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博物馆-青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024-11-25 02:27:57 来源:天气频道

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类带博物馆性质的共有200多家,看你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去看,有免费开放的、有需买门票的、有单位时间内限制参观人数的,要做点功课,去看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收获。可推荐的有:
综合类:
1:、上海博物馆:有13个专题陈列室,对历史文物感兴趣的一定要去,免费的,上海最大的综合类博物馆。
2、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筹建中。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可去东方明珠下面的上海地方史陈列馆。
3、青浦博物馆:在青浦区,上海崧泽文化的东西有一些。
4、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嘉定区,原来的嘉定区博物馆(孔庙)。
5、松江区博物馆:在松江区方塔公园的边上。
6、崇明博物馆:在崇明的南门。
7、其它的如闵行博物馆、奉贤博物馆、南汇博物馆等也可以去看看的。
专题类:
8、世博会纪念展:在卢浦大桥下原来的足迹馆,要买门票。
9、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在滴水湖,可乘班车去。
10、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黄陂路,新天地。
11、上海鲁迅纪念馆:在虹口公园。
12、毛泽东故居:在茂名路。
13、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香山路。
14、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在淮海中路。
15、陈云纪念馆(含故居):在青浦。
16、张闻天故居纪念馆:在浦东新区施湾乡。
17、周公馆:在思南路。
18、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延安中路。
19、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虹口区。
20、中共“三大”:原来的房子没有了,只立了一块石牌,在闸北三中心。
.........
行业类:
21、公安博物馆。
22、烟草博物馆。

青浦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我去过上海朱家角和浙江西塘。二处比较后,还是朱家角好。同是江南水乡,朱家角比较紧凑,西塘稀散。如果只想玩一天,那就只去朱家角。
青浦博物馆、古镇朱家角一日游的线路可以这样安排:
早晨从上体馆的旅游集散地乘坐出发,参观青浦博物馆(新馆),新馆坐落在青浦区崧泽广场,是一家地志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上海古文明之源"、"申城水文化之魅"是两大常设陈列。"上海古文明之源"陈列主要展出崧泽、福泉山等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近四百件,叙述了古代上海从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至汉代的发展历程,其中崧泽遗址下层马家浜文化俯身葬墓中,出土了一个保存大体完整的头骨,故被誉为"上海第一人"。"申城水文化之魅"陈列由"沧海桑田"、"水乡桥话"、"水乡风情"、"港湾遗韵"和"川流汇海"五大部分组成,以专题形式展出与水向人文、桥梁、风俗、市镇等有关的文物四百多件,透析出申城独特的水乡文化魅力。中午抵达千年古镇朱家角(AAAA级景区),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漫步于镇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北大街上,游兴于马家花园,品尝着朱家角的粽子、熏豆,感受着古镇的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酒之醇、花之香,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另推荐青浦旅游网:
具体线路你可自己寻找

朱家角放生桥的故事

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南堍为朱家角镇,隔岸为昆山并亭,因地处淀山湖要冲,元代时,就已成交通要道。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桥,极不容易。该桥设置了超薄的柔性墩,使主拱受力大大减小,材料大大节省,这对当地缺乏矿山资源,造桥石料全靠外运来说是十分经济的。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龙门石上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桥顶四角蹲着石狮4只,仰头张嘴,栩栩如生。中间有竹节望柱,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长方形板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楫停泊所用。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楹联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涧飞瀑,一泻百丈,颇有气势。它描绘了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
