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不如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是谁
《舌尖上的中国》不知怎么就火起来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它,火爆程度还是相当的好。于是乎,团队也从业余变得专业,成为了**的项目组。接下来的第二季,虽然也很火爆,但是有许多人都认为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这是为什么呢?看了网上的评论,总结了这么几个点。
1.期望值太高
续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客观的说,不管什么剧,续真的不好的拍。对于第一季来说,观众对它一开始就没有期待值,但是《舌尖2》,有了《舌尖1》作对比,观众对于它的要求,不管是从素材,剪辑,拍摄上来说都有更高的期望值。
2.从素材上来说
舌尖2在某些部分已经重复拍摄,有炒冷饭之嫌,比如养蜂人,挂面工艺,干丝儿,辣椒油,菜籽油这些都有其他节目专集呈现,拍摄剪辑都是新的,但是素材本身确实重复的。所以会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
3.从定位来说
舌尖1是更加注重美食的展现,舌尖2注重的中国人文情怀,生活方式的体现。这是不同的命题,不论好坏。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舌尖1》里面选择美食的制作者,要么是擅长烹饪,要不是对食物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总之跟烹饪的关系是比较近的。但是《舌尖2》里面对于人物的选择可能只是因为恰好,在外打工的儿子从外面回来,妈妈做了一顿美食给他。人们都是喜欢看故事的,也不是说这个不好,但是对于吃货的我来说,还差那么一点。
4.网上有文章说过《舌尖2》和《舌尖1》体质上的差别。
文章是这么说的“《舌尖1》是体制外人首创,《舌尖2》是**帝国内部人马重金打造的。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任长箴在家里浇花,闫大众(首席摄影)在拍广告,胡迎迎(第二集编导)是在给公司拍宣传片,马羽洁(第三集编导)是在拍农业科教片,顾洁(《花絮篇》编导兼摄像)在找人要上一个片子的工钱。他们当中有些人曾经在**工作过,但现在多转做自由职业者。
任长箴被任命为执行总编导把他们都找了回来。这帮人都有了15年以上的电视拍摄经验,但近些年已经很少拍纪录片了,用胡迎迎的话说“养不活自己”。这次被任长箴召集拍片,多少有几分《少林足球》里周星驰游说当年那帮师兄弟踢球的味道。朱乐贤说这在**叫项目制,跟项目管理一样,**自己的人不够,再临时外聘一部分人,“因为我们要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做一个片子。””
其实体制内外都有它的好处。体制外没有更多的限制,特别是在选题的时候,大家天马行空能做的事情更多,但是想想,体制内的话,剧组能得到的资源也会更多,原本舌尖1的资源上的限制就会少很多。
其实就个人来讲,觉得它还是不错的。咱们讲一讲优点。
1.舌尖2比舌尖1有深度
不得不说,在立意上,第二季比第一季有深度的多。第一季注重的是舌尖,第二季注重的是中国,一下子从小的“舌尖”跳跃到了“中国”这个命题,从美食讲到了人文和情怀,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道出了中国特色,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和外国人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和每一点蕴含在中国人生活当中的内涵。
2.依然立足于美食,重视美食
续集真的是太容易跑偏了,尤其是这些比较火的剧,有些甚至会大**,比如小编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忘记了美食的初衷,一集里面美食不到10分钟就去聊生活啊,智慧啊等等,这里就不一一提到了。所幸虽然舌尖2更加注重情怀了,但是依然有不错的美食呈现。
《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2一共几集?
您好:舌尖2一共是七集。
中文名:舌尖上的中国2
别
名:舌尖上的小吃
类
型:纪录片
导
演:陈晓卿
集
数:7集
每集时长:50分钟
《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是谁?
《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是陈晓卿。
陈晓卿,1965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中国内地导演、制作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摄影专业(硕士)。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
2012年,执导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2014年,执导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同年,监制美食纪录片《一城一味》。
2017年10月,从**离职,创立北京稻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参加综艺节目《奇葩大会第二季》,6月执导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
人物评价
陈晓卿有着一张黝黑的脸,因为常年皱眉的习惯,即便是在开口大笑的时候,眉间依然留存着两道清晰的纹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的作品不仅具有美学探讨的价值,其市场化的开拓进取精神也是值得研究的。他对镜头的造型美学和光影的运用上十分在意。
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引人思考,他始终把关注点放在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上,直观地关注日常生活,不加修饰地记录当下。他能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直观或含蓄的表现自己的创作思想,通过自己细微的观察,用一系列表现细腻的镜头倾诉着被拍摄者的情感。
如何从纪录片的角度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从纪录片的角度上来说,许多其它评论都已经指出了舌2的不足之处——过度强调了人文关怀而忽视了“食物”本身的制作工艺和流程,食物已变成了叙事的附属,甚至,部分叙事内容采用了故事片而非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如留守儿童的远望,麦客的秦腔等,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可能是摆拍而成……等等。
但是,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去认识《舌尖》系列片子,看清其希望传达的是什么理念,以及纪录的是什么内容,也许我们便不会从狭隘的“讲吃的少了啊”这个点去理解了。
《舌尖》系列,固然讲的是中餐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各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但这仅是第一层意义。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美食片,至少不是一部具有严谨科学探索性的食物介绍纪录片。
这部片子本身,也犹如中餐一样——不严谨,但讲求“意境”和“味道”。
与其说它介绍了中华文化中的美食,倒不如说通过美食传达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在剧变之下的世间百态——这一切,都由“吃”给符号化,物质化,从而以一种抽象的方式传递给了大家。
中餐,无疑是中华文化最具对外传播力的一个文化内容,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甚至远超中国的艺术和商品。
这其中原因,除了中餐菜色丰富,口味鲜美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哲学理念,生活习惯等等,都倾注在了“吃”中。
中国人衡量生活品质的最高标准是吃,所有庆典活动的主体都是吃。
中国东西南北人们口味,菜式差别之大,譬如山东大饼和广东精致小盘之间的区别,绝不只是气候,食材的不同,更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区别——看懂了吃,便看懂了中国文化,想看懂中国文化,恐怕相当部分需要从“吃”下手。
从这个角度来看,《舌尖2》的意图也许已经并非单纯客观地描述食物本身的工艺,口感等内容,而是将食物做成了一个线索,去纪录中国当代社会下,人性的美好,人们为了生活的奔波,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舌尖2》第一集《脚步》,描写了西藏采蜂少年,夫妻养蜂队,陕西麦客,浙江夫妻船,各种面食,贵州打工夫妇,福建归国老华侨等人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一种或几种食物作为线索,但侧重描写的,却是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是非常内敛,隐晦,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特点的。
而情感的强烈部分,却“尽在不言中”地被食物的画面所传达了——譬如片中不厌其烦地描写了贵州鱼酱和稻花鱼的复杂工艺,事实上已将难得的打工父母与孩子团聚的时光一并描写了。
而在短暂的团聚父母几句看起来很平淡的“走了啊”便离开了孩子,但那种感情,却仿佛浓缩在了几罐随身带走的鱼酱中,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除了食物,还有什么更适合成为中国人的情感寄托呢?除了中国人,还有谁会在吃中倾注了如此的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