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族的民族特色|马塞族的生活习俗

2024-10-19 17:26:51 来源:天气频道

马塞族人大都少两个门齿下牙,这是从小拔掉的,为的是生病时灌药方便。
马塞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棍或标枪,用于防身、赶牛。长期形成了习惯,进城逛街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其他部族的人可没有这样的特权。马塞族人长得一点也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非洲黑人,他们身材瘦长、窄臀、狭长的脸庞,眼睛像蒙古人一样眯成两条缝。所有的马塞人都坚信自己是贵族,是优等种族。世界上任何人——哪怕是北美印地安酋长,也不会像马塞人那样充满傲慢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马塞(1)

马塞族的生活习俗

“马塞”是一个很古老的部族,在东非200多个部落中,马塞族最为出名。这不仅在于他们独特的部落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在于他们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仍能保持自己的传统。
他们拥有着爱好自然的人们最为神往的土地,世代以放牧牛羊为生。每天身披紫红色民族服装的男人们在一望无垠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手持木棍驱赶着牛羊行走于狮、豹、豺狼间。女人们在自己亲手用牛粪黄土建造的小屋内外照顾小孩和操持家物。
马塞族的祖先是生活在北非尼罗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传说它们是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哈米特人的后裔。几百年前赶着牛群南下,寻找水草,其中一支来到今天肯坦边境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今天的马塞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马塞人现在共有30多万。
在欧洲殖民者来到非洲划分并买卖土地之前,马塞族人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追随着雨水,带牲畜迁徙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牲畜是马赛人财富及地位的象征,牲畜大量的奶和血供给马赛族人的日常需要。他们感到口干的时候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插进去就吸。就像我们平常喝饮料一样自然。
马塞族人异常好斗,每一个马塞族少年总是以最勇敢的人为榜样,并会为尽快成为部落勇敢的人而努力。他们认为每一个勇敢的人都应该独自杀一头狮子,而且只能用自己的手中的长矛。
他们身材高大细长且面向英俊,把头发编成很多细细的小辫,猛兽牙齿或贝壳串成的链子做饰物饰与头顶及颈部,身上是两大块紫红色的方布围成的民族服饰,脚下穿的是用大象足底做成的鞋子。服饰华丽,举止高傲文雅。
马赛族人大都少两个门齿下牙,这是从小拔掉的,为的是生病时灌药方便。马赛男人都随身携带一根球形顶圆木棍或标枪,用于防身、赶牛。这是长期形成的民族习惯,即使是在城逛街时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其他部族的人可没有这样的特权。
所有的马赛人都坚信自己是贵族,是优等种族。他们性格独特,不像其他民族的人们那样去追名夺利。牛羊就是他们全部的财富,也是因为不求名利的缘故,他们为人坦诚待人忠诚、热忱。他们的脸上总是略带的傲慢之气,中世纪就曾有殖民时期的欧洲人称马塞族人是“高贵的野蛮人”。
马赛人拥有诚实、正直、勇敢性格精神,所以达官显贵和工厂商铺的老板会请他们来做巡更人。那些富贵人家就把正直、勇敢又不贪钱财的马塞人请过来做看家护院的工作会非常的放心。另外马赛人常把自己民族特色浓郁的小商品摆上街头卖给来这旅游的人们。