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井带长虹”为朱家角十景之一。历来文人雅士赞美此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其诗没有详细描写那酒肆、茶楼。店面、铺房、河流、桥路,而以时间的空间化展现了古镇一天繁华的景象。尽管一日最好的时光已过去,但是桥的两岸仍然是那样热闹,达到了高潮。一个“乱”字,突出了车马喧闹,行人穿棱的流动的场面,爱桥临高仁立桥顶,远眺近望,水乡风貌尽收眼底。
放生桥凌空而起,以超越凡力的想象跨越宽阔的江面,表现出古时一代桥工克服天然险阻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从美学角度看,放生桥不愧是一座功能、技术、经济、美观融合一体综合美的桥梁。说来也怪,放生桥究竟有多少级,有人说南是73级.北是72级,第二遍再数又不是这个数了,没有人能数正确过。不信你也来数数,倒底是多少级。所以关于放生桥美丽的传说就更多了。
八十年代,在政府的重视下,对放生桥进行了加固,桥墩作了防冲措施,容貌焕然一新。九十年代为开发朱家角旅游事业,在放生桥东畔重修建放生池和放生亭,使放生桥重放光彩。使朱家角镇仍保持着浓厚的江南水乡风韵,放生桥成为古镇上的一个标志性占建筑。放生桥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大最长的石拱桥,被录入《上海之最》、《江南胜迹》、《中国名胜词典》。随着该镇的文化旅游兴起,它将成为淀山湖畔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
--------------------------------------------------------------------------------------------------
悠久美丽的放生桥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15
摘要:青浦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朱家角便是以与水相依相傍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水乡风情贵在多桥,而这其中又以放生桥最为著名。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井带长虹”为朱家角十景之一。历来文人雅士赞美此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放生桥以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成为古镇的一道美丽风景。
关键字:朱家角放生桥历史悠久外观宏伟
(一)人们对放生桥的了解
朱家角开门见河,出门动橹,水网密布,是一处胜景佳地。放生桥作为它的一处名景,当然应是闻名遐迩,青浦人们对于放生桥到底了解多少呢?带着疑问我们小组成员们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另人吃惊但又在情理中(调查情况如图)。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被询问者中极大多数都知道朱家角有放生桥一景,然而只有极小部分的人知晓放生桥的概况。朱家角放生桥虽人尽皆知,但并非人人了解。
(二)悠久美丽的放生桥
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5孔石桥,全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整道桥的桥墩厚约100厘米,属薄墩,在当时是属于崭新的设计,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古时24里长漕港河仅此一座大桥,南堍为朱家角镇,隔岸为昆山井亭,因地处淀山湖要冲,元代时就已成为交通要道。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地参观了书面上死板的放生桥,它展现了新的形态。远观放生桥,只见全桥形成一个缓和舒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近视,桥上的石刻技艺也十分高超,龙门石上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态逼真;桥顶四角蹲着石狮4只,仰头张嘴,栩栩如生。中间有竹节望柱,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长方形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歇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楫停泊所用。它的桥联更为意义深刻,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走平溪珠浦浪千里。”,楹联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涧飞瀑,一泻百丈,颇有气势。它描绘了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
