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市名子的来历 陕西省的户县

2024-11-25 06:53:06 来源:天气频道

户县,陕西省西安市辖县,原称鄠(hù)县,1964年简化为户县。
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至渭河。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财神刘海故里”和“财神之乡”。
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
夏代(前21~前16世纪),户县为夏之属国有扈氏国。夏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有扈氏”为“扈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代(前16~前11世纪),是商之属国。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建都于丰、镐,地域含户县。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户县属内史管辖。
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汉初置鄠县,直至东汉属右扶风。
后历经三国、魏晋,隋唐,五代,宋各朝代,户县均属京兆府。
明代(1368~1644),洪武九年(1376)置陕西布政使司,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时期,户县先属西安府,后归咸阳区。
*******成立后,户县属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83年10月***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陕西省的户县,为何要改名诶鄠邑区?

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中部地区,有一个地方叫户县,也就是现在的鄠(hù)邑区。在它的南部是秦岭,北面挨着渭水。户县县城位于距离西安45公里。县城东边有高冠河、沣河,挨着长安县;县城西边有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县城南边依靠秦岭分水岭,与宁陕县接壤;县城北边依靠渭河,与兴平县隔岸相望;县城东北与咸阳市相接。整个户县区域东西最宽可达三十公里,南北最长可达五十三公里,总面积达到了1282平方千米。截止到2018年,常住人口将近56万。

秦汉时,户县不仅属于上林苑辖区,而且还是建都在长安的11个王朝(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的京畿之地。由于历史上户县交通闭塞,战略上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历史上大的战乱比较少,经济相对稳定。

在近代的考古发现中,户县共发现了十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了远在公元前40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先民们就已经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并且创造了氏族文化。在天桥公社丈南遗址的粮食窖穴中曾发现了碳化粳稻,说明氏族社会时期已种植水稻。

据《户县志》中的记载,在夏代,鄠邑区属于有扈氏国,这个地方算是夏的属国。有扈氏国是鄠邑区地区建置最早的记载,这也就是鄠邑区这个名字的起源。当年夏王启讨伐有扈氏,在甘(今户县西南一带)这个地方进行了战斗,有扈氏站败。到了商代,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

后来,秦孝公设置了鄠县,秦朝属内史;汉属右扶风;三国时期,魏属扶风郡;北朝及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除梁属京兆郡外,唐、晋、汉、周及北宋、金皆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

明代和清代,户县隶属于西安府;1914年到1927年,也就是民国三年到民国十六年,户县隶属于关中道;到了1936年,也就是民国十六年至二十五年,户县隶属于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管辖。

1949年5月21日鄠县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军分区管辖;1953年元月直属陕西省****直接管辖;1961年8月归咸阳专区管辖。一直到了1964年9月10日,因为“鄠县”这两个字比较生僻,经***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1983年10月***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又到了2016年,经***的批准,撤销了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

鄠邑区与户县的区别是什么?也就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鄠邑区与户县实质上是没区别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不同时期(2016年11月24日之后与之前)对同一个地方的行政称呼不同。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原称鄠(hù)县、户县。下图为鄠邑区标志性雕塑“逐日”

鄠邑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总面积1282平方千米,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三个副中心城区之一,距西安主城区18千米,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截至2019年3月,鄠邑区下辖8个街道、6个建制镇,另设有1个景区管理局。

2016年11月24日,***批复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区。2017年9月9日,鄠邑区撤县设区正式揭牌,成为西安市第11个区。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围棋之乡。

2018年,鄠邑区常住人口55.8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2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7.5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1.8:43.3:44.9。

扩展资料:

鄠邑区的自然及地理

鄠邑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与安康市宁陕县接壤,北临渭水与兴平市隔岸相望,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区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东西最宽处30公里,南北最长处53公里,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477公顷,灌溉面积33396公顷。

南部山区除秦岭梁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山梁均为南北走向,山势陡峭(45度以上),峰峦重叠。按地表形态分为中山、低山、陡坡。

中山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分水岭陡峻,起伏较大,多为对称山脊,山脊有孤峰存在,各山岭由南向北呈叶脉形分布,形成大小支脉175道,成为各沟峪的分水岭。下图为鄠邑区紫荆花海:

较高山峰有11座:首阳山、凤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华山、木咀梁、万家岭、圭峰山、郭家山、宛华山、天空岔梁。河谷一般呈“v”型,谷宽5—20米,河谷切割不对称。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不宜农耕,现多为林地及荒山草坡。

低山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之间,山脊起伏不大,分水岭成浑圆形。山坡堆积物较多,低洼处保留有黄土状砂质粘土,厚度5—20米。有的地方为土、石、岩屑混合物。河谷一般呈“v”形,宽度在25米以上,个别地方为“箱形谷”。由于坡度较缓,且有一定的黄土沉积,多为山区农耕地。

北部平原构造上属渭河地堑的一部分,按地貌特征可分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扇缘洼地、黄土台原、渭河阶地及河漫滩地,海拔600—388米。洪积扇分布于山基线以北,童家滩、郝家寨、南斑竹园、仝夏堡、余下村、焦将村、高力渠、草堂寺东西一线以南。

鄠邑区地表坡度0度30分至4度,地势较高,水利条件较差。扇缘洼地分布于洪积扇以北,秦渡镇、牛东村、牙道村、县城、格家庄、甘水坊东西一线以南,地表坡度小于1度,土层较厚,水利条件好,但排水不畅,雨季地表常积水。

黄土台原分布于扇缘洼地以北,文义村、王守村、坳河村、涝店、甘河村东西一线以南,即眉坞岭地带,地表坡度小于1度,未受渭河冲积影响,为原生黄土沉积,土层深厚。渭河阶地南与黄土台原界线明显,分布于眉坞岭以北,渭河防洪堤以南,为河流冲积而形成。

河漫滩系防洪堤以北渭水漫滩。地面从南向北,从西向东微倾斜,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鄠邑区主要粮食产区。

区域在东经108°22′至108°46′,北纬33°46′至34°16′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网——自然地理

西安户县的介绍

户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隶属陕西省西安市,南依秦岭与宁陕县接壤,北临渭水与兴平市相望,东界高冠、沣河与长安区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东西最宽处30公里,南北最长处53公里,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南部山区占总面积的56.1%,北部平原占43.9%。平原地区海拔在600~388米之间,最低处为渭河河道;低山分布于海拔680~1000米之间,中山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静峪脑海拔***5米。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