到揭阳县沟南村居住。沟南村后曾属澄海县,现属汕头市。自第十世许兆基及其四子许弘烈自潮州来此开基,繁衍七百载;传至十五世,脉分数支,一支留居本土,后又迁至庵埠马陇,清代乾隆年间,一支外迁广州,成为广州的名门望族。
站在山上看,沟南村就像一个大花篮。花蕊洒落人间,景色得天独厚。有蟹地风水,灵气壮旺之说。南北两个湖,绕齐整方正的古代民居,在“前苞后们”的绿色中,点缀着几十棵百岁以上的大树,传说是一只飞鸟,衔来一粒树籽,长成了一棵大树。人们就把它作为“天恩”的象征,在此定居创业。先民种树、护树,爱鸟、喂鸟,体现了潮人对自然与环境的崇拜和爱护。湖南面是一派田园风光:绿树从边,阡陌纵横,鱼池映日,稻田金黄。白鸭浮绿水,鹅掌荡清波。一条小路,连接汕头农科所的苗闹,正像花篮的花枝,插在一望无际的树林中。湖边是生态观赏园-周围是休闲的草地,有供人垂钓和品尝乌鱼的廊桥,真正是汕头的“城市山庄”。沟南村的榕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年纪最大的这棵已有700多岁了,据说这是宋末之初,刚刚建村时种下的,它们见证了沟南村历史的变迁。兰桂湖名取兰桂齐芳,,寄意于子女长大摘兰折桂,桂就是桂冠,桂冠是冠军的意思。也就是鼓励读书中举之意。潮汕人村落前的水塘,多数是建房时取出留下的,不仅可以行船、洗路、养鱼、防火,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保持地下水位,同时水塘的大小也是村落实力的象征。兰桂湖长400米,宽60米,水面宽阔,环境整洁,每年端午节,村里在此赛起了龙舟,是兰桂湖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到沟南村口,迎面而来的是个古色古香的照壁上有四个字:沟南许地,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这个人可大有来历,他就是鲁迅先生,当然我们当代人不可能请鲁迅先生专门为沟南题这四个字,这是集鲁迅的字组合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鲁迅先生的字呢?因为这里是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的故乡。1922年,沟南许氏的“叛逆”女性许广平,在北京与反封建的义化旗手鲁迅相识,后来成为终身伴侣,为十同新文化运动作出卓越贡献。照壁后面是一幅精美的潮州麒麟嵌瓷,据说,只有尚书才配得起这半蹲半站的麒麟。
绕过照壁,就是沟南村的东门,可以看到潮汕民居讲究风水科学的典型布局,取紫气东来之意,是我们祖先对“风从东方来”的经验总结,是吉祥门,门前的照壁与围墙传“景不外露,财不外泻”。守门的是这只明代的石狮,造型古朴,保佑着全村的安宁。旁边设一“南海圣王庙”,体现厂潮人的海洋文化意识,旁边设有龙舟厝,也就成为村庄里最神圣的地方。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2)

沟南许地旅游区的许地现状

一处汇集潮汕传统建筑精华,人文资源底蕴丰厚的旅游胜地,如今却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市多数景区的游客摩肩接踵,而知名的民俗生态旅游景点――沟南许地却冷冷清清,游客寥寥无几,每天门票收入仅几十元!连景区最基本的管理费用都无法维持,大量的精美木雕、石雕被盗。从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新秀”发展到目前令人痛心的局面,沟南景区究竟怎么了?
