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属于北京哪个区 宣武门的基本简介

2024-11-25 00:42:11 来源:天气频道

1、宣武门属于宣武区。
2、宣武区,北京市原辖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南部,是原4个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约19.04平方公里。宣武区位于北京城中心天安门的西南部,东与崇文区相邻,西、南两面与丰台区交界,北与西城区、海淀区接壤。

宣武门的基本简介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讹传顺治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这里。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杀人地方了,菜市口没有什么固定的地方作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统治者关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最后在菜市口被杀死。他在刑场上,态度庄严地对监斩官说:“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慷慨就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更是为这刑场增添了一股子肃杀之气。
宣武门内的天主堂,是北京的第一座教堂。明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人利玛窦远涉重洋入京传教,万历**准其留京。数年间,利玛窦遍游京师,1605年择吉地,在宣武门内建“礼拜堂”。当年的礼拜堂虽然宣扬基督教,但仍是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清顺治七年,当时任职钦天监的德国人汤若望将礼拜堂改建成今天的西洋建筑样式,俗称“南堂”,为清代北京耶稣会人士的活动中心。宣武门天主堂被中国天主教会使用。

北京宣武门的历史功能是怎样的?

元朝时,宣武门称为顺承门(讹传顺治门)。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用了元代"顺承门"的名称。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根据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的意思,改称"宣武门"。

宣武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阔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囚车经常从宣武门出入,因为城门外为菜市口刑场,人称"死门",值得一提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震耳欲聋,北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

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大都要经过这里进入北京内城。

菜市口很早以前就因是杀人的地方而出名了,刑场并不固定,一般监斩官的坐案都设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

宋末元初,被俘获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于元朝统治者,最后在菜市口被杀死。在刑场上,他义正辞言地对监斩官说:"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慷慨就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无疑这些人都为这刑场增添了一股子肃杀之气。

宣武门内有北京的第一座教堂,天主教堂。明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人利玛窦远涉重洋入京传教,万历**准其留京。数年间,利玛窦遍游京师,1605年择吉地,在宣武门内建成了"礼拜堂"。当年的礼拜堂虽然宣扬基督教,但建筑依然是中国传统的风格。清顺治七年,当时任职钦天监的德国人汤若望将礼拜堂改建成西洋建筑样式,俗称"南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成为了清代北京耶稣会人士的活动中心。现在的宣武门天主堂已经被中国天主教会使用。

请问一下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怎么样?

宣武门天主堂,俗称南堂,是北京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605年,现存的建筑建于1904年,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建筑,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前门西大街141号。
大堂是哥特式拱券形建筑,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顶为供券形,正面有精致的砖雕,柱顶有木刻浮雕馏金花纹。祭台上悬挂着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外观宏敞,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
教堂主体建筑为砖结构,面向南方,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取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屋顶做穹窿状。三个宏威的砖雕拱门并列,将整个建筑立面装点得豪华而庄严,整个建筑里面磨砖对缝,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
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1664年,汤若望被弹劾下狱,该堂一度被毁,汤案**后康熙又拨银重建,1775年遭火灾,后又重建。1900年曾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又重建。*******建立后曾经多次修葺。
西侧的大门不像其它教堂那样用西洋门,而是用了中式三开间大门,显示出南堂和皇家的历史渊源。
顺治**曾24次来到南堂与在清政府内任钦天监职的汤若望神父促膝谈心。该堂以无玷始胎圣母为主保。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赐匾“通微佳境”,称汤若望神父为“通微教师”。
南堂内有原教堂石碑二,其一为清**御制天主堂碑记,今已字迹不清,嵌于大堂前两侧墙壁上,大堂西墙原竖立的铁十字架,约高1丈2尺,系南堂最早的遗物。
更多关于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