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桥东区属于哪个市_邢台市桥东区现在叫什么

2024-11-25 08:44:54 来源:天气频道

桥东区1981年4月建区,是邢台市的发祥地,是邢台市的老城区,是邢台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桥东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商朝古都”、“千年邢襄”之美誉,是邢台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承载地。现辖一镇一乡:东郭村镇、大梁庄乡;五个街道办事处:豫让桥办事处、西门里办事处、南长街办事处、北大街办事处、西大街办事处;25个行政村、7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村转居39个、纯社区居委会31个)。全区总面积67.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万(其中暂住人口约7万),有汉、回、蒙、满、壮、布依等13个民族。
历史沿革收起
桥东区****成立于1981年4月,区政府驻地凤凰街10号,现辖两个乡(大梁庄乡、东郭村乡)和四个办事处(南长街、北大街、西大街、西门里),有37个村民委员会,53个社区居委会。
桥东区是邢台的老城区,可称为“古邢台”,有着悠久的历史。70年代百泉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确证本地在万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邢台有史可考已有3500多年,曾四度建国,三次定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北方名邑重镇。
地区概况收起
桥东区位于邢台市区东部,是邢台市两个辖区之一,因大部分地处京广铁路地道桥以东而得名。邢台市委、市政府、军区分区及邢台县委、县政府驻地在区内,是邢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邢台县祝村、东汪镇接壤,北同豫让桥办事处毗连,南依沙河市,西沿京广铁路与桥西区为邻。全区地势平坦,总面积31平方公里,现辖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3个村民委员会,34个村改社区居民委员会,5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58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909人。区内有汉、回、蒙、满、壮、白、布依等13个民族。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教五种宗教信仰,信仰群众达13000人。

邢台市桥东区现在叫什么

邢台市桥东区更名为襄都区,襄都区,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北接内丘县、南濒沙河市、西接信都区、东临任泽区、南和区。是邢台市中心城区,也是邢台市历史文化的源头和城市建设的原点,邢台市党、政、军机关驻地均在区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20年6月,***批复同意河北省调整邢台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邢台市桥东区更名为襄都区,襄都区****驻南长街街道顺德路229号。将原邢台县的豫让桥街道、晏家屯镇、祝村镇、东汪镇划归邢台市襄都区管辖。

扩展资料

河北省第三届(邢台)园林博览会选址位于襄都区邢台中央生态公园范围内,以“太行名郡·园林生活”为主题,“梦回太行,园来**南”为副主题,“城市绿心·人文山水园”为定位规划建设园博园。总占地面积4621亩,总投资约36亿元。

水系面积约1600亩、绿化面积约2310亩、建筑总面积约18.7万平方米。空间架构为“一核、两岸、五区、多园”,功能分区为燕赵风韵区、城市花园区、创意生活区、邢台怀古区、山水核心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襄都区