黄金周日卖门票几十元
前天,记者来到沟南村采访,在景区大门前,记者看到,偌大的停车场冷冷清清,门口的售票亭内也没有人售票。景区里,除了一些村民路过或在湖边闲坐外,见不到一个游客身影。一群在玩耍的村娃告诉记者,国庆期间,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旅游巴士载游客前来观光。几位老人则慨叹地说:“现在还有谁想到这里来啊?”老人们表示,由于景区地方小,景点一目了然,加上是文化历史景点,现在除了一些文人慕名而来和零散游客,已很少有成批游客到来。
沟南村委分管景区的负责人许奕鑫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沟南景区每天的门票收入平均只有几十元,按一张门票5元计算,每天到景区旅游的游客确实屈指可数。
公交停开要去沟南不易
在前往沟南村途中,记者特地留意一下,从市区潮汕路到葫芦市的10多公里路段仅有一块设于沟南村口的景区指示牌,而且并不显眼。且不说外地游客,就连未曾到过沟南的汕头市民从市中心出发到沟南,恐怕也很难辨别路该怎么走。
交通不畅、方位闭塞是沟南游客减少的因素之一。记者了解到,2002年底景区开放后,市区101路公共汽车改由广厦新城至月浦沟南旅游区。公交路线的开通,加上迷人的自然景色、底蕴丰厚的人文资源,沟南一度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很多人对这个汕头旅游的“新贵”充满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乘客逐渐减少,公交车开始出现亏损,去年,经营101路公交车的公交公司宣布该线停开。在这种情况下,游客日益减少的沟南景区犹如雪上加霜,从市区前往观光的游客一日不如一日。
经费吃紧管理大“缩水”
除了交通因素,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景区发展。沟南村是一个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领导向记者表示,自从沟南村开辟成景点后,村里每年用于景区管理费用支出都很有限,随着游客数量逐年下降,别说没有资金投入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景区档次,就连景区管理人员和费用支出也逐年减少。至今年,景区聘用人员和费用支出被压缩至最低限度。
景区开放初始,管理处共有工作人员、保洁员和保安员等14名管理人员。如今只剩下2名保洁员、1名保安、导游和管理人员各一名,总共才5名工作人员。村委每个月支给5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所有费用也只有1000元:其中500元用于保洁员工的工资和水电等费用;400元用于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费用;100元用于世祜许公祠的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捉襟见肘,工作人员压缩减少,景区的管理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精美木雕石雕屡屡被盗
由于人手少,保护措施落实不得力,景区里一些古迹文物失窃严重。作为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世祜许公祠保留大量潮汕传统建筑精华,汇集木雕、灰雕、嵌瓷、石雕等传统民间工艺作品。然而,在村委领导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的却是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情景:祠堂里大量的木雕、石雕被猖獗的贼人偷走,剩下一个个空空的架构。就在国庆前夕,疯狂的窃贼还挖尽心思撬开祠堂大门两侧石柱,将嵌在两根石柱上方中间一对雕刻精美的石雕取走。这些展示潮汕传统建筑精华瑰宝的失窃,使得建筑工艺完美的世祜许公祠因此变得残缺,留下的一处处“伤疤”令人痛心!如果沟南的文物古迹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长此以往被这样撬盗下去,沟南可就连“招牌菜”都没有了!
作为沟南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兰桂湖畔长洲竹”曾经吸引无数的游客。然而,兰桂湖同时还是一个被投标的鱼池。如此一来,鱼池的效益和景区的管理难免出现矛盾:每当湖里举办塞龙舟等活动项目,承包者却因此担心鱼的生长会受到影响;春节是景区游人较多的时节,此时兰桂湖却因捕鱼而抽干水变成枯池……
村里巷道成了“票房漏斗”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由于景区被包围在沟南村中,村里多数巷道都四通八达连通景区,尽管管理处在景区设立了出入口并收取门票,但稍微了解沟南村地形的游客都可以取道村里巷道而绕过购票点,直接进入景区游玩。
村委领导反映,凡是村民带来或介绍的游客,也极少向管理处购票而直接进入景区。如今,除了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或正规旅游团的游客外,其他游客已极少向管理处购票。单此一项,景区每年就流失了不少门票收入。本来游客就不多,再加上大家都不愿意买票,轻轻松松就“溜”进来,门票收入这块“肉”还能剩下多少?
