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的特点的最大的特点-安平桥的历史价值
安平桥达七八百年之久。刻在桥心亭后柱上那笔力雄劲的联句“天下无桥长此桥”,概括它的最大特点。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安平桥的历史价值?
安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
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
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800多年前,这里帆樯林立、交易兴旺。
创建安平桥的富商黄护经营海外贸易,成为安平首富。
1138年,黄护创建安平桥时,泉州港已进入鼎盛时期。
安平桥,宽3.8米,有361个桥墩,大约长2255米。
安平桥,全部由花岗岩砌筑。
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3种不同形式。
走上这座石桥的脚步来自印度、阿拉伯、越南、非洲大陆、欧亚大陆......
他们的行囊里有茶叶、瓷器、丝绸和香料。
安平桥则以长度上被历代所赞誉,以“卧龙“、“巨虹”的壮丽称号,闻名海内外。
由于时代久远,海港的变迁,海上的桥变成陆上的桥。
如今国家拨出专款重修,恢复旧貌,一到长虹般的长桥,总要漫步观赏,不禁赞叹不已!
安平桥既是一座历史之桥、文化之桥、商贸之桥,也是一座友谊之桥、合力之桥。
本文为“景中文化旅游”自媒体(原创)推出的旅游系列文章之"福建之旅:安平桥"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景中之声
美编:细语无声
安平桥的介绍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安平桥名称的由来
安平桥因为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所以得名为安平桥。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
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扩展资料: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历时十四年建成。现桥长2256米,有船形墩、半船型墩、方形墩361座。桥面铺设花岗岩石板,最重的一条超过20吨。
桥面两翼有石护栏,桥上有憩亭五座,分建于桥的东、西、中部,还有石雕将军4尊,历代重修碑刻15方,桥头有五层六角仿木砖塔一座。
安平桥是宋代劳动人民靠人工操作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建造的大型梁式石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其工程的伟大艰巨及劳动者的卓越创造才能,是高度智慧的集中表现,对我国交通史、桥梁建筑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公园建设之前,安平桥桥头处、白塔、水心禅寺周边遍布底层高密度民居,建筑质量差,对文物及景观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安平桥两侧河道内杂草丛生,水质环境差,水系纵横,但各水体之间沟通不畅,景观类型单一,设施匮乏,与安平桥不协调。
为改善安平桥周边环境,安海镇启动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总用地面积1028.8亩。
预计总投资3.8亿元,其中征迁费用2.5亿元,建安费用1.3亿元。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以安平桥为核心,因地制宜塑造公园环境。
以长桥为轴、环路串珠、三区体验、安平八景,力求将公园打造成以安海文化为特色,集文化体验、生态体验、旅游观光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生态文化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