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大胖六子”|北京与深圳哪个城市更有魅力

2024-11-25 04:05:03 来源:天气频道

‍‍

个人认为深圳的魅力在于年轻,深圳的魅力在于包容,但深圳最大的魅力更在于自由。自由筑就了深圳人成功的基石。年轻人离开父母来到了深圳,从此拥有了自己的那一片自由天地,虽然父母教导不一定不对,但毕竟相差一代,眼界也有不同,时代也在变化,所以天天听,肯定会烦。而在深圳就不一样了,父母不在身边,自由了,自由的感觉从此放飞,自由的思想从此喷发,自由的生活从此开始,自由激发了年轻人的活力、想象力、创造力。

‍‍

带着“大胖六子”,自驾风行sx6游之再访魅力深圳,

前篇行程路线:1西边:【?欢乐海岸?】—【深圳湾公园】—【?深圳湾人才公园】—【?深圳大学】—【深圳湾体育中心】2中间:【莲花山】——【市民广场区域】3东边:【?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正文:去年因为工作和学习,飞了三趟深圳,对于这个头衔很多的城市,还是很陌生。只是感觉这个城市很豪横,比起之前去过的广州和北京都要洋气多了。所以前阵子有空就去了一趟,和两个好哥们再访一下这个“美丽的大城市”,去感受感受它的美貌,还有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质。开篇之初按惯例,先让咱家的“大胖六子”露个脸。它跟随我快2年,里程3万多公里,从未掉过链子。因为深圳这座城市地面停车的地方都很少,所以出发时看路上的车不多,就停在路边先来几张照片。

洗车之后显得特别靓仔,哈哈。走吧,精神小伙!

深圳十几年前有“关内”“关外”的区别,像西边的“南头关“,北边的“梅林关”等。现在撤了,但因规划时间的不同各个区的发展有些区别。我的自驾游路线是西边—中间—东边,其实其他区也有很多地方值得一去,但对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朋友而言,成本较高,暂不推荐,小伙伴们自行取舍吧。

【?深圳湾】——在欢乐海岸马路对面有入口,但是路线太长了,推荐随便走一小段就ok了。傍晚比较好看,可以看到深圳湾大桥,和香港新界等,不信的话看我的手机存图。

【?深圳湾人才公园】——?深圳第二大灯光秀观看场地,也是周边居民锻炼休闲的地方,这张也是我的手机存图,因为晚上更好看。

【?深圳大学】然后就开着小六到咱深圳的第一所大学啦,北门对面就是最早的腾讯大厦,给我女朋友来张标准的校园照哈哈哈。

【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中心是看演唱会的地方,这里也蛮好看的,地方很大,沿着红树湾溜达就可以走到(咱有小六不怕走)

【莲花山】同时是个公园,位于市中心,开着小**十来分钟就可以上山了,上面公共设施挺齐全的,山顶有***雕像,晚上可以在山顶看灯光秀。

【市民广场区域】其实是一整片广场,这里有很多免费的景点,?比如深圳图书馆、?深圳书城,还有网红的拍照点——当代艺术馆,总之吃的玩的都有,站在市民中心那条桥上还可以看到环绕式灯光秀。

我走的这个东边算是深圳很的边缘地区,如果不开车而使用公共交通,或者节假日期间来游玩的话,我就不太推荐来这边了。因为公交车通常要转三趟,单程至少2小时以上,才能到达西涌。

白天的东部华侨城因特拉根茶溪谷,早晨游走景区,湖边偶遇正在进行晨曦太极锻炼的游客们,询问了一下,原来这是景区推出的aio开心度假项目。驻足下来看了会,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晚上的东部华侨城因,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极了童话里的古堡,使人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场景中,以后有女儿了一定要开着小六再来一次。

【大梅沙海滨栈道】海天的颜色基本一样了,站在这里吹吹海风,心情都好了。

【小梅沙】这是傍晚的时候摄影哥们儿给帮忙照的,活捉小人儿一枚哈哈。

最后再放一波毒,哈哈,不得不说,深圳好吃的还是很多的。由于夜晚光线的问题、回程的安全考虑,回程的夜景图片我就不放上来了。在此我得感谢我家的小六,虽然高速免费稍微拥堵一点,但我还是愿意自驾,坐其它交通工具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有一辆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专属座驾,还是很有必要的,随走随停、随玩随乐,就是最好的旅游状态!

讲一讲,你认为深圳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自由才是深圳最大的魅力。自由成就了创业者的梦想。有志于创业的深圳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是一片全新的生活圈、工作圈,没有了原先朋友那貌似高深的指导,没有了创业路上那千奇百怪的眼光,不用担心失败,只需奋力前行,梦想终有实现时。自由成就了深圳的企业。服务型政府深入人心,政府为企业提供好服务就行,不干预企业经营,失败时有鼓励,成功时有奖励,这种宽松的环境让企业家深感温暖、倍受鼓舞,只需放开手脚,在竞争中见真章,在成长中见英雄,一个个创新型企业起来了,一名名卓越的企业家涌现了,深圳企业勇立于拼搏滩头、勇立于功成之时。

北京与深圳哪个城市更有魅力?