关于放生桥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话说当年明代僧侣想村民积德从善,所以专程在佛寺门外建了一道大桥,以让村民在桥下放生鱼获,还明文规定不可撒网捕鱼,以积善德。
(三)放生桥的设计与构造
放生桥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其设计与构造上可见一斑。放生桥为五孔石拱桥,而非平桥或单孔石拱桥,自有其意义。假设有人体重为60千克,即G=600N,那么平直桥面所受的压力就为600N;而拱桥其所受的压力则小于600N。五孔的设计又使每个拱所承担的压力达到最佳,为单孔或七孔所不及。
放生桥的桥基是木桩,历经几百年却仍未腐烂,为什么呢?大家在平时烧糯米圆子时,有没有发现烧熟的糯米圆子,外表光亮,有着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冷却后不溶于水,且里面的糯米比较粘。放生桥桥基的奥秘其实就在于此,我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推出:(1)生石灰+水→氢氧化钙+热量糯米+高温→烧糯米粥(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粉末碳酸钙粉末+糯米→恢复成原来的大理石。故糯米加石灰形成的保护膜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并使糯米的粘合作用更强。放生桥的建造上也运用了这一化学原理。
(四)放生桥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根据我们的考察、研究,朱家角放生桥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古镇上的一个标志性古建筑,已被录入《上海之最》、《江南胜迹》、《中国名胜词典》。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上海现存比较完好的古桥大约有90多座,放生桥作为其中之一,不论是从历史作用,还是文化底蕴来说,对于历史的研究是一分难得的材料。我们没有理由让它毁于我们的手中。八十年代,对放生桥进行了加固,桥墩作了防冲措施,容貌焕然一新。九十年代在放生桥东畔重新建了放生池和放生亭。1959年列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美化它的同时,人们也应减少对这座古桥的伤害。
既然放生桥历史悠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点开发旅游资源。例如,以放生桥为主题衍生出其余的旅游项目:人们漫步于青石板的小巷间,潺潺的小河在身旁流过,置身小桥流水间。劳累时,在富有水乡特色的茶馆里吃一些零食,喝喝茶水,聊聊天,别有一番情趣。登桥临高,远眺近望,水乡风貌尽收眼底。
--------------------------------------------------------------------------------------------------
主题:美丽的青浦
啊!美丽的青浦,在你身上发生的变化有多大呀!比如白玉兰广场,去年我来的时候,你还不存在,现在,你不但装修平淡高雅,而且还成为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早上,居民随着音乐舞蹈,喷泉的水随着音乐的节拍喷上喷下。晚上,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不怕献丑,大展歌喉,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玩耍嬉戏。他们在你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的照射下,显示自己的才能。曲水园起因于寺庙,所以在建筑布局上较为规则,坐北向南。全园景物以凝和堂为中心,有觉堂、花神堂左右并峙,横向一轴三堂,是园林中少见的。三堂垣墙相隔,曲径相连,景色诱人。纵向也以凝和堂为轴,前堂后房(前:凝和堂,后:清籁山房),中以一山架二池为体(山:大假山小飞来峰,二池:荷花池、睡莲池)。园景的布局是以湖区为中心,环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游园必绕池,故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曲水园整体坐北朝南,南面为各自成园的花神堂、凝和堂,北侧为儿童游乐区,西侧为古建筑群有觉堂、得月轩区,东面则以绿化为主的植物景观区。各个景区皆环湖而营,自然成趣。曲水园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园地三十亩,水体占15%,是上海五大古园之一。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真是:四季名花桂为冠,满园金栗带香归。