桥东区的地理环境

桥东区位于张家口市区的东半部,因在清水河东侧而得名。位于北纬40°12'~40°48',东经114°52'~115°31'ˊ之间。南面与高新区接壤,西隔清水河与桥西区相望,区境东西宽约五公里,南北长约九公里,桥东区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平缓倾斜,地势平坦。
桥东区****驻桥东区胜利中路31号。1、气候特征
桥东区气候特征是属寒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春季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由于该区境内北部、西部为浅山区,西部为市区腹地,形成东高西低地形落差,加上地面性质差异大,以城市效应为主的小气候特征也很显著。
2、温度
桥东区年平均气温在摄氏7℃~8℃之间,秋季平均气温摄氏8.9℃,冬季平均气温摄氏–6.5℃,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8.3℃,7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23.7℃极端最高温度为摄氏40.9°(1955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温度为摄氏–26.2°(1954年12月29日)。
3、日照
年日照小时为2821.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4%。太阳高度角:夏至为72°39′,冬至为25°47′,受太阳照射时间冬至为9小时零6分钟,夏至为15小时零8分钟。年总辐射量在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左右。
4、积温
桥东区积温,0℃以上积温3600℃左右,5℃以上积温3450℃左右,10℃以上积温3200℃左右,15℃以上积温2600℃左右。
5、霜期
全年无霜期144天,轻霜冻初日9月25日,终日5月15日;重霜冻初日10月10日,终日4月24日。
6、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403.6毫米,最大值为648毫米(1955年),最小值228.1毫米(1984年)。其中70%的降雨量集中在6、7、8月份,而7、8月份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0%。春季降水量为50~60毫米,夏季降水量280毫米左右,秋季降水量60~70毫米,冬季降水量5~10毫米。
7、风力
受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边缘地理位置影响,桥东区处在多风地带,年平均大风日可达22.7天以上,风向以西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每秒2.5米左右。由于气候干燥,地表土壤含水少,刮风时常伴有扬尘、沙尘天气现象。桥东区位于张家口市东半部,全区地势南北长、东西窄,呈鱼形不规则长条形状,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西半部属大清河冲击型一、二级阶地,东半部属燕山余脉渐缓堆积地形,呈缓坦渐降,地表坡度较大,百分之三到四。地面距海拔560米~800米。
桥东区处于中朝准地台上的活动地带,震旦亚界的局部地槽,燕山沉陷带亚段。主要属中生代侏罗白垩系。地层岩性为出露棕褐色粘土、亚粘土与黄褐色沙土河流冲击区间或杂有砾石,土层较厚,含有较丰水肥,造成适于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基础。一、地表水
桥东区境内有清水河、东沙河、七里山渠三条河流。
1、清水河(据万全县志记载亦称通桥河),俗称大清河。该河属永定河水系,发源于崇礼县。据水经注记载:“宁川水源出独石口西马尼图岭西南太平庄之东北”,向西南流至张家口北约70公里,有西沟、东沟二水自西北、东北两向来会正沟之水于大境门北汇合,再向南流经汉卿桥(现称解放桥)、通桥(现称清河桥)、京绥铁路桥(现称***桥),经高庙、老鸦庄及宣化所属村等注入洋河。晴天流水潺孱,雨天洪峰狂泻,洪水时水质浑浊富含有机质,灌溉尤佳,故河水流经村庄多开渠引水,使受浇灌的田园肥沃。市区境内全长19公里,是划分桥东、桥西两区的界河,年平均流量3.8立方米/秒。在沙岭子镇西南,入永定河水系的洋河。因天气干旱降水偏少,另外相应增加农田灌溉和企业用水的加大,径流量呈现日渐缩小态势,又由于沿岸企业、居民未经处理将废水排入河道,使得水质污染严重。
2、东沙河,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北4.25公里处。发源于东山(人头山)流经市区至宁远堡与洋河汇合。该河属季节性雨洪河,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正常年雨洪的最大流量65立方米/秒左右。相传因该河清代在张家口堡的东面沙石河,故得名东沙河。
3、七里山渠,位于区政府驻地6.3公里处,该渠北起清水河,南至宣化县梅家营,北段流经市区,全长23公里。
二、地下水
因高原山地和山间盆地的特点,地下含水层分布不均匀,难有大面积含水层形成,原有地下水存量不多,加上企业开采使用自备水取用地下水过量,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自然涌出的泉眼全部干涸。年动态降水补给,因干旱年份偏多,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充,开采量逐年下降。而且市区企业、居民所排污水、垃圾直接、间接加重了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1、鱼儿山
鱼儿山,又称东高山。顶峰高度1243.5米,低谷807米,位于城区东北部距桥东区政府所在地7公里处。地处北纬40°49′~40°50′东经114°52′~114°53′。海拔861.9米,面积4000平方米,状似菱形,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因山腰有沙石一条,雨后状若游鱼,故名鱼儿山,又取天下太平之意称太平山。
2、东太平山
