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园的立园历史-开平立园交通路线
解放前,立园屡遭厄运,自受东洋鬼子铁蹄蹂躏,暴力撞曲30毫米粗的铁窗柱,群寇入内洗劫财物之后逐渐荒芜。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维修,方能保存全貌。
1957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等曾到立园参观,并指示要保护好立园的一草一木。立园曾成为中南局老干部疗养所。
1983年3月23日,开平县人民政府把立园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0月10日,园主夫人谢余瑶琼女士(谢维立遗孀),在美国欣然与开平市人民政府互订合约,诚意委托市人民政府代管25年,后又意愿再为代管25年,一共代管期为50年。从现在起开平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立园进行大规模的全面修葺、扩建,此宗旨是为保护华侨谢维立先生苦心兴建的“立园”──融汇西式建筑精华,风格独特的宝贵遗产,尽量保存其原貌并使之完整无损;弘扬谢维立先生建园宗旨,与梓里同游同乐共享的精神,进一步将其办成全国一流的华侨园林景点,供人参观游览,发展开平的旅游事业。
开平立园交通路线,怎么去立园,立园在哪里/怎么坐车
立园在开平塘口镇,外地来的话,义词车站(国道边),可以坐617路,义词至马冈。
长沙车站的话,可以站内坐长沙至沙湖。
两条线路都是到立园路口下车,记得跟司机说提示一下立园下车,乡镇班车,乘客不叫下车,司机会一直开的。
立园后人现在在哪里
美国。在2011年12月4日的时候,立园主人谢维立后人和他的女儿从美国一起回到了这里来祭祖,完事并且向记者讲述了这里的历史,足足讲了一天,滴水未占。到2022年6月18日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回到了美国,去继续生活。
立园“乐天楼” 楼名对联解读
立园“乐天楼”楼名对联解读
撰文/李日明
国家4a级旅游景点开平立园,是华侨建筑文化中的奇葩,该园集古今中外建筑文化于一体,更以其独特而完整的雕塑、壁画、诗联等墨迹文化,展示了上一代华侨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内涵。据说,园内20副对联,大多数出自前清拔贡司徒枚之手。这个说法,从一些父老口中得到证实,即使从现存对联的内容和书法中,我们也不难分辨出个端倪来。
关于司徒枚为立园撰联的传说,笔者一直耿耿于怀。2011年底,笔者有机会见到了司徒枚的孙子司徒乃锺先生,又提到了此事。
司徒乃锺先生说:“此事我也是听说回来的。”他亲口说,当时他的爷爷是被请去写联的,但在半路上发生了一段插曲。
当时,司徒枚坐着轿子到了潭溪圩,轿夫累了要停下休息。这时,前面走来一位与轿夫相识的先生,他问轿夫,今天抬的是谁,去哪里。轿夫说,轿上客是赤坎有名诗人司徒枚先生,被谢维立请去立园写东西。谁知来者打开轿门,对着司徒枚劈头就说了有关谢维立怎么傲气、怎么抠门等不是。一向清高自持的司徒枚听后对轿夫说:“既然园主在当地人缘不佳,那我不写也罢。”轿夫听后可急坏了,忙说:“枚公呀,这怎么得了!不瞒您说,我们已经几天没开工了,今天这趟生意做不成,家里就没米下锅了。”司徒枚觉得,这次不来也来了,何不前往看看再说,也可成人之美。就这样,司徒枚带着疑问进了立园。
不来则已,一进到立园,他便被园内中西结合的园林建筑,和别出心裁的文化格调所吸引,加上园主谢维立的真实诚意、丰富的人生阅历、出众的才华,让司徒枚顿生好感。为此,在园主的耐心指引下,司徒枚细心聆听了园内各处的设计理念,参观了立园的周边环境。司徒枚精心为立园创作了10多副对联,并且为花藤亭四周等多处对联进行了书法创作,为立园留下了一批苏东坡体的墨宝。
司徒乃锺还从他的堂姐处找到了他的爷爷司徒枚的两本日记本,从其手稿字体看,与立园现存的部分书体是吻合的。但难以理解的是,立园所有的楹联内容在司徒枚的日记本中没有记录,“公福亭”的对联却赫然在其中。加上立园的所有对联均没有落款,这么一来,若要对其联文和书法作更准确的考证,仍需更多时间、人力和史料的支持。