马塞族是哪个洲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

非洲的啊!
小学书里都有
据传,马赛人的祖先是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哈米特人,18世纪赶着牛群迁徙南下寻找水草,一支进入肯尼亚北部形成现在的土尔卡纳族,另一支进入乌干达形成卡拉莫加人,还有一支进入肯、坦边境,这就是今天的马赛人。他们高挑的身材、棕黑的肤色、狭长的脸庞、宽大的鼻头和宽阔厚实的嘴巴都带有明显的埃塞高原黑人的特征。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的双眼看人视物总显得离离即即,微微有点像人们常说的“对眼”。
马赛男人一律着枣红色带黑条格的“术卡”,即所谓“身披两块布”:一块围在腰间,另一块斜搭在肩上。据说早先他们是用白山羊皮涂上红色土作披挂,部族首领的长披肩豹皮衣裳十分讲究,以后棉布的传入使他们变得轻松。曾听人说他们不穿裤子,对此我曾半信半疑,但一次去安博塞利途中问路时我得到了证实,当时那“红衣少年”跑了几步,飘动的围裙把一切暴露无遗。据一位马赛朋友解释,穿红是为了吓走野兽,因为部族男人终日在野生动物出没的热带草原放牧,常有野兽袭击。兽怕“火”,以“红”代“火”自有其道理,更兼手持梭标、腰插尖刀,驱兽防身当无忧矣。一般说他们从不主动击杀野兽,更不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甚至连鱼都不吃,这来自于这个部族的森林崇拜。
马赛妇女衣著追求色泽鲜艳,在贴身裙装外部披一件长斗篷,项颈部戴一圆形彩色披肩,腰间系一条“坎噶”,看去倒也蛮飘逸。据当地人讲,在早些年,她们是以染色的剑麻穗头帘缠在腰间遮羞,上身搭一块用麻绳编织的“术卡”,如今这些只能在舞蹈里出现,倘若民间还有也只能是纪念品了。马赛妇女通常在头部挂一圈白色珠饰,而眉心处那枚彩色装饰坠儿颇为显眼,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是戴在她们的颈、臂和小腿部的彩色珠链(草珠、玻璃珠、塑料珠)及铁环铜环,这些饰品随着结婚年头的增加不断加码,而且戴上就不准摘除,昼夜与之为伴,最后可重达十四五公斤。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的耳朵。
马赛女孩出生后就扎耳眼儿,塞上一个小饰物,随着人的长大不断用木塞扩充洞孔,附之于牛油软化耳轮加强可塑性,并陆续加大饰物重量使耳廓越拉越长,直到两耳垂肩。据我观察,马赛男女外部装束的共同点有三项:一是出门多带经长期抚摸而变得十分光滑的圆木棍或标枪,即使在大城市乃至首都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没人过问,这是政府的特许,其他任何部族均无此特权;二是大都把耳廓孔洞拉得很大很长,穿过一个拳头绰绰有余;三是出生后都要拔掉两颗下牙,既为美观,又为生病痉挛时灌药方便。
马赛族是一个落后的半游牧部族,民风民俗独特,同时也保留得相对完整,因此而声名远扬,所以,为了满足外国人的猎奇心理和他们了解马赛人的渴望,在东非各大型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游客大都能看到身穿民族服装的马赛人走来走去,时刻准备为客人提供咨询服务。
一般说来,马赛男青年15岁行割礼后就意味着进入成年,必须参加“毛兰”(类似勇士的意思)队接受搏击训练。他们抡着木棍对打,而且是真打实干,退让或叫疼都被看作“孬种”,其他人还会一哄而上揍他个人仰马翻。“毛兰”是部族人畜的保卫者,按年龄段编队,各“毛兰”队的首领大都是高大英武、体格健壮的小伙子,通过斗牛产生,他们在部落中有相当的发言权,是部落头领的候选人,每个青年男子大约35岁左右才可退出“毛兰”队。尽管如此,他们从来不主动惹事,如果别人有意捅了他们的马蜂窝,那也够喝一壶的。
马赛人有“指腹为婚”的传统,父母可以为儿女包办婚姻,男青年也可直接向女孩父母求婚。过去有人说马赛男青年向姑娘求婚要杀掉一头狮子,这话不大可信,就是野生动物最昌盛的时代也未必有那么多狮子可杀,更确切、更流行的方式是通过斗牛显示其勇武从而博得女孩及其父母的欢心。当然定婚需用牛做聘礼。牛是财富的象征,拥有的牛越多,娶的妻子也就越多。马赛人仍实行一夫多妻制,但男人拒绝向生人透露家妻的数量,认为这会带来厄运。
随着时代的变迁,马赛人的思想也在变化,部族成员结构一直在分化,坦桑尼亚北部阿鲁沙一带的马赛人已部分从放牧转向农耕,另一批人离开草原进入城市成为“打工族”,更有一些受过教育的人进入国家部门担任要职,坦桑尼亚前总理索科伊内、现任肯尼亚副总统洒伊托蒂(半个马赛人)以及若干部长议员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此可见,马赛人的聪明才智并不亚于其他部族,关键在于教育,唯此才能改变他们总体上的半原始状态。这一点被马赛族大酋长恩图图看得一清二楚。
这位大酋长现已年逾八旬,有10个妻子、70个子女,年轻时当过“毛兰”,曾因赤手空拳击毙雄狮而名声大振,并被推举为部族首领。他认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强迫马赛人把子女送进学校念书。为了表彰他为马赛人开化与进步所作的贡献,肯尼亚总统莫伊亲自签署了政府嘉奖令,并到他家里作客。在一次采访中,大酋长对记者说:“时代变了风俗也要变,马赛人不能永远当‘毛兰’!”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老的马赛族势将以迥然不同的面貌展露于世,文人墨客将会从全新的视角为其写下新的一笔。

