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台风与夏台风谁更“虎”?四项指标大PK!

2024-11-24 17:20:10 来源:天气频道

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活动可谓不一般。经历了7月历史罕见“空台”,8月生成7个台风的活跃期后。刚进入9月,超强台风“海神”来袭,成为今年第一个秋台风。秋台风和夏台风相比有何不同?是不是一样厉害呢?通过大数据我们来看看。

专家顾问:中央气象台台风首席预报员 张玲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美丽

01 /  数量PK,夏台风略胜一筹

气象上并没有关于秋台风的严格定义。一般将6月至8月生成的台风称为夏台风,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

从1949年至2019年台风大数据可以看到,71年间,夏季和秋季分别生成台风824个和809个,平均每年生成11.6个、11.4个。其中1994年夏季生成台风最多,为19个,1998年夏季生台风最少(4个);1964年秋季也生成了19个台风,为最多,秋季生成台风最少年份是2010年(6个)。

虽然秋台风在数量上与夏台风基本持平,但是平均而言每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比夏台风明显偏少。71年间,秋季台风登陆了175个,而夏季台风登陆了310个,相差将近一半。2010年和1952年秋台风登陆个数最多,高达5个,但也有些年份,秋季没有一个台风登陆我国,比如1997年、2006年和2012年。因此,从数量上特别是登陆数量上进行PK,夏台风取胜。

「02 /强度PK,秋台风实力碾压」

很多人认为,秋季台风影响相对较小,但事实并非如此,可不要小看秋台风,很多“狠角色”往往是秋台风。

统计显示,自1949年以来的71年间,台风强度排行前20名中,秋台风占11席,夏台风占8席,而且,强度最强的为秋台风,排行榜前7中,有5个是秋台风。所以强度上,秋台风更胜一筹。

有人会认为,秋台风个别台风强并不代表整体强,那么我们分析下秋台风的整理实力。无论是从生成台风的巅峰强度、还是登陆强度来比,秋台风都比夏台风都要更强一些。71年间,秋季共生成了226个超强台风,而夏季仅生成149个,这一个指标,秋台风也是把夏台风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为何秋台风更强?主要是由于秋台风绝大多数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那里海温高,距离陆地远,给予了它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生命史普遍较长,有利于台风强度的发展;另外秋台风由于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尽管台风的体积普遍不太大,但是台风结构的对称性更好,台风强度容易发展得更强;秋台风的路径相对偏南,低纬度的海温更高,因此秋台风能够发展为超强台风的比例较高。

「03 /  路径PK,秋台风更诡异」

从台风路径上来看,由于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台风的移动路径也较夏季向偏南方向调整。秋台风的路径分3类,一类是偏西行进南海登陆我国或越南,第二类是西北行登陆我国福建、台湾、浙江、上海,第三类是转向登陆日本或朝鲜半岛。

秋台风在我国的登陆点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在福建以北登陆的比例比较小,登陆范围要比夏季台风小不少。71年间,在广东登陆的秋台风共有68个,而在浙江和上海登陆的仅有11个和2个。登陆强度看,登陆海南和台湾最强登陆强度达60米/秒(超强台风级),登陆广东和福建的最强登陆强度达52米/秒。而登陆上海最强强度仅为25米/秒。

秋台风的移动路径也比较容易多变。秋季,西风带系统、副热带高压、赤道复合带等各方力量都处于博弈状态,有时很难分出明显胜负,因此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会更容易多变一些。根据中央气象台2015年编制的《我国台风之最》,有3个台风被录入“路径最复杂台风”,包括1986年第16号台风“韦恩(Wayne)”、1991年第19号台风“耐特(Nat)”以及2001年第16号台风“百合(Nari)”。其中,“耐特”和“百合”均在秋季生成,“韦恩”生命史的后半阶段也出现在夏末秋初。

「04 /影响PK,秋台风影响范围更广」

秋台风影响期间经常会有冷空气参与其中,造成的风雨影响范围会更大,同时冷空气对台风强度影响也是“双刃剑”,太强的冷空气对台风强度发展是不利的。

一般初秋冷空气强度不太强,对台风强度增强有利,特别是东路回流的冷空气可能会加大了台风北侧的风速,有利台风强度的短暂发展。同时由于有冷空气的不断卷入,在台风北上过程中会导致台风结构发生变化,逐渐从暖心系统转变为冷心系统,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

但是变性不等于减弱。很多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强的风雨天气,并且由于变性过程中大气的斜压性增强,变性气旋经常表现为平均风不大,但是阵风影响范围广、强度较强。同时由于台风活动期间水汽输送条件较好,在合适的天气系统配置和冷空气的参与下,可能在台风外围或较远的地方也产生较强的降水,导致秋台风的影响范围更广。

因此,无论从强度还是影响上来看,秋台风都不可小觑,需加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