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长江中下游或现较重汛情 梅雨并非总温柔 警惕“暴力梅”
中国天气网讯 据新华社电,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8日召开2020年指挥长视频会议指出,预计今年主汛期,长江流域降水中下游多、上游大部少,旱涝并重;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暴雨洪涝,出现较重汛情。江南梅雨,并非总是细雨蒙蒙,梅雨也可能很“暴力”,历史上梅雨期致灾也有发生,切不可放松警惕。
梅雨并非总温柔 “暴力梅”致灾不可忽视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为“梅雨”。
梅雨缘何而起呢?简单点说就是打北边来的冷空气,碰上了打南边来的暖湿空气。气象上,把冷暖空气的交界面称为锋面,形成梅雨的锋面叫“梅雨锋”,梅雨锋的特点之一就是两侧的冷暖空气势均力敌,两者互不相让,呈现拉锯状态,致使降雨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稳定。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二千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
2019年浙江入梅后受持续强降雨影响,6月19日杭州桐庐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落石、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图为桐庐强降雨引发洪涝。(图/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显示:1951年以来,梅雨季节常年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正常的梅雨忧郁婉约,表现为长时间阴沉多雨,这时东西易霉,因此“梅”也暗含着“霉”的意思。但有时温柔的梅雨也会很“暴力”,如果梅雨期的雨量大、强度强再持续时间长,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灾情。
历史上的“暴力梅”事件
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以“暴力梅”闻名,让很多经历过的人记忆犹新。1954年,长江流域雨有76%以上区域出现过大暴雨,出现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洪水。持续强降水引发的特大洪水导致江河堤防与湖泊圩垸严重溃决、引发大面积内涝,丘陵山地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
1998年,梅雨带长期维持在沿江一线,共出现16次暴雨过程。长江干流不少地段最高水位超过1954年。1998年长江中下游还出现二度梅,雨量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