抗战时的长**马塞是怎么失守的

马当(今马垱)是长江最重要的要塞之一,地处江西彭泽县境内,与江中的小孤山遥相对峙,成犄角之势。江中沙滩将长江江流一分为二,左水道狭窄,已经淤塞不通。右水道流经马当山下,为主要航道,此处为长江中游最狭窄处,宽不及500米,水流湍急,形势险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要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阻敌西进,力保九江、武汉安全,专门建立长江阻塞委员会,负责马当阻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过两次施工,在江心建成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只在长江南岸留有仅可通行一条船的狭窄航道。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战壕等工事,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线,前后共布雷1500余枚。同时配置重兵防守。马当要塞由江防要塞守备队第2总队、第43军第26师一个营、守备第1营和第2营,以及炮兵第8团、第41团、第42团各一部等守备;马当下游之黄山、香山、藏山矶及下隅坂、黄栗树、马路口等,由江防军第16军第53师和第167师守备。
第21、第27集团军各一部和第23集团军唐式遵部分守江北的怀宁和江南的东流,以随时策应。安庆失守,使武汉的江防外围被打开了一个缺口。1938年6月18日,日本华中派遣军及海军军令部同时向波田支队及中国方面舰队下达了“由扬子江溯江行动,占领湖口及九江地区”的命令。6月22日,日军波田支队与海军第11战队由安庆溯江西犯,进攻马当。由于遭到中国空军的连续轰炸和两岸江防炮火的打击,加以江中布了水雷,推进极为缓慢,有三艘汽艇被岸上炮火击沉,一艘运兵的战舰触雷沉没。经过两天激战,日军仍无法打通水上通道。波田支队遂被迫放弃从江上展开进攻的计划,改以一部兵力在马当以东的茅林洲、香口一带登陆,沿长江南岸向马当迂回进攻。负责马当—湖口防御的马湖区要塞指挥部指挥官是16军军长李蕴珩,这位李军长有些好大喜功,为了讨好上峰,在当地办了一所为期两周的所谓“抗日军政大学”,调16军的副职军官和排长及当地的乡保长离职进行训练。从6月10日开始,热热闹闹的搞了十几天,尽管战事日紧,但李蕴珩还是决定在6月24日上午8时举行结业典礼,并于23日发出通知,令各部队上尉以上军官届时前来参加,会后在司令部聚餐。接到命令后,守卫香口江防的53师313团连以上军官和其他16军所属部队的军官都于23日晚去了马当镇,准备参加次日的结业典礼。23日晚,整个马当要塞无战事,一片寂静。
