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旅游局商标有什么寓意-呼伦贝尔冬天哪里旅游好
呼伦贝尔旅游局它的商标肯定它传达的含义是跟它当地的旅游业有很强的挂钩型的,一种连带作用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呼伦贝尔冬天哪里旅游好 冬天去呼伦贝尔
马拉的橇,狗拉的爬犁、观赏雾凇、看冰雪冬季那达慕、体验北方温度极限、感受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空间……。。。。。。这一切都是您冬季来到呼伦贝尔所能感受体验的。
辽阔的草原脱下夏日的绿装。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广袤的山林经过秋寒的洗礼变得面色苍老。几场纷飞的雪花飘过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大地迎来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由于大兴安岭的三分之二都在呼伦贝尔,这里有广阔的森林,为林海雪原提供了天然的自然环境,比起东北的雪乡,这里场面更大,景色更美。无论你是从北部的莫尔道嘎镇还是从满归镇坐上这两趟开往海拉尔的火车,都会有很多独特的感受,首先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绿皮火车而且价格也是绝对的便宜,花上不到4040元的车费你可以坐上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你知道吗,即使是这样你也只是走完呼伦贝尔南北走向的一半路程。乘坐这两趟列车不但可以穿越林海雪原,还可以看到冬季采伐的景象。如果您运气极佳,獐狍野鹿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动物都会映入你的视线,沿途的根河、得耳布尔河、莫尔道嘎的不冻河都是拍摄雾凇的绝佳地方。更多的人一提起呼伦贝尔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草原的故乡,倘若不是笔者这次在呼伦贝尔旅游局幸遇崔霞老师的介绍,真的不知道呼伦贝尔的山林面积大于草原,大兴安岭在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自东北向西南,逶迤纵贯千余里,构成了呼伦贝尔市林业资源的主体。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伦仑春等3232个少数民族,鄂温克、鄂仑伦春、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也居住这里。
巴树桓的人物履历
1975.09—1978.03黑龙江省大杨树东方红农场六连工人、副连长、东方红农场采伐队副指导员
1978.03—1982.0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
1982.01—1984.12海拉尔蒙师教师,海拉尔师专教师、教师党支部副书记
1984.12—1988.04共青团呼伦贝尔盟委员会学少部干事、副部长(其间:1986.05-1987.05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挂职副苏木达)
1988.04—1990.06呼伦贝尔盟盟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
1990.06—1993.10共青团呼伦贝尔盟委员会副书记
1993.10—1995.10共青团呼伦贝尔盟委员会书记
1995.10—1998.10陈巴尔虎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正处级)
1998.10—2002.03呼伦贝尔盟旅游局局长,兼呼伦贝尔百合生态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
2002.03—2007.12牙克石市委书记
2007.12—2009.02呼伦贝尔市政协副主席、牙克石市委书记
2009.02—2010.12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牙克石市委书记
2010.12—2011.03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牙克石市委书记
2011.03—2011.08呼伦贝尔市委常委
2011.08—2015.12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2015.12—2016.01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呼伦贝尔市政协主席提名人选
2016.01—2016.02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呼伦贝尔市政协党组书记、政协主席提名人选
2016.02—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呼伦贝尔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求龙源期刊的账号密码或帮我下下来也行啊,毕业论文急用 论文题目是 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信息化研究
提要呼伦贝尔市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具有发展国际贸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优势,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呼伦贝尔国际旅游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现状入手,分析旅游信息化对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的影响,展望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信息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呼伦贝尔;国际旅游;旅游信息化
基金项目: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8C029)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早期旅游形象宣传中的自我定位是“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口岸、大冰雪、大火山、大民俗、大天池、大氧吧”,形象地突出了旅游资源自然、文化和历史特征。1991~2002年的接待旅游者人数从80,300人次增加到1,707,600人次,增长了20倍,2008年全市共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1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8%(自治区增长9.7%);旅游业总收入从2,225万元增加到16.34亿元,增长了70多倍;旅游业占GDP的比重从0.43%增加到8.58%,也增加了近20倍。2008年旅游业总收入完成93亿元人民币,增长33%。国际旅游一直是呼伦贝尔旅游开发格局中主打的三张王牌之一,因此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呼伦贝尔旅游业有着重大意义。