青浦区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是一座以古文化陈列为特色的地志性博物馆,现占地面积23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7平方米,陈列面积1000平方米,珍藏历代各类文物近万件。该馆主要陈列着淞泽、福泉山等亩文化遗址出士的各类珍贵文物二百多件,有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以及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陶器、石器和玉器等,反映了上海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状况及社会发展历程,犹如一部上海地区远古文明的"编年体史书"。该馆每年举办其他文物展览,供观众们欣赏。朱家角是江南名镇,还是旅游胜地,所以,去旅游的人特别多。那里最有名的就是放生桥了,这座桥是五孔石拱桥,全长70.8米,宽5.8米,高7.4米,传说桥是一位名叫性潮的和尚修建的。而且传说桥中央的石头还有八仙里的"铁拐李"用三脚木打上去的。廊桥也有一时轰动的时候,就在1942年,汉奸支友坤认贼作父,残害革命战士和镇民,抗日战士为民除害将其正法,将其首级割下,挂在廊桥上示众,所以那时廊桥名声大振。平安桥是抗寇军队威家军建的,因为它桥板坚固,所以它完好的保存至今。俗话说得好,"到过角里看过桥,勿看缆石也白跑。"朱家角的缆石真是多种多样,别具一格,有花瓶的、牛角的等,看过朱家角的缆石的人都夸朱家角的缆石雕刻的线条简明流畅,造型生动古朴。朱家角的河埠更是奇特了,其实说简单了就是一个梯子伸到水里面,有的河埠的旁边还有一个槽,那是用来放碗和衣物的。东胡街168号一户民居的河埠是全镇唯一的"隐身河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因为屋内下有石阶,上有小楼,滩度缩在房中,河水进入家内,外面只有一层凹水,真可谓"不管风吹雨打,任我洗汰自如。"朱家角的名人也很多,比如乾隆夸"人才难得"的王昶,"恩荣五召"的御医国手陈莲舫,昆曲艺术的薪传者的国乐家夏焕新等。朱家角的名园雅致的布局不亚于苏州的拙政园、网狮园等名园,园子里的石、木、山、水、亭、阁,让人看了以后流连忘返。比如座落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的课植园,园名的意思是"课读之余,不忘耕植",圆子的名字不但好听,而且园子的内部结构也是园主马文卿游览遍江南所有的园子,把其中的精华融入在课植园内,怪不得园内风光秀丽、景色优美,让人遐想万千。朱家角的庙宇也耐人寻味。古色古香的城隍庙,城隍庙与别的庙宇不同的就是它是坐东朝西,正面正好对着市河,正殿的檐下,挂着一只醒目的大算盘,上面打着"666123456789888"象征着朱家角的城隍老爷既替老百姓精打细算,还能保佑八方平安。每逢佛教组织活动,信徒们都积极参加。

朱家角镇有没有好玩的地方

景点综述
朱家角镇旅游资源丰富,
朱家角全景
名胜古迹、休闲设施闻名中外。名山名湖有淀山湖和“九峰”之祖——淀山;名园有课植园和珠溪园;名庙有朱家角城隍庙和关王庙(报国寺);名街有北大街,又称“一线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名桥有放生桥、泰安桥(何家桥)、平安桥(戚家桥)、福星桥(西栅桥)、永丰桥(咏风桥)和廊桥(惠民桥);名店有涵大隆酱园、义成泰酱园、童天和国药号和俱乐部茶馆;名胜古迹有清华阁十二景之—圆津禅院、清华阁十二景之二—慈门寺、席氏厅堂、“三泖渔庄”及王昶纪念馆、柳亚子别墅——福履绥祉等等。[6]
慈门寺
--即清华阁十二景中的“慈门杰阁”,为朱家角著名古刹,位于放生桥畔、漕港河边,初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原名“明远庵”。明嘉靖中毁于兵祸,隆庆五年,行脚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宝殿,民间称为新殿。据传正殿如来佛的一对眼睛看上去像活的一样,夜里还会发光,是用“猫儿眼”宝石镶嵌,如来佛座垫下有一暗室,直通淀山通灵泉。大殿朱檐石柱、内塑十八罗汉,二十诸天于壁,凡所应有,无不毕具,寺遂成为大刹。
明万历三十九年,敕赐寺名为“护国明远慈门寺”,并赐乌斯藏大士一尊,经二十部,为此寺内特地建造观音阁和藏经阁,以珍藏这二件御赐的镇寺之宝。由此慈门寺名声大振,香火旺盛。明崇帧元年(1628年)殿左建一座钟楼,楼高六丈二尺(20米),钟重二千五百斤,撞之声闻二十余里。每当风晨月夕,钟声隆隆,震于太空,鸣鸣遥闻,闻者肃然而醒,惶然以思,止恶而兴善,于警世之教,亦深有裨益。
几经战乱,慈门寺逐渐衰落,民国期间,寺被改为医院,四十年代末仅存大殿、钟楼等建筑。五十年代初在原寺址建成县人民医院,现为朱家角人民医院住院部,旧址上仅存雌雄古银杏各一株,依然挺拔苍翠。[7]
慈门街
--
慈门街(3张)
现慈门街是在原基础上重建的,是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的后院,内有文昌阁、九碑廊、龙泉地等。现为集商业、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商贸城。[7]
珠溪园
--珠溪园
珠溪园(10张)
位于镇东首318国道的入口处,建于解放后,是朱家角镇上除西井街的课植园外的又一座园林。珠溪园原名共青公园,建于1956年。原为镇上富户蔡氏墓地,占地70多亩,内有池塘、小河,把墓区分成3个圩头,以小桥相通。墓区内竹林、树木成片,花卉簇拥,栽有松、柏、梅、榆、棕、铁树等名贵树木和各种花卉。[7]
