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坎儿井近年来干涸的原因是什么|坎儿井干涸废弃的原因

2024-11-24 22:46:55 来源:天气频道

对于坎儿井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当时的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称“井渠法”。汉通西域后传授给了当地人民,日趋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而在新疆**尔族民间,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年轻的牧羊人为了寻找水源,用手挖出了水井,从此代代相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清末因禁烟而遭贬的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并加以推广,在此前仅限于吐鲁番地区的三十余处坎儿井的基础上,又在其他地方增开了六十多处、三百多条。建国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坎儿井进入一段辉煌时期。在政府的号召下,新挖、延伸了一批坎儿井。据木垒县水利局副局长阿迪力回忆,1960年在一位副县长的带动下,木垒地区两年就开挖出了四十多条坎儿井。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疆坎儿井总数量已达到1784条之多,年出水量近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36万亩。然而,自60年代中期以来,坎儿井开始呈现急剧衰减的态势。一方面,坎儿井引用的地下水是冰雪融化补给的水源,难以满足现代化工农业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坎儿井的修护完全靠人力,既危险又辛苦,年轻人不愿意再去干这种活儿,挖坎儿井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而这一时期,水库、防渗干渠、机井等一批现代水利工程的兴起,挤压了古老工程坎儿井的生存空间。《新疆坎儿井普查及初步研究报告》称:从1957年开始,吐哈盆地在上游的河流上修建了防渗干渠以及红山、柯柯亚调节水库,1968年开始,又逐渐掀起了一场群众性打井运动。仅1960年至1970年10年间,吐鲁番地区就打了三千多眼机井,到目前,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机井数目超过了9000眼。坎儿井专家、新疆农业大学教授郭西万指出:“坎儿井跟前也修渠道、打机井,坎儿井和机井互相干扰。这个地方多拿点,那个地方自然就少了。现在吐鲁番修三级水库把地下水也截走了,河道、渠道也不渗了,地下水从哪儿来?”由于缺乏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导致坎儿井水源被掠夺;加上机井过度的地下水开采,使水位迅速下降,到了70
年代以后,吐哈盆地到处都有坎儿井断流、干涸和废弃的景象,并以每年二十余条的速度减少。吐鲁番地区水科所副所长安尼瓦尔指出:“现在水位下降的情况十分严峻了。很多地方原来打机电井60米、80米可以见水,现在打到100米都见不到水。”而在恰特喀勒乡,水位下降的情况要更为严重。农民哈里克告诉记者:“我们村机井到处都是,原来120米的机井水压都不行了,水出不来,现在机井要打到150米,甚至往180米打,才有水。我们现在挣的钱,都被机电井拿走了。我们队30户人家,一年要花12万电费,平均每家4000块钱。”据了解,目前吐鲁番地区地下水水位以每年约1米的速度下降。“鄯善县地下水可开采量是1.8亿,现在开采量已经达到3亿!我们已经开始吃20年以后子孙的水了!”吾甫尔感叹道。吐鲁番地区水位下降,也加速了坎儿井水量减少、干涸的趋势,更使得绿洲生态环境持续恶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吐鲁番地区,随处可见以坎儿井命名的村落,满眼是一片怡人的田园风光:一条或数条坎儿井水在村内蜿蜒流淌,清澈的流水穿过院落,汇入涝坝,灌溉着亩亩良田。屋边绿树茵茵,人们依水而居,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坎儿井带来的徐徐凉意。现在,这样的景观已**减少。

坎儿井干涸废弃的原因

一部分因水纹变化而废弃。古人言:山不转水转,水纹是不断变化的,固原有坎儿井在水纹变化后,只能废弃。(当然:水纹变化有很多原因,大类分:有自然原因、生态破坏原因)(干涸的原因)
一部分时现代化机井的投入使用,坎儿井被迫淘汰。长期失修,水路堵塞,导致干涸(废弃和干涸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坎儿井投入大,耗时耗力耗材,水量有限,不能随社会需要随地开采,不适合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废弃的原因)
以后几点主要原因,造成坎儿井大量废弃干涸。

