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海子的简介-叠溪海子到黄龙多少公里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点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
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城。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
清晨时分。登上高耸于湖畔的雕楼,俯瞰全景,带状的水面洒满金色的阳光。令人迷醉.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后;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观,告诉人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
叠溪海子到黄龙多少公里
78公里。根据百度百科显示,黄龙和叠溪海子都位于四川省,两地相距78公里,开车1个半小时即可到达。
叠溪海子的形成原因
这座地震湖的形成,是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茂汶以北的叠溪镇发生了强烈地震,据《中国地震目录》所载:微观震中位于北纬31.9°,东经103.4°;震级达7.5级,震源深度为6.1公里。据当地幸存者讲:震前曾持续干旱40多天,震前曾有白色地光产生,人们称为“天门开”;前一天牦牛惨叫,天气闷热,地震发生时,叠溪镇城居民,忽闻霹雳一声,接着地面剧烈簸动,地下发生低沉吼声,与地面上山岩崩塌、房屋倒塌的隆隆声相和,霎时飞沙走石,烟尘四起,天昏地暗,地面到处张开大缝,忽开忽闭。不过一两分钟,全镇倾没。当天入夜天气骤变,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晚间又发生大震,地下隆隆声不止,山坡岩石飞滚。直到次日早晨,一夜之间发生地震5次之多。此后数日,余震几乎天天都有,有时还夹有几次大震,地面上下簸荡,砂石飞扬,地声不息,成为一次空前浩劫。有感范围北至西安,南达昭通,东到万县,西抵阿坝。全城除一放羊的孩子之外无一幸免,死亡6800多人。
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使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叠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叠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
这次地震后的第45天,即10月9日。岷江上游阴雨绵绵,白腊寨公棚地震湖崩溃,江水猛增。傍晚,高160多米的叠溪坝崩溃,积水倾湖而出,夹带泥沙巨石,沿江而下,江中浪头高达20丈许,吼声震天,10里之外皆闻。沿江村镇、田园一扫而光,数万亩农田庄稼被毁。人畜逃避不及者,尽被卷人水中,又有2500多人丧生,造成了我国地震史上罕见的次生水灾。
震后形成的**小小的海子都相继逐步溃决了。只有公棚和白蜡寨两个一大一小的海子保留至今,人们统称它们为“大小海子”。
建国后,党和国家多次对大小海子进行勘查和治理,在它的附近还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湖坝进行了疏导加固。如今的“大小海子”已成为镶嵌在川藏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游览观光,而且还源源不断地为羌族人民提供着甘美的乳汁。
川西北草原行摄,成都到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原创摄影图文)
在成都西北,有一片大草原叫若尔盖,那里有草地、牛羊,寺庙、藏房,蓝天、白云,河流、湖泊,沼泽、野花,那是一个神奇迷人,今人向往的地方。
为了亲近那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夏日早晨,我们从成都启程,向着梦中的草原出发。
叠溪海子
经蓉昌高速、213国道、川蓉公路,一路向西、向北,上午十点多就到了茂县。
叠溪海子位于四川阿坝茂县境内,岷江上游,岷山脚下。
这是一个由灾难而生成的海子,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古城——叠溪城,它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的交通要塞,长期为重兵把守,历代都是边防重镇。
在1933年8月25日15时56分30秒,一个普通的下午,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陷落,下滑距离达500-600米,城内的居民除一在外放羊的孩子外全部遇难。古城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了长达12公里的海子。此次地震及引发的水灾共计死亡6865人,伤1925人。
叠溪古城就这样倾刻间被地震从地图上抹掉了,就像意大利毁灭于火山爆发的庞贝古城一样,被深深地埋在水下。
叠溪地震遗址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地震遗址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地震堰塞湖。每每到此,见景生情,都不禁唏嘘长叹。
川主寺
从叠溪海子往北行驶约100公里就到了川主寺。川主寺是镇,也是寺,寺就在镇旁。
川主寺也是交通要道,位于松潘、红原、九寨、黄龙四条公路的十字路口,以西40公里就是大草原,并延伸至九曲黄河第一湾。
川主寺始建于1270年,藏语又叫“卓仑贡巴”。寺内曾经供奉大小泥塑菩萨2018尊,铜铸菩萨1025尊,还有唐卡350幅,经书3250卷,舍利塔2座,大小转经筒524个,木雕菩萨128尊。“**”期间,寺院遭到损毁,仅镇寺之宝、部分文物和经书得以保存。现在的川主寺是1997年局部重建的。
若尔盖草原
我们在川主寺午餐后,往西行约40公里就进入了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有广义、狭义之说。广义的若尔盖草原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县,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15万,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它是“川西北高原的绿洲”,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的第二大草原。
狭义的若尔盖草原就指若尔盖县一带。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生成的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黄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贾曲在此汇流。
若尔盖草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的美誉,是《国家地理》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在无垠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点缀其间,组成了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地,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沼泽,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既神秘恐怖,又美丽梦幻。
若尔盖草原又是红军长征时,在四川滞留的时间最长、经历的地区最广阔、面临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卓绝、付出的牺牲最大的地方。据记载,约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于此。
巴西会议使得党和红军摆脱了政治困境;包座战役打通了胜利北上的道路;高原的牦牛、青稞救援了红军“三过草地”。因此,若尔盖草原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花湖
我们在草原上一路欣赏美景,走走停停,黄昏时分才到达若尔盖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花湖。
花湖位于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若尔盖大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
花湖以花著名,每年5、6月份,湖畔野花盛开,五彩缤纷,满湖霓虹,愰若仙境。
可惜我们去的季节晚了一点,湖畔的野花已经很少。但那倒影着蓝天白云,纯净清澈的湖水,湖畔的芳草,湖面上自由嬉戏的野鸭,仍然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九曲黄河第一湾
游过花湖,我们下午日落前赶到了九曲黄河第一湾,准备拍著名的日落美景。
九曲黄河第一湾是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寺旁形成的独特风景。黄河为四川与甘肃的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翩翩而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形如“s”。黄河之水就像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轻拂了一下四川后又转身飘回青海,因此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奇特景观。
我们登上路边的山坡,坡上已有不少游人架好相机等待拍摄日落。
在坡上向西眺望,起伏莽动的原野与悠远广阔的蓝天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自然和谐而又神秘壮美。
天空的光影在不断变幻,夕照笼罩大地,茫茫草原渐渐融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不一会儿,夕阳透过云层,向大地深情注目,徐徐落入地平线。此时,s型的黄河在晚霞映照下泛着的粼粼波光,天地同辉,灿烂辉煌,美得让人惊叹。
拍摄了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日落后,我们意犹未尽,第二天一早又去拍了清晨美景。
如果说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日落是绮丽壮观的胜景,那么它的清晨就是飘渺梦幻的仙境。
晨光曦微,月亮还在空中。朝阳从背后的山坡上斜照过来,眼前云雾升腾,恣意翻卷,像童话里的大海,奇妙虚幻,无边无岸。
草原、黄河、寺庙、村庄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仿佛太虚幻境。站在山坡上,看着眼前变幻的美景,就像置身云端,忘记了一切烦恼,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云雾缓缓飘散,景物渐渐清晰,草原又开始了新的、美丽的一天。
我们在晨光中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再见,若尔盖,你的美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