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极端”或为未来的“常态”?2021年天气浓缩这六字里

2024-11-25 01:04:01 来源:天气频道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时光流转,岁月更迭,2021年距离按下结束键已进入倒计时。思虑良久,我发现很难说清楚气候变化对个人带来的影响,这一年频频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我们的记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可以用“善变”、“凶猛”和“持久”来形容2021年天气画像。

关键词1 善变

2021年的天气是善变的。1月7日早晨,强寒潮席卷北方大部地区,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共计5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北京最低气温达-19.6℃,为1966年(-27.4℃,1966年2月22日)之后冬季最低值。大风起兮云飞扬,裹羽绒兮脚冰凉。

就在大家认为这是个难挨的寒冬时,天气却来了个180度大反转。2月21日,北京最高气温达到25.6℃、石家庄27.3℃、郑州28.3℃、济南25.6℃。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共有57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2月份历史极值。冬季穿纱,惊掉下巴。

1月7日与2月21日的北京,冷暖差异明显。

这一逆转也让人们对暖冬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定性为“暖冬”是平均气温说了算,但并不影响这期间出现把人冻得恍恍惚惚的强寒潮。

进入10月,南方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多地度过史上最热国庆假期,超过50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10月极值。

高温天气带动干旱发展,尤其是在华南地区,气象干旱从3月下旬起持续到了10月上旬。而反观同时段的四川盆地至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却经历罕见的秋雨,期间有15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当地10月极值。

9月9日至10月8日降雨量距平。图源:国家气候中心

从9-10月的全国降水距平图可以看出,全国各地降水极不平均,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于南方多雨、北方干旱的印象,呈现出北涝南旱的态势。干旱对华南的经济作物造成了生产困难的不少影响,华北、东北持续的多雨则推迟了秋收的进度。

关键词2 凶猛

2021年的天气是异常凶猛的,能量大且破坏力强,视觉冲击也很强烈。

3月14日至16日在地面气旋带来的大风影响下,我国北方遭遇强沙尘暴,强度为近10年来最强,强沙尘暴影响范围超过380万平方公里,北京PM10最大浓度超过6000微克/立方米。3月27日至31日、4月15日北方再次遭受沙尘暴影响。风吹起舞,天上下土。

3次沙尘过程卫星云图。图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5月14日,湖北武汉突发EF2级龙卷风,中心最大风力15-16级。同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突遭EF3级龙卷风袭击,中心最大风力17级或以上,两地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极致的表现,突发性强、破坏力大。所到之处,满目疮痍。

关键词3 持久

夏天是强降雨和台风的舞台。7月17日至21日河南极端降雨给河南交通、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台风“烟花”成为这场极端降雨的帮凶。

以郑州为例,4天降雨量772毫米,超常年年平均雨量641毫米;19日至20日连续两天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此次降雨不仅短时降雨强,更严重的影响来自其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

7月20日,河南郑州路面积水严重。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台风,尤其是个头大的台风而言,就怕“慢性子”行进缓慢,恰巧“烟花”就是个慢性子。“烟花”在登陆后以龟速缓慢前进,影响时间超过95小时,涉及9省市,其中,宁波余姚丁家畈降雨量1034.3毫米,打破了登陆浙江台风过程雨量的极值。

进入秋天,天气与我们的持久战仍在延续。11月7日寒潮影响期间,冷暖空气强强联合,给华北、东北带来了大范围强降雪天气,长时间的降雪,导致通辽、乾安、辽阳、沈阳、鞍山、锦州、阜新等地,突破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积雪极值,其中沈阳地区最大积雪深度为41厘米,突破1905年以来极值。

图为辽宁鞍山降雪现场。图源:视觉中国

2016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5年后的今天印证了这一判断,我们确实经历了更热、更旱、更涝的2021年。根据IPCC第一工作组的第六次报告,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所有地区的气候变化仍将加剧,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可能还会增多,今天的“极端”或成为未来的“常态”。是时候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应对全球变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