坎儿井的近年现状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
究其原因,首推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据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强烈发展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7%,而非荒漠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8%。水资源日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水流量也逐年减少。
随着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机井得以广泛使用。机井投资少效率高,开采极其随意。全地区已有的几千口机井从地下大量抽水,而全区11亿立方米的可利用水资源中,地下水仅占两个亿。比较而言,坎儿井造价高,维护难,导致使用率不断下降;在地表水利用上,一些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大坝截流后,下游水源便捉襟见肘。已建的柯柯牙水库和坎儿其水库,就对其下游近百条坎儿井直接造成生存危机。
吐哈油田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光一个吐哈油田,每年就用去吐鲁番500万立方米水。油田用水量非常之大,加之打井极深,地下深水被大量抽走,坎儿井水源间接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坎儿井附近钻油井,使坎儿井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1997年,吐哈油田就曾发生坎儿井上游的油井与坎儿井交汇,导致油渗水现象。由于缺乏深一步的监测手段,目前油田对水质的深层影响尚难判断。
对于坎儿井的日渐式微,各方看法截然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从纯经济角度看,坎儿井已无生存必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坎儿井未免过于落后,夏季易干涸,冬季水多时又易白白流走,无法蓄存。而水库可蓄水,随时进行生态调节。应该任坎儿井自然消亡,优胜劣汰,由水库等水利设施取而代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在强调生态开发的今天,坎儿井具有不可比拟的旅游开发价值。如果因为今天的短视让这份人类遗产消失殆尽,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是生存还是毁灭?坎儿井的命运悬而未决。在吐鲁番地区工作长达30年的行署副专员蔡炳华痛心疾首:“任其下去,不出30年,坎儿井将不复存在。”
当地人士的态度是:水库要建,机井要打,坎儿井要保护。据悉,目前吐鲁番地区除将坎儿井列入农业水利的一部分进行维修保养外,还组织了“坎儿井研究会”,并将成立“坎儿井监测站”,随时观测坎儿井水位水质等的变化。为将坎儿井的保护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吐鲁番地区早在3年前就已起草了《吐鲁番坎儿井水资源条例》等有关法规,报请自治区人大批准实施,但至今未见批复。据了解,该地区还准备报请国家及自治区建立坎儿井自然保护区,以避免在新的开发***造成新的破坏。

