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正佳广场有疫情吗_国产美妆“大逃杀

2024-11-24 19:12:38 来源:天气频道

题主是否想询问“2022年10月1日正佳广场有疫情吗”?没有。天河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是一个豪华型广场,周边高端设施众多,截至2022年10月24日,根据查询天河区疫情防控公告得知,在2022年10月1日,经核实,当地疫情好转,解除封禁管控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没有疫情。

国产美妆“大逃杀”

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2020年9月28日,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线下门店已达200家。

自第1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记仅用了20个月。另一个惊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记将要赴美ipo。

据报道,完美日记近期完成了新一轮1.4亿美元融资,如果以40亿美元(约为268.4亿人民币)的投后估值比照,完美日记的市值已经超过丸美、接近珀莱雅。

后两者是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截止发稿前,珀莱雅市值居a股美妆行业第一,为291.08亿元人民币,丸美为262.21亿元。

从2018年开始,完美日记、unny、橘朵等国产美妆品牌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特点:抓住了小红书、kol等新渠道带来的流量红利,擅长营销玩法,从线上起家。

扎根线上的中国美妆品牌们渐渐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野蛮人”。

韩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科丝美诗有着近30年历史,并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其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线上渠道和平价品牌的崛起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线上模式导致了行业里充斥着“门口的野蛮人”

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走线上模式的品牌们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影响了整个美妆市场,而对于传统美妆品牌而言,这些变化也许是致命的。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挑战无处不在。

国产品牌也曾经历过“畅销时代”,产品不愁销量,随着欧美美妆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竞争,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价位等变得更细分。

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线上渠道变革,更是给美妆行业增添了不少新玩家,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来临。

一边是诞生于淘宝的美妆淘品牌,当时雅诗兰黛等欧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迟迟不入驻淘宝,给了国产美妆淘品牌崛起的空间。另一边则是传统国产美妆品牌,扎根线下的它们,对线上渠道的尝试也显得过慢。

当传统美妆品牌反应过来,布局线上,将淘品牌作为不能忽视的对手时,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着它们——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通过互联网化营销带来的流量红利,掌握了线上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美妆市场的各方势力,如今已经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混战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场变革中,必定有许多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兴强者与存活者。

在这场国产美妆“大逃杀”中,谁活了下来,谁又最终消失了?

曾经a股化妆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经先后被丸美、珀莱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盘。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发送了一条微博,他写道:“今天珀莱雅的股票市值206.6亿,超过上海家化206.4亿。”末尾还附上了三个流泪的表情。


很难相信,这个打造了美加净、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公司,打过不少胜仗,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但最终掉队了。

许多国产美妆品牌有着类似遭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兰娜”,在2010年因为原料等问题被经销商举报后,逐渐消失在消费者视野中;曾是中国本草护肤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为品牌老化,业绩下滑严重。

上海家化的掉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美妆行业兴起,大量创业者涌入,通过生产技术、营销、线下等多个环节的学习与调整,让国产美妆品牌得以遍布中国,美加净、大宝、欧珀莱、雅芳等品牌,都曾是无人不知的国产美妆品牌。

这一时期被称为“畅销时代”,怕的不是卖不掉,怕的是生产不出来。很多国产品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顶。

随着全球美妆巨头加速开拓中国市场,国产美妆品牌的地位被冲击,它们的产品定位被挤压在中低端市场,许多品牌还需要通过中外合资才能存活。

人们发现,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尽管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产品,但销售体系、营销能力、企业现金流等方面都与欧美巨头有着很难赶超的差距。

来自欧美巨头的刀剑已经架在了国产品牌的脖子上,后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009年前后,欧美巨头几乎占领了这个行业,丁家宜被科蒂集团收购,大宝被强生收购,小护士和羽西被欧莱雅收购。收购不断发生,不少“国货”渐渐变成了“洋货”。

同时,当时美妆行业的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来自欧美或本土的头部企业,已经垄断了市场,市场上略有名气的品牌,实际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业手上。小型初创公司想要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国产美妆公司成立并孵化新的国货产品。