东太平山,位于城区东部距桥东区政府7.75公里处,地处北纬40°49′~40°50′,东经114°52′~114°53′。海拔896米。面积5000平方米。系阴山热察支脉的分支,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因在市区东面,故名东山。据《察哈尔省通》记载:东太平山亦称东高山。
3、东山
东山,位于城区距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南4.15公里处,地处北纬40°47′~40°48′,东经114°53′~114°54′。该山最高为海拔896米。因座落于张家口市区以东而得名。
4、骆驼山
骆驼山,位于红旗楼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0.6公里处,地处北纬40°47′~40°48′,东经114°53′~114°55′,海拔885.6米,面积2800平方米,因山形状似骆驼,故而得名。
5、东沙河
东沙河(亦称长甸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南4.25公里处,首端地处北纬40°48′东经114°53′,末端地处北纬40°46′东经114°53′,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4.5公里,宽5米,深3米,沙石基底,季节性泥沙水质河流。
6、大虎林沟
大虎林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北偏东5.8公里处,首端处北纬40°50′东经114°53′,末端处北纬40°50′东经114°53′,东西走向。长0.25公里,宽20米,深5.6米。沙石基底,东起该沟顶端,西止七里山渠。相传沟内树木较多,林中有虎,故得名虎林沟,又因沟较大,俗称“大虎林沟”。
7、一虎林沟
一虎林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北偏东6.25公里处,首端处北纬40°53′东经114°53′,末端处北纬40°50′东经114°53′东西走向,长0.28公里,宽13米,深5.6米,属沙石基底。东起该沟顶端,西止七里山渠。为虎林沟派生名称,从北向南排列一虎林沟。
8、二虎林沟
二虎林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西北偏东6.25公里处,首端处北纬40°50′东经114°53′,末端处于北纬40°50′东经114°53′东西走向,长0.25公里,宽20米,深4.7米。沙石基底,东起该沟顶端,西止七里山渠,为虎林沟派生名称,从北向南排列称二虎林沟。
9、五郎庙沟
五郎庙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北偏北4.78公里处,首端北纬40°49′东经114°53′,末端北纬40°49′东经114°53′。东北至西南走向。长365米,宽20米,深3.9米。沙石基底,东北起该沟顶端,西南止鱼儿山路后街。相传在宋代时,鱼儿山、水泉沟、东窑子三处各建有一座五郞庙,此沟因流经鱼儿山五郞庙旁,故而得名。
10、车道沟
车道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北5.01公里处,首端北纬40°49′东经114°52′,末端北纬40°49′东经114°53′。东北至西南走向,长0.7公里,宽20米,深8.7米。沙石基底,东北起自沟的顶端,西南止于鱼儿山后街。因此沟有蛇出没,得名蛇道沟,又因当地方言将蛇音读为“车”音,俗称“车道沟”。
11、磨石沟
磨石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北偏南5.32公里处,首端北纬40°49′东经114°54′,末端北纬40°49′东经114°54′。东北至西南走向,长0.7公里,宽40米,深6.8米。沙石基底,东北起沟的顶端,西南止陵园路(现林园路)。该沟的石头可制作磨石,得名磨石沟。
12、峰天沟
峰天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北偏东5.25公里,首端北纬40°49′东经114°54′,末端北纬40°49′东经114°54′南北走向,长0.5公里,宽30米,深6米。沙石基底,北起沟顶端南止口里东窑子村。
13、水泉沟
水泉沟,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东北方向4.3公里,首端北纬40°49′东经114°54′,末端北纬40°49′东经114°53′。东西走向,长1.3公里,宽15米,深1米。沙石基底,原有一泉眼常年流水,近几年因开采地下水原因,泉眼干涸。现为季节性河流,东起东山,西止东沙河。相传早年间沟内泉水孱孱流出而得名。
14、七里山渠
七里山渠,位于桥东区政府驻地6.3公里处,首端北纬40°48′东经114°54′,末端北纬40°46′东经114°53′。南北走向,在市区内长8.78公里,宽4米,深3米。沙石基底,1958年由人工开凿而成。该渠北起东太平山脚下的清水河,南至宣化县梅家营,北段流经市区,全长23公里,因该渠沿七里山开凿故此得名。1958年***同志来张参观时,为之题词:“七里山渠”,至今题字碑立于大渠中段遗址旁(2008年该渠废弃)。

桥东区美食

桥东区美食有金毛狮子鱼、锅包肘子、杂粮煎饼、熏肉大饼、五香凤爪、抓炒全鱼等。
1、金毛狮子鱼:以鲤鱼为主料炸制而成,因形似毛发竖起的狮子而得名,黄里透红、酸甜可口、鲜嫩香醇。
2、锅包肘子:源于清朝同治年间,已有140年历史,于大葱、面酱同食,外焦里嫩、香而不腻、便于携带。
3、杂粮煎饼:以五谷杂粮为原料烙制而成,薄、脆、酥,卷上大葱或其他蔬菜、肉类,营养丰富。
4、熏肉大饼:猪肉辅以十几味调料的百年老汤煮熟,再熏制成棕红色,皮肉剔透、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味浓香;面粉和成酥软面团醒发,擀片抹油重叠复擀几次,烙制成饼,皮面金黄、外焦里嫩、松酥起层、口味酥香。
5、五香凤爪:以童仔鸡爪为原料,配以多种纯天然中药佐料,采用传统制作方法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滑嫩香鲜、口味纯正,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6、抓炒全鱼:吸收京、鲁等地菜系特点,再加以创新而成,以鲤鱼为主料,辅以盐、葱、辣椒粉、五香粉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