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铜走银的介绍,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谁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传统铜制工艺品1,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过去,此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等。现在品类十分广泛。
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谁,乌铜走银的工艺是怎么样的?
说到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乌铜走银这一技法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但是其实实际上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已经有了将近300年的历史。而乌铜走银的创始人就是岳永康。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人们相传的而已,实际上对于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因为乌铜走银主要传承与昆明的岳永康机。但它最初究竟是如何尚未有定论。
相传有一次岳永康在加工铜器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器具掉进了锅炉里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爱的金戒指被滚烫的铜水慢慢融化。气愤之下,他就把周围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的全部扔到了锅里边。过一会儿气消了,他发现这些铜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十分独特,因为虽然说这些铜的颜色有些发黑,但是发黑之间又夹杂着一点金色的颜色。
最后岳永康把这一块看似废弃物的东西加工成了一件工艺品。发现这些重新加工好的铜制品,虽然说颜色发黑,但是非常的亮,而且中间夹杂着金色异常的好看。最后就逐渐形成了云南独特的乌铜走银。而时间推到现在乌铜走银也有了他的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就是金永才。如今乌铜走银已经是国家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创于雍正年间。
乌铜走银这一技术一直都是师傅带着徒弟口口相传。而金永才也是在拜师学艺14年以后才有机会得到了这一带的传承。而金永才在讲到乌铜走银的时候,表示乌铜走银的工艺十分复杂。想要学习乌铜走银,除了要求手艺人的手艺以外,还非常注重手艺人的人品以及修养。而为了保护乌铜走银这一门技艺的发展。金永才也打破了几百年来只收一个徒弟的规定开始广收学徒。
乌铜走银的历史发展
工艺初创:乌铜走银”工艺源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云南石屏县一名匠师岳富的偶然灵感。在一次炼铜造器时,岳富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不慎掉入炉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余,他泄愤地将周围放着的银等金属全扔进炉里。气消他发现炉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又经仔细的研究琢磨,终于成就了“乌铜走银”手工艺。
乌铜走银的技艺门派
乌铜走银这项古老的工艺被云南三个大家派别所掌握;分别是官渡金永才大师;晋宁袁昆林大师;保山施甸杨智闳师傅。[6]杨智闳(曾用名杨斌)云南乌铜走银新一代传承人代表,
杨智闳祖籍保山市施甸县家里祖辈就是制作乌铜走银工艺的,可惜随着时代变迁,家中只传承下了秘方,遗失了制作工艺,因而大学毕业后几次拜师求艺就是为了延续家传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但是在乌铜走银这一行当里流传着“传男不传女,传儿媳不传女婿”的说法,大师们或是不愿收外门弟子,或是早已收足了弟子不想再多收。几次碰壁后杨智闳在鹤庆银器大师段六一门下学习到錾刻工艺,在乌铜走银传承人王光红大师门下学习了拼件焊接,如今加上他祖传的秘方和后期学**制作技艺,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坚定地将保山乌铜走银传承下去。晋宁乌铜走银工艺流传于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天城门村袁家,传自石屏岳家,迄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1989年,袁家和的两个儿子袁万成、袁万礼开始制作沉寂多年乌铜走银。银匠家中又开始响起了“当当当”的金属敲击的声音。乌铜走银有了第二代传承者。[7]1989年**开放后袁家重操旧业,慢慢开始恢复此工艺的制作和销售,至今已做了几千件作品,流传于晋宁县境内,1998年以后主要在昆明的古玩市场上销售。由于是传统手工生产,每年制作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其技艺世代独传,工艺配方秘不外传,所以流传至今会此工艺的人很少。现今传承仍只限于袁家,只有几人掌握此绝技。
2010年8月18日,作为云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开馆。金永才从38位报名者中选出4人,通过拜师仪式正式收为徒弟。据说,这些报名者很多都是观看了cctv《走进科学》栏目对“乌铜走银”的报道后,对这门手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找上门来拜师学艺。金永才说,“挑选徒弟的首要条件是人品要好,心术要正。人品和技术是相通的,如果暴躁易怒,爱和别人发生口角,做起事情来缺乏耐心,就不适合。”这次招收的新徒弟中有的曾做过水电技工,有的并无手工艺基础,但无一例外都对“乌铜走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学会了錾刻、打磨、走银等基本技艺。在学习期间,他们除了上交一些材料费(学艺过程会损耗大量的金属材料)外,不用支付其他费用。
不同于以前家庭作坊式的运作,自从担任传习馆馆长金永才管理的人多起来,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店里,近两年也没有时间再去赶集。每天他只做三四个小时的活儿,“做多了对眼睛不好”,他说。除了工作,他平时还喜欢唱滇剧——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永才说,“过去的手艺人都有这门爱好。唱戏和手艺都是艺术,彼此相通,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做出的作品也会和心情一样,做不好。这时,我要么去茶馆聊天儿,要么去戏院唱戏,等心情好起来,做出来的作品才能让人看着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