神奇的坎儿井

神奇的坎儿井
范国强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过新疆的坎儿井么?
  在去大西北之前,我仅见过南方的水井和北方的深井,当然还有中部矿山的矿井,但却从未听说过西部的坎儿井。第一次听到这名词,是在西去的列车上。当我从列车的窗口无意中瞥见戈壁滩上那一堆一堆顺坡而下错落有序地伸向绿州的圆土包时,我自言自语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什么?”它的形状有点像电影上看过的火山口,又有点像内地人挖的地窖口。旁边坐着的一位在新疆工作的同胞顺口作答:“这是坎儿井的竖井口。”我大惑不解,这一路上我只是饶有兴趣地注意到戈壁滩上那倔强挺立的沙枣树、满地疯长的骆驼草,却从未留意过这荒漠上还会有别的东西。这位同胞似乎在笑我孤陋寡闻,他只是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你去了吐鲁番就会知道了。”
  我终于来到了吐鲁番,当我站在吐鲁番展览馆那按比例缩小了不知多少万倍但仍然气势恢宏的坎儿井立体模型盘面前,坎儿井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心目中清晰了起来。这立体模型盘整个是用吐鲁番由黏土或钙质胶结的沙砾石堆塑而成,远处堆塑的高山代表着雪山,从这高山顺坡而下都是错落有致的坎儿井竖井口。雪山与盆地之间高差达1400米的坡度,因坎儿井呈逐级台阶式向下延伸而轻松化解。模型盘的四周都有代表着雪水流向的明渠,这一个个的竖井口下都挖掘有密如蛛网的地下暗渠。“泉水无声惜细流”,这无数条地下长渠将高山上的雪水无声地导流下来,没有恣肆的张扬,没有落瀑的喧吼,它们显得那么驯服听话和守规守矩。一旦钻出了地面,才像调皮的小孩子似地惊喜起来,开始发出声音了,也开始争相拥挤了,叽叽喳喳欢歌笑语地涌到最下面的绿州。
  我恍然大悟,坎儿井原来竟是这样的,它的名称竟是如此的形象!素称“火州”、“风库”气候极端干燥的吐鲁番,其所以能上千年来清水畅流生命常绿,其奥秘的答案原来尽在这坎儿井呵。
  坎儿井在吐鲁番风光占尽,吐鲁番是坎儿井最大的舞台。据介绍中说,整个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吐鲁番就占了近千条,总长度约5000公里。随便闭上眼想一想吧,这500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万里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穿越数省才形成气势,而这坎儿井仅仅只在新疆境内就蔚为大观,俨然一座地下的万里长城!坎儿井之所以能在新**成气候是与新疆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新疆有著名的“三山”:北部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南部有**山,这“三山”都是天然的雪水宝库。而吐鲁番则天生就是坎儿井的摇篮。吐鲁**称盆地,最低的艾丁湖水面还要低于海平面161米。而北部天山的博格达山峰最高处竟高达5400多米。每当夏季来临,博格达山和吐鲁番西部天山的喀位乌成山峰的大量融雪和雨水都倾泻到盆地,当流出山口以后便自然渗入到戈壁地下变为潜流,为坎儿井的开挖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吐鲁番的地质条件也十分适合开挖坎儿井,特有的沙砾石结构质地坚实,加上气候常年干燥少雨,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地上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涝坝是地面上的小型蓄水池,起输水的接力作用。竖井主要是作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它还是坎儿井走向和存在的标志。
  为了能让外地游客增加一点对坎儿井的感性认识,展览馆的附近还真的圈进来了一段真正的坎儿井,以满足好奇的游客作亲身体验游。这坎儿井与整座展览馆已浑然融为一体,一半有顶,都是用粗粗的圆木作支撑;一半见天,似乎有意放一点阳光进来为游客照明。坎儿井的巷道约摸一人多高,有小径曲曲弯弯通向远处。渠道里畅流着的泉水清澈见底,手伸进去透骨的凉。这泉水本来自于遥远的雪山之巅,已经在地下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历程。这展览馆内显然还不是它的目的地,它还在不停顿地跋涉,不止息地奔流,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去灌溉大漠的绿州,去实现它绿色的理想。
  我曾充满兴致地登过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眺望那连绵起伏的长城而心潮澎湃;我也曾满怀喜悦地乘舟夜行过京杭大运河,手掬碧绿平静的运河水而思绪纷纭。但当我以一种既诧异又激动的心情置身吐鲁番这神奇的坎儿井下留连时,我不能不为这中华民族的又一杰作而感慨万端了。我敢说,坎儿井的辉煌一点也不比长城和运河逊色,坎儿井的成就完全可以与万里长城和千里运河相媲美!
  坎儿井是大西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谁都知道,千百年来,困扰大西北的主要问题就是缺水。本来,处于中国西高东低的大西北是不应当有缺水之憾的,大西北有长年冰封的大雪山,中国的两条母亲河的源头也都在大西北,但大西北还是缺水!缺水的原因除了自然气候的极端恶劣以外,我以为主要还是留不住水。水自高山来,毕竟东流去,它有余热去孕育锦绣江南的鱼米之乡,却无能力去改造千里荒漠的贫瘠之地。为了能留住水,让水为大西北造福,可以说大西北的人民祖祖辈辈都在寻方问计,坎儿井自然应运而生。据史料告诉我们,汉代在今陕西的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西汉时,“井渠法”便渐渐传入新疆。后经新疆的各族人民结合当地实际多方改造,便逐步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坎儿井。而实践已经证明,凡有了坎儿井的地方那里就出现了绿洲。吐鲁番得坎儿井的清泉而变成了绿州良田,浩瀚的大漠倘若都能如此,又何愁不变成塞外的江南?
  坎儿井是大西北人民人定胜天的成果。我又想到,长城和运河固然伟大,但毕竟是当时的强权高压下用无数劳动人民的血肉换来的,多少血泪斑斑的故事付之于长城的城砖和运河的流水,这里面有太多的统治者的主观意志在内。而坎儿井则不然,它纯粹出于大西北人民的一种高度的自觉,是大西北人民为改变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战的一种明智之举。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始终是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面尽管不乏艰苦卓绝的成份,但不可否认乐也在其中。大西北是大中华版图上的一方疆土,凡有我疆土的地方就必定有我中华民族的后裔。中华民族是最有吃苦精神的民族也是最能做大事成大事的民族,大西北人民尤其如此。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没有退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没有退却,他们始终在顽强地抗争,顽强地生存。神奇的坎儿井无疑为人定胜天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从大西北归来乘车再次经过吐鲁番的途中,当我又看到戈壁滩上那一堆一堆顺坡而下错落有序地伸向绿州的圆土包时,我的感觉仿佛已经与坎儿井十分熟悉了。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远方那白雪皑皑的山峰,我知道这山峰上的积雪仍在悄然融化,地底下的雪水仍在惬意畅流,而坎儿井也仍在默默无语地勤奋工作着,坎儿井仿佛在一霎那间在我心中人格化了。随着坎儿井渐渐退出我的视野,我情不自禁地扬起手,充满敬意地向坎儿井作别。
  注:据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报道,素有“地下万里长城”之称的新疆坎儿井,正在陷入愈来愈尴尬的境地!水利部门一项调查显示,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吐鲁番市596条坎儿井已有240条断流。坎儿井是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新疆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哈密、木垒和吐鲁番等地,尤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总长约5000多公里。近些年,随着吐鲁番地区的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大,只能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导致许多坎儿井相继干涸。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