尽管立园内的建筑物精彩异常,对联琳琅满目,但只有一座楼及其对联,超凡脱俗,令人难忘,那就是园内唯一的一座碉楼——“乐天楼”,其对联为“乐郊乐土,天视天听”。
调查可知,“乐天楼”并非谢维立于1926年以后拓建立园时所建。它建于1912年,是谢维立的爷爷谢曰佑晚年从美国旧金山回乡,当时见地方匪患频仍,故在东明村外辟地兴建。“乐天楼”楼高5层,墙体由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墙身光滑,门窗较小,四面设置防卫枪眼;内间小房,分别配给各房子孙居住。
“乐天楼”比立园内的别墅式建筑早建了十几年。由于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主持建设的人不同,因此,在楼的建设结构和建筑风格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甚至是不协调。但是,从文物角度来说,它才是立园内真正意义上的碉楼。到了谢维立回乡建立园时,开平的形势已有了较大的变化。军阀陈济棠逐步控制广东,出现了比较太平繁荣的经济局面。在开平乡间,别墅式的侨房逐渐取代了以往门窗窄小,不宜居住的碉楼。当作为新一代、见多识广的谢维立,代表富裕的家族回乡建园林式住宅的时候,他所采用的建筑方案便是最新潮、最超前、最具时代感的,因此,“乐天楼”在新一代的楼群中俨然成了一位穿戴落伍的老者。
尽管“乐天楼”显得落伍,但在我的心目中它却另有一番韵味。
我认为,它的脱俗之处,首先是该楼的楼名“乐天”。经查,此楼是谢维立宗族“乐天堂”的产业,并以之命名。是楼联及书法。立园豪华建筑物的联语多用半白话体,较浅明,书法用行草书;而“乐天楼”楼联用语高古,句句用典,字字用典,可谓“无一字无来处”也(黄庭坚评杜甫诗),书法为行楷,笔力深厚,明显带有清朝余韵。
尽管楼名“乐天”是祖宗名号,无太大解释,但作者却通过嵌联用典的方法赋于其生命,使我们通过联语,联想到谢家老祖宗能起“乐天”这个名,一定也是个不寻常的人物。“乐天”典出《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说,听任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就没有什么愁忧了。历史上,白居易曾用“乐天”为名号。“乐天”虽然蕴含宿命思想,但“乐天”之名更多的是体现为人“达观”,“豁达”的处世态度。
至于联语中的上联“乐郊乐土”,则出自《诗经·硕鼠》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诗中所说的“乐土”、“乐郊”都是《诗经》反映的人们理想中的居所。这与谢姓家族建楼的思想是一致的,因而这里的用典是明白贴切的。
至于“天视天听”,也有出处,它出自《尚书》“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千古名句,意思是:上天所见来自老百姓所见,上天所听来自老百姓所听。即认为“天意的根本就是民意”,换句话来说,就是“君轻民重,民意不可违!”这是儒家数千年来进步的观点之一。“乐天楼”用了这个典,虽然有点文字游戏式的运用,但与上联“乐郊乐土”之民众意愿遥相呼应,则言之有物,思想内容上下贯通,有异曲同工之妙。上联是指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联是指天子应多关注民意,多听民众声音,从民愿,使“乐郊乐土”的梦想变成现实。这种思想,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有进步意义。
“乐天楼”的楼名与对联,与立园众多的对联相比较,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对联形式都算得上是上乘的。听说立园里的所有文墨,都是园主谢维立遍寻当时名家为之。而今所见,“乐天楼”的对联墨迹明显居前,那作者是谁?难道当时的开平,民间有不少高手存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