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一夜游惠州市区该怎么玩-广东省惠州市的历史介绍

2024-11-24 13:25:07 来源:天气频道

有人咨询坐车到惠州市区两天游如何安排,我便做了这么个行程计划供大家参考讨论。

第一天上午抵达惠州市区,开始游玩惠州西湖(走马观花式)主景区,从平湖门进游苏堤、泗洲塔、东坡园、准提阁、折返九曲桥、点翠洲、琵琶洲、偃龙桥、芳华洲、迎仙桥、元妙观、祝屋巷、丰渚园,此时已是中午,可就近吃点东西。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

午饭完毕,可以到丰渚园对面乘坐36、K2、L1路到红花湖站下车,游玩红花湖,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是乘坐电瓶车环湖18公里。

丰渚园

红花湖

如此一圈下来也接近黄昏了,这时该干什么呢?最好的选择就是从红花湖0公里附近的小径上高榜山,运气好能看到红叶。上得高榜山登上挂榜阁,看日薄西山,华灯初上??在这里,你可以居高临下地360度无死角观赏惠州风光。

高榜山上挂榜阁

高榜山上鸟瞰惠州

天已黑,下山寻一处吃饭,闲逛、休息??

次日上午,再次返回西湖,游昨日遗漏的红棉水榭、明月湾、百花洲??

惠州西湖明月湾

西湖百花洲

然后从北门进入惠州府城,游北门直街及两边小巷,你可以在这看到旧时惠州大户人家的住宅。

北门直街

桥子头表功牌坊

随后进入惠州第一公园——中山公园,这里是广东省三大中山公园之一,也是惠州千年府治之所在

中山公园正门

孙中山像及中山纪念堂

从中山公园下明城墙走到滨江西路,一路向东新桥方向走,观赏东江两岸的江北新城与老城风光,走到东新桥头可看到数百年历史的文笔塔,及与塔一江之隔的合江楼。

滨江西路的明城墙

文笔塔与合江楼

走过东新桥就进入了桥东了(原归善县城后来的惠阳县城之所在),可以登合江楼观看四周风景,然后再从新水东街走进老水东街,看一街挑两城(县城和府城)的水东街旧时光。

惠州水东桥

惠州水东桥

此时,恐怕已是饥肠辘辘,在四周随便吃点东西,比如横沥汤粉或是阿?敖校?蚴瞧渌?鸬亩?鳌L畋ザ亲樱?蟾乓灿幸涣降惆桑?热粲锌站偷轿骱?丽日旁边的黄氏书院(东江民俗博物馆)看看,再到旁边的金带街走走看看。

西湖丽日

金带街

这一趟下来,时间正正好一个多小时(如果还觉得时间宽裕,就到西湖丽日对面的丰湖书院走走,这里延续了惠州数百年的文脉)。

丰湖书院

结束后就到西湖边的公交车站坐公交车或是自己一路走到汽车客运站,回家去!!!

不知大家对这个方案怎么看?

如果各位觉得小编的方案尚可的话,可否关注一下呢?谢谢!

广东省惠州市的历史介绍。

历史

惠州远在7000万年前是一片陆地沼泽地带,适合恐龙的生存,近年来,在惠州全境曾发现过4批38枚的恐龙蛋化石和一些恐龙的足迹。

在约1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开始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渔猎和原始的农耕,目前,在惠州全境共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其中包括博罗葫芦岭、苏屋岗、何屋岗等贝丘遗址,出土了大批的石器和陶片。

春秋战国时期,在惠州的博罗县境内存在着一个叫缚娄的古国,《吕氏春秋》中即有记载,曰:“缚娄、阳禺、笙兜之国,多无君。”

1993年,广惠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在博罗县的横岭山发现了古墓葬300多座,多数属于周朝,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铁器等,其中的铜甬钟和鼎见证了当年缚娄国贵族“钟鸣鼎食”的景象。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在惠州设立了博罗县,属南海郡管辖。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惠州属于南越国领地。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后,置九郡,惠州属南海郡博罗县地。

三国时期,惠州属于东吴领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南海郡分置出东官郡,博罗县改由东官郡管辖。咸和年间(326年-334年),道教名人葛洪隐居于惠州境内的罗浮山采药,炼丹,并在山上创建了四座道观,使罗浮山成为中国的道教名山之一。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东官郡改为梁化郡,郡治即设置在博罗县(今惠东县境内),此为在惠州首次设立郡治。

