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事件开启潘多拉盒 海鲜还能吃吗?

2024-11-25 04:31:53 来源:天气频道

中新网4月13日电 (卞磊)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多方质疑,这些处理水仍带有放射性物质。

【120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

这要从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东海岸最强烈地震说起。

这一场9级地震震感强烈,引发了一场浪高达4层楼的大海啸冲上海岸,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三个反应堆发生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酿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事故发生后,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以及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生成了大量核污水。

目前,福岛核电站上千个大型储水罐中,已储存超120万吨核污水。而且,福岛每天仍在产生约140吨核污水。预计到2022年,核污水将达到储水设施137万吨容量的极限。

【核污水将损害人类DNA?】

日本围绕排核污水入海的讨论,早在2011年就开始。政府最近一次提出这一想法,是在2020年10月。不过,由于想法遭到多方激烈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原本,“核污水”一词已足以引发人们的恐惧。在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尽管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利用专门设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净化核污水,不过此前有报道披露,即使是日方声称已经过滤“处理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残留。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影响餐桌,海鲜还能吃吗?】

据《健康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报道称,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分析称,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造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