上海家化成立于1989年,但2000年才是国产美妆的爆发期。丸美、韩束成立于2002年,珀莱雅诞生于2006年,卡姿兰则成立于2009年。

中国美妆品牌的成长和活跃变得更剧烈,丸美“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及韩束“释放你的美”等广告被投放在卫视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经随着佰草集跌出头部品牌阵营,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莱雅和丸美成为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

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大多走入过它们的线下专卖店,专柜售卖模式一度是它们主要销售渠道。它们的营收,100%来自化妆品自有品牌运营的核心业务,这一因素让它们更被投资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断升高。

20年间,行业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刚刚坐稳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打破格局。

在新的阶段,竞争加剧了。

此时的美妆行业,欧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劲,它们不再犹豫、加速融入电商平台。传统国产美妆品牌也一样,线上渠道甚至成为了主要营收来源。

新的玩家也开始跃跃欲试,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带着不同的模式走来,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格局早有变化的征兆。在科技领域,技术的更迭背后往往孕育着机遇,而在消费领域,渠道的变革也是同理,这一轮变革围绕着线上。

2010年以前,美妆品牌大多是经销商模式,每年的美博会是企业招揽代理商、提升销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妆行业的销售渠道一直在变化。

关于中国美妆品牌的销售渠道变革,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刘玉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7年前,中国化妆品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货商场柜台销售。

后来超市大卖场大举进入中国,紧跟超市大卖场的化妆品品牌快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再之后便是cs渠道——由化妆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统所构成的销售终端网络系统开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电商渠道崛起的时代。随着2010年淘宝商城美容馆正式上线,美妆类淘品牌成为行业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诞生了御泥坊、**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国产美妆品牌,它们都是抓住渠道变革的先行者。

之后佰草集、自然堂等扎根线下的国产美妆品牌涌入电商,展开了一场传统品牌与淘品牌的激烈竞争。

新的搅局者又开始出现。2017年,黄景峰经历了数份工作,他曾在宝洁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担任副总裁,最后离开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

逸仙电商是一个区别于宝洁、御泥坊的美妆公司,完美日记的模式也不同于很多传统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记正式推出,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它并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赖阿里的流量扶持。完美日记有了更广泛的营销阵地——小红书、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备受追捧,消费者往往通过这些平台先“种草”再买单。同年8月,完美日记开设了小红书店。

据艾瑞咨询统计,90后、00后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平台。

而美妆的三大社交媒体是微博、小红书和微信。其中小红书已经与淘宝在内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编辑某个商品介绍时,可选择引用小红书相关“笔记”。

黄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记起初的销量并不好,直到开设了小红书店,天猫的销售业绩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除了完美日记、花西子,新锐国产美妆品牌的名单上还有玛丽黛佳、hfp、橘朵等。

随着这份名单变长,竞争也逐渐激烈,行业变得拥挤,有投资人为错过完美日记们而懊悔,也有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中国美妆行业的热度似乎不会降温,传统美妆品牌、新锐玩家、亦或是国外巨头都站在了这一分界点上。

进入2020年,美妆行业的变革还在持续。

实际上,在疫情驱使企业强化线上渠道之前,这场变革早已发生。

2019年到来的直播电商风口,“口红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钟卖掉了1.5万支ysl口红,“直播+网红带货”的模式带动了不少美妆品牌的销售业绩。

这一年,国潮概念也开始风靡,食品、服装等各个领域的品牌开始主打中国元素,中国风、古风等风格的国货打动了年轻消费者,美妆品牌也借此实现了转型或崛起。

同时,品牌在挖掘线上流量之时,也不忘线下渠道依然有其价值。

传统美妆品牌大多依靠线下渠道起家。珀莱雅近年来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但线下渠道依然贡献了大量营收。据珀莱雅财报,2019年,线下渠道营收14.6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6.91%。

扎根线上的新锐美妆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线下。2019年1月,完美日记在广州开设首家体验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记已经有200家门店,并声称要在2022年开出600家门店。

完美日记突出重围的这些年,美妆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

过去,中国风靡的化妆品品牌中,大部分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即使在珀莱雅、丸美崛起的时代,也没有打破被国外品牌统治的格局。

