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的灌河起源_灌河的灌河八景

2024-10-20 08:41:19 来源:天气频道

灌河,古称灌江,苏北文明的摇篮,灌南、响水两地区的母亲河,当地人称大潮河,历史上极富盛名,明代作家吴承恩曾乘舟顺灌河而下,渡黄海至花果山一路实地采访。灌河口与花果山近在咫尺,唇齿相依,吴承恩写到花果山很自然要涉及灌河,于是在《西游记》中便写出了“二郎神大战灌江口”这一段。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一句诗词歌赋,写出了灌河的宏伟。灌河两岸向来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苏北文化的中心。灌河,位于苏北沿海的中北段,海州湾南缘,西到三岔河,东到灌云县燕尾港流入黄海,流经淮安、盐城、连云港三市,与京杭大运河连接,流域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灌河是苏北唯一在干流上没有建闸的天然入海潮汐河道,地处海州湾三角洲,横贯苏北东西,这里河宽水深,四季无冻,终年可以通航,被誉为“苏北的黄浦江”。近年来,不少专家、教授曾对灌河进行多次科学论证,一致赞誉灌河为亚洲的“鹿特丹”、中国的“莱茵河”、“苏北的黄浦江”。

灌河(1)

灌河的灌河起源

灌河、一帆河等河流都是王彦章铁船犁凿的河流,她给我们两岸的人民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
很久以前,苏北沿海一带没有河流。只有芦苇荡,杂草地,水的沼泽,虫蛇肆虐。当地人民只能选择河畔,堤坝高处搭建草棚,砌泥灶,开荒种粮,生活非常艰苦。每逢雨季又积水成灾,种不了五谷,收不了庄稼。
有位神仙,名叫王彦章,身高一丈有余,头大如巴斗,掌有扇大,臂大腰圆,足力千钧,号称“水头王”。他决心效仿大禹疏导九河之法,开凿海滨河道,疏水入海,为民造福。
后来,王彦章从玉皇大帝兵器库里盗来十八般兵器,放在神炉中冶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铸成一艘崭新的铁船。舵、锚、樯、篙等家什样样备好,皆为铁铸。王彦章神力非凡,擎铁篙,撑铁船,陆地行舟。铁篙点地,铁船如飞,只见那泥沙翻滚,泥雾排空,大地轰鸣。铁船过后,即出现深深的小河,两旁的积水迅速归洪,顺着小船哗哗地流向大海。
一日中午,烈日当空,王彦章撑铁船驶至海州伊芦山前,正在山上纳凉的山神李成孝闻得山南隆隆作响,地动山摇,急忙起身前去观看,只见王彦章挥舞铁篙,驾着铁船,急驶而来。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听说他们两人曾在东海前较量过,李成孝败于王彦章。今日相见,怎么放过,说时迟那时快,他大喝一声,好一个大胆的王彦章,你是绕山过,还是穿山过?王彦章说:谁也不要阻碍我开河,再大的山,我也要把它凿通。话音刚落,只听霹雳一声巨响,伊芦山脚塌下半边。那李成孝也不是好拔的葱,他力大无比,有拔山掘地的本领,慌忙将山提起向王彦章压去,王彦章感觉不好,一纵身跃出山外,铁船被压在山底……从此以后,便有了美丽、富饶的灌河。

灌河(2)

灌河的灌河八景

灌河全长74.5公里,东连黄海,西接运河。由于每日两次潮水涨落,当地人又称“潮河”。灌河是一条古老的天然河道,沿岸风光绮丽,古今文人墨客诗颂文赞,丹青描绘者不乏其人,留下的诗画佳作美不胜数。“灌河八景”诗在众多作品中甚享美誉,流传也较广泛。
灌河八景诗的作者是民国初年响水口的曹西园。据《淮安府志》记载:“曹应熙,号西园,清光绪乙卯科举人。”曹西园祖籍灌南县九队,后迁居响水,晚年住响水双港姚湾,死后亦葬于此。因他久居灌河两岸,对灌河体察较深,依据灌河当年景象,写成一组吟咏灌河的诗,从八个方面写出了灌河的景色,故后人称其为“灌河八景”诗。

灌河(3)

灌河在江苏的哪些地方

流经新沂沭阳等很多地方的是灌河北面的新沂河,灌河从灌南县的北陈集镇和大圈乡(红标处)汇合经响水入海。

灌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