寻求合作“救活”景区
诸多原因导致沟南旅游区的日渐式微,而对众多文物古迹的保护更是刻不容缓。这样一个具有浓郁潮汕民俗文化特色的景区,难道无法挽救吗?对于沟南景区以后的命运,村委领导也是忧心忡忡。他们希望能够与我市的旅行机构开展合作,通过“我提供资源,你投资建设招徕游客”的方法,尽快将景区“救活”。村里不要求也不敢奢望能在短期内在景区身上取得多大的效益,目前只希望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保证景区的管理,逐步投入新的建设,尽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沟南的知名度。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3)

汕头哪些地方好玩

南澳岛和中信都是好去处,还可以去礐石,市区里的公园也有很多,比如说石炮台公园,中山公园,华侨公园。要购物可以去沃尔玛
礐石风景名胜区:
潮汕地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东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汕头八景之首,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与北市区隔海相望。是一个海湾环抱,以"山、海、石、洞"为景观特色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天然风景名胜区。区内陆域面积13.47平方公里,大小峰峦43座,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区内有誉为天下第一花岗岩奇石洞的垂虹洞,有怪石嶙峋,集欣赏和海蚀地貌研究价值的海角石林奇观;以及各种古树名木、乡土珍奇植物。
南澳海岛生态旅游区:
地处粤东海面,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由主岛和周边22个小岛组成,面积112平方公里。南澳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海、山、史、庙"立体交叉的特色。海是南澳风景的灵魂,有自然资源组合相当完美的青澳省级旅游度假区、有猎屿湾万亩生态海水养殖区、有全国唯一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和有"候鸟天堂"美称的广东省级候鸟保护区-乌屿、有全国唯一海岛总兵府。据测定,全岛空气洁净无污染,富含负离子,堪称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已开发了海洋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度假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2002年被评为汕头新八景之一"瀛南翠色"。
中信汕头高尔夫俱乐部
中信汕头高尔夫俱乐部位于汕头市河浦区斧头的北麓,由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汤姆o皮尔逊设计,球场占地1868亩,为国际标准18洞72杆球场。果岭全部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老鹰草,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果岭全部采用此先进草种的球场。球场配套有豪华典雅、功能齐全的会所,为您提供至善至美的服务。中信高尔夫俱乐部已成功举办过"2002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暨亚运会选拔赛"和中国职业高尔夫联盟杯汕头精英赛等大型赛事,并联合中信度假村一道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区。
小公园是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发祥地,曾经孕育了最纯粹的商业文化,记录下许许多多汕头人的奋斗与拼搏。以小公园亭为中心的小公园街区,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30年汕头建市后,在这一带接连开辟了多条马路,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区。当年,这一带商贾云集,游人如鲫,而街头巷尾的潮曲、石雕、美食精点也与一栋栋别具一格的骑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风土民俗画卷。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中央、广东省和汕头市的大力支持,得到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李嘉诚先生累计为学校捐资己达20亿港元。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的北区。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45.55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风格优雅,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
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北回归线横穿汕头,使汕头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1.3℃,冬暖夏凉。每年6月22日夏至,人们在北标塔便可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在我国,北回归线东起台湾、过海峡经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长达2000多公里,已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8座,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便是其中之一。
