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云为雨 润泽民生——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纪实

2024-11-25 17:45:16 来源:天气频道

12月21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下简称“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式启动,谱写我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新篇章。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在我国分布极其不均,而空中云水资源却极为丰富。如何让云中水加速变成一滴雨?我国依靠科技力量自主探索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让科学搬运“空中水库”的梦想照进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快速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补给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领域尽显成效,将飞雹化为细雨,让甘霖润泽大地。

高位推动 现代业务体系逐步完善

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位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力推进下,历经艰难起步、探索发展、优化调整,直到如今的稳步发展壮大。

时间回到半个世纪前,1958年8月8日,为应对吉林严重干旱,我国首次进行人工飞机增雨作业,开创了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新纪元。上世纪60年代,科研工作者克服困难,自主研发一系列云雾观测仪器并应用于试验研究。

1993年,高效碘化银焰剂研制成功,“催化”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加速发展。1994年,国务院批复建立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次年,第一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召开。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为进一步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阶段,从计划和预案制订、指令下达、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的“五段式”实时业务流程和业务体系在全国建立;高性能探测增雨飞机、双偏振天气雷达、自动化火箭发射架与高炮等现代化装备大显身手;东北、西北2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应运而生,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初具规模;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覆盖全流程的智能指挥平台整装待发……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发,进一步驱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家发改委、中国气象局发展规划指导下,各地政府将人工影响天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了统一协调、联防联动、跨区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运行机制。2020年,全国共有2647个县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业能力显著提升。

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亲自督导的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立,翻开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更将为加快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气象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润物无声 增雨防雹解民忧

一直以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被评价为“防灾减灾的大事、为民解忧的好事、造福子孙的善事”。

从2016年到2020年,针对春季北方重大干旱,东北、西北、华北等“三北”地区年均增雨(雪)作业覆盖面积达283万平方公里,累计增雨(雪)约792亿吨,全国累计增加降水约2100亿立方米,及时为农作物“解渴”。同时,多地气象部门加大对粮棉主产区、设施农业区的防雹力度,根据瓜果、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情况,适时调整人工防雹作业布局,为高敏感农作物撑起安全伞。据统计,当前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覆盖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

坚持“防抗救”相结合,人工增雨作业多次在森林火险扑救、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灾害防御中立功。2019年4月3日,23枚火箭弹射向四川木里火场上空,一架“空中国王”飞机持续3小时作业,有效抑制火势蔓延。2018年6月,针对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气象部门迅速组织增雨飞机紧急驰援,增雨量达5000至7500万立方米。扑火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长李树铭评价,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相当于发挥了几千人的扑火作用。

从一滴水到一片湖,在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背后,也离不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为17年来面积最大。从2006年开始实施以生态修复型为主要目标的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让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逐步恢复。当前,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力点。除了三江源以外,在祁连山、天山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大范围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已成为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冰川雪线面积的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江苏、浙江等地夏季通过人工增雨为城市降温,抑制太湖流域蓝藻蔓延。精心组织、科学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奥运会开幕式、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和应急保障提供支撑,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高度肯定。正在探索开展的人工增雨净化空气作业试验,为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活力。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保障民生为先,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以抗旱减灾为“初心”向空中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拓展,迸发出发展新动能。

深耕科技沃土 瞄准“科学、精准、安全”

要进行人工增雨试验,需“钻到云里”去观测分析。依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部门加强双偏振雷达、微波辐射计、天气现象仪、云雷达、飞机云物理探测等建设,“织密”空中云水资源监测网。

为进一步厘清不同云降水特征和人工影响天气机理,针对西风槽、东北冷涡等天气系统的典型云系,建立多尺度作业概念模型;从天山南北到滇黔川湘,云雾物理实验室、外场试验示范基地、高山云雾试验站和冰雹防控试验基地相继建成,开展对流云、层状云、地形云等飞机-地面综合观测试验,提出云水资源评估方法;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气溶胶与云降水相互作用、云降水催化效果仿真模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参量反演等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在监测精密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双打”配合下,我国自主研发的3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卫星雷达监测产品、物联网监控系统、空地实时指挥等关键技术成果先后投入业务运行,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100倍以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业务技术体系基本形成,积极推动人工影响天气重大业务工程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

从赵九章、顾震潮、钱学森、叶笃正、施雅风、谢义炳等最早一批投身科研攻关的科学家开始,到如今,一支拥有上万名高素质、国际化的研发和业务应用人才的队伍已打造成型。砥砺前行的画面中,气象部门联合院所高校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进行国际交流,举办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国际培训班,提升指挥和作业等实操技能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书写着笃学实干、久久为功的为民情怀。

雨滴落地的背后,一代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目标,每一次任务,他们克服穿云的颠簸、飞机螺旋上升的眩晕以及长时间驻守作业场的寂寞,视灾情为命令,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甘于奉献、不畏艰险的品格。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将把握好事业发展机遇,汇集部门内外合力强化作业机理研究,进一步改进装备技术,努力实现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有力保障!(来源:中国气象报社)