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_乐山大佛里面有宝藏吗

2024-11-24 17:56:04 来源:天气频道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1

谈到四川,很多人都会想到美丽的自然及人文风光,当然还有那诱人的川味美食。四川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吸引着八方来客。四川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三星堆、峨眉山、九寨黄龙、乐山大佛等等。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前乐山处于三江交汇处,水势凶险,来往的船只经常会船毁人亡。凌云寺的高僧海通和尚就希望建造一座人世间最大的弥罗佛,来镇住汹涌的江水保佑苍生。但是建造这样**大佛以当时的技术而言无疑是一件艰巨的工程,而其耗费资金巨大。

高僧海通和尚为了这座大佛四处化缘筹集资金,佛像修建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乐山大佛的修建也一度中断,40年后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捐献了自己的俸禄才让大佛得以重建,乐山大佛从开始到完工一共花了90年。说来也奇怪,自从大佛完工后,三江汇流的江面依然波涛汹涌,但是此后却再没有出现一起船毁人亡的事情。

人们赋予了乐山大佛很多神秘的色彩。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大佛曾经闭眼流泪的传说,传说乐山大佛闭眼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1963年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1963年的时候,灾情好转,大佛重新睁开了眼睛。

1976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实际上,佛像闭眼的原因是酸雨,或者叫酸性沉降,这是一种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的降水。

酸雨还会导致建筑材料变脏、变黑,从而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黑壳”效应。佛像闭眼正是一种典型的酸雨“黑壳”效应的体现,佛像上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佛像闭眼的视觉效果。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开始施工封闭。2019年4月26日,乐山大佛历时近半年的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工作结束,乐山大佛以全新面目示人,宣布正式“出关”。

大佛旁的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

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2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

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

佛像的宗教内涵: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乐山大佛闭眼事件原因3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90年。以完成后的时间来计,这尊佛像距今1215年。在这1215年中,大佛裸露在外的时间有700多年。

最初,建筑者们修建了大像阁这一巨型建筑来保护大佛,在南宋的《长江万里图》里,可以看到以前大佛所在的宫殿。但是,大像阁在宋元时期被毁。没有了遮风挡雨防光的保护,大佛常年经受风吹雨打和植被侵蚀。

乐山大佛为何会花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物病害,主要是由地衣、苔藓和其他生物藻类、霉菌所造成的。当地降水充沛,植物生长的季节性明显。降水丰沛时,地衣、苔藓会变成绿色,温度降低后它们会进入休眠期或死亡,这时大佛的头部就会发黑。尽管后人修葺时在大佛的头部和胸部设有保护层,但经过风吹雨打,保护层上还会附有极微量的泥土,可即便是这样的毫米级泥土,也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

除花脸外,乐山大佛还出现过闭眼和流泪,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2000年。对此,民间有显灵等类似解释。但从科学角度解释,大佛闭眼流泪的真实原因是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的后果。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业建设、大兴土木,大气污染逐年加重,而且四川盆地空气湿度较大,酸雨沉降更为严重。受到空气污染导致的严重酸雨腐蚀,人们就会看到大佛眼睛下面像泪一样的水痕。经过清洗,就可以解决这一现象。

乐山大佛高71米,坐镇三江汇流处,全身沿凌云山天然山体凿刻。不过,凌云山的土质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砂岩层之间夹杂了30-50厘米厚的泥岩层,形成了渗水和排水的不一致。建造大佛的古代匠人在大佛的螺髻耳部、胸部修建有排水槽和排水廊道,但由于砂岩渗水性很强,泥岩渗水性较弱,积水在其中堆积后并不能穿透外壳排出,再加上温差、湿度差等因素影响,造成岩石鼓起或开裂。

因此,如何保护大佛成为环境保护和建筑学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考证的对大佛的修缮已有14次之多。但是,正如人的疾病防治一样,也应当对大佛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目前,我国有30多处世界遗产正遭受空气污染的损害,峨眉山、泰山、黄山、武夷山等,都处于酸雨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的包围之中。减少污染,不只是在保护我们自身,也是在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

乐山大佛里面有宝藏吗?

宝藏这个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小说当中,人们总是会为了一些传说中的宝藏争的头破血流,尽管这个宝藏可能只是一个噱头,却还是有很多人为此前赴后继,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更不要说,如果真的存在宝藏,人们会是什么样子。而很多人对于乐山大佛其实也是感到很好奇的,乐山大佛历经一千多年的时光,一直延续到现在,而那样大的**佛像,很多人可能都想过,在佛像的里面,会不会隐藏着什么宝藏呢?毕竟乐山大佛那么大,如果真的要藏些什么也不是不可能,而且乐山大佛依山而建,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佛像也不会遭受什么巨大的损伤,那么究竟这种猜想有没有可能呢?