课植园
--青浦区朱家角镇是上海西部水网地区的一个大镇,
课植园(12张)
1991年3月被公布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课植园园址建在镇西井街147号,这是一处庄园式的园林建筑,园主姓马,名维骐,自号农圃。园取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俗称马家花园。民国元年(1912年)始建,历时15年,花银30万元。花园坐西朝东,正墙门面对西井街巷。沿河有船舫、河埠、石驳岸。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部分组成。各种建筑200余间,占地5.3万平方米。
北部为厅堂区,第一进为轿厅,其余为头厅、二厅、三厅和迎宾厅四进。二厅为二层楼建筑,楼上为马氏生活区。迎宾厅北为书城楼。围墙上饰有城垛,似小城楼。围墙中间和两旁有圆形月洞门。正南面月洞门后建一拱形旱桥。南部为假山区。假山区内有打唱台、逍遥楼、观戏厅、荷花池、藕香亭、课植桥、钓鱼台、蝙蝠亭等。园内建筑结构精巧、气势雄伟、布局优雅。登上高五层的逍遥楼顶,远眺四方,全镇景色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长长的碑廊内,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书写的“梅花诗”等碑刻数块,文徽明“游西山诗”、唐寅、周天球的诗文石刻共12块。经过十年动乱,还能如数完好保存实在有幸。
荷花池西为园林区,亦称稻香村。内有数十亩的各种花卉树木;北部有“耕九余三堂”,西南角上是小游览区,有小假山、荷花池、九曲桥和倒挂狮子亭等。[7]
泰安桥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的一座石拱桥,桥堍竖立旗竿石两块,系悬路灯所用,是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古朴淳厚。
用于建造何家桥的材料,是青石,且雕刻的桥栏浮雕"飞云石",都酷似元代之作,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代,故对此桥的历史,造桥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清代名士曾有诗:"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诗中描写日落黄昏,渔歌唱晚,经过一天酷暑,人们轻摇蒲扇,步上桥头,尽情享受晚间清凉。真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消暑纳凉图。这里写了"古寺一桥通","古寺"即圆律禅院,"一桥"就是泰安桥了。
圆津禅院
--为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系禅宗曹溪一脉,淞吴名刹,因院内供奉观音菩萨,故又名“娘娘庙”。禅院北临漕港,东傍珠溪,院舍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
圆津禅院(6张)
禅院是历史上为重要的文物储藏所,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期文人酬唱往还之所,文化底蕴深厚。清初住持语石大师擅长丹青金石,广交翰墨。此后凡七传二百余年,悉以书画名世。王时敏、王原祁以及王昶、刘墉、郑板桥、钱大昕、董其昌、徐乾学等诸多名人均来过禅院泼墨挥毫、留下诗画墨迹。其中王昶亦曾为禅院撰写碑文等,并寄存了他著作的部分书板及其他许多故物。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修建了“亦峰居”、“漕溪草堂”、“墨花禅”、“息躬室”、”清华阁”、”航斋”诸建筑,其中以“清华阁”最负盛名,它不仅是名人文士珍藏书画之处,而且环境优美,登上清华阁远眺近望,珠溪胜景尽收眼底。西自淀山湖,南及余山。东至三汾荡,北眺西漾淀,“皆微茫见于云树之外,而村落之疏密,渔舟商舶之往来,得一览而尽之”,故有清华阁十二景之称。
圆津禅院
圆津禅院内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毁于战乱,部分为寺内不肖僧徒偷出变卖。至四十年代末期,珍品已经不多,后大部分为江苏省文管会接收,收藏于江苏省及苏州市博物馆,少数保存在青浦县博物馆。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现还保留有王昶所撰“重修清华阁记”、“振华长老塔铭记”,及沈光莹撰“重修大殿记”石碑,成为禅院遗留下来的仅有文物。为了再现禅院昔日景观,在圆津禅院修复委员会的主持下,由上海云湖集团、青浦广宏房地产公司鼎助,于2000年5月动工修“三圣殿”,重建“圆通宝殿”等,同年九月竣工。[7]
涵大隆酱园
涵大隆创建于1886年,现在墙上的店名仍是当年开业时写的。
清朝中期,朱家角的酿造业发展迅速。以涵大隆为首的一批酱园作坊将酿制的酱菜畅销各地。酱菜很快就成为了朱家角价廉、味美的特色产品。涵大隆生产的各种酱油、酱菜、乳腐、酒和醋等,都有一套独特的工艺。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涵大隆的玫瑰乳腐和双料酱油分别获奖,后来又在南洋劝业会和国货展览会上分别获奖。1956年,涵大隆和镇上另外几家大酱园合并,组成酒酱合作商店,总称涵大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