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是什么样的人 《*******》白莽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2024-11-26 08:22:55 来源:天气频道

白莽是爱憎分明、意气用事、率直而又敏感的爱国者。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男,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

殷夫创作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贡献不小,他是**诗派的代表诗人。

殷夫是一个诗才横溢的青年,他善于运用与内容相和谐的艺术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写的爱情诗,情深意切、格调委婉。他写的小诗,言简意赅,诗意含蕴。殷夫早期的抒情诗表现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追求,也带有伤感情绪;后来的鼓动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白莽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白莽是一个爱恨分明、冲动、坦率、敏感的爱国青年。

作为鲁迅后期杂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在材料的选择和组合,记叙、议论和抒情的结合,曲折含蓄的笔法等艺术形式方面,也不落俗套,别具匠心。对于白莽的回忆,以会面为线索,即依次介绍了作者与白莽三次会面的情形;对柔石的回忆是围绕柔石“硬气”和“迂”的性格特点综合选取材料。

这是一篇写人的纪念文章。目的是要让人们了解五位烈士的为人及被**派杀害的事实,因此,文章的主体必须以记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例如写白莽,通过三次见面的细节和几回通信的记叙,描述了他单纯、热情、朴实、坦率、坚强、乐观的性格和献身**的精神,从而控诉了**派的罪恶。

《为了忘却的记念》简介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创作的一篇杂文。此文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作者通过对烈士生平的回忆,赞美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通过和烈士交往的回忆,表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以上内容参考: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创作杂文)-百度百科

白莽的介绍

白莽,名为殷夫(1909—1931)中国诗人。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祖华,笔名一署白莽,浙江象山人。中国**党党员。1926年前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即与党发生关系,并开始作诗。1928年加入太阳社。1929年离开学校,从事青年工人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任团中央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1931年2月7日被***政府杀害于上海龙华。早期的抒情诗表现了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光明的追求,也带有伤感情绪;后来的鼓动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生前作品结集未能出版,建国后编印了《殷夫选集》、《殷夫集》。在白莽就义后的第五个春天,鲁迅在大病中为白莽遗诗《孩儿塔》所作的序言中,高度赞扬这位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前驱———左联五烈士之一白莽的诗作说:“《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白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白莽是爱憎分明、意气用事、率直而又敏感的爱国青年。

此文通过对白莽、柔石等“左联五烈士”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对***当局卑劣行径的愤恨,号召民众应化悲愤为力量,以战斗来纪念死者。对**前途,作者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此文歌颂了白莽、柔石等青年**作家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

在作者笔下,白莽是那样纯朴、率真,见面的次数不多,一回生,二回熟,鲁迅就寄予殷切的期望,给予热诚的帮助,白莽也完全信赖鲁迅,第三次相见,就告诉鲁迅,自己是一个**者。

他是一个追求光明、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为了**,勤勤恳恳写诗、译诗,不屈不挠地参加实际斗争。他是个热情的诗人,也是个勇敢的战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

“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而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派为了配合反**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文人对抗**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