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分之一国土雨量超200毫米!这么多的雨都是哪来的?

2024-11-25 20:55:46 来源:天气频道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来,南方出现5轮强降雨过程,近150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降雨,其中5万平方公里出现累积雨量超过500毫米的降雨,简直是在“泼水”的节奏。说到这里有小伙伴就要问了,这下得没完没了的暴雨究竟都是哪来的?难道真的是天漏了?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等天气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每年6月开始,我国中东部陆续进入降水集中期。今年6月1日以来,南方出现5轮强降雨过程,近150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降雨,70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雨量超过300毫米的降雨,甚至有5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出现累积雨量超过500毫米的降雨,说是在泼水也不为过。

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按降雨原因划分,我国降雨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不过,所有类型的降雨都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合适的动力抬升条件以及空气中存在大量凝结核。

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持续时间长且后劲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汽条件好。像是近期盘踞在江南、江淮一带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带来的持续降雨(锋面雨)。

那么汛期这些庞大的水汽究竟都是从哪来的?胡啸表示,汛期导致我国产生猛烈且持续强降水主要有两个典型“水汽通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强大“供货方”。

我国是季风气候国家,冬天主要受北风控制,像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在北风的“撺掇”下,频频给我国“制冷”;而到了夏季,风向大扭转,从刮北风转为刮南风,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所以,借着夏季风的“东风”,太平洋和印度洋能都源源不断向我国陆地输送降水的所需的重要“原料”——水汽。

具体来看,汛期影响我国的重要水汽通道一是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在南海季风、东南季风“裹挟”下,沿着副热带高压系统,进入华南地区,伴随副高的移动,甚至会影响到华北、黄淮;另一个是印度洋的赤道气团,经西南季风“吹动”,进入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比太平洋的水汽,西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对流活动更不稳定,受其影响的地方“泼水”的时间更长、更猛烈。像是近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湖北荆门、宜昌、恩施和重庆彭水等局地24小时内就遭到了250毫米的特大暴雨,个别地方雨量达到346毫米。

“夏季除了这两个典型的水汽输送通道外,来自大西洋、北冰洋、日本海的水汽也会影响我国,在新疆、东北地区也可能产生猛烈降雨,致灾性同样不容忽视”,胡啸补充道。

作为影响我国汛期天气幕后“推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带分布变化,华南“龙舟水”、江南“梅雨季”、华北“七下八上”,每年总在大致时间范围将准备好的水汽输送到具体地方,仿佛自带导航“定点”下雨。

目前正值梅雨季,未来几天暴雨仍不停歇。预计29日至30日,江南北部等地有强降雨过程,上述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6月29日至7月2日,贵州、云南北部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胡啸提醒,汛期雨日多、雨量大且范围广,强降雨频繁的地区容易出现中小河流洪水、内涝、泥石流等灾害,公众一定要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