隋文帝开皇十年(591年),岭南设立广州和循州两总管府,循州总管府的府治,即在今惠州市的中山公园内,从此惠州成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循州总管府改为龙川郡。917年,刘䶮建立南汉,惠州为南汉祯州郡的郡治。

北宋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州为惠州,始有“惠州”之称,并一直沿用到今天。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在59岁时被朝廷四降官职,贬至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苏轼在惠州度过了三年,期间写下160多首诗词,大多为歌咏惠州风物的作品,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成为灸烩人口的名句,其小妾王朝云亦葬在惠州西湖旁。南宋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惠州建立聚贤堂,后来改称为丰湖书院,一直到明清,丰湖书院都是惠州的最高学府。

元朝在惠州置惠州路。明朝改为惠州府。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沿海盗寇猖蹶,明太祖派人在惠州境内的平海建造城池,抵御盗寇,此城一直保留到现在,目前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清朝末年,孙中山曾两次在惠州发动起义。

1900年,发生义和团运动,孙中山决定乘机发动起义,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命郑士良等人于三洲田(今属深圳盐田)于10月6日发动惠州起义,起义军曾一度发展至2万人,按孙中山指示直取厦门,后因军械粮草不继,于11月1日宣告失败。

1907年6月2日,同盟会成员邓子瑜委派陈纯、孙隐等人,在距离惠州20里发动七女湖起义(今惠城区汝湖镇),以响应黄冈起义。该次起义军增至200多人,多次杀败清军,但因黄冈起义失败,得不到声援,因寡不敌众,遂在梁化墟解散。

起义失败后,邓子瑜被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勒令离境,陈纯经香港转赴南洋,孙隐于1909年被清政府广东当局杀害。

1925年,军阀陈炯明屯重兵于惠州,并企图攻占广州。国民政府由蒋介石率领东征军3万多人讨伐,历30小时战斗后攻克惠州城,在今惠州中山公园望野亭举行军民联欢大会和阵亡将士追悼会。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切断广九铁路和粤汉铁路补给线,于1938年10月12日,派出两个师团共4万人从惠州的大亚湾登陆,开始了进攻华南的序幕。国民革命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守。数日后,惠州全境大部分地区沦陷。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赶赴惠阳的坪山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开始进行对敌的游击战。1940年9月,以此队伍为基础,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2日,在惠阳县土洋村进行整编,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广东的东江流域设立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1952年撤销。1956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1959年撤销。

1963年重新设立惠阳专区,1970年改称惠阳地区。1979年分宝安县,设深圳市。1988年,惠阳地区分置为四个地级市,分别为惠州市、东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

惠州市行政规划图:

扩展资料:

基本介绍

惠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深圳,北连河源、韶关,东接汕尾,西邻东莞和广州;珠江三角洲东端,南海大亚湾北部。

惠州市是广东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即有“岭南名郡”和“粤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有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不少名人旅居于此,留下大量题咏惠州的诗词,因而使惠州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而且是客家人最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民众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祖籍惠州的港澳台逾80万人,旅居香港的惠州籍乡亲达100多万人,7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惠州籍。对惠州人来讲,自家有亲戚在香港十分寻常。

惠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快速发展的商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工业化城市,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和电子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总投资额730多亿元人民币的多个石化项目在惠州的兴建和投产,使惠州成为珠三角经济圈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2015年10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惠州市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惠州被定义为二线城市。


经济

惠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是珠三角经济圈(只包含惠州市区、惠阳、惠东、博罗)的9个地级市之一。据广东省统计局核定的数据,2017年惠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830.5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6%。

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2017年的人均GDP8.02万元,增长7.4%,处于珠三角经济圈的中上游水平。

语言

惠州市地处客语、粤语、闽语、三大汉语方言的交汇区,三种方言在境内均有分布。

惠阳话属客家语粤台片,是惠州地区最大的方言,分布于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等地。在惠州,客家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惠州话是在惠城区(惠城话)和博罗县,惠东县,惠阳区的沿江平原地带流行的一种既有客家语,又有粤语特征的方言,虽然仍有许多人使用但较为分散,日渐式微。

“惠州话”一般是指分布在惠州城区的东江本地话,不过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指惠州市的客家话(惠阳话)或原惠州府的客家话(海陆客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州市

中山纪念馆在哪里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

(中山公园)是怎么来的?