但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改写。2020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最新的美妆市场趋势报告,在护肤品类中,百雀羚、大宝、巴黎欧莱雅、olay、妮维雅排名前五,虽仅有百雀羚是国产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妆品类中,唯一的国产选手完美日记也夺下了第一,美宝莲纽约、魅可、迪奥、卡姿兰排在其后。

放到线上,趋势则更加明显,国产品牌在美妆品牌榜单的席位越来越多。2019年双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薇诺娜跻身榜单前十。

新锐品牌中,首次参加双十一的花西子1小时实现销量破亿,完美日记13分钟破亿,是首个登上天猫榜首的国货彩妆品牌。

不过,国产新锐美妆品牌低毛利、高营销的模式正在面临争议。

目前新锐美妆品牌的产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产品价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间,是在压缩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销量。

与之对应的是品牌的营销费用高企。据时代周报今年5月报道,完美日记公关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于行业水平,更有报道称完美日记的营销费用就占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终走向的结局必将是提升定价,让投入产出比为正,何况目前完美日记们还在布局线下,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要到扭亏为盈,完美日记们才能迎来真正的胜利。

新锐美妆品牌尚有脆弱之处,老玩家亦在补齐短板。竞争远未到终局,而产品、营销、渠道都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变量。

天河正佳广场金店做核酸是怎么回事?

因为广州市疫情严峻,整个广州市都在做核酸检查,筛查新冠肺炎患者。

市值跌去三分之二,“山寨之王”名创优品遭内卷

文祝婷婷

关联阅读《名创优品没有秘密》

名创优品(nyse:mnso)于美东时间8月19日美股盘前发布了截至2021财年第四财季未经审计业绩报告。

2021财年第四财季,名创优品逐步走出疫情阴霾,但依然在陷入国内市场的内卷中,寻求出海增长点。财报显示,该季度名创优品总营收达24.72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9%;毛利增加至6.39亿元,同比增长68.4%;利润方面,名创优品本季度的净利润(non-ifrs)为1.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较上一季度净利润略有下降。

财报发布后,名创优品股价先顺势走高,后又下跌。截至美东时间8月19日16点收盘,股价为12.96美元,较开盘价下跌1.14%,总市值为39.4亿美元。

上市不到一年,名创优品股价已经跌破上市发行价,且距离34.7美元的最高点,跌去了近三分之二。

股价下跌的背后,是业绩的低迷。上市前,名创优品2019财年营业收入为93.94亿元,2020财年受到疫情影响,营业收入降为89.79亿元。2021财年逐步走出疫情阴霾,营收为人民币90.717亿元,同比增长1.0%,但仍然低于2019财年。

“最近南京的疫情已经蔓延到几个省份,而且还在持续发展中。我们目前估计销售额在短期内将继续受到疫情的压力,导致门店流量减少,甚至暂时关闭。我们将继续做好产品创新、库存管理、运营效率和全渠道战略,以推动营收和利润的增长。”miniso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张赛音说道。

跨境电商出口如火如荼,名创优品也在以线上+线下的零售方式逐步扩张海外。

无论是在国内将“供应链品牌化”玩到极致,还是现在一只脚已经踏出海外,另一只脚准备从线上跟上,名创优品都是踩中了中国供应链的趋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线下到线上。

国内无印良品,就低成本山寨;国内“拼多多式”内卷了,就去卷国外;线下太卷了,就去卷线上。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早就嗅到了“内卷”气息,早在2015年就布局出海业务。财报信息显示,名创优品q4国内营收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国内门店数量增加至2939家,季度净增127家,较2020年同期净减少2家门店;海外营收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179%。海外门店数量增加至1,810家,季度净增35家,较2020年同期净增1家门店。

线上电商方面,名创优品q4国内电商收入同比增长136%至近2亿元,电商及o2o业务合计贡献了总收入的12%。与此同时,6月25日天眼查显示,名创优品成立跨境电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名创优品都在往线上走。

叶国富曾经在数年前的公司年会上提出“百国万店”计划,即在2022年前进驻10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达到1000亿元,全球门店达到1万家。距离目标到期日还有一年,名创优品“出海”进程如何?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达4,749家。其中,国内门店数2,939家,海外门店数1,810家,先后进入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的98个国家/地区。据悉,新店主要集中在疫后复苏良好的中东和欧洲国家。2021年第四季度,名创优品新增了35家海外门店。