这是个激战前夜,混入训练班的**,已把这一重要情报,传送给了日军。24日凌晨4时,日军以小艇靠岸,偷偷从香口江边上岸,登陆后即向负责香口一带防守的53师313团发起猛烈进攻,313团连以上主官多已奉命离队去参加所谓“抗日军政大学”的结业典礼,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全无准备,战斗无人指挥,阵地乱成一团,香口遂告失守,随后,香山等阵地也相继失守。负责指挥马当要塞阵地防守的守备第2总队总队长鲍长义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挥官,他把所属3个步兵大队安置在马当以东的长山,依托这里的8个钢筋水泥构筑的坚固工事进行防守。战前,他预感到敌情严重,没有派部下军官去参加李蕴珩的所谓培训班,23日,接到李蕴珩的开会通知后他也没有执行,而是下令所部军官坚守岗位,均不得去马当镇参加所谓军政大学的结业典礼。24日拂晓,一直坚守在阵地观测所的鲍长义最早获悉香口失守,他一面向武汉江防司令部报告,一面令所部严阵以待。果然,日军在占领香口、香山等阵地后,于24日早8时,即向长山发起了猛烈进攻。日军步兵组成3个突击组,抬着重机枪,从太白湖口水荡里向长山步兵阵地突击。太白湖至江边原是一片稻田,因江水上涨,漫过圩堤,使这开阔的水田变成湖荡。敌兵一进入湖荡,半截身子陷入水中,重机枪火力不能很好发挥。我守军长山阵地轻、重机枪一齐向敌开火,火力异常猛烈,敌军纷纷中弹倒在湖荡中。日军上午组织两次突击,下午又进行两次进攻,均有来无回。日军见步兵进攻要塞毫无进展,便出动10多艘军舰,向长山步兵阵地炮击,敌舰以s形游弋,每一次旋向射击,就有100多发炮弹如雨点落在我守军阵地上,部分工事被摧毁,人员也有伤亡,战况十分激烈。香口之敌趁势再次由湖荡向长山突击,企图凭借强大火力的掩护突破我守军防线,但仍被英勇作战的第2总队官兵消灭在湖荡之中。下午6时,***从武汉来电,对英勇作战,抗敌有功的第2总队官兵予以传令嘉奖,武汉卫戍总司令**亦同时来电嘉奖。6月25日,第16军第60师在空军的配合下,向登陆的日军展开反击,试图收复失地。骁勇善战的空军健儿向江面的敌舰发起猛烈轰炸,击沉敌舰两艘,重创一艘。第60师在空军的掩护下,发起反冲锋,将日军步兵迫退至长江边,于当日中午收复香山、香口。但到下午,敌军舰、援兵源源不断增加,敌援兵在舰炮的掩护下又纷纷登陆,大举反扑,香山、香口再度失陷。与此同时,敌舰炮火继续向长山阵地猛烈轰击。长山守军与敌海陆空军鏖战两整天,伤亡重大,战斗力减弱,急待补充。要塞指挥官鲍长义屡次向军长李蕴珩请求派部队增援,驻防彭泽的第167师师长薛蔚英奉命赴援,但他畏敌如虎,拖延时间,没有沿彭泽至马当的公路快速推进,驰援长山阵地,而是故意由太白湖东崎岖不平的小路缓缓行进,直到长山失守也未能赶到。而日军两天来从太白湖口湖荡经过十多次突击均未得逞后,改变了战术,于26日拂晓前,乘我守军疲惫不堪,以藏石矶江边堤坝芦苇为掩护,悄悄摸到长山西端第2总队第7中队阵地前施放毒气弹,我守军官兵全无防毒设施及经验,第7中队官兵几乎全部中毒身亡。
清晨,敌军在飞机掩护下,多艘汽艇冲入江面布雷区,以火力引爆水雷。大量舰艇则载着陆战队从藏石矶登陆。敌香山炮兵和江面海军均增强火力,轰击长山阵地。到中午,长山阵地已被日军切为数段,炮兵炮弹已尽。鲍长义眼看长山阵地危在旦夕,援兵无望,只得下令撤退,马当要塞遂告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