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火热进行 气象部门邀请院士做科普讲座

2024-11-25 09:51:34 来源:天气频道

8月27日下午,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第一期“气象科普讲堂”活动在京举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做专题讲座,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时进行,并通过央视频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快手”等网络视频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等10家媒体参与现场活动,16万多名网络观众参与直播。

许健民院士主要从事气象科研、业务及卫星气象的应用服务工作,曾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他以“卫星云图上看到的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和“从对流云的外观表现理解对流-辐射平衡理论”为讲座题目,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今年汛期雨带在长江流域滞留的基本原因。他还将卫星云图与自己多年来在飞机上拍摄到的云图结合起来对比分析,生动地解释了对流云的发生发展过程。

讲座过程中,许健民院士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感受。他认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对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要善于观察、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学好基础科学知识。

据了解,该活动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办,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普委员会协办。活动将邀请院士、专家和科普达人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系列科普讲座,旨在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气象科学家精神,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中国气象报/吴鹏)

延伸阅读:“气象科普讲堂”相关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气象局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工作,一直把气象科普工作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和同考核。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中国气象局印发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并将气象科普工作融入到气象“十四五”规划,形成科普内容、活动、传播互融互补的气象科普品牌体系,组建多渠道培育、专兼职结合、人才素质优良、激励措施完善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提升气象科普创新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新时代气象科普工作。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组织开展本次“气象科普讲堂”活动,是贯彻落实气象科普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以院士、专家和科普达人为主的线上线下报告、网络科普专题,可以让公众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与健康发展。

本周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今年又是风云卫星气象事业5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在提升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水平,遥感综合应用服务重大战略、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气象科普讲堂”活动第一期,我们选择卫星气象作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科普活动内容之一。

“气象科普讲堂”第一期开讲院士是许健民院士。许健民院士主要从事气象科研、业务及卫星气象的应用服务工作。曾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院士结合公众关心的汛期强降水,给大家讲了“卫星云图看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和“从云的外观表现理解对流-辐射平衡理论”两个主题报告,讲述如何看懂卫星云图,从卫星云图上看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也和大家分享了多年积累的“飞机航拍”云图,让公众在参与中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本次活动是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办,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普委员会协办。“气象科普讲堂”活动,将以全媒体传播矩阵方式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中国气象科学家精神,促进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提升。今天的第一期“气象科普讲堂”也会在央视频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爱奇艺、新浪微博、哔哩哔哩、一直播等网络视频平台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