全年来看,相较于2020年全年增加了303家海外门店,2021年全年增量为235家,增速有所放缓。

现阶段来看,名创优品已经基本完成了“百国”部分,但距离“万店”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从营收上来看,第四财季名创优品国际业务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幅达179%。但第四季度的高增速并未挽救其海外营收增长的颓势。2021年全年国际业务收入为17.804亿元,同比下降39.3%。

名创优品门店数量的大举扩张并未形成规模优势,单店平均季度收入从76万元的高点降至目前的37万元,单店营收显著下降。

海外业务虽然总体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但快速拓店使其成本居高不下。虽然以加盟店为主,但主打自有”商品,所有商品都是自己控货的名创优品来说,其盈利来源于商家对商品的快速消化能力。

受国外疫情影响,截至2021年6月30日,名创优品仅有205家门店恢复营业,大多数恢复营业的商店由于新冠肺炎的地区性复苏导致半营业或营业时间减少,这也进一步压缩了海外市场的营收。

疫情过后,全球消费力下降,消费者追求实用与性价比的心态被放大,这也为平价品牌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极致性价比”和“高速运转的供应链”,是名创优品两大重要标签,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极致性价比”意味着整体客单价不高,单品利润低,依靠“薄利多销”规模优势拉升其整体营收增长,提高客单价则与其品牌的整体调性偏离,失去其原有客户;“高速运转的供应链”意味着在现有8000多个核心sku的基础上,要对自有产品进行快速消化,若进行横向品类拓展也会进一步提高其仓储与周转压力。

不同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在地域、语言文化、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对于采用代理+全托管模式布局海外的名创优品来说,如何从上游的供应商端控制成本,如何实时掌握90多个国家的门店经营状况,并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如何快速获得当地市场准入,这些是名创优品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在跨境电商出海潮的背景下,想在出海路上一路狂奔的同时兼顾质量,名创优品面临的考验还有很多。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曾表示,“在零售3.0时代,创意和体验开始成为零售市场新风向,产品创新如果只是讲性价比,感动不了90后消费者。”

这句话像是对名创优品过去近十年的反思。

如果单纯的性价比感动不了消费者,什么能感动消费者?名创优品押宝以ip为中心的潮玩新消费。

广阔的市场也吸引着包括泡泡玛特在内的众多竞争者加入。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年,中国潮玩零售市场有数百名参与者,而在日韩等亚洲国家,数量达上千家。这就意味着,潮玩零售市场或将迎来更多的参与者。在当前的参与者中,top5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5%、7.7%、3.3%、1.7%及1.6%,市场份额分散,尚未有一家潮玩品牌形成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名创优品试图从竞争激烈的潮玩市场中“分一杯羹”。2020年12月18日,toptoy全球首店在广州正佳广场亮相。定位为亚洲潮玩集合店,拥有hello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超过50个超级ip。

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品牌门店数累计达33家。8月14日,深圳超级文和友潮玩博物馆店亮相首日客流量近3万人次,营业额超100万。初尝成果后,名创优品将“x-战略”定为了2021年的主战略。目前名创优品旗下ip主要包括二次元ip、国潮ip、创意潮玩ip等,与全球超过80个ip版权达成战略合作。

玩ip并不是名创优品独创,泡泡玛特早一步“瞄准”该市场。但现状是,泡泡玛特营收增速接连下滑,从两年前三位数的增速,下滑至50%以下,品牌增长乏力股价腰斩。爆款ipmolly的热度也正在逐渐褪去。

名创优品想接着走潮玩ip的道路,破局之路在哪里?

众所周知,ip是潮玩的核心。ip的数量和消费者对ip认可度、忠诚度以及盲盒玩法能否持续满足消费者,都会对营收情况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名创优品自有ip有twinkle,tammy和yoyo等,尚未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形成强烈的ip吸引力,联名ip成为了当下导流的关键。

对于已经拥有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50多个超级ip的名创优品来说,能否利用好这些ip,形成与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联名ip导入初代流量后,能否打造一款“出圈”的自有ip,是其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