沟南许地沟南村位于汕头市区北郊,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陇。全村皆姓许,先祖由中原许昌迁闽,进而入潮,至第十世许兆基及其四子许弘烈自潮州来此开基,繁衍七百载;传至十五世,脉分数支,一支留居本土,一支外迁广州,成为广州的名门望族。
沟南村许地自然景色迷人,人文资源底蕴丰厚。许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名贤辈出,如抗英功臣许祥光,辛亥革命元勋许崇智,学政名士许梦榜,革命先驱许倬,农民领袖许怀仁,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学前校长许崇清等等。
沟南村有富丽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居民、巧夺天工的嵌瓷,是潮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沟南的农家宴闻名远近,狮头鹅、乌鱼以及无公害蔬菜,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包括大门、购物区、展览参观区、田园生态区、民俗活动区以及教育实验区等旅游项目。
宋井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昺是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
“海上鱼村”位于深澳镇猎屿湾,北与饶平柘林镇隔海相望,猎屿、虎屿(又称塔屿)屹立为门户,湾内水域宽阔,风静浪平,是养殖的天然海湾。这里既是古时深澳的重要屏障,同时又是扼守闽粤航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津,也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古战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俞大猷等先后在这里写下了抗击外来侵略和收复台湾的不朽篇章。昔日战火连天的海域,如今成了鱼欢虾跃的蓝色牧场。一格格养殖网箱,一片片紫菜竹架、一笼笼珍珠贝、一串串翡翠贻贝、太平洋牡蛎生机勃勃。那大片海滩涂,人们耕海筑起了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已经形成以石斑鱼、鲍鱼、珍珠、紫菜、对虾、贝类等名贵海鲜为主的“聚宝盆“。
总兵府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陈慈黉故居
由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兴建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历时近半个世纪还未最后竣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图案精美如新,既高雅大方又富丽堂皇,进之如入迷宫,乐而忘返。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南国大观园”,是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新近被评为汕头八景之———“黉院惠风”
汕头妈屿岛风景区
妈屿岛位于汕头市出海口。从汕头市区广场乘船,往东南方向航行约半小时便可达到。
1995年12月,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建成后,妈屿岛便成了这座大桥的一个桥墩,与海湾大桥连成一体,形成一道新的景观。海湾大桥有通往妈屿岛的引桥,现在往返妈屿岛方便得多了。
妈屿岛长0.65公里,宽0.64公里,面积0.206平方公里,海拔39米,海岸线长2.3公里。由于地处汕头内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险要,解放后一直做为海防前哨,被列为军事禁区,1979年才对外开放,辟为旅游景点。
来到码头,海上有块黑褐色的石头,其貌不扬,当地人叫它妈印石,相传为妈祖化神入海时的遗迹。说来也怪,这妈印石不论潮涨潮落,总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没。
岛上最奇之处,莫过于一岛有两座妈祖庙。沿海渔民信奉妈祖本是平常事,但一岛两庙,且相邻而立,香火相映,却是此岛独有之景。
位于妈屿岛北面山麓的古庙是元代渔民从湄洲祖庙请来香火而创建的,后毁,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重修,是粤东沿海最早的妈宫之一。古庙有正殿,三开间,庙内保存始建的二根梭型石柱。多少年来,人们出海前都要上岛祭拜,带活鸡放生,以至岛上鸡群满山,故妈屿岛亦称放鸡山。现庙前有座雄鸡雕塑,色彩斑斓,正是这段历史的写照。
传说,老庙的香炉不知何故,一连三次滚落山坡,引起人们的猜测,大概是妈祖住得久了,想搬新居。于是,在香炉落地处,又建起一座新庙。岛上遂有新旧两座“天后庙”。新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分门亭、下堂、龙虎天井、拜厅、正堂,规模较大。后两庙皆失修倾塌,1981年重新修建。
重修后新庙体现了潮汕木雕、石刻、嵌瓷三大建筑艺术特色,尤其是屋脊的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等6组嵌瓷塑像,久经海风日晒而不褪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庙内天后娘娘像前,有一副对联:“江河湖泊清波浪,通达远近逍遥游”,上联七字全部以三点水做偏旁,下联偏旁全部“坐船”,颇有特色。
鸾山有座“观海亭”,因1962年陶铸同志登岛倡建,又称“陶铸亭”。1983年2月,著名书画家刘海粟87岁时留下“妈屿碧海飞白浪,天风海涛曲末终”题词,现刻于醉潮楼前雕塑上。
岛上最高处立有观世音菩萨巨型石雕像,高12米,由大小105块石雕砌成,从海湾大桥上过往时皆可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