1.北京中山公园北京中山公园2.上海中山公园上海中山公园3.天津中山公园天津中山公园4.桂平中山公园桂平中山公园5.佛山中山公园佛山中山公园6.武汉中山公园武汉中山公园7.台湾中山公园台湾中山公园8.青岛中山公园青岛中山公园9.南京中山公园南京中山公园10.沈阳中山公园沈阳中山公园11.大连中山公园大连中山公园12.济南中山公园济南中山公园13.杭州中山公园杭州中山公园14.温州中山公园温州中山公园15.沙市中山公园沙市中山公园16.厦门中山公园厦门中山公园17.漳州中山公园漳州中山公园18.汕头中山公园汕头中山公园19.韶关中山公园韶关中山公园20.惠州中山公园惠州中山公园21.深圳中山公园深圳中山公园22.东莞中山公园东莞中山公园23.江门中山公园江门中山公园24.梧州中山公园梧州中山公园25.蚌埠中山公园蚌埠中山公园26.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加拿大温哥华中山公园27.中山市中山公园中山市中山公园
1.北京中山公园编辑本义项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全园面积22.5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万寿兴国寺。1421年(永乐19年)明成中山公园(北京)
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公园。从南门入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汉白玉石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战胜”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参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形态各异的古柏相传为辽时种植,迄今已逾千年。还有一株槐树与柏树相抱而生。称“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奇观。由此西行就到了坛门外,一对雄俊的石狮系北宋遗物,是1918年从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庙废墟中发掘迁来守门的。走进坛门.眼前是一条绿色的林荫道,周围遍栽果树。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乃是万物之本。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1950年已移去。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皇帝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自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北京中山公园(19张)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为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社稷坛外西南面,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社稷坛东边,环境清静,称长青园,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在松柏苍翠,杉竹相映中,点缀着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花房,一年四季万紫千红,春意盎然。这里还有迎晖亨、兰室、水榭、四宜轩、春明馆、绘影楼等建筑。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迁来的。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15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公园后部植一片柏树林。筒子河上可划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与故宫相辉映,波光楼影中山公园(北京)景2
,景色如画。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有一座中山公园,旅居这里的华人、华侨和学子们的强烈的怀乡之情,从山水、林桥、路廊中折射出来。中山公园坐落于温哥华市中心东部,紧靠唐人街,与中华文化中心毗邻。据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外建造的第一个全景中国古典式花园——苏州园林的再现。公园始建于1985年3月,1986年4月24日正式开园,由中国苏州52位专家组成的承建队在建筑师王祖欣和冯小麟先生的带领下,同温哥华建筑师韦亚祖和布景师邓云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建成此园。中山公园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来自中国,如玲珑光洁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制工艺品,各式各样的花格窗、假山石,铺曲径、小路用的鹅卵石等。中山公园中有中国古典花园应包括的亭、台、楼、阁四部分,花园的设计反映着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崎岖对平坦,明对暗,大配小,刚柔相衬。园内既有铺满睡莲的平静湖面,又有小桥下的潺潺流水。花草树木中,松、竹、梅尤为显赫。前人赋予它们坚贞、正直、友爱的品格,给后人以美好的启迪。山石凸凹,崎岖有致,小径石阶,参差不平。雕刻着花鸟虫草的长廊又直又齐,水榭与亭台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公园虽小,但由于建筑师的构思巧妙,使人在游览时,有一种景景连绵,“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当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对面的华枫堂,常有中国民乐演奏会。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衬下,将人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带向大洋彼岸,让人如醉如痴。[1]1993年底,孙中山先生铜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园门口。中山先生半身铜像连同青黑的花岗岩基座,高约3米。他神情庄重,目光深邃,令人肃然起敬。铜像是由中国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送。铜像揭幕典礼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及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等出席了仪式,并分别致词:孙中山的名字与中华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铜像与温哥华的华人们的同在;中山先生的思想与世界和平与进步同在。中山公园是华人故乡的缩影、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山铜像表现着中华民族奋斗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