一、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接待过夜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在大环境的带动下,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出境游现状分析。近年来,呼伦贝尔出境旅游发展速度令人瞠目。从旅游目的地来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成为呼伦贝尔市民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呼伦贝尔市民出境游的选择地。到2008年,呼伦贝尔市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己接近100个国家(地区)。从旅游的原因分析,1984年以前,呼伦贝尔出境旅游基本上是以外事活动为主,几乎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90年以休闲度假、观光为目的出境游才逐渐增多。
呼伦贝尔市经营出境旅游收入由1991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597万元,增长了3.3倍。其中,最快的发展阶段是1992~1993年,在这个期间出境旅游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和收入规模都超过国内旅游,主要原因是当时中俄边境小额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中俄市民往来增多。
(二)入境游现状分析。呼伦贝尔早期的入境旅游主要是边境入境旅游,给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并带动了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内旅游后来居上,发展越来越快。从两者在历年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看,1991年几乎各占一半,随后直到1999年,国际旅游所占的份额一直超过50%,1998年时甚至高达77%。但从2000年开始,国内旅游超过了国际旅游,2001年和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比重分别达到了71.4%和75.2%。截至2009年,国际旅游创汇从起初的206万美元增加到4,906万美元,增长了近23倍,累计创汇36,189万美元。据统计,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63.7万人次,增长1.5%;入境旅游外汇收入2.43亿美元,增长6%。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旅游目的地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呼伦贝尔旅游局提供的资料中显示,2001年在呼伦贝尔市国际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涉外有住宿设施的草原旅游点、涉外招待所等)住宿的海外过夜游客只有700人(其中台湾同胞124人,澳门同胞161人,外国人415人),前往旅游景区点的海外游客628人(其中台湾同胞64人,香港同胞70人,外国人494人)。但同组数据在2008年反映了呼伦贝尔市入境游规模的激增,仅仅台湾和香港同胞两组数据就超过2001年总人数近千人。
在入境旅游方面,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主要接待区。2002年呼伦贝尔市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人数占整个内蒙古入境旅游人数的31%左右;2005年呼伦贝尔市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人数为17万人次;2008年己达63万人次。预计2010年呼伦贝尔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将占到整个内蒙古入境旅游总数的35%,到2020年呼伦贝尔入境游人数将达到整个内蒙古接待入境人数的近50%。由于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充,在呼伦贝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呼伦贝尔市旅游局的努力工作下,由国际旅游营销协会、世界和谐基金会、国际旅游商协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等机构联合举办的“2008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呼伦贝尔市被授予“国际旅游名城”称号;在同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休闲产业博览会”中,呼伦贝尔荣获“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称号。
二、呼伦贝尔国际旅游困境与旅游信息化需求
(一)呼伦贝尔国际旅游面临的困境。呼伦贝尔国际旅游获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同时必须重视在此天赋资源的旅游条件下,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地调整改进,才可能保证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国际客源的单一性是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的最大局限。国际客源由国家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距离因素决定。从人数看,近几年入境人数呈现稳态增长,以俄罗斯和蒙古这两个主要客源国为主,日韩两国客源位于第二,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游客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但我们必须看到,俄蒙两国的客源潜力已经到达后增长阶段,如何突破依赖边境旅游,保证国际客源的稳态增长是呼伦贝尔国际旅游必须解决的问题。
2、交通条件尚待改善。2008年通过政府主导和机场交通部门的积极运作,旅游大交通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海拉尔、满洲里两个机场年进出港客流量达到45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航线、航班架次及进出港人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交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呼伦贝尔国家旅游的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区域分异仍然存在,边缘区的交通瓶颈仍然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如何解决地理位置的阻碍,也是发展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不能忽视的问题。
3、国际旅行社规模参差不齐。呼伦贝尔市的国际旅行社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在这些旅行社中,满洲里中国国际旅行社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它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14家国际旅行社之一。尽管呼伦贝尔国际旅行社的数量在内蒙古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能将出入境游做大做强的国际旅行社仍然屈指可数。