时光的流逝会把一切年轻的推向成熟。走在深圳的街头,突然感到不再像十年前那样,眼前全是青春洋溢的面孔。两鬓开始花白的面孔开始不断在眼前闪现,一个个富态稳重男人女人身影使这个城市显得成熟、厚实。街边的榕树垂下的棕色长须竟然使人感受到一些历史的厚重感。一个个成熟安祥的住宅小区几乎让人难以将深圳与移民城市联系起来。一转眼,深圳特区已近而立之年。一个城市不怕成熟,不怕时光的流逝,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成熟只会使它更有魅力,时光的流逝只会使她实现一个又一个既定的规划与梦想。二十多年前,深圳还是一座年轻的城市,那时的“深圳是轻松的,轻松得就像一张可以画最新最美图画的白纸。”如今,这张白纸已经被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移民”点缀满各种斑斓的色彩。站在赛格大厦顶层的观光台上,展现在游客眼帘的那一幅美轮美奂的城市天际线几乎浓缩了深圳人对于现代化的全部渴望与理解。二十多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中,深圳已经实现了太多的梦想。从小小的渔村出落成一个可与北京、上海相媲美的大都市。尽管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笼罩了这座城市,但这只是知识分子自怨自艾的忧思。在众多实力雄厚的城市你追我赶,稍有懈怠就会落后的时刻,深圳需要的不是情绪化的偏激,而是理智的思考。其实,深圳目前的现代化程度与经济实力已经让人无法“抛弃”。在中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城市不可能长久地集千骄百宠于一身。平等的政治、经济环境或许更有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当深圳俨然与北京、上海、广州并列为一线城市的时刻,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却成了这座城市挥之不去的困惑。难道深圳的发展仅仅是城市经济指标年复一年简单、机械的增长?难道深圳除了经济外衣,就注定没有文化上绚丽的色彩与底蕴?二文化学者关于文化的分层有多种划分法,一般是划分为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从这个角度,有关深圳是“文化沙漠”的称呼并不公正。经济的发展本来就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实正构成深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是:在深圳文化短暂的发展历程中,精神层面的文化被相对忽略了。经济越发展越凸现出深圳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残缺。在自然界,沙漠地带寸草不生,但满眼葱茏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机盎然。某一地区单一物种的过度发展必将抑止其他物种的生存,最终影响该地区的协调发展。也许是物质文化的过于发展掩抑了精神文化的光芒,抑或是精神文化确实处于缺失的状态,文化在深圳的发展确实失衡了。深圳人在从文化角度检讨城市的现代化历程时,蓦然意识到“文化沙漠”的称谓并非莫须有的评价;意识到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将砝码全部压在经济一端,只有文化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深圳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文化的全面发展之于今天的深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事关这个城市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它已不再是知识分子书斋里的清论,而是地方政府开始具体运作的政策。“文化”在深圳受到如此空前的关注,其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当深圳人开始从“文化”角度思考城市发展时,说明深圳已经跳出了单纯追求物质现代化的窠臼,开始追求全面意义上的城市现代化,这在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史上当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十年前,就有学者从人的素质的角度探讨过深圳发展的核心因素:“浦东与深圳的竞争当然不会在基础生产力如打工仔、打工妹上,因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可以满足数百个城市建设的需要。竞争的焦点当然是在中高层次的人才上,而一个地区的文化主体,正是由中高层次的人才组成。”从这一标准出发,作者对三个城市作了一个对比。“仅以文化建设来看,文化素质较高的一千万上海市民和五十所高校、数百位文化精英与浦东仅一江之隔,构成了浦东新区文化建设的丰富背景。”同样,香港“别的不论,仅香港中文大学对香港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因此而对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就是不可小看的。”[①]作者十年前担忧的问题仍然是深圳当前发展的心头之患。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是抽象的、不可触及的空中楼阁,图书馆、博物馆、各级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就是培育精神文化的具体场所。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城市在构建精神文化的时候自然又有了先天的优势,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在今天的深圳理应得到生动的展现。三当“文化立市”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战略时,作为区域文化的“深圳文化”是否能一如深圳经济那样成为学术界的黑马呢?苏伟光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何以在深圳产生,其原因就是“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发出的巨大变化,**开放的大潮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时刻都在激发起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的冲动。”[②]高品位的文化不一定就产生于文化积淀很深的地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新城市同样能调动起人们强烈的文化创造力。深圳文化的活力与生机的源头在哪里?追根溯源就是在深圳这片土地的的“巨大变化”上。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变化”就是“深圳文化”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从一个小渔村“神奇”地演变为一个现代化都市,这个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本身就是文化学研究的独特范本。深圳迅猛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朵奇葩,只要这朵花的绽放越来越艳,“深圳文化”也必将放出异彩。四提及“深圳文化”的概念,不得不提及“深圳学派”的问题。如果在可期待的一天,“深圳学派”成为一个学术专有名词,有特色的“深圳文化”才算真正树立起自己的文化旗帜。一个地区与城市所聚集的人才及其所创作的文化作品,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特色的重要因素。京派与海派两大文化派别在近现代中国的形成与对峙,就与当时分别活跃于北京、上海的作家群有着密切的关系。提起京派,人们自然会想起沈从文、周作人;提起海派,人们自然会想起徐自摩、张爱玲。从表面看,有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构建必须拥有独具文化特色的文化大师。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派”的建立首要的问题就是引进人才。但从问题的实质看,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才是京派与海派的产生的根本原因:皇城雍容大度,怀旧闲适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吸引、养育闲云野鹤般的文人墨客;近代上海十里洋场的浮华香浓自然成了酝酿小资情调的绝佳温床。性格各异的知识分子总是在寻觅适合自己文化品味的城市,一个有着独特文化品味的城市自然会慢慢聚集起一个志趣相投、相互呼应的学者群体。深圳的文化魅力,或许就在于它“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所提供的各种机会、自由的空间和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