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题之灰霾 一起来看看
定义: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大气灰霾,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灰霾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形成原因:
灰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的猛增,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我们每天吸了多少PM2.5?
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时,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PM2.5,也就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物,可进入人体肺泡。微米相当于把毫米又分成了1000份儿,可见其细小。
如果出现严重污染,PM2.5质量浓度会达到300微克/立方米,那么按照一天10~15立方米的呼吸量,我们一天会大致吸入3~4.5毫克的PM2.5(1000微克=1毫克)。不过,这里的吸入和进入人体是不能划等号的。吸入后还会伴随呼气,也就意味着3~4.5毫克的PM2.5不会全部滞留人体内,这和吸烟比较相似。
烟草焦油中的多环芳烃一般占焦油量的0.6%。按照每支烟10毫克的焦油量计算,每次吸烟产生的多环芳烃为60微克(0.06毫克)。一般吸入人体的,大约为20%,也就是12微克左右。在《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的论文中指出,北京2006~07年冬季,PM2.5附着的多环芳烃平均浓度为337.7纳克/立方米,一天10~15立方米的呼吸量,折合3377~5065.5纳克(3.377~5.0655微克),相当于2006~07冬季(北京冬季大约150天)吸了42~63支烟,大约是2~3包的量!
另外上述计算结果是2006~07年冬季的平均水平,从近些年的变化来看,这个指标是在增长的。这意味着最近几年冬季,我们每天的折合“吸烟量”可能会更多!
遇到灰霾天应该怎么办?
有关医学专家提醒市民,灰霾天气会影响身体健康,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有一定的湿润度。干燥天气使病菌容易聚集,因此还要保持房间通风;
第二,煲汤也是“抗旱”的法宝。可以用百合、龟、鱼等材料,煲一些滋阴润肺的汤来饮用;
第三,有晨运习惯的市民最好暂停晨练,或选择在下午和黄昏时分做户外锻炼。出去时尽量戴上口罩(一次性的或多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