(二)国际旅游信息化的必然性。国际旅游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突破重重障碍呢?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形式之一,传统的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的优越和劳动力供给的丰富。当代旅游业正朝着新兴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旅游信息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呼伦贝尔国际旅游现今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地域偏远和信息不畅通的限制。而信息化恰恰可以突破地域、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更全面地获得与国际旅游相关的资源信息,使国际旅游获得快速发展的契机。因此,旅游信息化必然是一个解决呼伦贝尔国际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信息化展望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旅游产业在管理手段、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逐步告别了“散、小、弱、差”的局面,加速向高效优质型的集约化经营迈进。狭义的旅游信息化就是把景点、景区、饭店、旅行社、交通、气候等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旅游信息,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编辑、处理转换成用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来表示它们的内容或特征;广义的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和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手段。
呼伦贝尔旅游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2008年与新浪网、乐途旅游网、央视网合作,联合开展网络宣传活动;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开通旅游宣传短信平台;与网通公司合作建立“魅力呼伦贝尔”网站。呼伦贝尔旅游政务网2009年点击率达到64万次,传输手机短信宣传1.3万条,发布旅游动态信息600余条。在已有平台上,借鉴其他地区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发展呼伦贝尔国际旅游,提出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信息化的方向如下:
(一)利用信息化网络稳固和开拓入境游客源。北京是呼伦贝尔市国际游客和远距离游客的集散地和客源地。为增加国际入境游客源,呼伦贝尔市应把扩展方向瞄准于长期在中国工作或经常访问中国内地的海外游客上,包括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驻华机构成员、外商、企业的海外雇员及其他经常到中国进行观光活动的国外游客和台港澳同胞。这需要呼伦贝尔市旅游管理部门与国内外大中城市的市政府建立直接、快捷、稳定的长期联系。例如,在大中城市的政府网站上建立“呼伦贝尔旅游网”的链接,以扩大传播效应。除俄、蒙两国外,呼伦贝尔直接联系国际客源仍存在障碍。因此,通过北京这一核心枢纽,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境外客源,带动邻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境外客源,把握北京这一桥梁是呼伦贝尔稳固和开拓入境游客源的重要渠道。
(二)打造“无线宽带数字城市”。2008年呼伦贝尔开通了海拉尔至俄罗斯赤塔、北京、呼和浩特、广州、杭州、深圳、沈阳、哈尔滨、石家庄等国际国内旅游航线19条,进出港34.24万人次,同比增长54%。旅游航线、航班架次及进出港人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经协调国家民航局和空管局,呼伦贝尔市己拿到蒙古航线的审批文件。俄蒙和日韩旅游包机,现己签署16班协议。为促进呼伦贝尔国际旅游,必须将这些成果取得最大化利用。呼伦贝尔市己与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开通旅游宣传短信平台,及时向各旅行社等旅游相关单位宣传旅游交通信息。在此基础上,应将呼伦贝尔的旅游信息(如航班折扣、天气信息、旅游产品推荐等)更加及时地告知给建立国际旅游业务联系的外省旅行社,以保证境外旅游者更及时获取呼伦贝尔最新的旅游信息。同时,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可联手中国电信部门,通过无线网络向市民、游客、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和高速无线宽带上网业务。如,中国电信“天翼”3G无线宽带上网,一个账号就能畅游天下。
(三)搭建国际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安全、高效的信息高速公路。国际旅行社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来强化旅行社的运营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效力。例如,可以搭建旅行社之间的信息化网络,全面联网分享旅游信息。只有管理与效率兼备的信息化运营的国际旅行社,才是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旅行社。在旅行社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单位内部的邮件通信、信息发布、文档管理、工作流程自动化等工作,有利于发展呼伦贝尔出境游市场,同时使客户关系管理变得清晰和方便,为国际旅行社带来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为国际旅行社的品牌延伸打下良好的基础。客户在接受产品和服务实施消费时,只有感到满意才会继续购买该品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国际旅行社通过与客户有效沟通和建立长期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那么在对老顾客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时,可以节省巨额的广告费用和促销费用。一个企业50%~80%的利润来源于占顾客总数20%的忠诚顾客,如果旅行社的营业部能将顾客当作追求利润那样的倍加呵护,以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那么作响品牌、提高利润也就不再是难题。因此,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和品牌效应,可使呼伦贝尔国际旅游更上一个新台阶。
旅游信息化是呼伦贝尔发展国际旅游的必经之路,依托呼伦贝尔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信息化能促使呼伦贝尔国际旅游业向着完美的无国界服务行业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玉改,贵秋,影响辽宁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因素[J].服务经济,2008.5.
[2]徐岩.国际旅行社出境旅游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财经界,2007.7.
[3]张蓓.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策略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