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祭是什么意思|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
七夕祭是一种日本的民间节日(7月7日,有些地方为8月7日),纪念织女和牛郎二星。起源于中国的七夕情人节。
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
在古代,阴历七月正好是女人们织布作衣的时候,于是七夕节的各种文娱活动就慢慢形成了。
传统的七夕活动包括:对着月亮穿针、种粟米盆栽、晒衣服晒书、洗头发染指甲等,主要参与人员都是未婚少女,
有的活动甚至禁止已婚人士参加。在七夕节当天乞巧活动是我国的民族活动,
也就是要祈求织女让自己有更多的技能,特别是女孩子会祈祷织女让自己心灵手巧,当然每个地区活动可能有一些差别。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扩展资料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1、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
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2、酥糖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
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4、瓜果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节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啊?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晚上,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最早记载于《诗经·小雅·大东》。节日里有曝物、乞巧等俗。民间搭彩楼于庭院,谓之乞巧楼,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有的地方以此为“少女节”,年轻姑娘举行“慕仙盛会”。
江南一带,是日解孩子脖颈上的“五色彩丝”,甩于屋顶,谓之“送健绳”。广州一带甚重七夕,家家陈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妆用品,少女盛装,于月下祭拜七姐。广西等地在这一天储水,叫做“双七水”,传说用此水沐浴,可以避邪祛病。七夕节,也流行于一些少数民族中。
乞巧文化
在这一天,有穿针乞巧的活动。《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俞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在唐代,宫女们到了七月七日,将蜘蛛装在小金盒子里,第二天才打开盒子,以蛛丝的疏密,确定得巧的多少。慢慢的,这一种乞巧就变成游艺活动。
元代时,七夕穿针的针为九尾针,比普通的针多好几个孔,又称玄针,由于要全部穿上丝线,难度很大,因此就成了测验智巧。相反,也更能引起宫女的兴趣,竞相前去穿针,争强斗巧,以显示自己的才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