1.地宫门到底在何处至今仍无法得知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并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建于唐代,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摩崖石刻像。

关于乐山大佛修造的史料,目前仅存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撰写的一篇碑文——《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从碑文内容来看,大佛工程耗资巨大,修造工程中间停了两次。据相关学者研究,乐山大佛的形象是严格按照佛教《造象度量经》有关尺寸进行施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大佛头顶有1021个螺旋发结,手指纤长,长8.3米。乐山大佛的头部、神态和衣饰有着明显的**化、世俗化的倾向:身材魁梧,体态肥美,双手抚膝,慈眉善目,仪表端庄。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在开凿大佛的同时,命御林军亲自监督设计并主持修造了地宫。大佛修造前后共90余年,经历了唐代的四位**。

只是,大佛建造过程中所修的地宫门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无法得知。

由乐山市政府组织的修补大佛的工作于1962年展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颇具规模的修补工作。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修补前胸时,工人在佛肚前发现一个封闭的藏脏洞,因其位于大佛胸前的心脏处而得名。藏脏洞的发现让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印证了“藏宝洞”的传说。

藏脏洞是一个高3.3米、宽1米、深2米的长方形暗室,应为人工开凿而成。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被打开的藏宝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废铁、铅皮还有封口石。这里面唯一有价值的就是封口石了,此封口石为“天宁阁记事残碑”,是宋代的记事残碑,为重建天宁阁的遗物。大佛竣工剑南西川节度使曾修有一座13层的楠木大像阁,后被大火所烧,宋代重建的就是“天宁阁”,后来还是被毁坏了。问题是,宋代时修建的天宁阁的记事残碑为何成了大佛藏脏洞的封口石呢?

古时候修建佛像多有在佛像上修建密室的例子,按照佛教造像仪轨,在佛像上设“藏脏洞”,洞内装有“五谷”及“五金”,五谷象征菩萨保佑五谷丰登,五金代表菩萨保佑“招财进宝”。不同的是这些藏宝洞大都开在佛像的背部,但乐山大佛却开凿在佛像的心脏部位。

2.对佛像进行“b超体检”,结果只字未提宝藏

据现场的两位目击者回忆推测,一人认为藏脏洞里废铁与铅皮应是盗墓者留下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大约清末民初。另一人认为暗室内的废铁应为“鎏金铜壶”,而铅皮的原型应该是“铅皮经卷”。如果推测成立,那么这些废铁和铅皮也应是宋代遗物。

但一切都只是推测,这当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线索便是那块记事残碑,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在“**”时,暂放于海师洞(海通和尚居所)保管的天宁阁记事残碑不幸遗失。

关于残碑上所记录的文字,暗室之前到底是用来装何物的,暗室又是何时所修,这一连串的问题或许还要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揭晓答案。

2006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当地文管所的大量专家学者齐聚乐山大佛,应用先进的雷达探测器,耗时大约一周时间,对巨型佛像进行细微的“b超体检”。

此次“体检”的目的是基于对大佛身体内部构造的担忧。大佛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历经自然灾害,同时还受到战争的侵袭。此项名为“地质雷达无损检测”项目,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4名专家学者,还有大佛景区文管所的5名专家,另外还有招聘来的8名工作人员。运用的地质雷达电磁波将深入大佛内部2~70米处。

检测之前,有专家称:“我们将会发现乐山大佛内部是否存在佛教法器,如果存在,则其存留时间极有可能是1200多年前建造大佛时凿进去的。”

随着探测工作的正式展开,大佛的脚背、双腿之间、双手、大腿以及胸部一一被检测完后,专家只做了一个简短的公布:“目前内部结构基本稳定,未发现异常情况。”而对人们所关心的宝藏问题却只字未提。

看来,关于大佛藏宝一事又将成为一个千古谜团了。

3.乐山大佛的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被毁。

乐山大佛如何防范自然风险?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扩展资料:

保护措施:

1962年:政府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政府拨款对大佛头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

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6月:大佛的保护工作正式启动,文物保护专家开始前期考察。管委会2010年内对大佛进行全身系统体检,确定和制定维修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到批准后,修缮工作在2011年正式实施。

2011年:大佛的修缮工程主要包括修复大佛头顶部分发髻附着物脱落和头顶长草,面部鼻黑脸花,胸部渗水,手脚部分表皮脱落和加固大佛左侧岩体五个方面。2011年7月:乐山大佛和其周边的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8年10月8日起至2019年2月4日,开展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将进行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2018年10月8日起至2019年2月4日,开展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届时大佛本体将被部分或全部遮蔽。

从2018年10月8日开始,经过66天的紧张施工,用了近两千根6米长钢管搭建脚手架,搭建的脚手架总重量达45吨,钢管的总长度加起来达到11700米,而围在脚手架外的防护网则使用了2000平方米左右。包括头部在内的乐山大佛本体已被全部遮蔽。

乐山大佛是什么佛 ?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

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

扩展资料:

佛像的宗教内涵: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势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